
健康養生小知識有哪些
1、不應常吃夜宵,會增加胃的負擔,甚至導致胃癌;
2、飯后吃水果是不對的,應飯前吃水果;
3、喝豆漿不應喝得太多;
4、早上起來先喝一杯水,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
5、睡前三小時不宜吃東西,否則易發胖;
6、少喝奶茶。長期飲用,易患高血壓、糖尿病;
7、香蕉、菠菜、大蒜、南瓜、雞肉、紅薯、櫻桃等食物,可常吃;
8、最佳睡眠時間為晚上10點到早晨6點;
9、多食包心菜、蛋、豆類,少吃甜食有利于頭發生長;
10、每天吃一個蘋果,有利于肺的功能;
11、吸煙易致肺癌、口腔癌、食道癌與膀胱癌等;
12、適量飲酒(如葡萄酒)可抵御心臟病和延緩癡呆發作;
13、減少食用鹽腌、煙熏、燒烤食物,多食新鮮蔬菜與水果;
14、番茄營養豐富,且具有抗多病作用——防癌、防高血壓、治潰瘍和退熱等;
15、黑木耳是最佳補鐵食物,它是"素中之王" ;
16、香蕉越熟防病效果越好,它的免疫活性也高;
17、蓮藕可當水果,又可作佳肴,是老幼體虛者理想營養佳品。
一、日常生活養生小知識
1、養陰注意多喝水
干燥的秋冬季每天通過皮膚蒸發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因此補水必不可少。一個成年人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為1500毫升,而在秋天喝2000毫升才能保證肺和呼吸道的潤滑。
2、穿衣注意保暖
有些人比較粗心,天冷了沒有及時添加衣服;有的人為了漂亮,本來穿得就少,還不扣外套。一早一晚天冷風大的時候,腹部很容易受寒。尤其是脾胃虛寒的女性,一旦遇到天冷,就會肚子疼、拉肚子,這是胃腸道的一種自然反應,最好最省事的辦法就是多穿點,尤其是把腰腹部包得嚴實點。
3、朝喝鹽水晚喝蜜
入秋后會經常覺得口渴,光喝白開水,不能抵御秋燥。人體水分,很快會被蒸發或排泄出體外,所以,應該“朝朝鹽水,晚晚蜜湯”。就是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點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一舉三得。
4、飲食注意預防秋燥
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還可適當多吃些辛味、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特別是白蘿卜、胡蘿卜。秋分養生雖然以多吃“辛酸”果蔬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飽太撐,以免造成腸胃積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