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腹血糖≥7,可診斷為糖尿病;任意時間餐后血糖假如7.8-11.1mmol/L,為糖尿病前期,≥11.1時,可診斷為糖尿病。
目前,糖尿病患者絕大多數都是2型糖尿病,其患病的本質在于胰島素抵抗。即由于組織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下降,導致胰島不得不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促使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細胞之內,以滿足組織細胞對能量的需求。但是,正是由于過多的胰島素分泌,導致脂肪儲存的增加,肥胖應運而生,除此之外,高胰島素血癥還會導致身體的慢性炎癥狀態,動脈硬化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一句話,解決胰島素抵抗對于控制2型糖尿病是極其重要的一環。運動無疑是改善胰島素抵抗方法之一。運動主要是通過如下途徑改善2型糖尿病:
1 運動可以加大熱量消耗,使得體內儲存的脂肪得以燃燒,燃燒體內的脂肪可以減少身體對胰島素的依賴,改善胰島素抵抗;
2 運動可以改善身體的慢性炎癥狀態,慢性炎癥狀態的改善也有助于改善胰島素抵抗的狀況;
3 運動會促使身體分泌使人心情舒暢的物質,這有助于減輕心理壓力,壓力的減輕也對于減輕組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現在可以回答你的問題了:糖尿病病人經過運動之后,糖耐量正常,我的理解是餐后2小時血糖≤7.8mmol/L(大于此值<11.1mmol/L者為糖耐量受損),說明運動還是非常有效的!當然,是否為糖尿病者,還必須至少滿足空腹血糖<7mmol/L的要求,最好<6mmol/L。
還需要提醒的是對于2型糖尿病的控制除了運動,還有飲食調整的問題,假如不注重飲食的控制,血糖的控制也將是事倍功半!歡迎關注我的頭條江蘇省腫瘤醫院李楓。
更多相關建議:
從理論來說應該是的,因為如果他之前已經是糖尿病患者,那么考慮到糖尿病基本上無法逆轉的特點,即便通過了耐糖測試只能算是臨床治愈。如果這種效果沒有藥物治療的支持,而是單憑運動來實現的,那么可能有原因有原先的診斷錯誤、檢驗結果錯誤、胰島功能恢復(基本上不可能),或者在其他內分泌功能的幫助下導致血糖正常。糖尿病一旦出現,就意味著胰島功能受損,想要恢復到正常基本不太可能。而只要胰島功能沒有恢復正常,就談不上真正意義的完全康復,所以說他依然是糖尿病人。
更多相關建議:
糖尿病有逆轉的可能嗎?對于部分首次確診為糖尿病的人群,且病程時間較短,致病因素主要由不良的生活習慣及肥胖導致,胰島素功能并沒有實質問題,那么是有可能,也有希望逆轉糖尿病的。就像題主說的,如果確診了糖尿病,但通過減重、運動以及飲食控制血糖恢復正常,那么就不算是糖尿病人了。之所以存在這種可能,是因為這部分人群血糖升高的主要因素在于胰島素抵抗的問題,也就是胰島功能正常,但是胰島素敏感度下降了,早期通過減重、運動可以改善胰島功能,刺激胰島素活性,減輕胰島素抵抗的問題,從而使血糖逐漸趨于正常。不過這里的血糖恢復正常,不僅僅是糖耐量檢測正常,還要包括空腹以及糖糖化血紅蛋白都恢復到正常的水平。有什么依據嗎?至于依據,參考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就可以,如果血糖值在不用藥的情況下,回歸正常范圍,且持續一段時間也不沒有再次升高的情況,那么就可以說不化為糖尿病患者范疇了,畢竟血糖指標是診斷糖尿病的唯一標準,既然指標正常了,為什么還算糖尿病?這種情況在臨床上也有不少,多是肥胖的年輕人,甚至還有十幾歲的青少年,同時伴有代謝紊亂的情況,在嚴格的生活方式干預下,血糖及代謝紊亂問題得到糾正。對于這部分人群,血糖恢復正常后,也要注意定期的監測,如果飲食或生活方式又存在問題,那么血糖很容易再次反彈。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逆轉的,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不同,對于那些病程較長,體重偏瘦、胰島素功能存在受損,且一直在使用降糖藥或胰島素的人群,是很難完全恢復,不要私自停藥或減藥,還是要聽從醫生的指導來控制血糖,以免造成血糖大幅度波動,增加并發癥風險。
謝謝閱讀、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更多相關建議: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一個糖尿病患者如果通過減肥、運動等方式控制血糖,糖耐量測試已經合格,還算是糖尿病人嗎?其實完全不必糾結這個“糖尿病人”的稱呼,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才是最關鍵的。
確實存在這樣的一種情況,根據血糖檢測值,空腹血糖超過7.0mmol/L,或餐后血糖超過11.1mmol/L,已經確診為糖尿病,但由于血糖升高的情況并不嚴重,胰島細胞分泌能力等方面的情況也都還不錯,不用吃藥,通過針對性的進行生活上的干預調理,比如說有肥胖問題的朋友,通過合理的減重,同時注意飲食調節,加強運動鍛煉等方式,能夠使得血糖降到合理的范圍內,如果你的空腹血糖水平達到了6.1以下,糖耐量測試2小時血糖也降到了7.8以下,確實完全可以說,你的血糖水平已經恢復了正常。這是非常好的一種情況,也是糖尿病盡早干預,身體能夠恢復血糖代謝能力的一種表現。
血糖降到了合格范圍內,如果能夠繼續堅持健康飲食、合理運動、控制體重等方面的生活調理干預,甚至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血糖都會保持在健康范圍內,不會進一步升高嗎,這樣的一種情況,也是很有可能的,研究發現,我們身體的血糖代謝有一定的“記憶效應”,如果血糖代謝恢復正常,并且長時間的保持,這種細胞的記憶效應也會持續,讓我們的血糖代謝維持正常的時間繼續延長。
對于這種長時間保持血糖正常的情況,還能被稱為糖尿病嗎?血糖代謝的異常,往往是緩慢發生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盡早的對血糖進行干預控制,是控制好血糖的重要方面,雖然通過生活調理干預把血糖控制到正常健康水平,通常并不能算作是糖尿病的“徹底治愈”,但如果能夠長期保持血糖水平的正常,又與健康人有何差異呢?
但需要注意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或者原來控制血糖的良好習慣沒有保持,原本出現超標但已經被降下來的血糖,還有可能再度升高,因此,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不必在意是否還算糖尿病這個說法,而更應該關注的,是自己的血糖水平變化,如果你的血糖通過運動、飲食調理降下來了,完全達標了,那么繼續堅持良好健康的生活習慣就好,定期檢查血糖水平,如果血糖水平一直達標,可以加大血糖檢測的間隔,比如間隔6個月到一年一次檢查血糖水平也是可以的。
如果定期監測血糖水平的過程中,發現血糖再度升高了,如果通過繼續嚴格加強生活調理無法有效控制血糖達標,就應該選擇合理使用藥物來加強血糖的控制了,通過生活調理,使原本升高的血糖保持多年正常,使糖尿病的發病時間大大延后,這本身也是一種成功,一種身體健康獲益巨大的健康生活方式,因此,還是那句話:不必糾結是不是糖尿病的說法,合理控制血糖才是關鍵。
更多相關建議:
這種情況就是屬于糖尿病前期,首先這個通過糖耐測試必須不是一次半次的結果,不是刻意針對檢查提前做“準備”。
糖尿病的發病率大概在9.7%,糖耐量減低的患病率大概在15.5%,所以這種人群是不少的。糖尿病前期就要進行干預,包括控制飲食和運動,如果在控制飲食、運動的基礎上,血糖能夠恢復正常,則繼續進行。除了糖耐量,其實同時進行胰島功能的檢測,如胰島素和C肽釋放試驗,來明確其胰島功能正常了,就是不屬于糖尿病病人,可以逆轉的,但同時不注意一樣可以導致糖尿病的發病!
更多相關建議: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對于有糖尿病的人來說,確診時體重超重或肥胖的人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時,在6個月到一年內減重10%,即使不用降糖藥,不僅血糖可能恢復正常水平,且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血糖也可維持在正常范圍;但確診時偏瘦的人,大多需要服用降糖藥才能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
那么,對照上述的數據你屬于哪種情況呢?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差別,是因為導致血糖的升高原因略有不同,有兩種情況:
首先,對于體重超重及肥胖的人,更主要的原因是存在胰島素抵抗現象,即自身分泌的胰島素并不缺少,但組織細胞利用胰島素的能力下降,而胰島素是將血糖運送進組織細胞中的“運輸工具”,造成血糖過剩的不是“運動工具”不足,而是“運輸通道”受阻所致。
而減輕體重及減肥是打通運輸通道最有效的措施。運輸通道打通后,血糖即可得到充分利用,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的負擔減輕,不會再受到損傷,可以說糖尿病得到了最有效的控制,如果能繼續保持這種狀態,則可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避免血糖的再次升高,或者說糖尿病得到了“臨床治愈”。這種情況約占初診糖尿病的四分之一。
綜上所述,體重超重及肥胖時發現有了糖尿病,通過生活方式干預控制會有較好的效果,未來血糖再次升高的風險較小;反之在干預治療上更需要降糖藥的幫助。但大多數人發現糖尿病時,已經從體重超重肥胖變成了消瘦,錯過了最佳的干預治療時機,這就提醒體重超重及肥胖的人要定期檢測血糖,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需要提醒的是:檢測血糖既要檢測空腹血糖,同時也要檢測餐后2小時血糖,要知道餐后2小時血糖的升高往往早于空腹血糖的升高出現,以免錯過及時發現血糖異常的機會。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并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更多相關建議:
一個糖尿病患者如果通過減肥、運動等方式控制血糖,糖耐量測試已經合格,還算是糖尿病人嗎?其實完全不必糾結這個“糖尿病人”的稱呼,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才是最關鍵的。
確實存在這樣的一種情況,根據血糖檢測值,空腹血糖超過7.0mmol/L,或餐后血糖超過11.1mmol/L,已經確診為糖尿病,但由于血糖升高的情況并不嚴重,胰島細胞分泌能力等方面的情況也都還不錯,不用吃藥,通過針對性地進行生活上的干預調理,比如說有肥胖問題的朋友,通過合理的減重,同時注意飲食調節,加強運動鍛煉等方式,能夠使得血糖降到合理的范圍內,如果你的空腹血糖水平達到了6.1以下,糖耐量測試2小時血糖也降到了7.8以下,確實完全可以說,你的血糖水平已經恢復了正常。這是非常好的一種情況,也是糖尿病盡早干預,身體能夠恢復血糖代謝能力的一種表現。
血糖降到了合格范圍內,如果能夠繼續堅持健康飲食、合理運動、控制體重等方面的生活調理干預,甚至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血糖都會保持在健康范圍內,不會進一步升高嗎,這樣的一種情況,也是很有可能的,研究發現,我們身體的血糖代謝有一定的“記憶效應”,如果血糖代謝恢復正常,并且長時間的保持,這種細胞的記憶效應也會持續,讓我們的血糖代謝維持正常的時間繼續延長。
對于這種長時間保持血糖正常的情況,還能被稱為糖尿病嗎?血糖代謝的異常,往往是緩慢發生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盡早地對血糖進行干預控制,是控制好血糖的重要方面,雖然通過生活調理干預把血糖控制到正常健康水平,通常并不能算作是糖尿病的“徹底治愈”,但如果能夠長期保持血糖水平的正常,又與健康人有何差異呢?
但需要注意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或者原來控制血糖的良好習慣沒有保持,原本出現超標但已經被降下來的血糖,還有可能再度升高,因此,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不必在意是否還算糖尿病這個說法,而更應該關注的,是自己的血糖水平變化,如果你的血糖通過運動、飲食調理降下來了,完全達標了,那么繼續堅持良好健康的生活習慣就好,定期檢查血糖水平,如果血糖水平一直達標,可以加大血糖檢測的間隔,比如間隔6個月到一年一次檢查血糖水平也是可以的。如果定期監測血糖水平的過程中,發現血糖再度升高了,如果通過繼續嚴格加強生活調理無法有效控制血糖達標,就應該選擇合理使用藥物來加強血糖的控制了,通過生活調理,使原本升高的血糖保持多年正常,使糖尿病的發病時間大大延后,這本身也是一種成功,一種身體健康獲益巨大的健康生活方式,因此,還是那句話:不必糾結是不是糖尿病的說法,合理控制血糖才是關鍵。
更多相關建議:
我一個朋友每天快走1萬5左右,出好多汗,然后血糖5點到7點,他經常吃甜食,比如蛋糕,過年買的糖塊也吃不少,吃完就快步走,吃的飯量同正常人一樣,樣樣不少吃,他自已老說是不是好了
更多相關建議:
我就是這樣的,之前連續七八年空腹血糖13左右,從17年10月開始停止任何藥物,目前空腹4.4左右,糖化5.5,完美,開啟新人生
更多相關建議:
你還是糖尿病人,因為糖尿病不能根治,只能說是控制好它,你目前暫時通過測試,但不代表你治愈糖尿病,你還需要嚴格控制飲食和加強運動,糖才能保持控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