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謝邀請。
這兩個是不一樣的,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指心臟的冠狀動脈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狹窄或者痙攣,或者其他的原因造成冠脈的供血不足,從而導致一些胸悶、胸痛的癥狀。
嚴重的時候,急性發作可以導致心肌梗死,叫冠心病。這因為是冠脈本身出了問題,是有器質性病變證據的,做CT或者造影的時候可以看得到血管有問題。
神經官能癥最大的這個區別點在于,它沒有一個器質性心臟病證據,這種一般女性會多見,特別是更年期的婦女。她們可能在主訴上也會說有一些胸悶、胸痛等等癥狀,甚至還有一些會有焦慮、抑郁、失眠多夢等等很多癥狀。但是這種情況沒有器質性的改變,也就是說,冠脈的血管是好的,既沒有狹窄、也沒有閉塞、痙攣等問題。
區分這兩種疾病一般需要專業的醫生,結合病人是否有一些典型的癥狀,然后進行相關的檢查。檢查包括心電圖、冠脈CT或者冠脈造影,然后去評估病人有沒有心臟缺血的改變、有沒有冠脈狹窄的問題,從而去區分。
兩種疾病的治療也不太一樣。冠心病的治療,常規的就是控制危險因素,嚴重的可能要介入治療。但神經官能癥更多是心理治療,必要的時候藥物輔助,特別是神經類的藥物。
更多相關建議:
癥狀有相似之處,但絕非完全相同!
發病有相似之處,但機理卻天差地別!
一、癥狀的不同!
心臟神經官能癥的癥狀遠比冠心病要多,心臟神經官能癥幾乎有著冠心病病的一切癥狀,比如:心慌、胸悶、氣短、胸痛、心悸、乏力、頭暈等,但前者由于神經功能的異常,還可能影響其他臟器,出現多部位癥狀。
二、病因的不同!
任何疾病的出現都不是平白無故的,相比于心臟神經官能癥,冠心病的形成因素更為復雜,由于其確診關鍵在于狹窄程度、缺血情況,所以它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比較常見的有高齡、吸煙、酗酒、熬夜、飲食、三高等;而心臟神經官能癥則不同,由于其主要是因為神經紊亂所致,所以我們只要清晰可能導致神經紊亂的根源即可,①負面情緒造成的短期紊亂②脊柱壓迫造成長期紊亂。
三、結局的不同!
雖然持續的神經紊亂發展到最后,也會造成心肌缺血的臨床現實,但相比于單純的冠心病患者而言,畢竟多了一個步驟、多了一種可能,所以單看造成后果,冠心病無疑是比心臟神經官能癥更為可怕,有極高的致死風險。
四、治療的不同!
真正的心臟神經官能癥沒有器質性病變,醫生很難幫助患者進行治療,最多作為治療過程中的輔助工作,而真正全面的治療需要患者自己努力,平時注意充足睡眠、心平氣和,絕大多數患者可以在自我調節后恢復;而冠心病目前治療方式較為單一,以藥物(抗凝、調脂)控制為主,一旦病情惡化就需要支架手術進行急救,如果是脊柱病變所致,那么在病情穩定時還應該去除責任病灶調控神經。
更多相關建議:
心臟神經官能癥和冠心病是一樣的嗎?
答案是否定的,二者是兩種不同的疾病。由于二者均可表現為胸悶、氣短、心悸、胸疼等表現,因此容易被人們混淆,但二者的病因、發病機制、治療、預后等有著本質區別。
冠心病是由于動脈粥樣硬化引起冠脈狹窄,導致狹窄遠端心肌血供不足,導致心肌發生缺血缺氧性改變,患者往往表現為與運動、情緒激動等相關的心絞痛癥狀,多見于中老年人,冠脈CT和造影可以明確診斷,一旦確診需要終身服藥,嚴重者甚至需要植入冠脈支架或行搭橋手術。
心臟神經官能癥屬于一種特殊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患者由于精神心理問題或者神經功能紊亂出現胸悶、氣短、心悸、胸疼等癥狀,多見于中青年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女性,無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冠脈CT和造影無明顯的冠脈狹窄,胸疼的性質與心絞痛亦有所區別,患者往往同時伴有焦慮、失眠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表現,經過合理的治療后可以痊愈,無需終身服藥。
心臟神經官能癥和冠心病盡管有著明顯的區別,但是二者有可能同時并發,并互為影響,因此建議具有上述癥狀的患者及時至心血管內科就診,完善檢查、明確診斷,并積極治療。
更多相關建議:
生活道公益健康認為,都屬于心臟病的范圍,冠心病是指供應心臟營養的血管自身出現了問題,就說心臟往外泵血過程中,自身需要血液營養供應的,這個血管就是冠狀動脈,這個血管有堵塞了,心臟自身就營養不足了,這個時候就會發病,而且很嚴重的疾病,叫冠心病。而心臟神經官能癥是屬于非器質性病變的,稱功能性心臟不適,神經性循環系統功能障礙或神經性循環無力癥或高敏癥等。是神經官能癥的一種特殊類型,就說不是心臟血管肌肉出現了問題,都是沒有問題的,是屬于功能性的。
發作時候,可能癥狀差不多吧,都會有心悸、怔忡、睡眠不好,胸悶等等的。但是冠心病可能看冠狀動脈堵塞的程度吧,如果堵塞的程度比較嚴重時候,可能就會出現比較嚴重的癥狀,會疼痛很嚴重的,胸痛,可能還會持續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蒼白等等,只有服了硝酸甘油可能會有緩解等等。
兩者區別還是很大的,冠心病相對說病情也更嚴重些的,不過目前已經對冠心病有了很明確的診斷和治療方案的,治療效果也很好的。當然還是心臟神經官能癥預后更好些的。
此外在發病年齡上,心臟神經官能癥可能發病年齡年輕些,大多發生于青壯年,20歲~40歲者最多,女性多些。
從發病原因上看,心臟神經官能癥因焦慮、緊張、情緒激動、精神創傷等因素作用多些。
治療方面心臟神經官能癥,采用心理干預更大些。
更多相關建議:
不一樣,但有些心臟神經官能癥需和冠心病相鑒別,通過運動平板試驗,冠脈造影,冠脈cT,二者還是很好鑒別的。
更多相關建議:
據我了解應該不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