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龜息養生法是武當道教修行內功的一種方法,又稱“玄武定”、“龜息真定功”。龜息養生法是模仿烏龜的呼吸方法來修煉內氣,以延年益壽。因為龜呼吸時間長,呼吸能力強,所以龜可以長壽。龜息養生法由四個部分組成:潛心、潛息、真定、出定四部分組成。
1、潛心
潛心,即調心,此法為龜息功的預備功法,初學者采用跨膝坐姿,上身直立,確保全身自然放松,放松,脈搏平穩。
2、潛息
潛息即為龜息,始人正功。坐式同上。
3、真定
上面二法修成,始慘人定。姿勢坐臥都可。
4、出定
當功夫達到“定境”時,收功之法就應當以“法”來掌握。
烏龜,傳說可活千年。烏龜有極強的生存能力,古人模仿烏龜的呼吸創造了“龜息”養生法。端坐在凳子上,兩腿分開與肩同寬,眼若垂簾或輕閉,凝神靜息,全身肌肉放松,舌尖輕抵上腭,促使津液分泌。身體向前移,使臀部少著座位,兩手重疊或分別按于小腹,邊呼氣邊將上身前俯,直至頭部低于兩膝,將肺部余氣吐盡;引頸前伸,同時緩緩吸氣,重復上面呼氣動作。如此反復俯伸9次,循序漸進,直至增加到36次為一段落,做完可散步片刻,再做1次。這里呼氣采用縮口(吹哨狀)呼氣,氣從齒縫或唇間呼出,目的是使呼氣延長,使氣道阻力加大,氣管內壓增加,使肺泡至支氣管的壓力逐漸降低,有利于氣體由肺泡呼出,使肺部殘氣量減少。雙手按腹,上身前俯,使肺部血流量均勻,改善肺的通氣量,達到深呼吸不能達到的作用,呼氣結束時,因上身前俯,臂部高于心臟,使腹腔和盆腔的血液循環改善,加強新陳代謝,有利于該部的一些慢性疾病的治愈。吸氣時引頸前伸,兩手按于肺部,可使經常處于壓縮狀態的脊柱得以伸展,可防治脊椎組織增生引起的腰酸背痛等,從而達到健身益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