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管是心臟支架降到700塊,還是將昂貴的腫瘤靶向藥物引進醫保,都給患者帶來了希望,減輕了經濟負擔,避免了因病致貧。
惡性腫瘤靶向用藥納入基本醫保支付范圍,標志著癌癥患者可以同時享受基本醫保和重特大疾病保障雙重待遇,過去全靠自費購買的靶向藥現在可報銷70%,個人負擔大大減輕。
以HER2陽性乳腺癌為例,其靶向藥為注射用曲妥珠單抗(赫賽汀),納入醫保支付前,醫院的銷售價為每支22589元,1年需要注射14支,患者共需支付13.55萬元,全額自費;納入醫保支付后,經過醫 保談判團購,售價降低0.39%,平均每支為22500元,醫保和商保共報銷70%,個人負擔30%,在年度同等用量下,每個患者一年僅自付40500元,減少自付9.5萬元。
這錢是如何省出來的?其實,很多朋友關心的是,這錢省了,藥效怎么樣?會不會錢花了,但沒效果。其實,大可不必擔心這個問題。過去醫院采購藥物,是醫院自己采購,有些醫院是跟醫藥公司采購,有些是直接跟廠家,所以一種藥物要進入醫院,這就要各顯本事了,這藥價也就高了。但現在進入醫保的藥物,是政府直接跟廠家采購,相當于一個團購,所以價格就降下來了。另外,很多廠家為了能讓自家藥物納入醫保,真的可以說不惜“賤賣”,像降糖藥二甲雙胍,在今年第三批集采的中標價格“跳水”幅度超過90%,最低中標價格低到每片1.5分錢。利潤那么低,但廠家們還爭破頭想入醫保,其實大家看到的是龐大的患者數量。按照2006年人口標化率計算,中國糖尿病患者人數已高達9240萬,處于糖尿病前期的人數將近1.5億,即便每片1.5分錢,按一個糖尿病患者每日3片,一年的利潤還是很可觀的,而且政府集中采量,對廠家來說,可以省去中間商、醫藥代表等環節,以前銷售的環節可以省去很多,而且藥物進入醫保以后,會自帶流量,像是藥店也會上門采購,對廠家來說,省了很多事,只是把以前花在流通環節的錢,直接補貼給了患者,所以不存在,藥便宜了,藥效就差了的說法。而且在采購的同時,有專家把關,所以大可放心。只是醫保保障的是最基本的醫療,所以藥物肯定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實惠的。
腫瘤靶向藥物進入醫保,對癌癥患者來說,是一種福音,某些惡性腫瘤不再是絕癥,而是慢性病。我認識的一個肺癌患者,她是一名退休護士,一直使用靶向藥物治療,雖然現在的狀態不是很好,但也活了十幾年了,能吃能動。所以,好的政策來了,對于癌癥患者來說,就把癌癥當高血壓、糖尿病,不要總想著哪天就要走了,悶悶不樂的。人總是有走的一天,為什么不開開心心的呢?
更多相關建議:
昂貴的腫瘤靶向藥?進醫保,患者到底省多少錢?這錢乍省的?
昂貴的藥進醫保,阿彌陀佛,首先感謝政府救了不少患者的命,讓很多患者能活得更長些。
我是肺腺癌lllA期,手術十化療以用了十三,四萬,還是三次化療,至少做四次化療,看撿查結果,再是后繼治療。再怎么治療也是控制很難做到根治,想活得更長不太累,后續治療的費用也旡法估算,再者化療確實不好受,沒做過放療,據說也很傷人。做化療,放療受不了就要轉靶向了,據說靶向藥也很貴,而且容易耐藥,一種藥耐藥期只有平均不到一年,正常三年后旡后續藥,不知是不是這樣,需專業醫師解答。如果用更好的藥,一般家庭受不了,沒進醫保大多數患者只能望藥興嘆。
象我這樣中下游水平的家庭,是用不起昂貴的自費藥,現在積蓄花光,后期只能安慰治療,再旡力花十幾二十幾萬了,我交待是一旦癌轉,適當治療,不要轉免疫治療,自費免疫治療一年要十幾萬,但愿國家能將免疫治療進入社保。
至于說能省多少錢,我是說不清,只知道能讓更多的患者用得起藥,能救更多的命。從心里感謝國家,感謝黨。[祈禱]
更多相關建議:
舉個例子吧,三代靶向藥物奧希替尼,談判進醫保前,每盒15300元,自費。談判后,自2021年3月1日起,每盒5580/盒,醫保乙類,大概報銷70%,自費不到1700元。自己算下一個月省多少錢吧?。
這個錢怎么省下來的?!簡單的說,國家政策支持的,國家組織談判,降價!![加油][加油]
更多相關建議:
首先,昂貴的靶向藥進入醫保是件大好事!象厄洛替尼(特羅凱)、艾坦(阿帕替尼)、貝伐單抗、曲妥珠單抗、美羅華等靶向藥物在過去價格十分昂貴,動輒一個月藥費一兩萬、兩三萬、甚至四五萬,由于這些藥物在臨床上的療效比較可靠,所以病人有時候傾家蕩產也要購買,高昂的藥費負擔實在是腫瘤患者及其家屬難言的負擔。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層出不窮。至于這些藥為什么買的那么貴?主要原因是我們國內沒有,即便有技術和專利權是人家的,人家要價高,我們也沒有什么好辦法。只能忍受這種高昂的要價。
隨著國家醫改的進行,今年衛生部門在調研的基礎上把一些在國內應用十分成熟的靶向藥物逐步開始納入國民醫保,經過和藥廠的談判,價格大大下調,我們現在看到不少過去高昂的靶向藥已經陸續進入各地的醫保報銷范疇。應該說為患者省了一大筆錢,比如一個HER-2陽性的乳腺癌患者,體重大約在75kg左右,需要應用赫賽汀+化療,一個療程差不多用1支,1支大約在2萬3左右,按照過去慈善贈藥政策買6送6,如果仍有需要,再買6送12,治療下來光這一種藥病人需要自掏腰包15-30萬。而現在,一支價格在7600元左右,即便用20個療程,按照自付10%計算,自付費用也就1萬多點。
可能,目前有些外省市仍然沒有進入醫保,相信不久的將來都會像北京一樣,逐漸將這些常用的靶向藥納入醫保。
更多相關建議:
首先這個是國家和國外藥商談判的結果,似乎替患者省下來一筆錢,具體怎么談判的我們都屬于最下面的人,不可能知道。知道的是,藥品進入醫保了降價平均降一半左右。比如前列腺癌的阿比特龍,比如腎癌的多吉美。基本上都是直接降價一半。另一方面這樣也倒逼一些雖然沒進醫保,但是和上面進醫保的這些藥是競爭對手的藥物,也同樣降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以前這些藥物是有“援助政策”的,比如說吃到十五萬二十萬后終身免費,進入醫保以后就沒有這些援助政策了。那就是吃一盒給一盒錢。雖然進醫保了,算下來自付費用每個月或每療程是原來的大概五分之一到八分之一,但是沒有援助贈藥了這個費用每個月一直存在,而不是以前的自付三個或幾個療程后免費,那么和原來三五個月一次性投入十多萬二十萬相比,以腎癌某種靶向藥為例,假如用藥時間小于兩年,那么進醫保了劃算,假如用藥時間很長五年八年,那么原來的贈藥政策可能還劃算一些。。。按這些藥物統計的平均壽命也差不多是兩年多。當然某些不是長期贈藥的靶向藥進了醫保以后病人可能會少花錢比如前列腺癌的阿比特龍,以前三萬七買三送四,現在一萬七報銷,醫保好的地方每個月2000,這個患者就很劃算了,不過算下來藥商也沒虧,差的這一部分國家和醫保投入了。所以綜合所有藥物算下來病人總體花費差不多或略少,國家以前不出錢現在要投入很多。藥商至少持平。所以算是國家和醫保給部分患者省出來的這筆錢。
更多相關建議:
政府將抗腫瘤靶向藥物納入醫保對腫瘤患者是雪中送碳
目前腫瘤已成為我國居民的第一死因,除了給患者增加傷痛,還讓家庭和社會背上沉重的負擔。與傳統的化療藥物相比,近幾年靶向藥物發展迅速,它的研發和臨床應用,顯著的延長了患者生活周期、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但是由于它的價格高不可攀,大多未入醫保,腫瘤患者醫療費用負擔很重。2015年,國務院相關文件《關于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的意見》指出: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是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的拓展和延伸,是對大病患者發生的高額醫療費用給予進一步保障的一項新的制度性安排。地方可以根據各自情況確定大病保險的合規目錄,這使得腫瘤靶向藥物進入醫保有了可能。而對于醫保的談判,分以下四步:1.制藥企業和醫療機構共同向醫保部門提出談判建議;2.醫保部門與制藥企業談判確定支付和贈藥規則,規定醫保對該藥品支付待遇和持續時間,企業對患者贈藥時間;3.醫保部門與醫療機構談判確定治療方案和支付規則,制定靶向治療的臨床規范,醫保對這種治療方案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標準;4.確定患者準入、評估和退出的規則。[1]今年上半年,通過國家統一組織談判,腫瘤靶向藥物的價格大大降低,降幅最高達65%。同時全國部分地區也將談判后的品種納入醫保。
患者到底能省多少錢呢?不同疾病不同藥物,即使同一種疾病分期不同(用藥周期不同)、個體差異等,省錢的總額均不同,大概估算一個比例:51.2%-93%(按照納入醫保計算。注:按醫保最低報銷40%,最高報銷80%計算)。以60kg體重患者,注射用曲妥珠單抗使用一年為例,原價21613元(30萬元左右/年),談判后價格7600(10萬元左右/年),降幅64.8%,若納入當地醫保,以最低醫保報銷40%計算,這個藥患者一年至少可省23萬元。
參考文獻:
[1]田金鋼,朱銘來等,《腫瘤靶向藥物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可行性
研究》2016.2 中國醫療保險[J]。
藥事網權威解讀,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抄襲必究。
更多相關建議:
吉非替尼又稱易瑞沙,我的朋友在服用靶向藥將近六年多了。一代靶向藥吉非替尼是阿斯利康公司出品的。當時還沒有進醫保一個月需要自己承擔7800元左右錢,國家經過多次談判降價了很多。吉非替尼注冊醫生給我算過一次,今年三月份。吉非替尼一盒十片乘以3盒一個月/ 4788元,進醫保報銷比例70%自費/ 1436.4元(2020/3/22)計算的。是國家政策好,是通過多次談判降價進醫保的結果!如果使用國產的仿制藥就更便宜一些,一個月只需要幾百元就可以了。
更多相關建議:
昂貴的腫瘤靶向藥物進入醫保,患者到底能省多少錢?這錢是如何省出來的?
舉一個例子說明這個問題。
治療前列腺癌的一種藥物阿比特龍,三年前的價格是16280元,一月的量(120片),這時候沒納入醫保,全自費。那么這時候一個患者一個月需要支付的藥費是16280元,一年是195360元,加上其他費用,一個前列腺癌患者一年支付的藥費是20萬左右。
后來這種藥物的使用出現了很多變化。
一種變化是進入醫保。以城鎮職工醫療為例,一個患者綜合估算門檻費、報銷額度等因素,進入醫保以后,自己承擔約15%左右,那么僅僅進入醫保,患者自付的藥費就從195360元降到了29304元。
第二種變化是廠家降價。每月用量由原來的16280降到4500左右,這樣的話一個患者,全自費的話一年用藥從195360元降低到54000元。
現在是即進入醫保,降低了價格,仍以城鎮職工醫保為例,現在一個患者一年需要自己支付的藥費8100元左右。
醫保
可見,就是這短短的三年時間,前列腺癌患者一年的費用就從195360元降到8100元。
至于這錢是如何省的?
廠家的降價,很明顯,這種藥實際上研發費用巨大,但是批量生產成本并不高,因此廠家的降價可以說是讓利性質的,即使降價,廠家也是有利可圖的。
進醫保的部分,毫無疑問是使用醫保的資金解決的,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更多相關建議:
昂貴的腫瘤靶向藥物進入醫保,對于慢性腫瘤患者,一年可以節省80%以上的的醫療費用,所以,不管怎么樣,藥品只要進入醫保的,都是利民的一件好事情。
第一:藥品的中間成本不斷地被削減,利于群眾
目前來說,藥品要進入醫院,現在都開始實行兩票制,也就是說,一個醫藥產品的藥物,要從工廠進入醫院只需要開兩次發票就可以,一般都是工廠開票給經銷商,然后經銷商開給醫院,這個中間其實節省了很大的成本。
以前還沒有實行兩票制的時候,一盒普通的感冒藥,出廠價只要0.5元,經過中間一級代理,二級代理,三級代理,無數次的加價后, 最后流進醫院,醫院沒辦法只能以高價賣給患者,所以那時候。
對于醫院,藥品經銷商,和醫藥制造商來說, 利潤是十分巨大的,而且以前基本沒有醫保,或者農保,全部自費。
現如今,經過兩票制改革,減少藥品中間的流通,也從本質上來說,削減了藥品加成的機會, 那么藥品進入醫院成本也降低,直接導致進入患者成本也降低,隨著醫改和藥改的不斷深入,目前來說,全國所有的公立醫院都已經開始實行,幾種藥品采購。
可以這么說,就是實行了一票制,政府統一集中采購,那么所有的藥廠,比如同類藥物的感冒藥,肯定有很多廠商生產, 他們為了要進入醫院,勢必會不斷的壓減自己的產品價格,最終的目的可以達到進入醫院,
對于廠商來說, 能進入醫院才是一個大蛋糕,因為,廠商比誰都知道,患者每天源源不斷需要藥物治療鞏固,就比如很簡單補鐵沖劑,在投標的時候,每個廠商都是盡量的往成本價格寫,盡量的低。
以前一盒補鐵沖劑要15元,賣給患者要25-30元,現在每個廠家,為了最大程度的進入醫院的資格,直接降到成本價8元, 就賺一盒0.3-0.5元的利潤,現在這么一操作之后, 給予患者極大地減輕了看病貴的問題。
第二;對于腫瘤特殊藥物也納入醫保,患者可以節省80%以上。
為什么這么說, 前面提到了藥物在根本上已經降低到了極限,但是前幾年對于一些惡性腫瘤患者來說, 還是噩夢,特別是對于一些農村的患者, 一般都是農保,而且這些農保只能在當地看病,才有75%以上的報銷比例, 這個是對于一般的疾病。
對于有些身患惡性腫瘤的農村患者,可以這么說,雖然有特大疾病的險種的報銷,但是這些報銷的藥物是非常的普通, 等于說,沒有對治療效果產生特定的治療效果。
而如果要食用比較好的特效藥物, 基本都是進口藥物, 即使有國產的藥物,但是不能報銷,也是極大地困擾患者,
比如對于白血病患者來說, 一般國產藥物很難有特效藥, 很多人都會使用進口的藥去,比如前段時間非常好飽的我不是藥神里面的格里芬,如果走正規渠道,一盒藥5萬元人民幣,在醫保里面,一分錢也不能報銷,及時是農保,醫保也沒有報銷,
而如果使用國產的伊馬替尼,或者是達沙替尼,一盒藥物是500-600 經過農保或者醫保報銷后,比如70%以上, 自己最起碼要承擔30% 也就是說一盒藥還要自己再墊付200元作用, 而這種藥物,必須長期服用, 所以一年到頭,最起碼自己要實際支付30000元作用, 這個僅僅是一種藥物,
當然很多人還會使用特大疾病的險種報銷部分,但是一年到頭還是要自己付出差不多20000元的額外藥物費用, 這些藥物的價格相比之前,一分錢沒得報銷來說, 已經有很大的優惠了,但是對于一個白血病患者,也就是癌癥患者來說。
在失去健康,在失去勞動力時候, 對于賺的每一分錢都是煎熬。所以雖然是節省了大部分自己自費藥物費用, 但是也還是要承擔一部分, 特別是對于癌癥患者, 是不間斷的服用,沉重的藥物費用還是會壓垮他們的精神。
按照我現有的慢性白血病患者,一年藥物的治療總的費用,如果實行醫保和特種醫保,一年是可以節省5萬元左右, 但是直接也要付出3.8萬元的藥物費用,所以還是很大, 但是不管怎么說, 有報銷總比沒有報銷得好。
意見建議,當下,很多保險公司推出各種重大疾病的保險險種, 建議如果對自己沒有健康的保障,我們可以試著買一份, 那么如果真的出現重大癌癥腫瘤疾病, 你可以拿著費用單,可以報銷三次,在我的病人當中就有這么一個,他剛好買了重大腫瘤險種。
在一年后查出, 總的醫療費用是30萬,經過醫保和特種疾病,以及商業醫療險三次報銷后, 自己只要付8萬元就可以了, 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所以在自己經濟允許的條件下,建議買一份。
我是醫學科普醫生,傳播醫學知識,述說醫院故事,點擊關注我, 點贊轉發。
更多相關建議:
說實話,對于腫瘤患者而言,單純的靶向藥治療現在還不是太大的經濟壓力,真正的壓力來自于醫生推薦的動輒一兩萬的基因突變檢測,而且全部都是自費,其準確性和有效性卻無從獲知。若心存懷疑或者未取得結果就還需要另找別家付費檢測。目前這種檢測都是來自于私立機構,都是來自于醫生推薦,效果如何,價格如何全憑醫生的良心。另外,這靶向治療失敗后的放化療和免疫治療期間,大量的高昂自費藥是壓垮許多病人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