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尿酸血癥了,如果能夠堅持低嘌呤或者是中嘌呤含量飲食,不飲酒,3~5天時間測量,這個值將會更加準確。尿酸鹽結晶,這些結晶是導致痛風發作的罪魁禍首,它們可以沉積在身體的大部分部位,包括耳朵、包括骨髓內都可以沉積。少量的尿酸鹽沉積可能并不會誘發特殊的問題,但是這些沉積的尿酸鹽結晶將會變得越來越多,當它們的勢力足夠強大的時候,就有可能發起暴動,造成患者的一次痛風發作。不代表有了高尿酸血癥,就一定會發展為痛風,一般情況下尿酸越高發生痛風的可能性將會越大,尿酸超標的時間越長,發生痛風的可能性越大。研究顯示,如果血尿酸超過600,每1000人當中將有70.2人有發生痛風的可能性,隨著時間的累積,如果尿酸持續超過600,那么發生痛風的可能性將達到30.5%。那么是不是血尿酸超標了,沒有發作痛風,就可以萬事大吉,對血尿酸不管不顧了呢?當然不是的,現在的研究已經證明,長時間的處于高尿酸的狀態會對患者造成很多身體其他方面的傷害,比如我們的血尿酸每增加60,將會增加高血壓患病風險1.4倍,將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17%,將會導致已經有冠心病的患者死亡率增加12%。很多患者是處于亞臨床痛風的狀態,也就是說患者雖然沒有發生過痛風,但是由于長期的血尿酸增高,患者的關節已經出現了損害,有些嚴重的患者今天的軟骨以及軟骨下骨均受到了損害,但是患者卻沒有癥狀。血尿酸長期的高于正常,也會增加腎結石的可能。時候可能不是飲食的因素誘發痛風的發作,很可能是一次受涼、一次外傷或者是一次熬夜,休息不好也有可能導致痛風的發作。溶晶現象。這種現象在痛風患者控制尿酸的早期非常容易出現,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患者體內存在著大量的尿酸鹽結晶,那么通過藥物降尿酸期間,血液當中的尿酸濃度會明顯的下降,那么身體會默認血尿酸變少了,會動員這些尿酸結晶溶解進入血中,那么就容易造成痛風的發作,這種現象就叫做溶晶現象,雖然也會導致患者出現痛風的發作,但是叫真正的痛風急性發作,疼痛往往會略輕一些。最小的藥量控制尿酸,慢慢的降尿酸降至正常而不要過于急,而且要輔助口服非甾體抗炎鎮痛藥或者是秋水仙堿來幫助控制可能發生的炎癥反應。如果患者血尿酸比較高,但是沒有發作過痛風。這種情況我們通常有、無合并癥來選擇進行降尿酸治療的時機。如果患者有高血壓、腦卒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尿酸性腎石病已經糖尿病等合并癥,血尿酸超過480就應該考慮進行降尿酸治療了,而且目標尿酸值應該為360;而如果沒有合并癥,超過540就應該進行降尿酸治療,目標尿酸值降到420即可。●如果患者已經發生了痛風,沒有合并癥,尿酸高于480即應進行降尿酸治療,目標為降到360。如果患者已經發生了痛風同時有合并癥、比如每年痛風發作大于等于兩次、有痛風石、有慢性的痛風性關節炎、腎結石、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的情況,尿酸高于420既應該進行血尿酸治療,而且達標的目標尿酸值應該為300。無論高尿酸血癥還是痛風的患者,都需要進行生活方式干預和飲食干預,在日常生活當中要盡量選擇低嘌呤以及中嘌呤含量的食材,而且要注意烹飪的方法,不要選擇含鹽、含油比較高的烹飪辦法,比較容易造成尿酸的異常。在日常生活當中要多飲水,每天要超過2000毫升,要增加蛋類、奶類、富含維生素c食材以及蔬菜的攝入,可以幫助降低血尿酸。盡量不要飲酒、不要喝含果糖比較多的飲品。具體的藥物選擇。痛風患者的藥物選擇是非常有講究的,要檢查患者到底是屬于哪一個類型的原因,導致出現了尿酸異常,比如是尿酸排泄障礙型、還是尿酸合成增多型,還是兩者共同作用,要根據患者的肝腎功能等相關化驗來具體選擇哪一種藥物更適合某一位患者,所以藥物的選擇一定要在專業的風濕免疫科醫生或者是內分泌科醫生的幫助下進行選擇,千萬不要別的痛風患者吃什么藥,您就吃什么藥,這是有風險的。我們國家現在高尿酸血癥的人群已經超過了1.7個億,痛風患者已經超過了1700萬,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性的問題。
面對這個問題,大家千萬不要掉以輕心,要堅持定期復查自己的血尿酸,監控自己的尿酸情況,即使身體沒有特殊的異常,也應該堅持每半年體檢一次,看看自己的血尿酸到底高不高,及時發現自己的問題,及時的通過生活方式的干預,盡量不要通過藥物的方式去控制血尿酸。
如果血尿酸過高或者是已經發生了痛風,應該按照文中的標準,積極的進行藥物控制和生活方式干預,盡量避免高尿酸血癥以及痛風對身體帶來的傷害,如果您還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討。
我是堅持用簡單語言解釋復雜疾病知識的謝新輝,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個關注或點個贊吧,如果您或者是您的家人朋友也有這方面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發給需要的朋友們吧,謝謝了!
更多相關建議:
在正常的飲食下,非同日2次空腹值:男性大于420umol/l,女性大于360umol/l。我就可以告訴你,你的尿酸高了,如果小于這個數值,我會告訴你你的尿酸是正常的。所以題主的第一個問題“尿酸的標準值”其實并沒有那么復雜,就是這么簡單、直白、明了,化驗單拿在手上自己就能知道是否正常了。沒有痛風石形成的病人需要在尿酸降到300umol/l以下再服用3個月降尿酸藥物,如果有痛風石形成的病人需要降到300umol/l以下再服用6個月,高尿酸現在已成為繼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后的第四高了,所以大家務必要重視起來。接受規范、系統的降尿酸治療,在生活、飲食方面也要進行干預,如飲食的控制(慢跑、游泳,低鹽低脂飲食,忌食海鮮,吸煙,啤酒、烈酒,動物內臟,紅肉等。抑制尿酸生成、促進尿酸排泄兩大類。還有一種增加尿酸分解相關藥物,目前國內尚無此類藥物上市,國外仍在實驗中,所以我這不過多講解,下面分別為大家介紹一下以上兩大類降尿酸藥物的基本特點以及注意事項。抑制尿酸生成的代表藥物即非布司他片,降尿酸效果顯著,臨床副反應會出現肝功能損害,所以需要注意監測。而促進尿酸排泄的代表藥物苯溴馬隆,在應用該藥物時需多飲水,并適當的堿化尿液。注意了,它的禁忌癥是腎小球濾過率ccr<20ml/min、腎結石、尿尿酸>600mg/24h、尿量少時不推薦使用,具體合適用哪類藥物,劑量該用多少由臨床醫生決定,本文僅為健康科普所用,不作為意見建議哈。作者寄語:如仍有疑問,歡迎評論區留言、互動、交流,如果有幫助,歡迎點贊、轉發、收藏,如果喜歡我的創作內容,歡迎關注我,每天都會為大家分享健康知識,謝謝大家的耐心閱讀,我們下期再見。
更多相關建議:
很多高尿酸血癥患者血尿酸指數很高,但是并沒有痛風癥狀,這難道是說明血尿酸指數和痛風沒有關系嗎?當然不是,這是因為高尿酸血癥并不能直接介導痛風的發作,痛風發作是因為尿酸成鹽后,由于溶解度比較低,導致部分未溶解排出的尿酸鹽形成尿酸鹽結晶,尿酸鹽結晶會不斷沉積在骨關節等部位引發關節炎和關節變形,患者因此出現急性痛風癥狀。部分高尿酸血癥患者之所以血尿酸指數很高卻沒有痛風癥狀,是因為沉積在骨關節等部位的尿酸鹽結晶還沒有達到引發關節炎和關節變形的程度。改善尿酸排泄:很多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患者其實都有尿酸排泄減少的癥狀,這是導致血尿酸身高的一個原因,而導致尿酸排泄減少的原因通常和生活方式、代謝綜合征等因素有關,患者可以去醫院進行尿尿酸檢查明確病因,對癥治療后改善尿酸排泄。低嘌呤飲食:患者可對照食物嘌呤含量嚴格執行低嘌呤飲食原則,可使血尿酸下降25%左右。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尿酸僅僅是低嘌呤飲食還不夠,日常生活中還要多喝水、進行適量的運動、戒酒限糖、減肥。喝水運動有助于尿酸的排泄;戒酒是因為酒類嘌呤含量較高;限糖則是因為很多飲食中的糖并不是蔗糖而是果糖,果糖可參與尿酸代謝引起血尿酸升高;減肥則是因為肥胖和高尿酸血癥相關。藥物治療:控制尿酸藥物有兩類,分別是減少尿酸合成類藥物(別嘌醇、非布司他等)和增加尿酸排泄藥物(苯溴馬隆、丙磺舒等),醫生會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擇使用,有時還會并用。
總結: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關注或是點個贊吧!謝謝!
更多相關建議:
當尿酸水平超過420umol/L,即可形成尿酸鹽結晶,尿酸水平越高,發生痛風的概率就越大,但是也有部分高尿酸血癥人群不出現痛風發作,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高尿酸改與代謝綜合征、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相關。發現高尿酸血癥,沒有發作痛風,可以首選生活方式降低尿酸水平,其措施包括:本文由全科鮮醫生寫于今日頭條&悟空問答,歡迎您的轉發、評論、點贊支持,感謝您的閱讀,圖片來源于網絡,供參考!
更多相關建議:
國際上目前對高尿酸血癥的定義為正常嘌呤飲食下,非同日兩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以及絕經后女性>420umol/L,非絕經期女性>360umol/L.也就是說,男性尿酸值<420,女性尿酸水平<,360,都是屬于正常的尿酸水平。因此,一次體檢結果發現尿酸水平高,并不能診斷高尿酸血癥,需要在轉天復查一次,還有就是驗尿酸水平之前的一天晚上,不要食用大量蝦蟹,動物內臟,啤酒等富含嘌呤的食物。
高尿酸血癥是痛風發生的最重要的生化基礎和最直接病因,痛風特指急性特征性關節炎和慢性痛風石疾病,并可并發腎臟不病變,嚴重者出現關節破壞,腎功能受損,尿酸水平升高,痛風的患病率增加,但大多數高尿酸血癥并不會發展為痛風,只有尿酸炎結晶在機體組織中-沉積造成損害才出現痛風,少部分急性期的痛風,其尿酸水平并不高,因此,高尿酸并不等同于痛風。因此,引起痛風的罪魁禍首是尿酸鹽結晶,而尿酸鹽結晶的形成,則是與體內尿酸水平過高,血尿酸溶解度下降有關,對于診斷為痛風的患者,如果長期將尿酸水平控制在300以下,則有利于尿酸結石的溶解
參考文獻
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治療專家共識2013
中國腎臟疾病高尿酸血癥診治的實踐指南2017
更多相關建議:
同一尿酸水平,部分人相安無事,部分人卻可發生痛風,因此尿酸超過多少會引起痛風因人而異。當然,尿酸水平越高,發生痛風的風險越高;同時,高尿酸血癥帶來的不僅僅是痛風性關節炎,還可引起腎臟、血管等靶器官損害。因此,高尿酸血癥需早期干預、合理治療。
尿酸由嘌呤代謝生成,既可來源于食物,也可由自身生成。無論是何種來源,尿酸均可通過腎臟或腸道排泄,將尿酸維持在合理范圍,正常情況下,尿酸水平不應超過420μmol/L,但若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泄減少,則會引起尿酸升高。空腹狀態下,若尿酸兩次非同日均超過上述水平,則可診斷為高尿酸血癥。雖然尿酸超過420μmol/L可診斷為高尿酸血癥,但并非所有高尿酸血癥患者均會發生痛風,只有當尿酸鹽沉積在關節處較多,伴隨突然升高或降低,形成針狀尿酸鹽趨化炎癥細胞、引起炎癥反應時,才會引起痛風。統計發現,大約5%-12%的高尿酸血癥可能發生痛風。
多數高尿酸血癥患者均關心這樣一個問題:尿酸超過多少才會引起痛風?針對這個問題,目前尚無確切答案。部分患者尿酸高達六百多依然無痛風發作,僅體檢時發現尿酸異常;部分患者尿酸超過五百則會誘發痛風。根據首次發生痛風時尿酸水平的統計數據顯示,男性首次發生痛風的平均尿酸水平約527μmol/L,女性首次發生痛風的平均尿酸水平約516μmol/L,因此高尿酸血癥可以此作為參考。雖然痛風是高尿酸血癥的常見并發癥,但高尿酸血癥影響的不僅僅是關節,同時可引起腎臟損害、血管損害,且腎臟與血管損害在疾病早期通常無癥狀或癥狀不顯著,因此治療高尿酸血癥的目的也并非僅僅是為了預防痛風,高尿酸血癥患者并非只有發生痛風時才需采取干預措施。那么,高尿酸血癥如何治療呢?
已經發生痛風的患者,首先需要改變生活方式,包括少吃動物內臟、海鮮、肉類、肉湯等高嘌呤食物,增加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多飲水,少飲酒,少喝碳酸飲料、蜂蜜、果汁等富含果糖的飲料。其次,應給予藥物降尿酸治療,將尿酸控制在360μmol/L以下,可減少痛風復發,若每年痛風發作兩次以上,或已經形成痛風石,或已經進展為慢性痛風性關節炎,則需要將尿酸控制在300μmol/L以下。未發生痛風的患者,尿酸達到一定水平時也需要啟動藥物治療,如已經出現腎臟損害或尿酸性腎結石的患者,當尿酸超過480μmol/L時就應在改變生活方式的基礎上啟動藥物降尿酸;已經出現血管損害的患者,如發生冠心病或腦卒中的患者,或并發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心血管危險因素時,尿酸超過480μmol/L也應啟動藥物降尿酸。若僅為單純高尿酸血癥,尿酸超過540μmol/L,由于尿酸易沉積在關節、血管、腎臟等處,因此也應啟動藥物降尿酸。
綜上,正常情況下尿酸不應超過420μmol/L,空腹狀態下,若尿酸兩次非同日均超過該值可診斷為高尿酸血癥。并非所有高尿酸血癥患者均會發生痛風,發生痛風時尿酸水平的高低也因人而異,男性首次發生痛風的平均尿酸水平約527μmol/L,女性首次發生痛風的平均尿酸水平約516μmol/L。由于高尿酸損害的不僅是關節,因此出現腎臟、血管異常時,或尿酸顯著升高時也應制定合理的降尿酸方案,以減輕相應損害。
感謝大家的閱讀!
若有不妥,敬請斧正! 歡迎評論區咨詢與交流!
注:本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更多相關建議:
我是醫者良言,是一名住院醫師,專為普及醫學知識造福人類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有疑問可留言,必回應!尿酸多少算正常?超過了多少會容易引起痛風?1.尿酸多少算正常?2.尿酸超過了多少容易引起痛風?3.如何降低血尿酸?控制飲食:可以說它是降低血尿酸最重要的一環,首先應該低嘌呤食物,不吃貝類、蝦、螃蟹、動物內臟、不喝酒、不吃火鍋等;注意低鹽、低脂、低糖、低能量飲食;平時可以多吃點蔬菜水果,如果身體允許可以每天喝至少2000ml的開水;控制體重指數BMI<24;堅持運動:但是需要注意不能劇烈運動,否則容易誘發痛風,可以選擇有氧運動,每天運動至少30分鐘,一周不少于5次;其他:保證睡眠、注意保暖、保持良好的情緒、定期檢查尿酸等。最后小結:男性的尿酸正常值是208~420μmol/L,女性的是155~360μmol/L;尿酸超過多少容易得痛風,這個并沒有明確的數值,有的人血尿酸正常也會出現痛風發作。以上是我對該問題的解答,純屬手打,實屬不易,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贊唄,如有疑問可在下方留言……
更多相關建議:
痛風發生的前提是我們血尿酸水平升高超過飽和度,出現結晶析出,并沉積在關節等組織處,同時在一定誘發因素作用下導致。感謝閱讀,本文由@全科掃地僧原創寫作,歡迎點贊、評論、轉載,關注作者,獲取更多健康知識。不足之處,敬請指正。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參考。
更多相關建議:
前幾天去骨科會診,遇到一個小伙子因為痛風發作疼痛難忍來看病,小伙子才18歲,因為長期喝老火湯,很早就有高尿酸血癥了,但害怕吃藥有副作用,一直未治療。據骨科主任介紹,他門診的痛風患者近幾年來越來越多,其中年輕人占據的比例也越來越大。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人類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以及飲食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類的“第四高”—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發生率也越來越高,中青年人得痛風的也越來越多,高尿酸血癥和痛風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尿酸多少算正常?
有一點需要注意我們先來了解下高尿酸血癥的概念。
高尿酸血癥系指在正常嘌呤飲食的狀況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增高。具體標準,通常以男性大于420μmol/L(微摩爾/升),女性大于360μmol/L為標準。當嘌呤的代謝異常、體內核酸大量分解或進食高嘌呤食物時,導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因而出現暫時沒有臨床癥狀、沒有痛風結石形成的高尿酸血癥。從高尿酸血癥的概念中,我們可以得知,空腹檢查血尿酸水平,男性正常值小于420μmol/L,女性正常值小于360μmol/L。
同時,需要注意,尿酸水平并越低越好,一般情況下我們的尿酸都維持在一個相對平穩的水平,即男性為210~416μmol/L;女性為150~357μmol/L。
尿酸超過多少了會容易引起痛風?
很顯然,血尿酸水平和痛風具有高度的相關性,根據高尿酸血癥的定義,當男性高尿酸血癥患者的血尿酸超過420μmol/L,女性高尿酸血癥患者的血尿酸超過360μmol/L,就會容易引起痛風。不過,我們在生活中,會發現存在這樣一些情況,就是:有些患者的血尿酸特別高,卻沒有出現痛風,而有些患者的血尿酸倒是正常的,卻出現了痛風。這讓人困惑不已。到底是為什么呢?
首先要明確,并不是所有的高尿酸血癥患者都會發生痛風。部分高尿酸血癥患者之所以發生痛風,是由于血尿酸水平的升高,形成的尿酸鈉由于溶解度比較低,以微小結晶析出,然后沉積于關節、滑膜、肌腱、腎等,形成痛風結石,引發急、慢性炎癥和組織損傷,出現關節炎、尿路結石及腎臟疾病等。
而另外一部分高尿酸血癥患者之所以血尿酸水平很高卻沒有發生痛風,是由于沉積在關節等部位的尿酸鹽結晶還沒有達到引發關節炎的程度。一般來說,大約5%到12%的高尿酸血癥患者最終發展成為痛風。
如何遠離痛風?
值得注意的是,近來有學者提出,通過控制尿酸水平預防痛風發作,需要科學方法,注意避免單純或過度限制嘌呤食物攝入的做法,強調全面均衡的營養,保證體內各器官的健康水平,特別是肝臟和腎臟的代謝正常,這種觀點不無道理。結合這一新理念,這里給出三大策略,可以讓高尿酸血癥的患者朋友遠離痛風煩惱:
(1)避免不良生活方式或藥物引發肝功能異常
因為高尿酸本質是嘌呤在肝臟代謝異常增多,如果肝臟功能異常,嘌呤代謝紊亂,高尿酸勢必難以控制,因此日常生活需要避免過量飲酒、勞累、熬夜、過度壓力、藥物濫用、吸煙等導致肝功能損傷。
(2)低嘌呤飲食的同時注意增加B族維生素的攝入
注意低嘌呤飲食包括避免攝入富含嘌呤的食物,如動物內臟、海鮮、肉湯。多飲水,每日的飲水量為2000毫升到3000毫升,同時強調多吃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水果綠色蔬菜,糙米,胚芽米,麥芽,瘦肉,木耳等。
(3)同時強調運動鍛煉的重要性
研究認為,壓力、緊張、酗酒、低血糖、熬夜、高負荷工作或者游戲,導致身體處于應激狀態,蛋白質脂肪參與了能量代謝,而導致尿酸丙酮酸和乳酸的大量產生,從而更容易導致高尿酸血癥和痛風。
而運動鍛煉一方面防止體重增加導致脂肪肝,一方面可以舒緩壓力,減少應激狀態的產生,可以最大程度緩解高尿酸血癥發展成痛風。當然,運動鍛煉強調適度,不推薦過度劇烈的運動,過猶不及,過度鍛煉可能反而導致體內尿酸代謝新問題,誘發痛風發作。
結語
總之,當男性高尿酸血癥患者的血尿酸超過420μmol/L,女性高尿酸血癥患者的血尿酸超過360μmol/L,相對更容易引起痛風。要想遠離痛風,基本要求就是健康生活,包括多飲水,戒煙限酒,少食富含嘌呤的食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多鍛煉,也就是上面說的3大策略,相信嚴格執行這些法則后,高尿酸和痛風都會顫抖著遠離你!
更多相關建議:
血尿酸是黃嘌呤經過黃嘌呤脫氫酶和黃嘌呤氧化酶的降解,最終形成的代謝產物。正常狀態下,人體的尿酸的產生和排泄基本保持著動態的平衡。一定量的尿酸,對人類還是有好處的。首先神經刺激劑,使人類反應更敏捷,智力更高。也是一個抗氧化劑類似于維生素C的作用,保護人類免受氧化應激的傷害。有升高血壓的作用,可以增加腦供血。尿酸的正常值,一般男性是210-416umol/L,女性的在更年期之前是150-357umol/L,女性更年期之后接近于男性。總之正常人的尿酸是產生排泄,基本保持著動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