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風在這里是指腦中風,也就是急性腦血管病。因其發病大多數比較急驟,故又稱“腦血管意外”,還常叫作“腦卒中”。
凡因腦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腦血液循環障礙和腦組織機能或結構損害的疾病都可以稱為中風。所以,中風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即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在這里一般指的是腦動脈系統的缺血或出血。
缺血性中風占中風病人總數的60%~ 70%,主要包括腦血栓形成和腦栓塞。前者是由于動脈狹窄,管腔內逐漸形成血栓而最終阻塞動脈所致。后者則是因血流中被稱為栓子的異常物質阻塞動脈引起,例如某些心臟病人心臟內血栓脫落的栓子。不論是腦血栓形成還是腦栓塞,都可以稱為‘腦梗塞”。有一些缺血性中風的病人是由于腦小動脈逐漸狹窄而最終閉塞所致,管腔內既沒有血栓也沒有栓子,這種情況也叫腦梗塞。此外,還有一些病人腦血管沒有真正堵塞,只是暫時缺血,也可以造成一過性腦損害的癥狀,稱之為短暫性缺血發作,俗稱“小中風”或“小卒中”。
出血性中風占中風病人的 30%~ 40%,根據出血部位的不同又分為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出血俗稱“腦溢血”,是由于腦內動脈破裂,血液溢出到腦組織內。蛛網膜下腔出血則是腦表面或腦底部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進入容有腦脊液的蛛網膜下腔和腦化中。
腦血管病的常見病因
(1)高血壓病和動脈粥樣硬化,是腦血管病最主要和常見的病因。有資料表明,腦出血患者有93%有高血壓病史,腦血栓形成患者也有86%有高血壓病史,70%的腦血管病患者有動脈粥樣硬化病史。
(2)心臟病,是腦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風濕性、高血壓性、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及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等,均有可能產生附壁血栓,當出現心力衰竭或房顫時,促使血栓脫落,流至腦動脈而發生栓塞。由于栓子可以反復脫落,所以容易復發。
(3)顱內血管發育異常所致的動脈瘤、動靜脈畸形,是蛛網膜下腔出血和腦出血的常見病因,且常多次破裂出血。
(4)某些炎癥可侵犯腦膜、腦血管,或單獨侵犯腦血管引起腦動脈炎,如化膿性、結核性、霉菌性炎癥和風濕病等,均可引起腦血管病。
(5)血液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紅細胞增多癥、白血病,常引起出血性腦血管病。少數發生缺血性腦血管病。
(6)代謝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癥等,均與腦血管病關系密切。據報道,腦血管病患者中有30%~40%患有糖尿病,并且糖尿病患者的動脈硬化發生率較正常人高5倍,發生動脈硬化的時間比正常人要早,動脈硬化的程度亦較重。
(7)各種外傷、中毒、腦瘤、腦腫瘤放射治療以后等,均可造成缺血性或出血性腦血管病。
中風的危險因素及預防
中風是當前美國的第三大死亡危險因素。在中國也相當常見。目前對中風的治療雖有進展,但尚有很大困難。因此了解中風的危險因素,預防中風就是防治中風的關鍵。
中風的危險因素有年齡、種族、家族史、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煙、心臟疾病、主動脈根部及主動脈弓動脈粥樣硬化斑、頸內動脈狹隘、各種原因引起的腦動脈炎、血液病、如紅細胞增多癥等等。少見的病因有代謝異常,如線粒體疾病等。
中風是可以預防的。人們無法改變自己的年齡、種族和家族史,但是可以控制高血壓,降低血脂,控制糖尿病和戒煙。研究表明高血壓患者的中風危險性是正常人的3.1倍;高血脂尤其是高膽固醇者的中風危險性比正常人高1.3到2.9倍;糖尿病使中風危險性增加2-3倍;吸煙者的中風危險性比不吸煙者高1.5倍。在美國不少人同時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且又吸煙,這種人的中風危險性就非常大。
要降低您的中風危險性,您首先得與您的醫生積極配合,按時服用抗高血壓藥。治療高血脂的藥物很多,但是最主要的是控制飲食,增加運動。如 果一個人吃得多,動得少,消耗少,多余的能量就會在體內轉變成脂肪和膽固醇。這些多余的脂肪和膽固醇不盡使人肥胖,而且會在血管壁上沉積,日后堵塞血管,造成中風。糖尿病和吸煙會導致微血管病變,引起中風。因此預防中風的第一關鍵是控制高血壓,降低血脂,治療糖尿病和戒煙。如您能做到以上幾點,您的中風危險性就會大大下降。
更多相關建議:
中風不是突然發作,5個誘因不可忽視
1、血壓偏高
很多中老年人都有血壓高的困擾,患有高血壓會給我們的血管帶來較大的壓力,長期下去很容易會出現血管損傷、爆裂等問題,當這些血管位于腦部的時候,就容易引起中風發生。
2、吸煙
長期吸煙是中風發生的一個重要誘因,煙草內含有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質的含量非常高,會導致體內的心率加快、血壓上升,并且吸煙還會導致機體凝血機制紊亂,血小板聚集,造成心腦血管病變,易引起中風的發生。
3、缺少鍛煉
不少人在生活中都長期缺乏鍛煉,有些人是因為沒有時間,而有些人則純粹是因為懶。長時間缺乏鍛煉,很可能會導致血管出現硬化等現象,當血管出現異常的時候很可能會引起中風的發生。
4、大腦血管異常
患有中風的人群中,部分是因為大腦內的血管發育異常而導致的。因為大腦血管發育異常會出現動脈瘤、動靜脈畸形等情況,這是大多中風患者的重要誘因之一,這部分人有很大幾率發生血管破裂,從而導致中風的發生。
5、身體肥胖
肥胖也是引起中風的一個原因,肥胖的人身上多數伴有高血脂、高血壓以及高血糖等代謝綜合癥,這些病癥容易損傷血管,易引起血栓的形成,最終會導致中風的發生。所以體重超重的人群,發生中風的風險是隨著體重的增加而增加的。
既然中風不是突然發作,背后有著諸多因素,所以對于中風這個疾病,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預防呢?
更多相關建議:
1、高血壓病:血壓升高,可加重動脈硬化發展的速度和程度,血壓越高發生血栓的幾率越大。2、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管壁上沉積了一層脂類,這些沉積物使動脈彈性減低、管腔變窄。動脈粥樣硬化可引起動脈(特別是頸動脈)形成不穩定斑塊;當斑塊破裂產生血栓,從而阻塞血管,影響腦部供血。3、心臟病:心臟病是腦中風的常見危險因素,如冠心病、心房纖顫、心功能不全等。其中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顫最嚴重的的危害是缺血性腦中風,非瓣膜性房顫患者發生缺血性腦中風的幾率是非房顫者的2-7倍。冠心病患者的缺血性中風的發生率是無冠心病者的5倍。4、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是缺血性腦中風的獨立危險因素。5、血脂異常:血脂異常一方面使得血液粘稠,血流緩慢;另一方面損傷血管內皮,沉積在血管壁形成粥樣硬化板塊,可導致腦血栓的發生和發展。6、糖尿病:糖尿病血糖長期控制不好,可導致血糖、血脂紊亂,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引起腦梗塞。7、其他因素:長期吸煙、酗酒、長期服用避孕藥、肥胖、缺乏運動、高糖高脂飲食等。
控制危險因素是預防腦中風的關鍵,特別是要積極治療高血壓病、心臟病、高血脂病、動脈硬化、糖尿病等,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時體檢。避免腦中風的誘發因素如天氣驟變、過度疲勞、情緒波動、用力過猛等。
更多相關建議:
約80%的腦中風與高血壓還少運動同時還有喝酒吸煙的惡習有直接的關系!
預防腦中風
剛才說了高血壓、少運動、抽煙喝酒,綜合起來占到誘發腦中風80%以上,那么預防腦中風就不再那么困難:
首先要控制血壓,目前醫療界倡導綜合治療。簡單地說,可以歸納為幾個要點:低脂低鹽低糖飲食,適度鍛煉、減輕精神壓力,合理用藥。合理用藥這塊要著重說一下,千萬不要有癥狀就吃藥,沒癥狀就減藥甚至是停藥!就算是換藥也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其次是運動,一些簡單的肢體運動,堅持做就會有很好的預防效果。比如說頸部、頭部的按摩,肩部的活動,可以減輕腦部的壓力,改善腦部血壓循環。另外,每天散步也很有好處。
最后,在飲食上多吃蔬菜水果,維生素C可調節膽固醇代謝,延緩動脈硬化的發展,同時可增加血管的致密性。多吃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海產品中海帶、海魚等含有豐富的碘、硒、鈣和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有益的脂肪酸),有益健康。
更多相關建議:
從大的分類來說,腦血管病分為兩大類:為什么會得腦血管病(中風)呢?相關:急救的方法:急救科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