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博常見的癥狀有以下幾種:
1、心悸,就是覺得咯噔一下的感覺。
2、有東西頂撞胸部或咽部產生強烈的撞擊感。這實際上是早搏間歇以后蓄積了過量血液噴涌而出的感覺。
3、類似乘電梯時快速的失重感。
4、緊張引起的不適感。
產生這些感覺有些是因為患者過度關注自身不適,加之醫生沒有及時化解患者的焦慮,有些則是因為早搏本身產生的不適感覺。
很多人可能覺得診斷了早搏很可怕,是不是必須接受治療?實際上早搏并不是一個必須治療的疾病。很多情況下早搏本身不是病,只是某些心臟疾病的伴隨癥狀。曾有大型研究顯示:接受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心肌梗死后的早搏,和接受安慰劑治療心肌梗死后的早搏相比,總死亡率增加。這一試驗改變了全世界對于早搏治療的看法。
那么,我們應該怎樣面對早搏呢?有以下幾個原則:
1、如果早搏是體檢查出來的,患者沒有任何感覺,也不影響日常生活,這種情況下我建議先做一個Holter檢查,明確早搏性質和數量后決定進一步治療方案。可能大部分患者無需治療,只要做到以下幾條即可:積極化解、疏導患者的焦慮情緒;建議這些人平時少喝濃茶、咖啡等飲品;正常作息,少熬夜。少數患者早搏的性質和數量都提示比較嚴重,這種情況下最好心內科心律失常門診就診,在專業醫生指導下就診治療。
2、如果早搏癥狀明顯,影響了日常生活,可以心內科就診后由醫生的指導下用抗心律失常藥對癥治療一段時間。
3、如果早搏是其他心臟病的伴有癥狀,如心肌梗死、心肌炎等,應積極治療原發病,而不是單純治療早搏。因此,發現早搏時還是應該去醫院,讓醫生檢查是否有心臟基礎疾病。
希望我關于早博的介紹能幫助您了解早博,正確面對早博。
如有進一步咨詢,請點擊關注,關注張之瀛大夫后可以發私信咨詢。
更多相關建議:
生活中,有些人會有心臟經常疙瘩疙瘩的跳,而且能夠感覺到出來的癥狀,還可能會出現不適的現象。但是,一般做心電圖等檢查可能就會發現沒有什么問題,但一般根據這個癥狀可以大體的判斷是由于早搏的原因導致的。正常心臟的跳動是有規則的,每次心跳間隔時間基本相等,如果心臟突然咯噔一下,可能是因為心臟還沒有到間隔時間,就提前收縮了一下,讓心臟過早的搏動。
早博即心跳過早博動,亦稱前期收縮、期外收縮,是一種提早的異位心博。健康人發生早搏往往會有一些人為的誘因,如情緒激動、飽餐、過度勞累、上呼吸道感染、膽道系統的疾病、或藥物作用等。一般而言,過早搏動約40%發生于心血管疾病,易發生早搏的心臟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肺源性心臟病、心肌炎、心包炎等。引起早搏的其他疾病有甲狀腺機能減退、貧血、低血鉀等,過早的搏動早期可能會沒有明顯的癥狀,有些可能會導致心跳加快,心跳有暫停的感覺,嚴重的會導致出現頭痛頭暈或者出現心絞痛、心力衰竭等癥狀。因此,對于這些癥狀,一定要及時檢查清楚是由于什么原因導致的,否則可能會造成身體傷害。
如果經常有早搏的癥狀出現,那就需要到醫院里通過做心電圖、心臟彩超進行檢查,如果沒有器質性的病變引起的早搏,一般是不需要進行治療的。偶發早搏可以通過數心率,看看有沒有漏跳或者不舒服的癥狀,而對于伴發于器質性心臟病的早搏,則是對其原發病進行治療,治療室性早搏的主要目的是預防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和心性猝死。
日常生活中的護理也是很重要的,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要過度勞累。在飲食上,戒煙戒酒和少喝咖啡都可以減少誘因,也要注意飲食中營養平衡的搭配。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更多健康問答輕松看~~~
更多相關建議:
這種癥狀臨床上我們稱之為心悸。
心悸的話有可能是因為出現了心臟早搏,是一種很常見的心律失常,在正常人群也可以發生。這個需要查心電圖才能夠證實。但是一般的平靜心電圖檢查的時候,可能沒有早搏的發生,也就抓不到,這時候可能需要做一個24小時的動態心電圖,來明確有沒有早搏,早搏的部位,是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還是室性早搏,早搏的數量,除了單純的早搏有沒有其它的心律失常。
如果沒有器質性心臟病,只是單純的早搏,癥狀也不明顯,不一定需要吃藥治療,觀察就可以了,平時注意休息好,避免情緒激動,釋放壓力,避免煙酒和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心健康百年----通俗的語言,專業的科普,助您心健康,歡迎您關注/轉發。)
更多相關建議:
所謂心臟出現"咯噔",其實就是我們平時常說的"早搏"。早搏是心率過早搏動的簡稱,也可以稱期前收縮,是一種提早的異位心搏,當出現這種情況時,人們就會感覺到心跳似乎停頓了一下,出現"咯噔"的現象。
早搏按起源部位可分為竇性、房性、房室交界性和室性四種。其中以房性、室性早搏較為多見,竇性、房室交界性較為少見。早搏是常見的異位心律,可偶發或頻發,可呈現單個早搏、二聯律或三聯律等。
有的人有心臟早搏,但并無不適癥狀,甚至毫無感覺。而有的人對早搏十分敏感,可有明顯的心悸或心跳停頓感,有時感覺心跳到了嗓子眼。
單純的早搏,有時僅僅是由于勞累后的一種反應,只要沒有頻發或二、三聯律,都問題不大。但是,早搏有可能是心臟病或其他疾病在心律上的一種表現,所以如果時常有早搏,還是建議到醫院做個詳細的檢查,以免忽略了某些疾病的早期診斷。
更多相關建議:
正常人體的心臟類似一個鐘表,非常均勻的有規律的收縮、舒張,向全身各個器官供血,一般心臟每分鐘搏動60至100此左右。當我們的心臟失去這種有規律的收縮舒張功能后,醫學上稱之為心律失常,這時很多人就會出現心悸的感覺,心悸通俗講就是心慌,有些患者描述為類似與偷東西后心里惴惴不安的感覺,心臟出現“咯噔”,也是其中一種常見的感覺。當心臟出現“咯噔”感時,最常見的心律失常是早博,專業術語為期前收縮,其發生機制為,心臟失去均勻的搏動規律,當心臟尚不應該搏動時,突然提前搏動,隨后出現一個較長時間的間歇,再恢復正常的節律,這種心臟搏動突然快慢的變化就會導致心臟“咯噔”感,而這種較長時間的間歇,老百姓也稱之為間歇。這種早博,可以是發生在心房、心室以及房室交界區(在心房心室交界的部位),可以通過心電圖、24小時心電圖(也就是Holter)得以確診不同的早博,根據具體情況予以相應治療。
更多相關建議:
有可能是有“早搏”,做個心電圖吧!
更多相關建議:
中醫稱心悸,建議先做心臟方面的檢查,比如心電圖,心臟彩超,心功能檢測等等。排除器質性病變。如果非手術治療之外的,治療上建議可以中醫治療,中醫可以辨證論治,療效更好。
更多相關建議:
心臟突然咯噔一下很可能就是醫學上所說的“早搏”、“過早搏動”。早搏,就是心臟提早搏動,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早搏可發生于正常人,有心臟疾病或者是城市高壓人群尤易發生。心臟和人一樣,有很多原因都會造成他們的反常活動,比如情緒激動,神經緊張,疲勞,消化不良,過度吸煙、飲酒或喝濃茶等定都有可能引發心臟跳動反常。有時候它們只是臨時性的興奮,而有時則預示著嚴重的疾病。過早搏動約40%發生于心血管疾病,易發生早搏的心臟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肺源性心臟病、心肌炎、心包炎等。其他疾病有甲狀腺機能減退、貧血、低血鉀等,過早的搏動早期可能會沒有明顯的癥狀,有些可能會導致心跳加快,心跳有暫停的感覺,嚴重的會導致出現頭痛頭暈或者出現心絞痛等癥狀。如經常有早搏癥狀出現,那就需要到醫院里通過做心電圖、心臟彩超進行檢查,如果沒有器質性的病變引起的早搏,一般是不需要進行治療的。王繼勇,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胸心外科主任。從事心胸血管外科工作多年,擅長治療肺癌、肺部腫物、肺部小結節、胸水、漏斗胸、雞胸、手汗癥、重癥肌無力等。醫聯媒體
更多相關建議:
可能是早博,可以做個心電圖看看
更多相關建議:
你好,這種情況,建議放松心情,考慮可能有心律不齊引起的可能性大,建議去醫院做個檢查確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