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一名從業多年的內科醫生。說起安眠藥,不瞞大家說,其實我偶爾也需要安眠藥助眠,像我們經常要熬夜,生物鐘極其不規律,等真的困了要睡了就是睡不著。我們人的一生中有很長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它是我們所有生命活動的基礎,所以良好的睡眠狀態非常之重要。就有朋友可能有這樣的疑問,長期服用安眠藥助眠,對身體會不會有嚴重的傷害呢?下面我就來談談我的看法。
先看看自己晚上睡不著到底是哪種情況
●對于普通大眾來講,很多人對于失眠的理解就是“我晚上睡不著”,我想告訴大家的是這太過表淺。失眠在臨床上我們又可稱之為“睡眠障礙”,那從這個診斷名詞去理解,它一共可包含兩層含義,一種是晚上睡眠不好,具體表現如入睡困難、夜間反復醒過來或者早醒后就再也睡不著了。另一種則是睡眠可能稍微差點,但總歸還能睡著,就是第二天容易出現疲乏、總是想睡覺。
●那么根據具體的時間劃分,可以分為短期睡眠障礙和長期睡眠障礙。一般短期睡眠障礙其病程不超過3周,具體原因可能是由噪音、高溫、心理應激、持續性過早或過遲入睡、興奮劑或酒精所引起的適應性睡眠障礙。這種關系倒不大,相關誘發因素消除后,失眠即緩解;而長期睡眠障礙則是指病程超過3周以上,可能是內科疾病、精神疾病和生活習慣問題引起的睡眠障礙。許多長期失眠者常找不到內科疾病或精神障礙,即使找到,治療這些疾病也未必能改善失眠,故長期失眠應單獨治療。
●那么如果按照相關病因來分類,專業的精神衛生科醫生又可將其分為①阻塞性睡眠窒息(外周性睡眠窒息、中樞性睡眠窒息),②抑郁癥性睡眠障礙,③心理生理性睡眠障礙三個大方向。那么怎么去理解阻塞性睡眠窒息呢?也就是說它是以睡眠期間反復發作性呼吸暫停為特征。在這個基礎上再分為“外周性睡眠窒息和中樞性睡眠窒息”。外周性睡眠窒息是舌咽組織經常性阻塞上呼吸道引起,有鼾聲;中樞性睡眠窒息是呼吸中樞發出的信號周期性暫停所致,無鼾聲。那么我們通過有無鼾聲就可以鑒別你是外周性還是中樞性睡眠窒息。
睡眠障礙類型的深入分析
●我們先來看看“外周性睡眠窒息”,這種類型的話以45歲左右多見,常見原因為肥胖(大家在生活中不妨可以關注一下,多數人打鼾的人體重都是比較胖的,脖子挺粗的)。其他原因包括扁桃體肥大、頜骨過小、肢端肥大癥和糖尿病性神經病,這些因素可導致呼吸道阻塞,當不全阻塞時有鼾聲,完全阻塞時窒息,而病人可因窒息而憋醒。如果是仰臥狀態,那舌根后墜,窒息加重;如果是側臥狀態,舌根側墜,窒息減輕。
●我們再來看看“中樞性睡眠窒息”,這種類型的話發生率一般隨年齡而增加,究其原因多是呼吸中樞受到破壞,如罹患腦炎、髓質梗塞、延髓空洞癥、橄欖體橋腦退化和阿諾爾德-希阿利畸形,當然了,不排除少數是特發性的。這種類型的話常與外周性睡眠窒息并存,而且比外周性睡眠窒息更易造成睡眠障礙,病人自己未必察覺,只是感到次日疲乏無力、記憶和注意減退、陽痿和抑郁等不適。
●下面再來談談抑郁癥性睡眠障礙,不知道大家生活工作中有沒有碰到過抑郁癥患者,也可能不是專業人士,對于該病不太了解會很難理解他們的各種狀態或者做的一些事情。其實個人認為這種心理、精神方面的疾病治療起來遠比軀體疾病復雜的多,由于他們都是專科專治,所以我接觸的并不多,我曾經就碰到過一位罹患有“雙相情感障礙”的年輕女性有過深入的交流,我們不能用我們健康人的觀念去相處溝通,我們如果采用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其實更能理解他們,所以身邊如果有這類群體,大家不要嘲笑他們,多多關心和鼓勵。
●下面言歸正傳,根據疾病特點,由于抑郁癥白天控制睡眠能力差,可能會導致白天小睡[非快眼動(NREM)睡眠]比常人多1.5小時,從而降低夜間慢波睡眠(NREM睡眠)的張力,引起快波睡眠潛伏期提前或縮短,睡眠功效降低,反復醒來和早醒。而如果剝奪抑郁癥的白天睡眠,則夜間睡眠恢復正常。所以治療這種類型的睡眠障礙主要應抗抑郁,抑郁改善后白天睡眠減少,夜間睡眠正常化;最后我們再來談談“心理生理性睡眠障礙”,這種類型的話主要是在該睡的場合(比如躺在床上)習慣于反復思考和煩惱,進而導致條件反射性喚醒和失眠。相反,在不該睡的場合(如開會、上課時)則無這些精神負擔,反而能睡著。這種失眠的話多數需要間斷服用或長期維持氟安定或硝基安定等藥物治療。
長期依靠安眠藥入睡,對身體有什么嚴重危害?
●其實看到這我相信大家對于睡眠障礙、自己為什么會失眠、可能是哪種失眠類型應該有了全新的認識。不知道在理解方面大家有沒有什么困難?其實我已經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表達了,如仍有疑問者我建議反復都幾遍,理順其中的邏輯順序。對于長期睡眠障礙的朋友而言,可能會擔心安眠藥物對身體帶來一定的毒副作用或者具有成癮性,其實我們不妨換一種理解方式,高血壓、糖尿病這種慢性病是不是也在長期用藥?這其實是疾病治療所決定的,就如同近視眼你要戴眼鏡,那你不能說這成癮啊,如你一日三餐要吃飯,但你不能說飯讓你成癮了啊。
●俗話說的好,是藥三分毒,所以你說沒有副反應也不現實。像多數的安眠藥物都是在肝臟或者腎臟代謝,所以有這兩個臟器基礎疾病的要更重視,因為可能會帶來一定的肝損、腎損或者急性肝腎功能衰竭。對于一些罹患有肺氣腫等慢性肺功能障礙者也要當心,如巴比妥類催眠藥物主要是通過抑制中樞神經系統而起到催眠作用,其實同時也就抑制了呼吸中樞,那么這類患者就可能服藥后出現呼吸變淺、呼吸次數減少,進而加重缺氧和二氧化碳的潴留,引起紫紺,嚴重的導致肺水腫、呼吸肌麻痹直接死亡;如安定類安眠藥(地西泮)也有抑制呼吸中樞的不良反應,這類患者服用后可導致血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呼氣量顯著下降,嚴重者也可危及生命。
怎么更安全、合理的應用各類安眠藥物?
●如果嚴格遵從醫囑,在安全劑量范圍內并能排除藥物服用禁忌癥情況下長期服用那對身體倒不太可能對身體造成嚴重的危害(老年人由于代謝功能減退要注意藥物蓄積)。我們最重要的是得把握好各種類型安眠藥的使用原則,如針對入睡困難型,可選用誘導入睡作用快速的藥物,如唑吡坦等短半衰期的藥物。針對能入眠但持續時間短暫型,可選用中效藥物,如艾司唑侖等,該藥亦可用于兼有入睡困難者。針對夜間易醒、睡眠淺型,可選擇能夠延長睡眠時間的催眠藥物,如唑吡坦等。
●針對早醒型,其實早醒多見于抑郁癥所致失眠,可給予中長效催眠藥,如氯硝西泮等。在治療失眠的同時,要注重對原發病的治療。那么米氮平就對早醒亦有較好的療效。針對睡眠呼吸暫停型,那么米氮平可改善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夜間呼吸阻塞和覺醒頻繁的癥狀,另外還可改善焦慮、抑郁,可作為治療合并情緒障礙者失眠癥狀的首選藥物。針對睡眠紊亂伴有焦慮、抑郁型,應該使用抗焦慮或抗抑郁藥物治療。如果精神異常導致睡眠紊亂的應該使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必要時合并使用苯二氮卓類藥物。
●從用藥原則來講,應小劑量開始給藥,在達到有效劑量后不輕易調整藥物劑量。宜短期用藥,避免患者產生耐受或依賴:雖然說每個人的耐藥性有個體差異,但大部分藥物在連續使用后會逐漸失去療效,靠增加劑量達到以前的療效。但如果使用劑量達到該藥的最高劑量,患者身體會處于危險之中。藥物依賴是藥物治療失眠的另一個缺點,在臨床治療時應注意觀察有無藥物依賴現象,特別是在長期使用催眠藥物后。一般而言,短期和短暫性失眠應短期使用催眠藥物治療,慢性失眠則可以長期使用最低有效劑量的催眠藥物維持治療。
●不少人比較關心具體的用藥療程,這其實是根據患者睡眠情況來調整用藥劑量和維持時間,如果是短于4 周的藥物干預可選擇連續治療;如果是超過4周的藥物干預需要每個月定期評估,每 6 個月或舊病復發時,需對患者睡眠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必要時變更治療方案,或者根據患者的睡眠改善狀況適時采用間歇治療。最后我還要提醒一點,任何人在用藥期間要避免飲酒,盡可能不使用其他中樞抑制劑,以免引起毒性反應。 臨床上失眠的成因復雜多樣,不同患者個體差異大、療效不一,安眠藥種類功效禁忌又各有不同,所以不要小看“睡眠障礙”,建議失眠者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精神衛生科就醫、隨訪,不可擅自盲目用藥、停藥。
作者寄語:答不構成醫學治療建議,也不具備醫療指導意見,僅為健康科普所用。本人花費數小時時間綜合總結而成。不加入專欄,無償、免費的讓大家閱讀。愿對那些受到謠言誤導、沒有醫學知識、健康保健觀念群體有所幫助。如果學到了,不要吝嗇,獻個愛心,點個贊,轉發一下幫助更多人,感謝支持。
更多相關建議:
(醫患家特約回答: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 張醫生)
近年來,失眠人群的數量越來越多,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加,睡眠障礙成為了很多人最為頭疼的一件事之一,畢竟睡眠不好,會影響白天的精神狀態和心情,影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服用安眠藥。安眠藥對失眠患者改善睡眠,無疑是一種福音。然而,是藥三分毒,那么,長期服用安眠藥,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呢?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會產生后遺癥效應:失眠患者長期服用安眠藥,尤其是長效安眠藥,會出現白天嗜睡、遲鈍、判斷力下降、意識模糊甚至精神紊亂的風險。這主要是藥物在體內代謝不完全,藥物在體內蓄積所致,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加,代謝緩慢,體內蓄積量可能更多,蓄積時間可能更長。
其次,出現焦慮或早醒失眠:這種情況主要發生在服用短效安眠藥的情況下,尤其是老年人,會出現焦慮、抑郁、恐慌、少數甚至會出現幻覺。這可能是機體對藥物產生耐受,或者該藥在體內出現的某些毒性代謝產物所致。
第三,可出現睡眠期間的呼吸障礙:如安定類藥物可抑制呼吸中樞,使得服用者出現睡眠期間的呼吸障礙。因此,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盡量減少或者避免服用安定類安眠藥,避免發生呼吸障礙。
第四,停藥后反彈:長期服用安眠藥,會出現藥物依賴,如果突然停藥,會出現更加嚴重的失眠。甚至在停藥后還會出現惡心、嘔吐、焦慮、耳鳴、注意力不集中、不自主運動及震顫等。
第五,肝腎毒性:是藥三分毒,長期服用安眠藥,尤其是老年人或者肝腎功能障礙患者,容易出現肝腎功能的進一步損傷,嚴重者甚至出現肝腎功能衰竭。
因此,對于服用安眠藥的患者,如需長期服用,可找相關醫生咨詢,來決定服藥類型和服藥周期。
服用安眠藥,需要注意以下幾點:應從劑量宜從最小有效劑量開始,一般為正常劑量的一半;為避免安眠藥服用成癮或耐藥,一般情況下一種安眠藥連續服用不宜超過4個月,服藥期間,可咨詢專業醫生,選擇幾種安眠藥交替使用;對于有些藥物如巴比妥類藥物,易產生耐受性和依賴性,服用后不宜突然停藥,可逐漸減量停藥,且此類藥物老年人最好不用或少用此類藥物,減少不良反應;不同藥物之間可有相互干擾,導致藥效增強或減弱,因此服其他藥物期間如需服用安眠藥,可以咨詢專業醫生來進行評估。
針對失眠,不能只靠藥物治療來改善。防治失眠,也需要從調節日常生活方式著手。如白天堅持適當運動或體育鍛煉,保持心情舒暢,學會減輕壓力,睡前泡腳或睡前喝一杯熱牛奶,按時上床入睡,規律睡眠,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不熬夜,睡前忌過量活動或者使用電子產品類產品,通過一系列良好的生活方式調節,部分失眠患者是可以改善睡眠質量的。如上述方式無效,也不宜自行主張選用失眠藥物服用,應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失眠藥物治療。
更多相關建議: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失眠障礙發病率的上升趨勢也日漸明顯,據我國的流行病學數據顯示,在被調查人群中,有近一半,在過去1個月中曾經歷過不同程度的失眠。
目前,失眠已經成為我國醫院神經科門診中,僅次于頭痛的第二大疾病。
對于長期失眠的患者來說,安眠藥是幫助入睡的重要藥物之一。常用治療失眠的藥物主要為鎮靜催眠藥,它從當初的第一代發展到如今的第三代,具有不同的應用特點,當然不良反應也各異,下面分述如下,僅供參考。
選擇安眠藥建議參考5個方面
對于長期失眠者來說,選擇理想安眠藥應當圍繞以下5大方面擇優挑選。
一是能快速誘導睡眠;
二是能延長總睡眠時間;
三是能進入深度睡眠;
四是無成癮性;
五是安全范圍寬。
第一代鎮靜催眠藥物特點和不良反應
這一類鎮靜催眠藥物主要以巴比妥類為首的,如水合氯醛,三溴合劑以及羥嗪等等。
1864年巴比妥酸被人工合成出來,但過了近40年,直到1903年才發現它具有鎮靜作用。
由于第一代鎮靜催眠藥的副作用比較大,所以如今臨床應用較少,主要用于一些特殊患者。
第二代鎮靜催眠藥物特點和不良反應
這一類鎮靜催眠藥主要是苯二氮卓類,如安定就是屬于這一類。
第二代鎮靜催眠藥主要用于鎮靜,催眠,抗焦慮,除了安定,早期還有氯氮桌,舒必利等等;后期的三唑侖,咪達唑侖等唑侖類,以及氟西泮,溴西泮等西泮類。
第二代的特點是能迅速誘導患者入睡,減少夜間覺醒次數,延長睡眠時間和提高睡眠質量;但缺點是半衰期短,用藥后易產生清晨失眠和白天焦慮。
但截至目前第二代仍是治療失眠常用的藥物。
第三代鎮靜催眠藥物特點和不良反應
這一代主要是一些非苯二氮卓類催眠藥,如唑吡坦,扎來普隆,佐匹克隆等等,其中唑吡坦面市最早,1988年在法國上市。
第三代比較接近治療失眠癥的理想藥物了。例如唑吡坦,它能顯著縮短入睡時間,減少夜間覺醒次數,能增加總睡眠時間,改善睡眠質量,而且早晨醒來無明顯后遺作用,很少有“宿睡”感覺,也不影響第二天的精神活動和動作的機敏度。
總的來說,這里藥物治療指數高,安全性好,基本不改變正常生理睡眠,不產生耐受性和依賴性。
第三代鎮靜催眠藥副作用,主要與患者的個體差異有關,主要不良反應偶而有:思睡,頭昏,口苦,惡心以及健忘等等。
總結:選擇安眠藥建議參考5個方面,其中第三代鎮靜催眠藥接近治療失眠癥的標準。
你同意我的觀點嗎?
每天更新健康熱點,醫療痛點;如果我說的,正是你所想的,那么,請點贊、轉發、關注朱蕭俊說健康!
更多相關建議:
感謝邀請,十分榮幸!長期需要安眠藥才能安然入睡,對身體傷害太大了。安眠藥的性質和興奮劑的性質沒有多大的區別。只是它的藥效是相反的,對人體傷害特別大。我調理的患者中大多數開始都是用安眠藥,最后到安眠藥不起作用的時候,他們就開始懷疑人生,懷疑沒遇到好的醫生;懷疑買到了假藥,最后就是抑郁癥的開始。每個人如果長期睡不好覺,真的比得了癌癥還難受。因為如果人得了癌癥,就叫作活一天算一天,沒有指望。但是嚴重的失眠,直接讓人失去信心,失去對活下來的希望,真正的失眠可以用營養調理,見效特別快而且去根,真正起到標本兼治的作用。但是必須了解失眠者的具體狀況,無法盲目開方調理。如果盲目開方調理,即是對患者的不負責任,也是對社會的不負責任,更是對自己不負責任。
生活現象,健康調理,兒童成長,術后恢復。請關注健康精華。
更多相關建議:
艾司唑倫片或者類似的,鎮定作用,連續服用容易引發或者加深抑郁。
苯二氮卓類就有依賴性,長期吃突然停藥會有戒斷癥狀。如果服用唑吡坦,佐匹克隆之類的新型藥物沒有依賴性。
長期使用的話,有兩個比較大的問題:1、耐受性:服用安眠藥會產生耐受,這是機體自身調節的一種表現,GABA受體長期開放,必然會使得自身受體開放下調,維持原有的頻率和時間,進而導致耐藥性,再次出現失眠現象.
2、GABA受體本身也和人的認知有關系,長期使用安眠藥,會使得人記憶力衰退,有時還會在第二天清晨出現宿醉感。
更多相關建議:
除了疼痛,估計給人們帶來痛苦的就是失眠,或許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經歷過,而且有的人還處在長期失眠中,表現為入睡十分困難、睡眠不深維持困難、很容易醒來,醒來之后再次入睡依然困難重重,而且還感到不舒服、很困尤其是白天特別困又非常想睡覺 ,但最常見的是入睡困難。
對于失眠的治療,有的人就想著單純依靠鎮靜催眠藥物來治療,但是對于失眠的治療不能只依靠催眠藥來治療,還需要尋找導致失眠的病因誘因并去除之,同時還需要正確認識失眠,減少或者克服對失眠的焦慮和恐懼,并逐漸建立有規律的睡眠。
鎮靜催眠藥一般建議短期內使用,因為是藥三分毒,鎮靜催眠藥也不例外,那長期服用鎮靜催眠藥對身體有那些嚴重傷害?
對鎮靜催眠藥形成依賴和產生耐受,長期服用鎮靜催眠藥,會導致藥物的受體減少,對于失眠的患者來說頭一次服藥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為了下一次或者以后更好的能夠睡好覺,而非常想要繼續服藥,一旦忘記或者不服藥,又沒有辦法睡好覺,而繼續服藥后會產生耐受,需要增加服藥量才能達到原來的入睡效果或者即便增加服藥量之后效果也不好,服藥量一次過大容易導致急性藥物中毒,而長期大量服用或者長期濫用鎮靜催眠藥物會出現工作學習能力下降或者減退、理解力、記憶力以及計算能力下降、對生活工作失去進取之心、食欲下降吃飯不香,頭昏腦漲,出現說話言語亢奮、容易出現欣快或者疲乏、手和腳不自主的運動甚至出現咬字不清或者行走不穩等慢性的中毒癥狀。
另外長期濫用鎮靜催眠藥物還有可能導致肝腎功能受損,因為疾病或者其他原因突然停藥或者減藥停藥的速度過快容易出現渾身難受不舒服、出現全身無力、厭食、容易激動,嚴重患者可以出現幻覺、被害妄想、高燒、譫妄、出去找不到回家的路。
服藥超過1個月,而且服藥的量超過正常范圍的5倍的時候容易出現戒斷,而服藥超過3個月后有的人會出現對外界反應能力下降等表現,所以對于鎮靜催眠藥,最好短期內服用,不要長期服用。
更多相關建議:
應該不會有什么樣的事情吧!應該是常態化的服用吧,這樣說吧應該是在我看來應該是最好的安慰,因為它曾幫我度過的生理性的更年期期抑郁癥,當時的情況也以說沒有它應該會后果很嚴重吧,都會說它的付作用,但還是覺得它好像是抑郁癥的救命藥,休息好了才會讓整個的身心放松就不會有什么內分泌失調啊,精神渙散的狀態,這是本人的親身感受,只能說不是很好的健議,聽同事說她的媽媽就是靠這種藥物睡眠的活到九十多歲,當然不是健康的健議,只是看到了那些抑郁癥患者的消息,其中的痛苦應該是很有體會的,但還是怕別誤解了我的健義最好是正常人必逸依賴服用,有次看到一個小伙子好像幾天沒睡覺了,那種感覺我深有體會,當時是在診所里,后來回家非常后悔好常時間,會想他會有什么后果,那怕我能幫幫他,我只想說的是,精神無法正常控制了應該是最最痛苦的一件事,好像能讓一個人瘋掉的節奏吧
更多相關建議:
大多數安眠藥被歸類為“鎮靜催眠藥”。這是用于誘導或維持睡眠的特定類別的藥物。鎮靜催眠藥包括苯二氮卓類藥物,巴比妥類藥物和各種催眠藥。安眠藥可能有效地短期結束您的睡眠問題,但重要的是你要確保了解有關安眠藥的所有信息,這包括了解安眠藥的副作用。當你這樣做時,你可以避免濫用這些安眠藥(鎮靜劑)。安眠藥常見副作用包括:此外,在服用一些安眠藥時,不應該吃葡萄柚或喝葡萄柚汁。葡萄柚會增加吸收到血液中的藥物量以及它在體內停留的時間,這可能導致過度鎮靜。沒有安眠藥,你可能會發現很難入睡。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它可能是身體或情感依賴的標志,或兩者兼而有之。一些研究表明,長期使用安眠藥實際上會干擾睡眠。避免對安眠藥產生身體或情緒依賴的最佳方法是遵循醫生的指示,并在推薦時停止服用該藥。
更多相關建議:
長期服用安眠藥對身體的傷害是不可估量的,失眠主要還是腎虛引起的,還有心態不怎么樂觀,治病要治本,把脾腎寒濕這個問題解決了,失眠癥就好了!服單一的失眠藥只是麻痹大腦神經,時間長了就沒有用,是藥三分毒。
更多相關建議: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吧,我在我老公生病住院的時候,我幾乎事不用睡覺的,不管怎么樣我都睡不著,那時候知道有一種叫阿普挫倫的安眠藥,我每天睡前吃一顆,能睡得很好,后來一顆不管用我吃兩顆,那段時間焦慮,抑郁吃了阿普挫倫以后好很多,伴隨著容易暴怒,我發現自己不對勁了 情緒化,恐慌 想自殺,我最多一次吃了9粒,讓我昏睡了一天。。。。因為工作壓力,生活壓力精神一直處于緊繃的狀態,不得不吃安眠藥睡覺。
現在每天自然入眠…戒了安眠藥,千萬不要一直吃安眠藥會有成癮性的。現在我每天聽書睡覺,很快也會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