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抑郁癥為什么這么痛苦?
抑郁癥是一種病,是心理疾病,也是精神疾病。它和其他病癥一樣,有輕重緩急之分。輕者整天渾渾噩噩,萎靡不振;重者精神恍惚,伴有幻覺。
它的痛苦主要來自于對過往的事件感到后怕和后悔,對已經發生了事情念念不忘,耿耿于懷。
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無缺的,即每個人都有這樣和那樣的缺點和不足,這就是現實。
抑郁癥患者往往會忽視這個現實,以為自己就是無能、就是笨蛋、就是不如別人。
抑郁癥患者的眼里所看到的人和事往往是扭曲的:人們都在歧視自己;每件事都比登天還難。
抑郁癥患者的思維比較極端:家人和親友都不友好,甚至老天也在和自己作對。
在冰窟一樣的環境里,抑郁癥患者的心已經凍僵了。這就是應了那句話:哀莫大于心死。
抑郁癥患者還有無數個疑問:別人為什么總是那么開心呢?現實為什么對我那么冷酷呢?我為什么總是那么背運呢?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么?..........
當這些問題得不到滿意的答案時,人就變得頹廢起來。沒有希望的人生是最可悲的人生,是絕望的人生。
在這樣的觀念指導下,人還有什么快樂可言呢?沒有了快樂,剩下的就是痛苦。
所以,改變觀念是消除痛苦的第一步。
那如何消除痛苦呢?在個問題要從另一個角度來回答了。
更多相關建議:
抑郁、緊張、神經收索,全身缺血缺氧,刺激神經就會有痛苦的感受
痛苦,疼痛導致難受,而感覺不甜美。
難受,非正常狀態不悅的感覺。
心臟缺血缺氧的時候,胃缺血缺氧的時候,……所有器官缺血缺氧的時候都會有的不舒服的感覺,
抑郁是自己無法、無力承受的信息,導致精神緊張,精神緊張導致全身血管收縮,血管收縮導致局部血流量減少,局部血流量減少導致局部缺血缺氧,局部缺血缺氧導致局部水腫,局部水腫刺激神經,讓神經有不正常、刺激的感覺。
壓抑常常有心臟堵得慌的感覺,因為心臟對氧氣的需要了非常大,所以對缺血缺氧最為敏感,一旦感覺壓抑、緊張,全身都會有缺血缺氧的反應,容易觀察到的是面色蒼白,面色蒼白就是肉眼能夠觀察到的現象。一旦感覺壓抑、緊張,心臟立馬缺血缺氧,所以就有心堵得慌的感覺。
一旦感覺壓抑、緊張,全身所有器官都有被堵的感覺。
這就是抑郁癥患者非常痛苦感受的根源。
由于抑郁癥患者生性要強、善于掩飾,壓抑、緊張后表現出來的言行,往往容易被誤讀,如抑郁癥患者明明膽小不敢做某事,卻表現出對某事不屑一顧的樣子……
或者說抑郁癥患者的痛苦,難以用肉眼被觀察到,所以容易被他人懷疑,懷疑他們是古龍玄虛、無病呻吟。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思維模式調整了、思路被打開了,痛苦就自然消失了,抑郁的情緒也就自然消失了。
更多相關建議:
抑郁癥為什么這么痛苦呢?對這個問題,我來解答一下。
首先,其實只要是疾病,都會有一定程度的痛苦。抑郁癥作為一種較為嚴重的疾病(可能導致自殺),痛苦程度較高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那么,抑郁癥為什么會產生痛苦呢?
第一,情緒低落。作為抑郁癥的核心癥狀,情緒低落、心境惡劣直接導致了當事人相當痛苦。心理上的痛苦,其實就是情緒不佳。情緒越糟糕,人就越痛苦。一般人也會有情緒低落的時候,但是他們不會長期持續的情緒低落,而抑郁癥患者就會;一般人能夠一定程度地調節情緒,走出情緒低谷,抑郁癥患者可以說是完全失去了情緒調節的功能,他們無法讓自己走出情緒低谷,所以就一直生活在痛苦中;一般人的情緒低落是比較輕微的,抑郁癥患者的情緒低落是比較嚴重的,這也是一個原因。
第二,消極思維。抑郁癥患者會有許多自動的、持續不斷的消極思維。他們總是無法控制地想起過去的不愉快的事情,想到現在的不幸現狀,想象未來的悲催結局。他們對所有的事情,不管好事壞事,都會做出負面解釋。當好事發生時,他們會認為這是運氣和巧合,是偶然的,覺得沒什么大不了,改變不了他們的悲慘人生;當壞事發生時,他們會有災難化的想法,覺得是他們自己不行,是必然的,無法控制的,將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后果。這樣的消極思維,自然給患者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痛苦感受。
第三,缺乏社會支持。社會上對抑郁癥患者的理解和接納都還太少。他們不懂抑郁癥,不愿意去了解,卻又喜歡自以為是地去安慰(其實是打擊)抑郁癥患者。他們常常對抑郁癥患者說:加油,一定要好起來哦!殊不知抑郁癥患者最反感這種話,因為你根本沒有理解到他的痛苦,他的無力與無助。期待社會不斷進步,當越來越多的人能夠了解、理解和支持抑郁癥患者,他們的痛苦一定會減輕。
更多相關建議:
抑郁癥最可怕的在于外人根本看不出來你的癥狀,在白天感覺跟正常人一樣,絲毫沒有一點的差別,甚至還比正常人還要理智,但是到了晚上,一個人的時候,那種無助,無力迷茫的感覺涌上心頭,感覺整個世界都沒有意義。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現在我已經慢慢的走出來了,慢慢的找尋生活的意義。
作為一個曾經的抑郁癥患者,從患抑郁癥到現在過去了兩年多了,但還是偶爾的傷感,可能是我的共情能力太強了,看到可憐的人,可憐的小動物,都會愛心泛濫,覺得好可憐,為自己的無能為力而傷感。
我和我玩得好的說我可能患了抑郁癥的時候,大家的反應都是一樣:咋不可能,你每天看著笑嘻嘻的,笑的比誰都開心,我很無奈,我想解釋,卻又不知道從何說起,沒有得過抑郁癥的人,是根本不了解抑郁癥的,就像在德云社的舞臺看非誠勿擾,完全驢唇不對馬嘴,對牛彈琴一樣。
1.首先,極度的敏感
他人說的一句話、一個細微的行為都可能觸動到我們的心,或許在他人看來并不是什么,在我們看來就在想,是不是故意針對我,是不是看不起我,釋放情緒的時候就像火焰山爆發,口不擇言,說的話非常的刺耳,所以莫名其妙地被我們抑郁癥患者謾罵或者攻擊,不要覺得詫異,那是我們的自我防御,也是我們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罷了。
2.其次,思想會扭曲
甚至有的時候變得比較固執,疑心加重,會排斥跟自己思維不一樣的想法,忍受不了突破常識的東西,把自己緊緊地包裹起來只為了不被再次傷害。由于我自己心態樂觀、對事物都有一個開放學習心態的患者,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恢復方式,反而,那些封閉性強,排斥、否定一切的患者一直都陷在自己的思維怪圈出不去,長此以往,就會形成惡性循環,就會下面的這種情況。
3.最后,有自殺傾向
每天不知道干什么,感覺不到事物和活著的意義,感覺很無聊,很沒有意義,身邊沒有可以傾訴的對象,或者傾訴的別人根本不懂,也懶得去傾訴,封閉在自己的空間,再加上聽別人的傷感故事,更加對生活失去信心,所以悲傷,失落,想到自殺,解脫自己,那段時間一直堅持去跑步,讓自己出汗,跑到讓自己累,沒有心思去往這方面想,回到家洗洗躺下就睡。
希望通過我的陳述能夠讓大家真正認識到抑郁癥的危害,找尋出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早日走出抑郁癥的陰霾。
更多相關建議:
謝謝邀請。抑郁癥的痛苦無非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軀體上的,一個是精神層面的,這些我無法描述,只有身臨其境的人才有那種體會。我想說的是如何遠離此病,以及得了抑郁癥后怎樣對待。抑郁癥作為一種常見疾病發生的機率很高,這主要是因為,工作、學習、生活等壓力大,或其他疾病、感情挫折、生意失敗等造成的。所以在做任何事或抉擇的時候,一定要結合自己的情況量體裁衣,不要追名逐利和經不起各種誘惑,放下自己的虛榮心,制定可行的目標,并留有回旋余地。比如,大學畢業選擇留在北京工作,你首先考慮的是將來能不能買得起房子,不然的話一旦在那里生活,就會有難以承受的壓力,會使你不斷產生焦慮,久而久之就有導致抑郁癥發生的可能。
另外,得了抑郁癥,就當是一場心靈感冒,不要自卑和遮遮掩掩,不要有不好的心里暗示,早期要抓緊到正規醫院接受治療,有條件的找心里醫生進行咨詢,盡量不要獨處,多于要好的朋友溝通,多培養自己興趣愛好。痛苦時找個沒人的地方大聲哭泣或采取其他的方式來宣泄內心的負面情緒,這樣會大大緩解你的癥狀。
身邊有這樣的親朋和好友,要多給予關心及幫助,也許你不經意的一句問候,就可能避免一次悲劇的發生。特別是當子女的,當父母到了更年期時,要多問候多陪伴,因為這個期間也最容易導致抑郁癥的發生。不知我的解答你能滿意么。
更多相關建議:
抑郁癥的痛苦,常人無法想象。有人說,什么事想開點,大大咧咧點,多鍛煉身體,不就行了,抑郁個啥?
我肯定地告訴您,這是您對精神心理科這門知識太無知和陌生。
閑話幾句。
醫生有知識,沒有親身體驗。家屬不理解。其他人更是無知。甚至有人拿某人的抑郁搞笑,當笑料、笑談,張口就是你抑郁了,她強迫了等。這都是沒有經歷、不懂抑郁的亂彈琴。他是沒得抑郁癥,得了就知開這種玩笑可不是那么好玩的。
關于專業醫生。
就說精神病院的專業精神心理科醫生吧,有的頭銜看起來很大。即是碩士,又是主任,醫師等,臨床經驗極為豐富。偶然的一次談話,當我問及患者抑郁焦慮復發會是怎樣的真實感受時,具有20年以上臨床經驗的醫生說:“實話告訴您,咱們不談理論,您別看我是精神心理科的醫生,我還真感受不到患者們心里是如何焦慮、恐懼和強迫的等,我還真的難以理解他們。
關于家屬。
有個小女孩,精分。目前藥物控制的很好,但也常有心境不好。由于有幻聽,各精神醫院也住過無數次了。猶不見好轉。
不是控制住了么?怎么個不見好轉?就是啥事都沒興趣。啥也不想干。
對此,家屬四處求醫是不可避免的。于是,其母親很自然地想起了陰陽先生。說白了,陰陽先生就是算卦的。她母親找了一個名氣大的大師。大師聞后說,你女兒大腦有問題,應該如此這般這般……她們恭敬地遵從大師的秘籍辦后,依然沒有效果。母親想,大師既然說腦子有問題,就去別的醫院看看吧。于是,母女千里迢迢來到了省會某省級一對大腦有特別研究的醫院,據說對大腦很專業,百姓的口碑好,看病的人如北京火車站的人流。
好不容易排隊輪上,醫生說,先做個ct。母女上午就去排隊,本來掛號耽誤了時間,看病又人多,下午才輪上做檢查。可結果當天出不來,只能明天拿。母女二人白天睡在公園,晚上不知在哪里過的夜。
恰巧遇到我時,訴求情況,我對其母親說,你花的800元白做,肯定沒結果。當時我們留下了彼此的聯系方式。
幾日后,待聯系,果然如我所說的結果。醫生也沒看出所以然。母女二人于是回到了鄉下。走彎路,花冤枉錢,家屬病急亂投醫,可以理解。人沒辦法了都這樣。
關于抑郁癥患者的難受。
心慌就是感覺心臟快要跳出來,或者胸疼如心絞痛。有的感覺胸部一個點慌。緊張就是全身發顫,欲抽搐,似寒戰。大腦冒冷汗,心里煩躁等,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下肢有的發軟,全身無力,走不動。額頭、背后冒涼風,身體毛發皆豎,盜汗。一碰到醫生問診就大哭。夜里驚起,本來有困意,睡不著。或者整夜折騰難眠。或者似睡非睡。容易驚醒。身體血管感覺有蟲子蠕動……
不吃藥的后果就是初期的神經癥愈演愈烈,當緊張、焦慮、恐懼、抑郁時,有一種瀕臨死亡,瀕臨倒下的感覺。假如患者此時控制不住,不活就不活了,隨你病魔去吧,結果,你就真的倒下了。有的突然驚厥昏迷,有的倒下不昏迷,頭腦還非常清楚,但感覺周圍的一切都在飛速旋轉,人根本站不起來。似乎高血壓發作。有的腦子亂,想發瘋,想跑出去。反過來,或者恐懼害怕不敢出遠門,不敢洗澡,想住醫院不敢去,怕花很多錢……焦慮過重的同時,又怕自己死了。惡性循環。有的患者失去理智,不怕死,拿起刀子就抹脖子。有的患者想自殺,經常晝夜精心策劃怎么去死。有的成功了,有的失敗了。成功的順利地上了天堂,失敗者慘不忍睹地自殘了……這等等狀況,數不完的抑郁痛苦,說不盡的心酸。同樣的抑郁癥,百人百異。但也有其共性。
這些事情,在頭條一口氣打字真是說不清道不明。
關于藥物
目前科學發達,今天的患者們有了福音。患者不論老少,均靠藥物活著、支撐著在人世。新研制的藥物層出不窮。對于患者,幸甚至哉!
新的世紀,人們對抑郁的認識,也提高了很多。尤其自下而上的重視,給患者心理殘疾帶來些許安慰。
當然,也有好多看不起病的。
更多相關建議:
我女兒抑郁癥約有6年了,開始的時候只是抑郁情緒沒有的到我的重視,后來身體越來越乏力,腸胃也難受,頭痛頭暈,失眠嚴重等等癥狀。
出現了這些癥狀以后嚴重影響了她正常生活和學習,經常情緒低落,對任何事提不起興趣,覺得活著沒意思。最嚴重時候情緒失控到劃胳膊手腕。
斷斷續續住院了三次,情緒是控制住了,但是環境和周圍的人沒變,她也沒辦法一下子好起來。
她說那種感覺就像是溺水的人漂浮在水里眼睜睜看著自己一點點沉沒,什么也抓不住很絕望。
我作為她的母親曾親眼目睹她把自己胳膊劃得慘不忍睹而毫無辦法。
她說她太難受了!
她說她不劃得話想從樓上跳下去。
試想一個本來學習很優秀的人,很有希望考上好大學的人,現在因為患病連學校也去不了得有多絕望?能不痛苦嗎?
更多相關建議:
精神抑郁癥者一般有下面一些表現:郁悶不樂、多愁善感、憂思焦慮、失眠多夢、恐懼多疑、悲傷厭世、驚異膽怯、焦躁不安、暴躁憤怒……等等多種情況。除了注意飲食、中西醫藥物治療以外,側重談一談心理療法。產生這些現象和問題的原因有種:經濟拮據、住房原因、失業問題、戀愛坎坷、婚姻不幸、家庭暴力、夫妻矛盾、工作壓力、身體生理、疾病纏繞…等等都是誘發抑郁的因素。 二、消除痛苦的方法, 一切取決于我們的心態。
1、情緒低落就是高興不起來、愁眉苦臉、悶悶不樂、易怒、心煩意亂、自我評價過低、自責或有內疚感、罪惡感對前途悲觀失望,反復出現想死的念頭或有自殺、自傷行為,情感低落有晝重夜輕的特點。
2、思維遲緩就是自覺腦子不好使,記不住事,思考問題困難。患者覺得腦子空空的、變笨了。運動抑制就是不愛活動,渾身發懶。走路緩慢,言語少等。嚴重的可能不吃不動,生活不能自理。
3、抑郁癥的軀體癥狀 -——最容易造成誤診的癥狀。軀體癥狀是相對精神癥狀而言,就是身體感到不適。抑郁癥雖說是精神疾病,但很多病人都有身體不適:如口干、便秘、食欲減退、消化不良、心悸、氣短胸悶等。一般老年患者多見。這些患者往往就診于綜合醫院的一般門診,各項化驗檢查顯示正常。如果您或您的父母家人感到身體不適,又查不到其他器質性疾病,建議您到專科醫院就診,也許精神科醫生會幫助您盡快恢復健康。
4.抑郁癥導致的自殺,最危險的癥狀
抑郁癥由于情緒底落、悲觀厭世,嚴重時容易產生自殺的行為。
更多相關建議:
朋友你好。這里是心理咨詢師老友手札,很高興回答朋友你的問題。
為什么這么痛苦,這個問題我覺得得從這樣幾個方面考慮。
第一個方面呢,就是抑郁本身。
抑郁情緒,是每個人都有的、是一種正常情緒。而它帶來的是負面的感受。
親人離世、失戀、失去工作等帶來的絕望狀態,一般都被視為抑郁。
那么,抑郁本身就是痛苦。
第二個方面是失控。
抑郁還是情緒的時候,其實是可控的,這里的可控是指,抑郁情緒雖然會出現,但是它也會自己緩和;我們可以用一些方法實現自我調節。
但是當抑郁情緒因為種種愿意影響成為抑郁癥,那它也就暫時脫離了自己的掌控。
那么,這時候就不僅要面對抑郁本身的痛苦,還要面對連續的痛苦,以及,什么都做不了的無助。
痛苦與無助加起來,會產生什么呢?
抑郁癥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剛剛提到的也僅僅是這個問題的某個側面。
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上面提到的“脫離了自己的掌控”,主要是指“掌控能力有限”,而不是我們真的不能起到點作用。
而“掌控能力有限”,往往是因為從小到大我們缺乏對自我的打磨,那么,打磨自己并不是特別難的事兒,給自己一段時間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身處抑郁中,我們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是“如何與抑郁相處”。
抑郁本身是帶有很多負面,再加上失控,就會衍生出很多無助與絕望,那基于本能,我們就很想要早點從這種狀態中走出來。
而遍嘗所有辦法,依舊沒有得到“走出來”這個結果的時候,我們就會被迫選擇極端。
這時候我們并不是想走極端,而是把它當做解決問題的辦法。
但是,我們之所以這么選擇,并不是因為真的不能解決,而往往是“在這里面呆的太久了,我真的太難受了,我很著急、我很煎熬”,所以,耐心和信心是一定要有的。
同時呢,陷入抑郁中往往被情緒困擾,會失去與周圍世界的鏈接,所以一方面要學會與抑郁情緒相處,一方面在覺察到抑郁要來的時候,調整自己的心態平穩面對。
最后,請一定要相信,抑郁會痛苦,只是因為它本身的功能就是帶來痛苦的;感受到痛苦,不代表我們真的就走不出來的了、現實問題就解決不了了,那只是我們的感受,希望和機會都是有的。
當然,上面的東西僅僅是參考,具體問題還請找專業人士具體分析,切勿、切勿、切勿盲信所謂的“經驗”。
感謝朋友你的閱讀。
更多相關建議:
抑郁癥產生的原因抑郁癥是很難自己控制的,如果是輕度抑郁癥的話,可以通過運動,改變自己的心態,改變周圍的環境等得到好轉,但是如果是中度或重度,需要接受專門藥物治療。因為抑郁癥是因為大腦中的海馬體受到損害,只是自我調理是不夠的。
而且抑郁癥是有一定的潛伏期的,可能有時覺得自己的抑郁癥已經被自己克服了,但是這只是短時間的,如果再受到什么大的刺激,還是會復發,而且會更嚴重。
希望大家可以重視抑郁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