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個癥狀,暗示肝臟有問題
(1)長時間口臭,刷牙無法緩解
若肝臟代謝異常,會產生氨,氨隨呼吸道排出時就會引起口臭。因為是從身體內部而來,所以即使一天勤奮刷牙也無法緩解口臭。
(2)眼睛干燥發紅
中醫中講\"肝開竅于目\",肝不好,眼睛失去肝血滋養,就會感到干燥和發癢。
(3)早上睡醒反而感到疲憊
早上醒來本該精力充沛,但肝功能受損后就會疲憊和無精打采。
(4)右上腹疼痛
若肝臟內部腫瘤過大,撐頂肝包膜,就可引起肝區疼痛,如果出現這個信號,說明肝病已經很嚴重了。
(5)尿液發黃
肝臟是處理膽紅素的中樞,肝不好時,膽紅素蓄積在體內,尿液就容易被染色發黃。
養肝護肝可以參考我們的專欄:《逆轉脂肪肝,這么吃就對了》
更多相關建議:
肝臟在身體里主要起能量代謝的作用,也就是說我們吃進去的食物,大部分要通過肝臟來幫助代謝、消化、吸收以及轉換。按中醫的說法,就是具有疏泄、藏血等功能。
那么肝病了后,具有哪些癥狀呢?
我們從以下兩大方面進行簡單分析。
1.肝具有藏血,調節血量的生理功能。肝主筋,其華在爪,開竅于目。肝藏血的功能不足后,則筋脈失養,出現爪甲脆裂,失去光澤,肢體麻木,步履蹣跚,手足抽搐,兩眼昏花或者干澀,視力下降等一系列癥狀。
2.正常情況下,肝保持著人體的氣機調暢,如果功能失常,則會出現情志和消化方面的表現。
情志方面,如胸脅脹滿,悶悶不樂,多愁善感,沉默欲哭,頭脹而悶,易怒等。婦女可有月經不調,經閉,乳房脹痛等。
消化方面,可以影響脾胃運化和膽汁的分泌,出現噯氣嘔惡,口苦腹脹泄瀉等癥狀。
要想養肝護肝,必須保持良好的心態。
更多相關建議:
身體是由各個器官和組織共同組成的,這就意味著身體器官和組織的健康與身體的健康狀況緊密相關。從這點來說,我們需要保護好身體各項器官的健康。
而在身體所有器官中,肝臟是我們經常提及的一個器官,并且也是容易受到損傷的一個器官。喝酒會傷肝、生氣會傷肝,等等。當肝受到損傷時,我們需要及時護養。那么,肝不好時,身體會有那些表現呢?這2處最明顯,你注意到了嗎?
1.臉
當肝臟出現什么問題的時候,臉部的變化是最為明顯的。肝主代謝,具有排毒和排污的作用。一旦肝臟的代謝功能受阻,那么毒素以及垃圾就會在體內滯留,毒素甚至會隨著血液流到到皮膚表層,于是臉上會出現發黑的情況。因此,在一段時間里,你的面部膚色突然變得暗沉無光,需要考慮是否是肝臟出現了問題。
2.指甲
通過指甲的變化也能看出肝臟的健康狀況。當你發現你的指甲發黑并且有豎紋出現,那么,多半是肝臟受損的表現。肝臟的代謝不好,毒素日積月累的堆積,最終會隨著血液到手指,進而導致指甲發黑。另外,由于營養的缺乏,指甲也會出現不平滑、有豎紋的情況,這是非常明顯的,平時多留意觀察。
若是不知道肝臟是否健康,那么可以通過以上2個部位的變化來斷定,以便及時護養肝臟。那么,如何護養肝臟呢?首先,睡眠很重要,睡覺有助于調理肝氣,起到疏肝解郁的作用;其次,保持好的情緒也是很重要的,平時忌易怒、忌生氣,保持一個好的心情;另外,飲食也很重要,平時多吃綠色蔬菜,例如西蘭花,有助于護養肝臟。
更多相關建議:
凜冽華夏,萬古神州。對于中國的歷史,我也曾有興趣了解過一二,追溯歷史本源、體悟歷史文化對于經典底蘊的傳承有著非常好的作用。無論是古炎黃前期傳承近三千年的王道文化,還是后期封建傳承二千多年的霸道文化,在中國傳統精神中有一個十分鮮明的特殊氣概——浩然正氣。
“不能裂肝腦,直氣摩斗牛”、“肝膽疑俱破,筋骸漫獨瘳”、“忠肝貫日月,浩氣抉云霓”、“我死還在燕,烈烈同肝腸”等等都是這正氣的表現。言歸正傳,插入今天的主題:古有肝膽看忠心,浩然正氣;今有肝病危身體,唉聲嘆氣。不得不說,社會的進步與生活質量的提升反而給我們帶來了新的疾病壓力。
接下來我們就看看當下肝病的問題。
尋物之源——肝臟
肝臟位于膈下,右脅之內,腹腔之上。古籍《難經-四十一難》中有云:“肝獨有兩葉。”解剖方面即為大而厚的肝右葉與小而薄的肝左葉,分有上、下兩面,前、后兩緣,前部有矢狀位的鐮狀韌帶,底部還有靜脈韌帶、肝門等等,同時包藏膽囊,有主藏血為體陰,行疏泄而用陽的生理特點。
肝在五行中屬木,與膽相表里。主藏血是指肝具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流量的作用,以適應人體在不同生理狀態下的需要,并防止出血的發生。《素問-五臟生成論》內說:“肝藏血,心行之,人動則血運于諸經,人靜則血歸于肝臟”。主疏泄則指肝具有疏通、舒暢、條達、升發的特性,能調暢全身的氣機,如調節情志、協助消化等。此外,《靈樞》中記載:“肝者主為將,使之候外”,就是說肝還有防御外侮、考慮對策、抵抗病邪的功能。
善物之變——肝病
在臨床上,肝的疾病有很多種類:包括感染性疾病、腫瘤性疾病、血管性疾病、代謝性疾病、中毒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遺傳性疾病、肝內膽管結石病等。
感染性疾病又包括病毒感染、細菌感染、寄生蟲感染等,如病毒性肝炎、肝包蟲病等。
腫瘤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如肝癌、肝血管瘤、肝脂肪瘤、肝肉瘤等。
例如一些比較典型的,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膿腫、肝囊腫、肝內血管瘤、肝癌、肝內膽管結石等等。
其發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各種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如病毒、細菌、寄生蟲、原蟲等,其中以肝炎病毒最為重要;
2.藥物和毒物的損害,由于人類接觸化學物質和藥物的機會越來越多,故藥物性和中毒性疾病也相應增加;
3.營養不良和嗜酒,國外由酗酒所致的肝臟損害遠比中國常見,中國由于營養缺乏所致的肝臟損害已漸減少;
4.代謝異常,由于肝臟是物質代謝的中心,任何一種物質代謝都與肝臟密切相關,如膽色素代謝異常可致黃疸、脂肪代謝異常可致脂肪肝、銅代謝異常引起豆狀核變性等。
目前認為肝臟疾病中約85%是由病毒、化學物質、酒精(或營養不良)三大環境因素所致,其余約15%是與代謝或其他先天異常的遺傳因素有關。
肝不好的身體表征
首先肝臟不好的人常會有口干舌燥,口苦口臭的現象,眼睛也經常出現干澀、干痛、發癢、視力模糊等感覺。接著還可能導致鼻子、面部等部位出現黑頭粉刺增多,這是由于肝臟功能發生障礙,使得體內的雄激素水平增高,進而導致皮脂腺分泌旺盛,引起毛囊中的分泌物不能順暢排出,久而久之,形成黑頭粉刺。
其次表現為消化系統癥狀,患者有消化不良,腹瀉,有時有便秘,大部分患者有一個逐漸消瘦的表現,進而還可能引起消化道功能障礙、腹水、肝區痛、肝大等征象。如果肝臟功能明顯的不正常,還容易出現全身乏力,厭油,惡心,腹脹,胃口不好等癥狀。膽紅素水平比較高,還會出現黃疸的體征:比如皮膚黏膜顏色深黃,鞏膜顏色深黃,尿液顏色深黃等,病情特別嚴重的,甚至可以出現一些比較明顯的消化道癥狀,譬如消化道出血。
另外很多患者會有下肢浮腫,少量腹水,肝病面容,有些患者牙齦易出血,痔瘡容易發作并易有便血。隨著病程的進展,癥狀會進一步加劇。患者逐漸出現脾大,血小板少,易有皮膚瘀點、瘀斑,白細胞低,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血色素少表現為貧血,腹水量明顯增大。并且進一步表現為脾大、脾亢、門脈高壓、消化器官容易出現大出血。肝損傷后,脂肪代謝障礙,極易形成脂肪肝,肝功能進一步惡化,會有肝衰竭的表現。
最后,肝臟是我們身體內部重要的器官,所以當自身出現上述癥狀時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早發現早治療,以免追悔莫及。
更多相關建議:
肝臟的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同時也是糖、脂肪、蛋白質代謝的主要場所,還是膽汁合成分泌的場所。肝臟是身體進行正常生理活動不可或缺的重要器官。
但這么重要的器官,竟然沒有痛覺神經,出現疾病也不容易產生痛覺等癥狀,往往可能到病情已經比較嚴重了才會有相應表現,因此肝臟也被稱為“啞巴器官”。
現代人大都飲食不節、吸煙飲酒、作息混亂……,而這些都是傷肝的因素。在每年的體檢表中,年輕群體脂肪肝的檢出率正逐年升高。
那么,肝臟不適,早期都有哪些癥狀呢?
1、“肝病面容”
面色發黃或青灰晦暗,皮膚粗糙,沒有光澤,呈現出“肝病面容”。原因是肝臟受損后導致內分泌功能紊亂,影響色素代謝,導致色素在皮膚沉積。
2、食欲下降、惡心、厭惡油膩食物
原因是肝臟是合成和分泌膽汁的場所。而膽汁的作用是消化脂肪。如果不能肝臟功能受損,不能正常合成分泌膽汁,那么脂肪消化吸收就會受到影響。患者會表現出食欲下降、厭惡油膩等表現。
3、肝掌、蜘蛛痣
對于一些肝病患者,尤其是較為嚴重的肝病患者,還可能出現典型的肝掌和蜘蛛痣。肝掌,就是手掌的大小魚際處發紅,按壓后發白但很快又會變為紅色。蜘蛛痣,則是在面部或前胸、肩部等部位會出現類似蜘蛛形狀的紅血絲輻射而成的痣。
肝掌和蜘蛛痣在肝硬化、急性肝炎患者中容易出現,當然有時健康人群、兒童或孕婦也可能會出現。
4、出現黃疸癥狀
黃疸是很多肝病患者都會出現的癥狀,尤其是較為嚴重的肝病。表現為全身皮膚泛黃,甚至眼白也變黃,有時還能把衣物也染成黃色。出現黃疸癥狀,證明病變較為嚴重,需要及時治療。
5、缺乏脂溶性維生素
肝臟不好,膽汁分泌不足,也影響脂溶性維生素的消化吸收,例如維生素D、維生素E等。可能出現缺鈣、皮膚粗糙干燥的表現。
肝炎(包括病毒性肝炎和非病毒性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這是逐漸遞進的過程。早日發現肝臟問題,就能早日進行解決,避免病情進一步加重,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健康之初,健康科普專業媒體,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
更多相關建議:
食欲不振粉刺變多疲倦無力手掌發紅 蜘蛛痣眼睛出現問題傷口久久不愈合如何保護肝臟?飲食均衡樂觀心態多喝水
肝臟的排毒大部分都需要水分來幫助,如果水分不足肝臟的運動就會受到影響,毒素無法正常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