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常痛風的人,吃什么可以保腎?
首先應該明確的是,經常發生痛風的人,通常都需要服用藥物來加強尿酸的控制,盡量控制好尿酸水平,減少痛風發作幾率。在此基礎上,經常痛風的人,也要做好生活調理,特別是飲食調理,才能夠更好地減少高尿酸可能帶來的健康危害,當然也包括腎臟健康方面的危害。
高尿酸痛風,的確會傷腎
同時是指血尿酸水平偏高,尿酸鹽結晶在關節部位形成沉積,最終引發關節炎性反應的一類疾病,之所以會發生痛風,與高尿酸的生理基礎是密不可分的。而高尿酸不但會引起痛風,高尿酸對腎臟健康可能形成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視的。
之所以會形成高尿酸問題,一方面是因為體內的尿酸形成過多,而另一方面,就與腎臟對于尿酸的排泄不暢有關系,腎臟是排泄體內多余尿酸的主要器官,在腎臟的過濾重吸收過程中,多余的尿酸會被排泄進入尿液,從而排出體外。而當血液中的尿酸水平超標時,析出的尿酸鹽結晶,同樣也會在腎臟形成沉積,影響腎臟間質的健康,同時尿酸鹽結晶還會影響腎臟小動脈的健康,加速腎臟的動脈硬化,影響腎臟功能;如果尿酸鹽結晶在腎臟沉積聚集起來,形成尿酸性的腎結石,還有可能引起急性的腎臟損傷,同時伴有劇烈腰痛,血尿等癥狀。這些方面,都是高尿酸可能對腎臟健康造成的危害,也都是值得積極注意的。
如何避免高尿酸傷腎?
很多朋友都有高尿酸的問題,大家肯定也都不愿意因為高尿酸問題而損傷自己的腎臟功能,那么高尿酸患者如何保護好自己的腎臟呢?對于這一點沒有疑問,當然首先還是要控制好尿酸水平。
對于問題里的朋友,這一點就更為重要,已經發展到痛風反復發作情況的朋友,應該在做好生活調理的同時,合理選擇降尿酸藥物,把血尿酸平穩控制到300μmol/L以下,做好這一點,一方面能夠減少痛風的發病幾率,另一方面,還可以促進體內已經形成沉積的尿酸鹽反向溶解,對于腎臟保護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服用降尿酸藥物的同時,特別是痛風發作期間,可以考慮服用一些堿化尿液的藥物,比如碳酸氫鈉片等,堿化尿液的同時,還能夠有助于促進腎臟的尿酸鹽結晶溶解,減少腎結石風險。
避免高尿酸傷腎的生活建議
下面我們進入正題,來說一下避免高尿酸傷害腎臟健康的一些生活建議。
首先是飲食方面,在飲食調理方面,給大家以下幾點建議:
- 多喝水,在考慮多吃什么之前,不妨先多喝點水,對于腎功能健康的人來說,不要怕多喝水會傷腎,通常飲水量在3000ml以內,腎臟因此而受損的風險微乎其微,多喝水對排尿,能夠減少尿酸鹽結晶在腎臟沉積的風險,是避免高尿酸傷腎的重要生活習慣。
- 多吃蔬菜,對于蔬菜,特別是富含各種維生素的蔬菜,除了蘑菇,蘆筍等嘌呤含量較高的蔬菜以外,基本上都可以多吃,多吃蔬菜一方面有助于為身體補充均衡營養,也有助于調節腸道菌群,促進尿酸的腸道排泄。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草酸含量較高的蔬菜,建議應該盡量去除草酸后再食用(比如用水焯一下),以免草酸引發腎結石,造成腎臟損害。
- 多吃雜糧谷物,雜糧谷物能夠為身體補充充足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營養,而且熱量相對精細糧要更低,嘌呤含量也不高,是可以適當搭配的主食選擇。
- 少吃高嘌呤食物,動物內臟,貝類海鮮,濃湯等,都要注意盡量少攝入,減少外源性嘌呤攝入導致尿酸升高的風險。
- 少喝酒,少喝富含果糖的飲料,在喝的方面,多喝水應盡量以白開水,淡茶水或淡咖啡為宜,不要用酒或飲料代替水,酒精和果糖,都可以影響體內的尿酸代謝,升高尿酸水平。
- 高蛋白食物可以吃,但要注意選擇低脂低嘌呤的類型,對于腎功能還未嚴重受損的朋友來說,是不需要可以控制蛋白質攝入量的,因此,想要保護腎臟健康,也應該注意蛋白質的攝入,但應該選擇低嘌呤,低脂的蛋白質,比如雞蛋,低脂奶制品等為宜。
除了飲食方面的建議以外,對于保護腎臟健康,還建議有高尿酸痛風問題的朋友,應該定期地進行腎臟功能的檢查,檢查尿常規還不夠,應該注意尿微量白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的檢測,這些檢查能夠有助于盡早發現腎臟功能受損的問題,讓我們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腎臟健康狀況。
更多相關建議:
如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討。關注作者,每日持續性更新健康知識。
更多相關建議:
痛風適宜做什么?
1、 多吃高鉀質食物,如香蕉、西蘭花、西芹等。鉀質可減少尿酸沉淀,有助將尿酸排出體外。多攝取充足的堿性食物,如蘋果、梨、西紅柿、香蕉、柑橘、海帶、白菜、芹菜、黃瓜等疏果。
2、每日多喝水,多上廁所,千萬不可忍尿。
3、應做適量的有氧運動。例如游泳、太極。
痛風不能吃或宜少吃的食物:
1、控制總熱量:
2、低蛋白飲食
3、限制脂肪攝入量
4、以含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為主
5、禁酒
6、保持充足的維生素B和維生素C
7、禁食含嘌呤高的食物
8、少吃鹽,每天應該限制在2~5克以內。
9、少用有強烈刺激性的調味品或香料,少飲咖啡、茶、可可
更多相關建議:
倘若問道“經常痛風的人多吃什么可以保腎?”這樣問題的階段,相信,題主自打痛風以后,對于尿酸控制和生活方式改善來遠離高尿酸血癥以及避免痛風發作,這些應該而必須做到的事情,肯定也沒做好。
好了,還是回到問題本身,我想從以下幾個方向深入回答這個問題:
1.痛風/高尿酸血癥這個疾病和腎的關系?
2.痛風患者日常哪些行為在一點點危害日漸脆弱的腎?
3.痛風患者(風友)如何做能盡量減少對腎的傷害?
痛風/高尿酸血癥和腎病的關系?
我們可以先從概念上經行理解。
啥是痛風或高尿酸血癥呢?
痛風是單鈉尿酸鹽沉淀于骨關節、皮下組織和腎臟等部位,引起的急、慢性關節炎癥和組織損傷。
看到了嗎?
痛風是單鈉尿酸鹽鹽沉淀于包含腎臟部位引發的包含腎組織損傷的疾病。
也就是說,高尿酸血癥或痛風可以導致腎病。
學術一點來說,就是嘌呤代謝異常或尿酸水平異常(通常是持續升高)會導致急性高尿酸血癥腎病、腎結石和慢性高尿酸血癥腎病。
可這是怎么導致的呢?
這就得從人體的尿酸代謝說起。
我們知道,人體的尿酸是嘌呤代謝的終極代謝物(需要說明的是,現在我們知道果糖和果葡糖漿盡管不是嘌呤,但是二者在人體內也可以直接代謝為尿酸,當然還有其他。所以,痛風者就盡量最好是杜絕市面上的各種甜味飲料),而嘌呤對于人體來說,主要有兩個獲得途徑。
第一個途徑,就是人體自身合成的,這約占所有嘌呤的80%,我們叫內源性嘌呤。
第二個途徑,就是從食物中攝取的,這部分約占總體嘌呤的20%,我們稱之為外源性嘌呤。
搞清楚嘌呤(尿酸)的來源后,我們在梳理下人體的尿酸為什么會升高。
還是先從概念上說起。
風友們都知道,高尿酸血血癥是人體內嘌呤代謝異常導致的尿酸生成過多(占比80%)和(或)排泄過少導致的。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知道,痛風的主要原因是體內尿酸升高俄主要原因是自身尿酸生成過多,約占80%。通過食物攝取的外源性嘌呤僅占20%。
那,從高尿酸血癥的第二個原因就是尿酸排泄過少,這個第二個原因可是與第一個原因同時存在,也可以單獨存在。如果兩個原因都存在,這部分風友豈不是更悲催?
接下來,我們就要搞明白,我們人體都是通過什么途徑把尿酸排出去的,如果發生問題,會在哪一個角度或層面。
我們知道,對于一個正常人(就是沒有痛風的人)來說,體內的尿酸通過腸道和膽管排出的占30%,而通過腎臟排出的就高達70%。
好,既然腎臟對于尿酸的排泄承擔了70%的任務,那么尿酸升高對腎臟的影響從而導致或腎臟對尿酸的排泄出現減少,對于痛風者來說,就是一件極其不愿發生的事情。
事實正是如此,現代醫學研究證實,高尿酸血癥和腎病可以互為因果。
一方面,腎臟排泄尿酸減少,可以導致高尿酸血癥,已經成為高尿酸血血癥的主要原因,且其比例高達90%,這是腎臟排泄障礙導致的高尿酸血癥或痛風。
另一方面,血液中尿酸濃度升高,可以導致因為尿酸濃度過高促使尿酸鹽結晶在腎臟沉淀,從而形成腎結石(尿酸鹽結石占所有原因腎結石的5%~10%)和慢性腎臟病,其結果就是出現腰酸、血尿、蛋白尿、高血壓和腎功能異常等。
對于痛風患者來說,因為有高尿酸血癥的慢性腎臟風友,他的腎功能惡化速度更快。研究顯示,血尿酸濃度每升高1毫升/分升,其腎病風險增加71%,腎功能惡化風險增加14%。
或許正是因為這雙重壓力,產生對于腎的擔憂,才讓題主發出這個問題吧。
痛風患者日常哪些行為在危害本已脆弱的腎?
腎臟的自然衰老、風友自身存在的高尿酸血癥促使尿酸鹽在腎臟組織中沉淀,加重腎臟功能異常速度。
除了上述兩個原因,還有兩個主要因素會促使風友的腎臟功能進一步衰退。
一個因素是風友平素吃的消炎止痛藥和排酸藥。
不管是西藥(包括糖皮質激素在內的激素、生物促進劑、生物抑制劑和生物制劑,止痛藥、消炎藥等)還是中藥,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已經證實很多藥物對腎臟帶來直接損傷。譬如這些藥物成分有的要通過腎臟排泄出去,有的加重腎臟對水的代謝,這些都加重腎臟負擔。
第二個因素,就是風友的日常生活包括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中對腎臟的負擔增加,譬如不運動,喜歡吃得過飽、吃得太好(油膩厚味多),口味重(喜歡咸的食物),常憋尿,經常熬夜...
痛風患者如何做可以較少對腎的危害?
把題主的問題修改了一下。
對于痛風者來說,多吃什么可以保腎?存在著一個辯證關系。
就是你是想通過食療保護已經受傷的腎,還是通過某些行為或改變減少對腎的危害。最佳答案肯定是標本兼治。
標的方向是多吃(做)一些可以保護腎的食物(行為),本的方向是減少對腎的危害或負擔,譬如減少急性痛風發作,避免尿酸鹽在腎臟組織內的沉淀,不是藥等。
關于吃什么可以保腎,很多醫生已經給出了很多有操作性和建設性的答案。
我在這里通過其他的建議,來解決本的問題解決。
我們知道,導致痛風或高尿酸血癥的主因是人體自身生成尿酸過多以及排泄減少。
那避免體內尿酸升高的方便,最有效的自然是讓自身尿酸生成減少,同時增加尿酸排泄。
先說,增加尿酸排泄吧。
增加尿酸排泄的方法有多喝水,這個就不多說了,什么每天2000ml水什么的。
再一個就是調整尿液的酸堿度(pH值),尿液的pH值超過5.6以后,尿液中的尿酸濃度更高,同樣排尿量每次尿液排出的尿酸更多。
然后再說如何讓自身尿酸生成減少。
排出原發性高尿酸血血癥的遺傳和分子缺陷等因素,那就是調整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了。
首先是減重或控制體重。
這個可減輕腎臟危害有啥關系呢?
原來,既然痛風是代謝性疾病,那么減重或控制體重是一切代謝病調理的重要方法之一。統計研究發現,痛風好發于超重或肥胖的人群中。70%的風友體重超重15%以上,上個世紀70年代就有研究報道,減少體重可以降低臨床痛風的發生風險——通過控制飲食,男性體重減少4.5公斤或更多,發生痛風的風險可降低40%。另還有報道說,肥胖的風友接受減肥手術后,血尿酸水平明顯降低,甚至低于達標治療水平,即使停用降酸藥物后,這現象依可以在風友中觀察到。
還有研究對699例風歐患者腹部脂肪和尿酸水平關系的研究顯示,腹部脂肪面積和尿酸水平呈正相關。而皮下脂肪與尿酸的相關性不強。國外的研究同樣支持這一觀點,他們發現腹型肥胖痛風患者的尿中尿酸的排泄比皮下脂肪肥胖者要高,因此認為腹部脂肪蓄積與尿酸升高有關。腹型肥胖尿酸升高可能與生成增多和排泄減少有關,而皮下肥胖可者可有更與尿酸排泄減少相關。
但是采用這種方法的風友一定要注意,減肥雖然是痛風防控的一條有效途徑(這個方法對代謝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預防也同等重要),但短時期內大量崩解代謝出大量尿酸,使血尿酸水平過性升高;或者導致酮血癥,酮體與尿酸競爭排出體外,使尿酸排出減少,誘發痛風。有些風友們這下面明白,為啥在減肥的時候痛風也會發作了罷。
其次是總熱量控制。
風友飲食調理的第二個原則是總熱量控制。什么是總熱量的控制,就是對熱量含量高的食物要減少攝入,尤其是對于紅肉,對于中國人來說紅肉就是豬肉、牛肉、羊肉…這些東西不僅僅嘌呤高,而且他們的熱量非常高,這是有循證醫學證據的。有個叫威廉姆斯人對28000名經常運動的男性中部分人發生了痛風的原因做了研究,發現發生痛風的這部分經常運動的人日常比較喜歡吃紅肉——豬肉、牛肉、羊肉。還有的研究對40000多名健康人隨訪12年,其中800個人出現了痛風,調查發現這800人的肉類攝入是不發生痛風的1.4倍。
所以對于風友來說,就是日常要少吃熱量高的紅肉,說白了就是少吃葷菜。這點是很重要的。
第三,就是平衡飲食,減少脂肪攝入,采取低鈉飲食等。
第四,盡管通過食物攝入的外援性嘌呤對于痛風的發生,并非主要因素,但這個行為通常是導致痛風發作的最后一根稻草。因為痛風患者體內的尿酸濃度一直維持在比較高的水平,總是讓尿酸結晶和急性痛風發作處于臨界值,所以飲食中的少量嘌呤攝入就有可能誘發痛風和促使尿酸鹽結晶和沉淀。因而,減少嘌呤攝入也是很關鍵的。
第五,多運動,增強機體免疫。
最后,通過以上生活方式的調整,如果能夠促使體內尿酸降低,就能避免尿酸鹽沉淀和痛風發作,那么就能達到不吃藥遠離痛風的目標,藥物對腎臟的傷害也不存在了。
風友,我們的目標不就是不吃藥避免痛風嗎?
那你還等什么?
感謝題主邀請回答。
并祝天下無“風”!
更多相關建議:
痛風急性發作是具有隱蔽性,早期痛風患者的癥狀可能不太明顯,但如果是已經確診痛風的患者,經常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而長期得不到規范治療,或者自己疏于控制血尿酸和調整代謝,導致病情進一步發展,那么出現的結果就有不止是影響全身關節活動,而且會引起其他內臟器官的損害,造成生活質量的下降。
而經常痛風的人因為長期出現血尿酸增高,容易出現的疾病就是腎臟受損,主要是在腎小管和腎間質引起炎性反應和尿酸鹽結晶沉積,從而引起尿路堵塞,繼而引發腎臟病變。
我是成都西部痛風風濕醫院痛風科醫生劉良運,今天我就來和大家說一說痛風患者應該如何保腎的問題;但是在此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痛風對腎臟的影響。
痛風患者長期尿酸居高不下容易導致腎臟損傷
我們的腎臟對人體的作用是過濾血液、生成尿液、將廢棄物質和有害物質排出體外等,另外還包括調節尿液的含量和濃度,保持體內一定含量的水分和鹽分,調節血壓。
當身體內的尿酸被血液運輸到腎臟,首先會被腎小球毛細血管濾過,這個過程中形成的尿液就是原尿。包含不少可以被身體利用的營養物質的原尿進入腎小管,這個時候我們的腎臟就會將營養物質和部分尿酸重新吸收。之后,在反復吸收的過程中,調節尿液濃度再經過尿道排出體外。
當因為高尿酸血癥而患上痛風后,人體的尿酸會增多,因為生成過多或排泄不良,就會聚集在體內,給腎臟造成嚴重的負擔,誘發腎臟疾病。因為尿酸的增多導致尿液中的尿酸濃度變高;而尿酸不容易溶于水,就會與體內的鈉離子形成結晶。而長期的尿酸居高不下,尿酸與鈉離子形成的尿酸鈉鹽結晶就會在腎內沉積,引起炎癥和腎功能不全。
因為痛風導致的腎臟疾病主要包括兩種:
- 急性尿酸性腎病:多見于繼發性痛風,繼發性痛風就是由惡性腫瘤、腎臟損傷、過度運動、藥物等多種原因引起的痛風。急性尿酸性腎病是因為尿酸鹽結晶在腎小管內急驟沉淀,這些結晶可以引起腎小管堵塞,腎小管內的壓力因此增高,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從而導致急性腎衰竭。
- 慢性尿酸性腎病:是尿酸鹽結晶沉積在腎組織引起的慢性間質性炎癥,患者病情進展緩慢,一般初期發病不太容易被人察覺,早期癥狀不明顯,但是有可能會出現間歇性的蛋白尿。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可以出現高血壓、氮質血癥等表現,如果不急性進行治療,可以發展為尿毒癥、腎衰竭等危及生命。
- 尿酸性腎結石:由于痛風患者體內過多的尿酸鹽可能沉積在腎組織當中,就容易形成腎結石。通常較小的尿酸性腎結石可以隨尿液排出,在尿沉渣中可見細小褐色沙礫;較大的腎結石可以造成輸尿管梗阻而引起的血尿和腎絞痛,因為排尿不暢繼發感染可以出現腎盂腎炎等,嚴重的尿酸性腎結石可以加快腎功能惡化的進程。
雖然痛風及高尿酸血癥與腎臟功能病變有關系,但是痛風的嚴重程度和痛風導致的腎臟病變沒有明顯的關系。說大白話就是輕度的痛風性關節炎患者可能有腎臟病變,而嚴重的經常痛風的患者不一定會有腎臟病變。
總而言之,痛風患者出現腎臟損傷后,腎功能的障礙同時也會導致尿酸排泄的能力越來越低,從而又會影響痛風疾病的進展,讓痛風患者陷入惡性循環。
痛風患者要保腎首先要控制蛋白質攝入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的飲食結構常常呈現高脂肪、高蛋白、高嘌呤、高熱量、高鹽飲食的“五高”飲食情況,飲食結構的不合理常常也是導致尿酸增高和誘發痛風急性發作的主要因素。
那么,對于痛風患者而言,在飲食管理上需要做的首先就是要控制蛋白飲食,尤其是已經出現了腎臟功能受損的痛風患者,需要注意的是既要控制嘌呤飲食又要控制蛋白飲食,同時保證正常的營養攝入。
- 控制蛋白飲食:蛋白質在體內代謝時產生的垃圾較多,容易導致腎臟代謝能力進一步下降,所以痛風患者需要控制蛋白飲食,一般來說蛋白質的攝入量應該控制在每天每千克體重0.6~1.0克;其中優質蛋白比如低脂或脫脂牛奶、雞蛋清等占60%;如果出現大量蛋白尿的痛風患者,那么就要控制每天每千克體重0.5克蛋白質;需要注意的是尿酸性腎病患者本身免疫力低下,如果短時間內大量蛋白質漏出,容易造成營養不良,所以需要保證營養攝入。
- 控制嘌呤飲食:痛風患者為了控制外源性尿酸的增多,通常需要控制嘌呤飲食;攝入太多的嘌呤會增加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從而為尿酸性腎結石和腎病埋下隱患,所以在日常飲食中要避免嘌呤攝入過多。一般來說對于動物內臟、甲殼類海鮮、魚湯或肉湯等不建議食用,在痛風急性期控制每日攝入嘌呤在200毫克,間歇期控制每日嘌呤在300毫克;此外,在進食肉類、水產類時應該切塊后用熱水焯一下再烹飪,同時搭配蔬菜等促進尿酸排出的食物。
- 控制鈉鹽飲食:鹽對痛風患者影響主要來自于鈉鹽,鈉鹽過高會影響尿酸的排泄,而且不少痛風患者同時會出現腎性高血壓,所以需要控制鈉鹽。一般來說,痛風患者每日攝入食鹽不超過6克,如果合并腎性高血壓或水腫那么攝入量不超過3克,如果水腫嚴重者每天食用的鹽應該低于1克甚至無鹽飲食。此外還要注意含鈉鹽的味精、醬油、醬類、腐乳等,以及餅干、面包等隱形鹽。
- 控制飲水:痛風容易引起腎臟疾病尤其是尿酸性腎結石,主要還是因為尿酸鈉鹽結晶沉積在腎臟所致,所以多喝水有助于減少結石的發生。因此痛風患者需要及時補水,每日飲水在2000毫升以上,需要分次補水,尤其是夏季和運動后要隨時補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痛風患者出現腎功能不全多飲水會加重水腫和高血壓,所以每天尿量小于500毫升時,每天飲水量就要現在在1000毫升以內。
總結:痛風患者保腎的同時要長期降尿酸治療
對于痛風患者而言,保腎不僅僅是飲食方面的管理,還包括不少生活管理內容:如創造安靜舒適的環境,保持勞逸結合和身心愉快,調節壓力和情緒;如進行合適的運動管理,以運動頻率、強度和時間定制運動處方,長期堅持合適的有氧運動。
當然,痛風患者在生活調理保腎的同時,關鍵還是要堅持降尿酸治療,保持血尿酸長期維持在360μmol/L以下。已出現腎功能損傷的痛風患者,在進行降尿酸治療的時候,要根據腎功能正常或受損的情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藥物選擇和調整用藥;在必要時,痛風患者還需要加用保腎和護腎的藥物輔助治療。
更多相關建議:
痛風疾病對腎臟健康的影響確實很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腎結石:痛風病人腎尿酸結石的發病率為10~25%,而一般人群中尿酸鹽結石的發生率僅為0.01%,多為草酸鈣結石。
二、腎病變:尿酸鹽性腎臟病變是痛風最常見的表現之一,占痛風患者的20~40%,因為尿酸鹽容易在腎間質組織沉積,從而誘發多種腎臟疾病。
回到問題中,痛風的人多吃什么可以保腎?
要知道,痛風疾病對腎臟的損傷主要在于機體內尿酸水平高,導致尿酸鹽結晶沉積腎臟組織或形成腎結石,所以想要保護腎臟,就要從源頭下手,控制尿酸水平,降低尿酸鹽結結晶形成的數量及幾率。
由此,痛風患者在飲食上除了適當增加一些有利于尿酸排泄的食物,還要限制高嘌呤食物,確保全天膳食嘌呤攝入量不高于300mg。
痛風人群應該多吃哪些食物:
對于痛風患者來說,可以多食堿性食物(含鉀鎂鈣元素高的食物),因為當體內pH在5.0時,每升只能溶解尿酸鹽60mg,而pH6.0時,尿酸鹽可有220mg溶解,pH在6.6時,幾乎所有的尿酸鹽都處在溶解狀態。研究發現,大部分痛風患者尿液的pH較低,尿酸過飽和易出現腎結石。
尿酸在堿性環境中容易溶解,蔬菜和水果是堿性食物,痛風患者應多吃各種蔬菜和水果,如白菜、包心菜、菜花、冬瓜、海帶、紫菜、西瓜、蘋果、梨等,也可攝入一些硬果類食物,如花生、杏仁、核桃等。西瓜與冬瓜不僅是堿性食物,還有利尿作用,有助于痛風治療。
此外特別推薦一種對痛風及保護腎臟有益的食物—葡萄。
葡萄嘌呤含量很低,又富含鉀鎂元素,對尿酸的排泄有正向促進作用,同時葡萄又是對腎臟健康有益的水果,不過這里建議痛風患者連皮一起吃,葡萄皮中具有的豐富花青素,可以預防腎臟細胞出現炎癥反應,降低尿酸鹽結晶對腎臟的損傷。
于此類似同樣含有豐富花青素及鉀鎂元素的食物還有櫻桃、草莓、藍莓等,都是比較推薦的。
謝謝閱讀,用心碼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更多相關建議:
在有些人看來,痛風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只是發作時很痛而已,只要止住痛就沒有關系了。如果有這種想法,那就錯了!痛風發作,止痛治標不治本。
人體內的尿酸,有三分之二是通過腎臟排泄出去的,如果尿酸長時間超標,就會嚴重損害到腎臟,而痛風最嚴重并發癥之一,就是痛風性腎病,如果得不到控制,最終有可能導致腎衰竭尿毒癥。所以我們在治療時就要保護好腎臟,預防痛風性腎病的發生。要保護腎,就要減少體內尿酸的含量,因此我們要積極配合醫生,采用中西醫結合、內服外敷等方法進行治療,平時更要注意飲食習慣,少吃含有高嘌呤物質的食物,要管住自己的嘴!
有些痛風病人因外感風寒濕邪而發,但多數病人是因為吃了含嘌呤高的食物所誘發。所以,痛風的人,吃東西的時候要多留個心眼。哪些食物能多吃,哪些食物要少吃,甚至不吃,管住嘴很重要。那么哪些食物,經常痛風的人多吃可以保腎呢?
首先、我們應做到以下幾點:
1、對于肉類、水產類食物,我們應先將其切成塊,用熱水洗一洗,選擇吃肉,不吃內臟、魚子,也不喝魚湯或肉湯之類,特別是很油膩的湯汁更不能吃,這樣可以有效減少嘌呤攝入體內。
2、葷素要搭配著吃,如炒肉時搭配一些青菜、海藻等能夠促進尿酸排出的食物,更有利于降低血尿酸的含量。
3、多吃綠葉菜、檸檬、冬瓜、櫻桃等能給臟腑排毒的食物,來幫助排出腎臟內的毒素,輔助人體排出尿酸。
4、選擇一些高熱量,而蛋白質含量低的食物作為主食,比如土豆、藕粉、粉絲、芋頭、紅薯、南瓜等。
5、對于晚期痛風腎病患者,特別要注意控制脂肪的攝入,建議用花生油之類炒菜。
第二、以下食物可以多吃:
谷物類:面粉、大米、玉米;蔬菜水果類:大白菜、韭菜、洋蔥、白蘿卜、冬瓜、黃瓜、苦瓜、葡萄、梨;肉類:瘦肉、雞鴨肉、牛肉、雞蛋;其他類:黑木耳、銀耳、鱔魚;玉米油、橄欖油;綠茶、黑茶;薏米、綠豆、赤小豆等。注意可以多吃,但不是多多益善喲!
第三、以下食物少吃或不吃:
油條、油炸食品、奶油蛋糕;腌制食物、菠菜、柿子;肥肉、動物內臟、香腸、臘腸、咸蛋;大部分海鮮如魚皮、魚干、河蝦;酒類、飲料等。
上述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不妥,請提出您寶貴的建議,我們共同學習;如有需要,請咨詢中醫師;如需了解更多健康知識,請 點贊 關注一聊健康 。謝謝!
更多相關建議:
大部分人都想知道多吃什么可以保腎,但是我想告訴大家,少吃一些東西才能更好的保腎。痛風是由高尿酸引起的,那就必須把尿酸控制在正常水平。除了多喝水多排尿,更要避免高嘌呤飲食,比如酒水飲料、海鮮、火鍋或者久燉的肉湯等等。如果飲食嚴格控制還是尿酸高,那就需要服用降尿酸的藥物了。
更多相關建議:
痛風本身并不會直接導致腎損傷,而導致痛風的元兇——尿酸鹽結晶才是導致腎損傷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尿酸血癥的患者中,有一部分患者會發作痛風,對于另一部分沒有癥狀的患者來說,高尿酸狀態下,他們需要更重視尿酸鹽對腎臟的損害。
在高尿酸腎損傷的早期患者并不會出現明顯癥狀,一旦出現癥狀,比如疼痛、尿血等癥狀,那么患者離腎衰竭、尿毒癥可能只有一步之遙了。
所以,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朋友,需要多多關心自己的腎臟,掌握科學的護腎方法,避免嚴重腎臟損害,這是十分必要的。
對于經常痛風的人多吃什么可以保腎,其實,首先一定是要忌口的,遠離高嘌呤食物,比如海鮮、啤酒、火鍋等,另外,平時要低嘌呤飲食,多選擇水果蔬菜,以及雞蛋、牛奶等食物。
長期健康的飲食可以幫助尿酸控制,以避免痛風的反復發作。所以,對于經常痛風的患者來說,并不是多吃什么可以保腎,而是要養成良好的低嘌呤飲食習慣,只要痛風不反復發作,腎臟就可以避免損傷。
此外,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患者要注意以下幾點,以保護“腎”的健康。
1、多喝水,勤排尿。
如果心臟和腎臟功能正常,建議每天飲水量大于 2 升。
正常情況下,體內絕大部分尿酸都經腎隨尿液排出。但,如果飲水不足,這些蓄積在腎臟和輸尿管的尿酸自然沒辦法隨尿液排出。
所以,多喝水,產生足夠的尿液,就能更好的排出尿酸,給腎臟減輕壓力。
2、讓尿酸降到“達標”
體內血尿酸居高不下,不僅容易形成痛風,還容易結石,損傷腎小管和腎間質。
所以,降尿酸很重要,建議把血尿酸控制在 360 μmol/L 以下;如果有痛風石的話,血尿酸宜降到 300 μmol/L 以下。
一般來說,除了規范的醫藥降尿酸外,還需要堅持改善生活飲食習慣和作息習慣,這樣利于尿酸的控制。
3、避免亂用養腎「藥物」
無論中藥還是西藥,亂吃都可能對腎臟造成損害。不要相信打著「天然無副作用」口號的「保腎」藥物或保健品,沒有副作用往往都是騙人的。
所以,一定不要盲目使用所謂具有「保腎效果」的藥物或保健品。
4、規范用藥,藥物可以不傷腎
如果飲食調整不能達到降尿酸的效果,那么就需要及時采用藥物治療。
某些降尿酸藥物的確有可能出現皮膚損傷,胃腸道不適以及肝腎臟損害等「副作用」,但是只要配合醫生檢查、定期復查,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出現異常第一時間告訴醫生, 這些「副作用」也是可以控制的。
5、定期復查,了解自己的腎功能
根據具體情況定期復查肝腎功能,腎臟B超或CT等檢查,能了解腎臟功能情況,及時發現異常和避免進一步的損害。
而通過肌酐、尿素氮能了解腎臟的實際功能,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最后,腎臟病變往往自覺癥狀很少,所以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患者要定期體檢,以便及時發現異常。
更多相關建議:
您好!痛風的人為了保腎的話,可以吃一些藥物治療,但是在飲食上也要注意,少吃含高嘌呤的食物,最好不要抽煙喝酒,多喝水多做有氧運動。希望以上的回答對您有幫助,祝您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