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壓患者可不可以喝純牛奶呢?有何依據?這個問題一定是一個高血壓患者問出來的。因為這個問題能讓人夠體會到哪種“接地氣”的勁。今天張大夫就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希望能夠幫到那些對這個問題有疑問的高血壓患者朋友。
其實,高血壓患者只要需要控制的好,就是一個正常人,具體吃什么都沒有明確的限制,可以說什么都可以吃,牛奶也不例外。而且就在2011年左右,美國曾經有一些研究指出,服用牛奶蛋白有助于收縮壓的降低。而收縮壓每降低2毫米汞柱,就意味著因中風導致的死亡風險減少6%,而導致的心臟病致死風險也會隨之減少4%。
隨后的一些牛奶和高血壓之間的研究甚至顯示,牛奶的蛋白水解物C12多肽,能夠一直血管緊張素轉換酶而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同時這項研究指出喝牛奶有助于降低高血壓前期患者發展成高血壓的機率。
其實,喝牛奶這種飲食行為是比較健康的一種飲食習慣,這方面鐘南山院士也曾經多次提起過。但是,張大夫還是要提醒廣大的高血壓患者,喝牛奶盡量喝“低脂牛奶”或者“脫脂牛奶”,因為高血壓患者要特別注意控制血脂,而長期大量全脂牛奶可能引起血脂異常,而血脂異常會導致高血壓患者出現更加嚴重的心血管疾病。所以如果讓張大夫推薦我建議廣大高血壓患者盡量有條件選擇“低脂牛奶”或者“脫脂牛奶”。
以上就是張大夫對于高血壓患者如何喝牛奶的相關介紹,希望能夠幫到那些對這個問題有疑問的朋友。如果大家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也可以轉發給親朋好友。
更多相關建議:
純牛奶對高血壓朋友來說也是個很好的東西。
高血壓是指以體循環動脈血壓(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為主要特征(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征。
病因(此處僅從生活方式方面進行):生活習慣因素,膳食結構不合理,如過多的鈉鹽、低鉀飲食、大量飲酒、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酸均可使血壓升高。
吸煙可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過程,為高血壓的危險因素。
高血壓更多是生活方式方面的一些問題導致的循環系統病變。
生活方式中每一個不合理的方面都會加深患高血壓的風險和引起血壓的波動。但是并不代表必須將每個方面都完全限制。
純牛奶比起低脂牛奶、脫脂牛奶來說,脂肪含量減少,膽固醇減少,能量減少。但是減少幅度有限。純牛奶脂肪一般在3g,低脂牛奶在1.5g,總量上來說,對于人體每日攝入的幾十克脂肪來說,影響非常小。
所以純牛奶對于高血壓來說,并不是一個負擔。
相反,牛奶中含有豐富的鈣,達到了120mg/100g。鈣質是控制血壓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元素。
高血壓每日牛奶可以給到最多500g。并且間脂肪和蛋白量計入到總能量、總脂肪量中就好。
關注營養醫師黎明,享更多營養知識。
更多相關建議:
謝邀。
高血壓患者可以喝純牛奶,不過不推薦過多飲用,按照膳食指南,奶或者奶制品每日攝入300g為宜,牛奶中的鈣質含量較高,若過多飲用可能會造成鈣質、蛋白質攝入的過量,一方面增加腎臟代謝負擔,另一方面還可能升高血鈣濃度,反而加速鈣質排出。
或許有一些高血壓的朋友是認為純牛奶中脂肪含量有點高,所以害怕長期飲用會攝入更多脂肪和熱量,最終影響血壓。其實純牛奶中的脂肪含量雖然不低,但也并不高,可以用“適宜”來描述,全脂牛奶(一盒250ml)中的脂肪含量約有10~12g,和我們吃掉一塊五花肉的熱量相當,幾個小時內可能就被消耗殆盡了,所以,高血壓患者愿意適當飲用牛奶的話,對我們的血常規影響并不大。很多朋友可能對“飽和脂肪酸”有一些誤解,例如在肥肉、五花肉、油脂中,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現代很多研究都發現,飽和脂肪的適當攝入和肥胖之間并沒有關聯,飽和脂肪只是儲備適當能量,還有助潤滑關節和軟骨,它能夠提供飽腹感,還能避免我們攝入額外熱量,只是如果過多攝入可引起肥胖,它是一種“中性脂肪”,并非有害脂肪。
相對脂肪來說,反倒是糖分的攝入大家更應當引起重視,糖分攝入的過量會導致血糖飆升,胰島素會大量分泌,加速糖原和脂肪的儲存,而且因為這個效果,我們反而不會感到很好的飽腹感(因為胰島素還會抑制脂肪、糖原的分解),還可能會額外再吃掉不少食物,糖分的過量攝入比飽和脂肪過量攝入對人體更有威脅,如誘發高血糖、迅速促進肥胖。所以,選擇牛奶,純牛奶是很好的,而一些風味奶,如香蕉巧克力奶,草莓奶,紅棗花生奶等添加了較高蔗糖的加工奶類,最好是少喝一些。
還有一些高血壓朋友也不愿意選擇全脂牛奶,都選擇脫脂奶或者低脂奶,其實這也沒有太大必要,脫脂和低脂奶中的脂溶性維生素成分缺失,如對人體十分重要的維生素D成分,缺乏飽和脂肪,牛奶少了很多本來的香醇風味,大腦滿足感不強,牛奶給予的飽腹感也會大幅下降。
與其擔心從普通的純牛奶中攝入的脂肪,高血脂患者更應當提防一些明確對自己不利的食物,例如油炸類、加工類、煙熏、腌制類食物,它們中的添加劑成分較高,其中有“反式脂肪酸”,可升高血脂,對高血壓患者也不理,煙熏、腌制類食物中食鹽含量較高,頻繁食鹽的攝入同樣對高血壓患者不利。
更多相關建議:
高血壓患者完全可以喝純牛奶,而且并不用刻意選擇低脂、脫脂牛奶,不過推薦選擇無糖的奶,避免“風味牛奶”,如巧克力奶、香蕉奶、麥香早餐奶、紅棗奶等等,因為它們添加了較多糖分,糖分攝入的過量可能反倒對高血壓患者不利。很多高血壓患者不愿意喝純牛奶,認為純牛奶中脂肪含量較高,會影響血脂,同時影響血壓,認為最好就是選擇脫脂奶、低脂奶。
純牛奶中的脂肪、膽固醇高嗎?
其實即使是全脂牛奶中的脂肪含量也并不算有多高,100g約含有3~3.8g,高血壓患者每日的脂肪攝入量建議控制在總熱量的30%左右,舉個例子一個體重60kg的女性高血壓患者(輕體力),每日需要熱量約1800~2100大卡,那么脂肪提供的熱量約在540~630大卡,1g脂肪能提供能量9大卡,所以每日所需脂肪約60~70g,每日我們推薦攝入奶/奶制品300g左右,一杯牛奶區區10g都不到的脂肪,有什么好怕的呢?比起吃一包薯片、吃一根油條來說,它可要友好很多。可以說如果把純牛奶(全脂)作為早餐的話,一個早上的時間還沒到就能消耗殆盡了,它們對血脂基本沒有影響。還有朋友也擔心牛奶中的膽固醇,牛奶真的冤枉,牛奶中的膽固醇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另外,全脂牛奶因為含有脂肪,其中富含更多脂溶性維生素成分,如維生素D,而維生素D的缺乏可能引起軟骨病、骨質酥松,它也是促進鈣質吸收的幫手,牛奶作為日常的補鈣首選,自然是鈣質利用率越高越好。另外,純牛奶(全脂)中因為飽和脂肪較為豐富,所以口感更香醇,而且飽腹感更好,能讓我們更好地控制額外熱量的攝入。
飽和脂肪、膽固醇是加重高血脂的因素嗎?
最新的研究很多都已證明,誘發心臟病、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的必要因素并非飽和脂肪和膽固醇,低脂高碳(降低脂肪的攝入,脂肪的熱量部分用碳水化合物代替)的飲食完全沒有降低三高、肥胖的發生幾率,相反,還可能會增加其發病幾率。飽和脂肪一直都被認為是肥胖和三高的罪魁禍首,但其實它是一種中性脂肪,并非有害脂肪,它的作用是儲存熱量,潤滑和保護骨骼和關節,只要我們合理地攝入,并不會造成亞健康的狀態。膽固醇也一直被大家誤解,其實我們的身體離不開膽固醇,它是細胞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擔負這身體中各種物質的交換傳輸,我們不是要避免膽固醇的攝入,而是盡量增加所謂“好膽固醇”的量,降低“壞膽固醇”的量。
好膽固醇被稱為“高密度脂蛋白(HDL)”,它能夠加速血液中已經無用的膽固醇代謝,快速處理,維持血液中膽固醇平衡;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會讓膽固醇循環流動在血液,和細胞傳遞物質,若LDL過多,HDL過少,則可能會造成高血脂,也可能增加高血壓發病幾率,但其實“壞膽固醇”不壞,他倆只是各司其職罷了。
飽和脂肪攝入合理,能夠增加飽腹感,儲存適宜能量,而且它也是減少“糖分”攝入的因素,糖分攝入的過量更容易引起肥胖、造成饑餓,因為胰島素的作用會增加脂肪的儲存量,減少糖原、脂肪的分解,反倒讓我們饑餓。所以脂肪不是吃得越少越好,而是所有能量均衡攝入,才對身體最有益。而膽固醇也并非越少越好,而是盡量不要讓壞膽固醇過量,好膽固醇過少,這需要我們長期改善飲食習慣,避免過多加工類、油炸、燒烤等等不健康飲食方式來調理。
高血壓患者喝牛奶優點何在?
牛奶是一種飽腹感很強的飲品,牛奶富含乳糖,但乳糖分解速度緩慢,所有有助拖延消化速度,提高飽腹感,也不會對血糖有太大影響。牛奶營養豐富,被稱為“白色血液”,是日常鈣質的重要來源之一,牛奶能提供多種礦物質,脂溶性維生素,而且熱量、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都比較合適。牛奶中的蛋白質豐富,屬于優質蛋白,吸收率能在94%以上。高血壓患者適當喝純牛奶絕對是利大于弊的。
更多相關建議:
??????????????????????本文由全科掃地僧為您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不足之處,敬請指正,文章僅供參考,不作為醫療建議。
更多相關建議:
感謝邀請。
高血壓患者可以喝純牛奶,純牛奶營養豐富,是日常補鈣的主要食物,屬性溫和,有何不可喝?有很多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患者可能是由于擔心牛奶中脂肪含量多、膽固醇含量多,而且還含有一種叫“乳糖”的成分,心里有所擔憂,恐影響自己的血常規。其實這有些過于杞人憂天了,牛奶對三高患者來說都是很合適的飲品。
一個一個來說吧,如牛奶中的脂肪含量,100g全脂純牛奶含脂肪約3.8g,膳食指南推薦每日奶/奶制品攝入量300g,每日從牛奶中能攝入約10g脂肪,10g脂肪是多還是少?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其他食物中的脂肪,100g豬里脊肉含7.9g脂肪,100g牛里脊含約2g脂肪,牛奶和魚蝦、牛羊肉提供的脂肪相差不大,其實可算是低脂食物了,10g脂肪一個早晨估計就消耗殆盡了。每日脂肪的推薦攝入量,對于有嚴重高血壓或高血脂患者來說限制在20~25%,大眾輕體力活群體每日需求脂肪約有50~60g,區區牛奶提供的10g脂肪可還完全達不到要求。所以,高血壓患者并不用擔心純牛奶中的脂肪含量高,如果醫生嚴格限制脂肪攝入,可選擇低脂、脫脂純牛奶,但其實并不推薦,畢竟全脂牛奶飽腹感好,而且脂溶性營養成分更豐富。
膽固醇呢?牛奶是很典型的低膽固醇食物,并不影響總膽固醇,另外,食物中攝入的膽固醇其實只影響總膽固醇20%左右,對膽固醇影響更嚴重的是內源性膽固醇,內源性膽固醇占總膽固醇80%以上,與其擔心食物中攝入的膽固醇,更應當注重合成分泌膽固醇的臟器 - 肝臟的健康,并且重視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濃度,低密度脂蛋白會增加膽固醇在血液中的循環,數量過多則會影響血脂,應當多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濃度,能加速膽固醇代謝,平衡血清膽固醇,這需要我們日常適當鍛煉,并控制合理體重,有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
牛奶中的“乳糖”呢?會影響血糖嗎?牛奶中這乳糖雖然帶一個“糖”字,但它對血糖的影響實在太小了,它的分解速度尤其緩慢,需求特定的乳糖酶,而且會先分解為半乳糖,歲后再緩慢分解為葡萄糖,國人很多人體內還多少缺乏乳糖酶,因此有輕重不同的“乳糖不耐受”情況,所以牛奶并不算好消化的食物,它能拖延食物消化速度,反倒還能幫助血糖的平穩。牛奶的升糖指數(衡量食物單位時間升高血糖能力指標)在20左右(高于55屬于較高升糖指數食物),單獨乳糖的話約30左右。所以,牛奶對血糖影響也是很小的,總體來說,對三高患者的影響極小,只要適當飲用的話,并不影響血常規,是利大于弊的。
更多相關建議:
從現階段的國內外相關研究來看,高血壓患者是可以喝純牛奶等奶制品的,奶類對血壓的控制及心血管疾病的預防有利無害,只要喝純奶不會有拉肚子等乳糖不耐受的問題且沒有過敏情況,高血壓患者是完全可以把牛奶作為日常飲食中的一部分,每天200~300ml的純牛奶是比較推薦的攝入量,讓牛奶來為我們的身體提供豐富的礦物質、蛋白質等營養素。之所以可以這樣肯定的回答,是因為有強有力的證據證實了牛奶等奶類對于高血壓以及心血管疾病并不會產生不利影響,具體依據舉例來說:一、先來看我國衛計委以及中國營養學會對此的建議和看法:在衛計委發布的《高血壓患者膳食指導》中,提到過奶類的每日推薦攝入量為200~300ml為宜,可以選擇考慮脫脂或低脂的牛奶、酸奶等。圖為高血壓患者膳食指導截圖)這種建議都是經過大量的研究數據匯總得來的結論,所以可信度及權威性是極高的,高血壓患者也可以自行在網上查詢一下,相對于眼花亂的網絡科普文章,官方以及衛計委的建議更可信不是嗎。一、再來看看國外對奶類與高血壓患者的相關建議:去年在國際頂尖的醫學雜志《柳葉刀》上刊登過一篇研究顯示:攝入乳制品有利于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以及降低全因死亡率。這項研究涉及到21個國家,對13萬人進行了長達9年的跟蹤數據匯總。它們是世界公認的健康飲食結構,其中都涉及到了奶類,適量的乳制品是飲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用大量的數據證實了其對心血管疾病預防的好處,地中海地區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很低也源于這種飲食結構。(這篇報道在中國循環雜志也有刊登)所以,不論從理論角度還是實踐角度,從國內的情況還是國際上的推薦,高血壓患者都是可以正常攝入純牛奶等奶制品的,雖然其對降低血壓的效果不大,但是并不會起到不利的作用,同時高血壓患者的飲食還要注意限制好總能量,在平衡膳食的基礎上控制鈉的攝入,增加鈣、鎂等無機鹽與維生素的蔬菜、水果、豆制品和魚類等食物的選擇。
控制血壓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情,飲食可以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所以高血壓患者飲食要多多注意。
謝謝閱讀、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更多相關建議:
大家都知道奶制品是鈣的良好來源,而鈣對高血壓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每天應攝入1000mg的鈣為宜,連續補鈣八周可使血壓下降,有些高血壓患者不給降壓藥,也可使血壓恢復正常。我們建議高血壓患者每天攝入相當于液態奶300-500克,100克純牛奶=100克酸奶=12.5克奶粉=10克奶酪(按照蛋白質的量進行交換)。建議大家盡量選擇原味純牛奶不要選擇果味奶制品,因為普遍果味奶制品都含有添加糖,添加糖攝入過多,不利于體重及血脂的控制。高血壓患者應嚴格控制體重及血脂,體重每增加12.5kg,收縮壓可上升10mmHg,舒張壓升高7mmHg。有什么問題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看到就會回復的。
想了解更多關于糖尿病的實用干貨
想讀到醫生原創的糖尿病教育文章
請關注在線指導控糖先行者——微糖
更多相關建議:
小結:純牛奶屬于優質蛋白質食物,還富含鈣。這兩者對于高血壓的控制都有幫助。但是平時也要注意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服藥并長期監測,延緩或避免因為高血壓導致的各種并發癥的發生。
更多相關建議: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喜歡就點個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