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我的一個朋友去世了,他做過心臟搭橋手術已經(jīng)有20多年了,他每天堅持走兩萬多步,最后這幾年不喝酒了,但是吸煙,一天早上,起床后感覺不舒服,醫(yī)保卡還沒有找到,手機啪一下,掉地下,人也倒在了地板上,老婆聽見后馬上進行急救,無濟于事人就這樣走了,他可是天天進行走路健身啊!
好多文章都說走路能夠強健心臟,如果沒有強健的話,是你走路的強度不夠,因為好多人認為散步就是走路健身,如果你的速度心跳達不到你年齡的極限,你走多少路也不是健身,而是消食,我的感覺就是這樣,因為我有早博的癥狀,我走了20多年路了,這個癥狀還沒有消失,吃藥也沒有明顯的效果,喝涼水,吃涼食,或者是受涼,就一定要發(fā)生早搏,但是呢?在早波發(fā)生的時候,我走走路就不知不覺的緩解了,所以說運動對心臟是有很大影響的。
更多相關建議:
可以增加心臟的氧氣供應量,改善心肌缺血。再者,步行運動可以使心臟壁加厚,心肌發(fā)達,心臟的收縮能力增強,增加心臟泵血功能,使每次收縮搏出的血量大大增加,心臟放松時間相對延長,心臟得到適度休息,功能得到改善和提高。
另外,步行運動還能提高血液的纖維蛋白溶解活性,防止血凝過高,對預防和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展很有幫助,防治繼發(fā)的冠心病。
再者,運動能夠減少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發(fā)生以及利于控制這些基礎疾病,減少誘發(fā)心臟疾病的作用。
同時,走路運動可以通過改善微循環(huán),改善周圍組織的循環(huán),起到增加血液循環(huán)作用,再加上走路運動可以提高心肌的運動耐力,增加心臟的輸出量,這樣對于整個循環(huán)系統(tǒng)都是有好處的。
所以說,長期堅持的有氧運動,帶來的是心臟能力的增加以及心臟疾病的減少。
什么人能夠走路健身,哪些人走路多了會對心臟有反作用,應該注意休息?
對于走路這個運動方式給心臟帶來的作用,我們應該理性的看待,不能所有人一概而論。
對于健康人來說,走路鍛煉也好,其他運動形式鍛煉也罷,只要不是過于劇烈運動,過度勞累,都可以積極的參與到運動中來,它對于身體的益處以及對于心臟的好處,這是無可厚非的。
而對于心臟病人乃至一些基礎疾病患者,運動就需要分情況而論。
比如說沒有心力衰竭的心臟病人,運動沒有嚴格的限制,這時就應該力所能及的參與到運動中來。
而對于心力衰竭患者,心臟功能明顯受限制,或者說基礎疾病患者,血壓特別高,運動會帶來風險,以及一些其他身體狀況不允許參與到運動中來的情況,這時就應該避免運動,注意休息。
尤其嚴重心力衰竭患者,運動會增加心臟負荷,增加心臟工作壓力,不僅起不到鍛煉身體作用,還可能會誘發(fā)心衰或者加重心衰,甚至帶來嚴重的后果。
那么對于適合走路運動的人,如何走路才能強健心臟?需要哪些注意事項?
第一,對于走路運動,應該循序漸進的過程。
初期開始運動,可以從少量的運動開始,可以逐漸從每天一到兩次20分鐘增加到一小時,尤其是年齡偏大的人開始參與運動,更應該注意循序漸進。
從慢走鍛煉逐漸增加到快走。最好每天堅持鍛煉,之前來說每周不少于5天。
運動強度應該因人而異,如果健康人運動強度可以適當增大,而對于已經(jīng)有冠心病的人,運動強度應該適當減小,運動時心率控制在110次/分以下,運動時間也應該相應縮短。
第二,走路運動推薦以快走為主,這是有氧運動的良好的方式。在運動前后應進行5~10分鐘較輕松而有節(jié)奏的準備活動和放松活動,或者先慢走再逐漸快走,使心率變化適應運動強度的變化,這樣可避免運動后出現(xiàn)不適反應。
第三,走路運動應該以餐后1小時運動為益,不應該飯后立即運動。更不應該吃的過飽之后參加體育運動。
第四,參加步行等體育運動之后,應該適當休息后再去從事其他活動,尤其在運動后,避免立即洗澡,以免影響到身體血液供應。
第五,運動同時要注意天氣變化,比如寒冷季節(jié),本身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fā)季節(jié),如果運動,就應該注意避免寒冷刺激。所以寒冷季節(jié)選擇室內(nèi)運動,或者運動時選擇午后溫度偏高的時候進行。
第六,不能變走路運動邊抽煙。有著吸煙的人,原因在走路等運動時叼著一根煙,邊走邊吸煙,這是更不利的一項運動,這樣可以加速有害物質(zhì)在身體的循環(huán),更不利于身體健康。
所以說,對于走路運動等等運動健身,也有很多的注意事項,日常也應該做好這幾個方面。
綜上所述,走路是一種良好的健身方式,這種運動是能夠起到強健心臟作用的,應該注意運動方式和注意一些事項,但是對于有著心力衰竭等等不適合運動的人,就應該注意運動帶來的心臟負擔加重,避免長期運動。
我是@全科醫(yī)聊,碼字不易,希望對您有幫助,感謝您的支持關注!
更多相關建議:
走路確實是促進血液循環(huán)!打個比方,人的身體好比是個縫紉機,或是汽車,如果長時間,不用它做衣服,不開汽車閑置著。是不是就機器銹蝕了?常時間坐著看電視,躺著玩手機,身體健康系數(shù)肯定下降,所以說,生命在于運動![比心][加油][ok][中國贊]
更多相關建議:
完全不可能
強健心臟最根本的是要讓心臟以更高心率跳動起來,走路時,心臟基本還是原來正常的心率跳動,對心臟的刺激鍛煉完全做不到,因此,我認為走路不過是活動,而跑步才是運動。
走路適合年紀特別大的老人,這個時候老人己強健不了心臟,能夠保持正常功能不退化就不錯了,老人適當?shù)刈咦撸瑢】颠€是有好處的,心臟有問題的人也不能跑步,只能適當輕緩地走走。
所以依靠走路鍛煉的有三種人,一,年紀大不適合劇烈運動的人。二,身體健康有問題的人,不能劇烈運動的人。三,怕苦怕累、能力不行的人。
第三種人當中,有的人雖然年齡不大,也沒毛病但就是沒有運動天賦,跑步吃不消。還有一種就是怕苦怕累,跑步對心肺的強烈刺激,一般人難以承受,這種苦和累會讓人望而卻步。
因此,說走路鍛煉就是無稭之談,走路不過是彎彎腰伸伸腿之類的活動,走路走多了不但鍛煉不了身體,還會加重腰膝勞損,增加疲勞。
強健心臟就要跑起來,讓心臟劇烈跳動起來,一般人跑步都以最大心率的80%的速度跑,我覺得有能力的話,也可以用極限速度,極限心率沖刺一下,讓心臟最大限度地得到鍛煉。
當心臟劇烈跳動后,心臟的能力得到極大的提高,心臟以最強烈的收縮泵血,對整個心血管系統(tǒng)都有全面的改善。
而走路心臟還是和平時一樣平穩(wěn)地跳動,等于沒有鍛煉到心臟,包括呼吸,也沒有多大地改變,整個心肺功能基本沒有變化。
因此,依靠走路是強健不了心臟的,只有當心臟跳動的頻率超過平時正常的心率時,心臟才會得到鍛煉,心臟才會變得更強健,這就需要劇烈的運動,而不是平緩的走路。
更多相關建議:
作為一個54歲的中年人,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
我認為,走路能達到強健心臟的作用。因為我有這方面的切身體會。
2010年左右,我43歲,大概由于工作勞累的原因吧,出現(xiàn)了心跳異常、夜晚睡覺容易驚醒等感覺。到醫(yī)院做了檢查,說是心臟ST段異常,心肌缺血。醫(yī)生為我開了一段時間的藥品,要求我按時服用。
在此之前,我堅持的運動是跑步。因為心臟出現(xiàn)了這種問題,所以我改跑步為走路了,因為擔心跑步運動量過大,不利于病情恢復。
這樣,一邊吃藥,一邊堅持每天走路半小時到一小時,我的心臟一兩個月之后再檢查,恢復了正常。
后來的幾年里,我的心臟又出現(xiàn)過類似的問題,都是一邊吃藥,一邊堅持每天走路,然后心臟恢復了正常。
如今,我54歲了,心臟基本健康,體檢心電圖每年都正常。
而我每天走路的習慣幾乎每天都在堅持。
現(xiàn)在我每天要求自己走路一萬步,也就是5公里左右。一般不多也不少。
因為我自己的以上經(jīng)歷,所以我認為走路對強健心臟有好的作用。我非常相信這一點。
以上回答,姑且作為朋友們的健康參考吧!
更多相關建議:
走路步行屬于有氧運功,而走路是人唯一能持續(xù)、終生的運動。走路的好處很多,走路能夠起到強健心臟的作用,能使心臟的舒縮功能相應加強,而且是增強心血管系統(tǒng)的功能和心肌梗塞癥康復醫(yī)療的重要手段之一。很多心臟病患者就是從“走”開始通向健康道路的。
走路有快有慢,應該有意識地釆用正確的走路姿勢為自身健康服務,走路要有一定的步幅、速度、時間、距離要求才能對身體產(chǎn)生代謝刺激作用,才能達到運動效果。為了使走路堅持得更長久,減少走路的損傷,走路的強度應循序漸進地進行。
更多相關建議:
對于心臟基本健康的人來說,走路一定能達到強身健心的作用,這是國際專家們都認同的觀點,沒有錯。心臟的收縮波動功能就是心臟肌肉功能。經(jīng)常運動心肌肌肉細胞代謝好、發(fā)育好、功能好。心臟是全身血液循環(huán)的發(fā)動機,心臟功能的好壞也影響著血液循環(huán)的質(zhì)量。
更多相關建議:
不能,可能作擴胸和甩手操會強健心臟。
更多相關建議:
#走路能達到強健心臟的作用。走路能使心情好,走路能忘記煩惱,走路能使血液循環(huán),使有害的物質(zhì)排出來,每天堅持5O一60分鐘,由慢到快,定時定點,屋內(nèi)屋外都可以了,一定要堅持一下了。
更多相關建議:
走路和走路有天壤之別。有些人走的氣喘吁吁,一身微汗,心跳明顯加快,這才是走路鍛煉!
大多數(shù)人都是遛彎兒,踱步,而且時間不長。鍛煉中沒有微喘和微汗,基本沒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