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種植條件有哪些?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你提到生姜種植有那些條件在這里我來分享一些經驗給你。

          生姜的生態種植方法:

          一、選擇有一定坡度、稍陰、土質疏松、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豐富、透水透氣性好、排水及灌溉方便、對水肥保持能力強的地塊作為種植地為宜。土壤類型以砂質壤土、壤土、黏壤土或者重壤土為最佳。生姜不宜連作,要與豆科、水稻、十字花科進行輪作。整地達到土壤無大坷垃、上部疏松下部結實的標準。生姜具有生長期長的特點,因此基肥要結合整地的同時一次性施足,可施鉀肥375~450kg/hm2+充分腐熟的有機肥45t/hm2。

          二、精選姜種,在采挖時,選擇顏色淺黃、長勢飽滿、個體肥大、新鮮、具有光澤、表皮光滑、沒有病蟲害發生、長有1~2個壯芽、單個重在50~75g的根莖作為種姜。并采取下窖貯藏或者與分層,一層沙一層姜堆在室內儲藏。播種前將種姜取出,去除表面粘的泥土,剔除腐爛、長霉、長勢弱的姜塊。為了使其盡快發芽,可將種姜浸泡在50%多菌靈500倍液等溶液中,起到較好的消毒效果。然后選擇在晴天的8:00~9:00將消毒的種姜放在陽光下曬2~3d,待姜塊的表面發亮時,采取保溫的方式進行催芽,即覆蓋稻草,溫度控制在20~25℃,保持濕潤狀態,待姜的芽萌發至長度達到1cm左右時即可結合姜芽的大小、長勢強弱進行分級播種;也可采取藥劑浸種的方式進行催芽,即先將種姜攤開,晾曬1~2d后浸泡在1∶1∶120的波爾多溶液中,10min后取出來,用濕砂一層層碼好厚度為30~40cm,蓋上薄膜,置于20~30℃的溫度條件下,8~10d即可播種。

          三、播種時間宜選擇在3月上旬,在溫度低、需要催芽的情況下,播種時間宜選擇在4月初左右。播種的方式可選擇穴栽或者條播。穴栽即播種前先按照40cm×30cm的株行距開好深為15cm左右的穴,澆入稀釋后的糞水,待充分滲到土壤中后,將種姜放入,每穴播1塊,然后將過篩的細土及肥覆蓋上。條栽即先開深為10~20cm的溝,控制行距為35~40cm,將基肥施入,放入種姜,株距約為27cm,然后將土覆上,保持與地面相平即可。用種量為7.5t/hm2左右。播種前1h先澆充足的水,使土壤處于濕潤的狀態后再播種。播種時水平地將種姜放入,保持幼芽都朝向一個方向,用手輕按將其壓到土壤中,最后用厚度在5cm左右的濕土蓋上。

          四、科學施肥?幼苗出土后,當莖的長度達到30cm左右時,要及時進行搭架。用直徑為手指粗、長度在1.5~1.8m的木棍或者竹竿插入穴、溝的外沿,每蔸插1根,每4根距離地面1.2~1.4m用繩子捆扎在一起,呈X型,以便于除草、追肥等。引生姜蔓爬到搭好的架子上,當主莖蔓的高度達到1.4~1.5m或者側枝的長度在20~30cm時,要及時進行打頂,以防生長過旺;生姜現蕾、開花時期,每隔10天左右摘除花蕾1次,以促使養分盡可能地轉向地下根莖,提高生姜產量。生姜的生長持續時間很長,對肥料的需求也較多。除了施入足夠的基肥,還要進行多次追肥。追肥的種類主要選擇復合肥、有機肥等。當苗分枝數達到1~2個、高度長至約30cm時,施入尿素300kg/hm2或者用清糞水對苗澆施作為追肥;8月上旬前后,在距離生姜植株15cm左右的位置開溝,追施硫酸鉀365kg/hm2、復合肥750kg/hm2,然后將土覆蓋上并進行澆水,以使肥料盡快溶解、防止燒苗;在生姜的地下根莖開始膨大時,為了保障營養的充足,追施硫酸鉀230~320kg/hm2、尿素125~250kg/hm2。

          五、防旱防澇,遮陰降溫?生姜對干旱、澇災抗性不強,對水分條件要求較為嚴格,不能積水,也不能缺水。在水分管理上,保證土壤處于濕潤狀態即可,在溫度較高的時段,要及時澆水,收獲前的10天左右不可澆水。若生姜的根莖長出地面以上,會導致其表皮加厚,品質降低,因此要及時蓋土,厚度以3cm左右為宜,一般在肥水管理的基礎上蓋土2~3次即可。生姜喜在遮陰、溫度適宜、沒有強光照的地方生長,在光照強、溫度高的夏季,要進行遮陰處理,以確保生姜的健壯生長。

          六、病蟲害防治?生姜常見的病蟲害有:斑點病、腐爛病、姜瘟病、軟腐病、根結線蟲病、姜螟、異形眼蕈蚊等。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法。盡量物理防治、少用藥劑防治,如用要用藥就選擇低毒、低殘留、無污染的藥劑。斑點病防治上,可選擇50%百菌清800倍液進行噴灑處理,每隔7~10d噴1次。腐爛病一般7月開始發生,8~9月大發生,一旦發現植株感病,要及時將之拔除集中處理,并將攜帶病原的土壤挖去,撒上石灰等進行消毒,然后填入潔凈、無病菌的土壤。姜瘟病的防治,可用適量的石灰氮等對土壤進行消毒;一旦有病株發生,要及時將之鏟除,并將周圍50cm以內生姜植株都清除,把帶病菌的土壤挖去,撒上石灰等消毒后填入干凈、無病菌的土壤。軟腐病的防治,可用50%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100倍液等進行灌根處理,效果較好。根結線蟲病的防治上,可用氯化苦等對土壤進行熏蒸處理,也可采用1.8%阿維菌素2000倍液進行灌根處理,切記每次灌后要及時澆水1次。姜螟的防治,通過清理田園、人工捕捉等方式進行處理,

          以上回答希望能幫助到你,有空記得關注我哦!謝謝!

          更多相關建議:

          生姜喜溫暖濕潤的環境條件,不耐低溫霜凍,生姜的種植時間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

          生姜根莖(姜塊)生長需要較高的溫度。在16~18度以上才能發芽,在20~27度時姜塊發育迅速,月均溫為24~29度最適宜根莖分生,在15度以下停止生長,達40度時發芽仍無妨礙。但低于10度以下,姜塊容易腐爛。

          更多相關建議:

          地溫,氣溫,光照(生姜喜陰),不能太干旱,土壤最好為沙質

          更多相關建議:

          生姜的種植條件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1.溫度 生姜起源于熱帶地區,在系統發育過程中形成了喜溫不耐寒的特性。溫度條件是生姜栽培的重要考慮因素。生姜各個生長時期對溫度條件的要求不一樣。生姜幼芽可在16℃以上溫度條件下萌發,但生長非常緩慢。萌芽的適宜溫度為22℃~25℃,在高溫條件下,發芽快,但不健壯。莖葉生長以20℃~28℃較為適宜;根莖膨大盛期最適宜溫度為25℃,且要求有一定的晝夜溫差,白天25℃,夜間17℃~18℃,以利于養分的制造和積累。秋季氣溫降至16℃以下時,生姜植株便停止生長,遇霜既開始枯萎。

          【覆膜增溫可以實現早收獲,早上市,爭取更大的種植效益。】

          2.光照 生姜喜光較耐陰但不耐強光,在中等強度的光照條件下生長良好;若遇強光,則植株反而生長不旺,葉片的葉綠素減少,甚至發黃枯萎。若陰雨天氣過多,光照不足,對姜苗生長也不利。生姜不同時期要求光照強度亦不同。發芽期間要求黑暗,幼苗期間要求中等強度光照,在半蔭半陽狀態下生長良好, 旺盛生長期同化作用較強,需光量大,應拆除覆蓋物,滿足其光照條件,以積累更多的光合產物。

          【在半蔭半陽的光照條件下,姜苗生長良好。】

          3.水分 水在生姜植株體內含量超過90%以上,是生姜植株及其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生姜植株通過地下部分的根系吸收水分,地上部分向外散發(蒸騰)水分。早在1727年英國牧師黑爾斯就發現草本植物在天氣干熱時,一天蒸騰失水的量可超過整個植株的重量,但是作為草本植物的生姜是淺根性作物,根量不多,特別是吸收養分和水分的纖維根較少,根系不發達,吸水力較弱,土壤深層的水分不能充分利用。生姜如果遭遇較長時間的干旱,則植株矮小,產量降低;但如果遭遇的雨水過多,土壤積水,同樣容易導致姜生長發育不良,引發病變,造成損失。所以,適宜的水分是生姜正常生長發育并獲得高產的重要保證。南方地區夏秋季節雨水較多,但分布不均,經常遭遇干旱和水澇,這是生姜種植需要認真解決的課題。

          【適宜的水分是生姜正常生長發育并獲得高產的重要保證。】

          4.土壤 生姜對土壤適應性較廣,無論是沙土、壤土或粘土都能生長,但以土層深厚、土質疏松而肥沃、有機物豐富、通氣性良好、易于排水的沙壤土栽培為好。不同土質對生姜的產量和品質有一定影響。沙性土壤農事操作方便,根莖光潔美觀,含水量較少,干物質較多,但保水保肥能力弱,容易遭遇干旱為害,且不能做到均衡持續供給養分,產量較低,根莖微黃。如果泥土黏性強,其地下根莖生長延伸受到限制,且在收挖時泥土附著在生姜上,除去泥土很麻煩,因此以沙壤土最為適宜。當然,生姜也會因栽培方式不同,對土壤的要求也不一樣。如果采用撬窩栽培的方式,沙壤土則不易成形,土壤較黏一些,反而便于撬窩成形。生姜對酸堿度的適應性較強,一般在pH值5.5~7范圍內,植株生長較好,PH值在8以上或5以下時,則植株矮小,葉片發黃,長勢不旺,根莖發育不良。在同一土塊,生姜忌連作。由于土傳病害防治十分困難,而且成本較高,特別是姜瘟病,技術性要求較強,因此一般不宜連作,特別是在沒有種植經驗的新區更不宜連作。

          【沙壤土有利于田間作業。】

          5.養分 生姜在生長過程中,對礦質元素的吸收動態,與植株鮮重的增長動態是一致的。幼苗期植株生長緩慢,生長量小,對礦質元素的吸收量也少。旺盛生長期生長速度加快,其礦質元素的吸收量也增加。生姜喜肥耐肥,全生長期吸收的鉀最多,氮次之,磷居第三位。氮肥可顯著促進植株生長,改善葉片的光合性能和植株的營養狀況.從而促進養分的同化、運輸與合理分配,最終使生姜產量提高。相當部分姜農重視氮肥施用,但又忽視了鉀肥和鋅肥、硼肥等微量元素的合理、足量施用,這是影響實現生姜高產穩產的重要因素。生姜與其它農作物不同,它對鉀肥的需求量超過氮肥。鉀肥是生姜高產穩產的必需的營養元素,主要負責植株體內的物質轉化,對提高植株抗旱、耐寒、抗病蟲害能力,提高生姜產量和品質有顯著的作用。很多生姜種植區的土壤都不同程度的缺鋅缺硼,因此生姜種植者必須重視補鋅和補硼。植物缺鋅生長發育停滯、葉片縮小、莖節縮短。硼的作用是將葉片制造的養分向塊莖疏導,當硼缺乏時,葉片制造的養分不能輸送到塊莖,造成姜塊莖裂口,品質變差。因此在多數姜田施用鋅肥和硼肥都有顯著提高產量的效果。

          【合理、充足的養分是生姜實現高產優質的必要條件。】

          更多相關建議:

          播種生姜的時間建議選擇上每年的4~5月份,種植的生姜莖塊需要選用健康粗壯色澤優良的品種,土壤得要殺菌消毒再使用。生長旺期以氮磷鉀元素肥稀釋灌溉,同時做好防病防蟲工作。

          1、播種時間

          種植生姜的時間一般選擇在每年的4~5月份,不過在靠近西北地區種植時間可以提前一個月,在3月份就開始種植,不然成熟的時間會太晚,對于生姜的收成有不利影響。

          2、種植基質

          種植所用的生姜莖塊,得選用健康粗壯色澤優良的,姜塊上有明顯芽點的生長能力更強。土壤方面以透氣排水性較強的沙壤土,在種植前給土壤消毒殺菌一次,以免土壤中有病蟲害殘留。

          3、添加肥料

          在生長種入土壤前,可以用有機肥和腐熟肥加入土壤中作為底肥,而在生姜的生長旺期以氮肥、磷肥、鉀肥等元素肥稀釋后灌溉。陰雨天氣和低溫天氣下不能追肥,也不可以使用濃肥、生肥和過量肥。

          4、防病除蟲

          對于生姜來說,很容易因為養護方法上的問題,造成姜瘟病、腐爛病、斑點病等等,而且傳染性很強,一旦發現病害苗頭,一定要及時使用濃度適當的藥劑噴灑,也可以用高錳酸鉀、石灰水等殺菌。

          更多相關建議:

          姜是我們日常不可或缺的食材輔料之一,主要功效就是去腥味驅寒等,煮肉類基本都不能缺少姜了特別是喜歡吃魚的朋友,沒有姜煮出來的魚那個味道怪怪的不好吃。有時候我們還可以做成特色的小吃酸辣可口,讓人流連忘返吃了還想吃。姜我們都知道是根莖植物,喜肥沃濕潤之地,種植姜我們需要要選擇容易灌溉土質松軟的肥沃土地的,其實種植姜要求不高,選擇好土地就是種植好姜的前提,其次加上適當的護理施肥就可以了。

          更多相關建議:

          感謝悟空問答!

          生姜為姜科植物姜的新鮮根莖。全國大部分地區有栽培,主產于四川、廣東、山東、陜西等地。生姜為常用調料類食物,也可用于做醬菜及小吃等,一般做醬菜和小吃用嫩姜,做調料和藥用以老姜為佳。

          生姜皮性辛涼,治皮膚浮腫,行皮水;生姜汁辛溫,辛散胃寒力量強,多用于嘔吐;干姜辛溫,溫中煽動寒,回陽通脈,溫脾寒力量大,炮姜味辛苦走里不走表,溫下焦之寒;炮姜炭性溫,偏于溫血分之寒;煨姜苦溫,偏于溫腸胃之寒。生姜辛而散溫,益脾胃,善溫中降逆止嘔,除濕消痞,止咳祛痰,以降逆止嘔為長。

          抑制腫瘤。做為必不可少的調味品,生姜中所含的姜辣素和二苯基庚烷類化合物的結構均具有很強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吃姜還能抗衰老,老年人常吃生姜可除“老人斑”。以下是生姜的其他美容功效。

          生姜好處多多,那么生姜的種植條件有那些呢?

          一,先說下種植條件吧!

          一、生姜的種植條件

          1、溫度:姜原產于我國熱帶及東印度,性喜溫暖,根莖(姜塊)生長需要較高的溫度。在16~18攝氏度以上オ能發芽,在20~27攝氏度時姜塊發育迅速,月均溫為24~29攝氏度最適宜根莖分生,在15攝氏度以下停止生長,達40攝氏度時發芽仍無妨礙。但低于10攝氏度以下,姜塊容易腐爛。

          2、光照:姜耐陰而不耐強日照,對日照長短要求不嚴格。故栽培時應搭蔭棚或利用間作物適當遮蔭,避免強烈陽光的照射。

          3、水份:姜的根系不發達,耐旱抗澇性能差,故對于水分的要求格外講究。在生長期間土壤過干或過濕對姜塊的生長膨大均不利,都容易引起發病腐爛。

          4、土壤營養:姜喜歡肥沃疏松的壤土或沙壤土,在粘重潮濕的低洼地栽種生長不良,在瘠薄保水性差的土地上生長也不好。姜對鉀肥的需要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

          二,栽培技術

          1、培育壯芽

          在播種前20~30天取出種姜,將其表面的泥土徹底清洗干凈,再在干凈地面或者草苫上平鋪晾曬1~2天,晾曬過程中務必注意不可曝曬,必須適度。姜種選擇健壯、無病蟲危害、不干縮、姜塊肥大、質地硬、未受凍、不腐爛、色澤鮮亮的姜塊,切忌選擇肉質發軟、肉質變褐、干癟瘦弱的姜塊。

          催芽能夠有效地促進生姜生長,無論選擇何種催芽方法,均是將溫度控制在22~25℃之后再催芽20~25天即可,務必要保證幼芽處于粗壯、飽滿的狀態。值得注意的是,催芽過程中務必要在保證透氣的前提下把姜種保濕;催芽標準為幼芽粗0.5~1.0cm、長0.5~2.0cm。

          2、整地施基肥

          土壤應該選擇呈微酸性、透氣松軟、土層深厚、能灌能排、保肥保水、有機質豐富的肥沃壤土。施加基肥為過磷酸鈣750~1125kg/hm2+有機肥(充分腐熟)75t/hm2,整平耙細,高畦栽培。

          3、田間管理

          1)遮蔭

          由于生姜不耐高溫天氣及強光照射,去膜后要及時遮蔭,較為適宜的遮蔭范圍是60%;若遮蔭范圍不足或過大,生姜產量及品質會降低。

          一般有3種遮蔭方法,

          一是將遮陽網覆蓋在生姜之上,然后用繩索予以固定;

          二是在畦兩側插上竹竿(粗度為2~3cm),橫檔小竹竿則捆綁在兩側竹竿的1.7~2.0m處;

          三是套種瓜類搭架或者將高桿插在行間。

          2)肥水管理

          在行間播種前,務必要澆足底水,生姜幼苗期,可小水勤澆,將土壤濕度控制在65%~70%之間即可。夏季可早晚澆水;立秋后澆水頻率控制在4~6天澆1次,確保土壤相對濕度保持在75%~80%之間。

          生姜若處于發芽期,則不需追肥。待分枝數量為2~3個、苗高30cm時第1次追肥,可施磷酸二銨300kg/hm2或磷酸二銨硫酸銨300kg/hm2,或施硫酸鉀150kg/hm2+尿素150kg/hm2+人畜糞水22.5t/hm2;

          待分枝數量為4~5個時第2次追肥,可施優質細干糞30t/hm2+硫酸鉀450~600kg/hm2+尿素150kg/hm2+人畜糞水30t/hm2;處暑前后第3次追肥,主要目的在于進一步促使根莖膨大,可施人畜糞水30.0~37.5t/hm2+尿素225kg/hm2。

          4、病蟲害綜合治理

          1)姜瘟病

          生姜生產過程中,姜瘟病是主要的病害,既可在生姜的葉面發病,又可在生姜的根莖發病,主要表現為姜葉在短時間之內快速凋萎,呈現出較為明顯的萎蔫狀,最后葉邊反卷、枯黃,甚至枯死,對病部進行擠壓,會流出白色汁液,并且惡臭味明顯。

          防治方法:可用姜瘟寧3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或用70%敵克松進行灌根防治,或用芽孢桿菌750g/hm2進行噴霧防治。

          2)炭疽病、紋枯病

          炭疽病、紋枯病發病時,有褐色病斑(水浸狀)出現在莖稈處,并且會有很多的斑點密布在葉片表面,甚至還會出現全葉變褐色凋萎的情況。防治方法:可用30%愛苗150g/hm2進行噴霧防治,這樣既可降低炭疽病、紋枯病的發生率,又可增強生姜抗病能力。

          3)小地老虎

          小地老虎多會在生姜幼苗前期為害,甚至會導致出現斷苗缺窩的現象。防治方法:可用90%敵百蟲1500倍液或50%辛硫磷2500倍液進行灌窩防治。

          4)姜螟

          姜螟主要危害生姜心葉。防治方法:可用90%敵百蟲粉1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或10%毒死蜱乳油750~1200g/hm2噴霧防治。

          5、及時收獲

          可在初霜到來前種姜與鮮姜同時收獲,也可提前至立秋時收獲。

          最后說下

          生姜播種時間

          生姜的播種時間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

          生姜播種前要精選姜種,剔除霉變,腐爛,干癟的病弱姜塊。種姜要選擇50—100克有1—2個壯芽的姜塊為好,太大的姜塊也可播種但需種量大,成本高,可以用刀切或用手擗開,但傷口應用草朩灰或石灰消毒后再播。

          生姜播種前最好用藥劑浸種催芽,方法將種姜攤開晾曬1—2天然后用1:l:120的波爾多液浸種10分鐘,然后將種姜撈出后,用潮砂子將其層層堆碼好用薄膜覆蓋,厚度約30—40公分,使溫度保持在20—30攝氏度,8—10天即可出芽,報據芽子的大小、強弱分級播種。每畝用種量300—500千克。

          更多相關建議:

          生姜是宿根草本植物,主要收獲膨大的新鮮根莖,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生姜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不耐霜,也不耐旱。

          生姜種植條件有哪些?

          首先,選好地塊,一般選擇排水良好、土壤疏松肥沃的砂壤土,若是土質比較差,應該注重施用有機肥進行改良培肥,要盡量避免重茬地塊種植。

          第二,遮陰栽培。生姜不耐強光照,在南方光照比較充足、溫度高的地方種植應考慮遮陰栽培,可以選擇稍陰的地塊,或者搭蔭棚(用遮陽網遮陽),或者與豇豆等植株較高的作物間作。

          第三,選擇市場接受比較好銷的生姜品種。常見的品種有山東萊蕪生姜、浙江大桿黃、安徽銅陵白姜、福建紅芽姜、江西興國生姜等,一般選擇本地生姜品種。

          第四,播種時間。種植時間以春季地溫穩定在15℃以上時播種,江西地區一般3月就可以播種。

          生姜高產種植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掌握播種量。按大田準備姜種的條件,每高用姜種300-400斤。采取高壟單行栽培,每畝確保8000株。

          二是多施有機肥和平衡施肥。基肥重施廄肥(要充分腐熟)、餅肥營造肥沃疏松土壤環境以利根莖的膨大。生姜需肥量較大,基肥和追肥配合好滿足其生長需求。生姜需肥以鉀肥為最多,其次氮肥,磷肥為最少。追肥應加大硫酸鉀的施用。根據苗情適當施用硼、鋅等微量元素肥料。

          三是病蟲害防治。若種姜處理得好,非重茬地塊,病蟲害很少。生姜主要病害有細菌性病害姜瘟病,根結線蟲病和軟腐病,蟲害主要有姜螟,異形眼蕈蚊和斜紋夜蛾。像姜瘟病發生后,要及早用噻菌銅、噻霉酮、春雷霉素、乙蒜素等防治。

          云眾地服務宗旨:科普種植技術知識,解決農民種植的難題。更多種植技術知識,歡迎關注【云眾地】

          更多相關建議:

          姜是生長在溫暖而又比較濕潤的地方,對于溫度要控制好,同時也比較耐寒,一般適合的溫度大約在30℃左右,溫度在25度左右,那么發芽是比較緩慢的,如果如果氣溫很低的話,就會完全的不發芽。姜是不喜歡在強烈的太陽光照射下生長的,喜歡在陰的地方生長,雖然說對于這一方面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是如果陽光太強的話,還是要進行一些遮擋的。那么就來具體的了解一下,種植生姜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而它對于生長的條件又有哪些要求?才能夠對產量和品質都有所幫助。

          姜的根部生長不是很茂盛,所以不能夠很好的抗旱,或者是抗澇,所以需要很多的水分。不能夠讓土質過于干燥,或者是太過潮濕那么對它的生長是很不利的,這樣就會很容易腐爛,或者引起別的病出現。在種植的時候,要種在肥沃的沙壤土中或者疏松的土中,如果種在潮濕的地,長出來的姜品質是不好的,如果土質又比較差的話,就更不利于生長,需要最多的肥料就是鉀肥,對于氮肥是次要的。

          種植的最好時期一般在5月份的前后,在下霜以前收獲是最好的時期,因為它比較喜歡溫暖的氣候,非常的不耐寒,所以一定要在氣候比較溫暖的時候種植,如果太過寒冷的話,就不要進行種植了,否則就會影響到它正常的生長,也不能夠有利于品質和產量的提升,這樣的種植也就沒有多大的意義了。

          在種植的時候要選擇好的種子來進行種植,也可以在收貨以后把一些比較好姜留下來以后播種。要進行一些準備工作,首先要進行曬種大約曬3天左右,傍晚的時候要受到屋里以免受凍,曬過以后可以讓種子從休眠期蘇醒,同時能夠促進發芽,而且能夠更好的減少其中的水分,這樣就能防止腐爛,在曬過3天以后,然后在放4天,在上面再蓋上草席子,這樣可以更好的保證溫度,這樣反復幾次以后,在曬姜當中,如果不合格的就要及時的挑出來,避免影響到之后的播種。

          然后就要催芽,這個過程有一定的溫度需要求,一般在9—11度左右,這樣更利于長芽,把姜鋪好,然后蓋上棉被,更好的保溫。也可以在溫室里面進行,首先在筐里面放一些紙,把姜種一塊塊放在里面,大概4層,然后拿到溫暖的地方,一定要注意溫度,把已經出牙的種子掰成小塊兒。,在每個上面要留一個好的幼芽,在這個過程中,也要及時的觀察,如果有壞掉的,那么是要拿出的。

          姜種出苗是比較慢的,如果土壤缺水,那么就會影響出苗,所以一定要把底水澆足了,在出苗前一般就不用澆水了,當底水完全都滲下去以后,然后再放姜種,播種的方法有兩種,有平種和豎種兩種方法,平播就是把姜種平放在地里,豎播的方法是把種子收起來放在土地里面。

          總結:特別注意的是播種的密度,大約每畝地播種在5000株左右,而且每畝的用種量在500千克左右,種子決定著產量,以上的內容就是關于生姜的種植過程當中,不需要注意哪些問題,關于這些科學的種植方法,大家是不是都已經有所了解了呢,只有使用正確合理的方式來進行種植,才能夠讓產量和品質都達到最好的預期效果。如果你沒有更好的方法或者是建議的話,也可以發表出來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

          更多相關建議:

          生姜是一種常用的配菜,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主要是用于調味。生姜的營養價值是非常高的,有著很多功效作用,對人體健康是非常有利的。現在生姜的市場需求是比較大的,因此現在生姜的種植面積也越來越大。在種植生姜的時候,環境條件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今天就為大家帶來了生姜的種植環境條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1、溫度

          生姜原本產于我國的熱帶地區,喜歡生長在溫暖的地區。所以生姜根莖生長對溫度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在播種之后,溫度要控制在16-18度左右才能保證生姜順利發芽。在20-25度的溫度范圍中,姜塊的生長速度加快,每月平均溫度要控制在25-28度左右,對根莖的分生是最有利的。如果溫度低于15度的話,那么生姜將會停止生長,低于10度的,生姜姜塊極易腐爛。

          2、光照

          生姜在生長過程中對光照的要求在中等強度,生姜的耐強光能力是比較差的。生長時期的變化對光照的要求也會有所不同。例如在發芽期的時候要保持暗光,幼苗期的時候則要為其提供中等光照條件。但是如果光照過強的話則要做好遮陰工作,否則對植株的生長影響是非常大的。進入到生姜的生長旺期后,生姜的分枝比較多,植株之間會互相提供蔭蔽,所以對光照的需求也會增強。通常在生姜的生長季節,自然光照是可以滿足生姜的光照需求的。

          3、水分

          水分對生姜的生長是非常關鍵的,生姜的根部分布不深,耐旱耐澇能力都是非常差的。生姜地上部分的莖葉含水量在88%左右,又因為生姜的枝葉是比較繁茂的,水分蒸發量大,所以在種植時,要做好澆水工作,保證生姜正常生長。在生姜幼苗期的時候,姜苗生長速度比較慢,生長量也比較小,對水分的需求不大。不過如果苗期處于高溫干旱時期的話,那么也還是要保持一定水分的。否則會抑制幼苗的生長,降低產量。

          4、土壤

          生姜對土壤的要求不是非常嚴格,在大部分土壤類型上都是能夠正常生長的。最適宜生姜生長的土壤為表土沙性適中,通透性強且升溫速度快,對幼苗植株的整體生長都是非常有利的。下層土壤要有著良好的保水保肥性,促使根莖膨大。生姜的耐強酸強堿能力都不是很強,PH值應控制在6左右,如果PH值超出5-8的范圍的話,那么會抑制植株的生長,降低姜塊的產量與品質,因此大家要多多注意。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 久久亚洲精品高潮综合色a片| 漂亮人妻被黑人久久精品| 国产高清一级毛片精品| 日韩一级片免费观看| 麻豆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 国产网红无码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单位女同事在线| 日韩精品视频美在线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色多多|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动漫一区二区无遮挡|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超碰| 久久久这里有精品999| 国产精品亚洲成在人线|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99热门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女同| 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婷婷| 久久99热成人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天天看天天狠| 日韩乱码中文字幕视频|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男人扒开女人下添高潮日韩视频| 国产精品白嫩在线观看| 日本久久中文字幕精品| 56prom在线精品国产|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久久久999久久久精品| 久久久综合九色合综国产精品|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japanese乱人伦精品|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