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實生活中尿酸高和痛風相關,但僅有部分高尿酸血癥會發展成痛風,有部分尿酸增高的患者可以一輩子身體都不會出現癥狀,但伴隨年齡的老去,痛風的發病概率會因此而增加。
從發現尿酸增高發展痛風出現癥狀這個過程發展緩慢,可以長大幾年到幾十年。
痛風有身體那些表現:
1、大多數表現為:單側腳拇指以及第一腳趾、踝關節、膝關節、腕關節、指間關節等部位出現劇烈的疼痛,大多在清晨或者午夜突發起病。
2、耳輪、手指間、腳趾間、掌指關節間出現典型的痛風石,嚴重患者痛風石處皮膚菲薄、發亮,甚至破潰,破潰的患者可以看到白色豆腐渣樣物質流出,關節腫脹僵硬并出現畸形。
3、表現為尿酸結石和腎臟受損。
尿酸增高需要謹記:
1、忌或者限制進食心臟、肝臟、腎臟等高嘌呤飲食,適當進食堿性食物,同時控制飲食的總熱量。
2、戒酒,最好不要喝酒,實在戒不了酒,也要限制飲酒。
3、最好不要使用可以抑制尿酸排泄或者能夠引起尿酸增高的藥物:如氫氯噻嗪、呋塞米等。
4、忌受涼,避免受寒。
5、多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因為勞累會誘發痛風發作。
6、多喝水,每天保持喝水2000ML以上,可以增加尿酸的排出。
5、多運動,增強體質,避免外傷、感染。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本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和用藥的依據。)
更多相關建議:
大部分人尿酸高不容易被發現,只是等到痛風發作到一定程度了,才知道自己尿酸高,下面幾種表現,提示你體內尿酸升高,需要引起注意了。
一是關節刺痛感增多。當體內尿酸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關節疼痛會逐漸增加,隨病情發展,可能由開始的一年幾次,到后來變成一個月幾次,甚至長期都可能會有關節疼痛感。
二是出現痛風石。痛風石即痛風結節,尿酸濃度高,沉積在軟組織中,形成一些小結節,就是痛風石。
三是關節腫大。尿酸沉積在血液中,并在關節處結晶,從而導致關節部位腫大。
四是腎臟受損。受尿液的酸性影響,腎臟會出現間質性炎癥,腎臟功能不全,有時候還會伴隨高血壓、尿比重降低,肌酸升高等異常的表現。
五是誘發腎病。尿酸的排泄是通過腎臟來完成的。若尿酸濃度較高時,腎臟的負擔也會增加,導致廢物堆積在腎臟,久而久之,就會引發腎病。
此外,尿酸長期處于高值,還會出現糖代射異常、血壓升高,尿酸刺激血管壁,促使斑塊形成,誘發動脈硬化發生。
控制尿酸,說的要謹記“三多四少”。
三多就是多喝水、多運動、多吃蔬菜:
1.、多喝水,能促進體內尿酸的排泄,還能沖刷腎臟,減輕腎臟負擔。另外,多喝茶水,對降尿酸、防痛風效果更佳。
2、多運動,運動可提高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促進尿酸排出,還可增強自身免疫力。運動可以有效控制體重,減少痛風危險。
3、多吃蔬菜,蔬果類食物,多屬于堿性食物,有助于調節體內酸堿平衡。
四少就是少紅肉、少海鮮、少脂肪、少調料:
1、少紅肉,如牛羊肉、豬肉等,還有動物內臟,這類食物屬高嘌呤食物,容易分解成尿酸。
2、少海鮮,如螃蟹、各種貝類等,是痛風的風險因素之一。啤酒中含有較多鳥苷酸,經代謝后會產生嘌呤,加重痛風發作,“海鮮+啤酒”就是典型的痛風套餐。
3、少脂肪,脂肪會阻礙腎臟對尿酸的排泄,脂肪高的飲食結構還會導致肥胖和代謝障礙。
4、少調料,調味品是生活中容易被忽視的東西,實際上,有些調味料的嘌呤含量也很高,如蠔油、鮑魚汁、海鮮醬、香菇醬、濃縮雞汁等,它們會快速的血尿酸升高則會導風的發作。
更多相關建議:
如今尿酸高也漸漸發展成了第四高,并且尿酸高的群體有向年輕化發展的趨勢,如今二十幾歲的孩子都有尿酸過高的情況。尿酸是嘌呤代謝的最終產物,而主要的代謝產所就是腎臟。一旦體內尿酸過高,那么就會危及腎臟的健康。
而對于尿酸高者來說,若想知道自己的腎臟是否健康,那不妨觀察睡覺時的表現。尿酸高者睡覺時若有這3種表現,多半說明腎不健康了,別大意。
第一種:經常腰痛
長時間的久坐或是坐姿不正確,又或是劇烈運動,都可能會導致腰痛的情況出現。但對于尿酸高者來說,若是晚上睡覺常常被腰酸、腰痛困擾,或許這不是一個好的情況。由于尿酸會形成結晶堆積至腎臟內,久而久之引發腎臟疾病,身體就會表現出腰痛。因此,當你晚上睡覺不舒坦,常被腰痛困擾,最好及時去醫院檢查。
第二種:水腫
人在睡覺時,尿酸容易形成結晶沉淀。當體內尿酸結晶過多,就會堵塞腎小球,進而影響到腎臟的功能,而腎臟是主代謝的,體內多余的水分都是經由腎臟代謝出,當腎功能受損,那么體內水分會聚集,進而引起身體浮腫的情況,若是你睡覺出現浮腫,不可大意,及時檢查,盡早查出問題,盡早進行治療,有助于預防疾病的惡化。
第三種:半夜排尿異常
有時候睡前水喝多了或是水果吃多了,半夜起夜的次數會增多,但睡前并未過量飲水,但出現半夜排尿次數的增多,同時尿液的顏色也呈現混濁的情況,對于尿酸高者來說需要多想一步,是否是體內尿酸超標引起的。尿酸通過尿液排出,腎臟是主要的代謝器官,排尿出現的異常,說明腎臟也出現了受損,是不容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