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折意味著骨頭的完整性或連續性因外力沖擊而中斷,是常見的外傷。骨折后,患者不僅要接受專業治療,合理飲食也至關重要,恰當的飲食能夠為身體提供充足營養,加速骨折愈合進程。那骨頭骨折了吃什么恢復得快?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
骨折愈合的階段
在探討吃什么促進骨折恢復前,先了解下骨折愈合的幾個階段:
- 血腫機化演進期:骨折發生后,骨折部位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血腫。隨后幾天,血腫逐漸凝固,毛細血管、吞噬細胞、成纖維細胞等侵入,形成肉芽組織,血腫慢慢機化,為后續修復打基礎。同時,骨折端附近骨外膜內層開始增殖分化,形成骨樣組織向骨折處延伸。
- 原始骨痂形成期:骨折 1 - 2 周后,在血腫機化基礎上,成骨細胞增殖分化形成骨樣組織,并逐漸鈣化形成新的網狀骨,即原始骨痂。骨痂緊貼斷端骨皮質內、外,逐漸向骨折處匯合,形成內骨痂和外骨痂。軟組織轉化為軟骨組織并逐漸骨化。兩部分骨痂會合后不斷鈣化加強,能抵抗肌收縮力、剪力和旋轉力時,骨折達到臨床愈合。
- 骨痂改造塑形期:骨折 2 - 3 個月后,原始骨痂逐漸被板層骨替代,這個過程叫骨痂改造塑形。此階段,骨痂根據力學環境需求調整優化,骨折部位結構和形態逐漸恢復正常。破骨細胞拆除老化骨頭,成骨細胞建新骨頭。經過改建和重塑,骨折愈合處變得更堅固緊密。
- 骨痂成熟期與后期鞏固期:隨著時間推移,骨折部位骨痂逐漸成熟,達到接近正常骨組織的強度和結構。此階段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更久。骨折完全愈合后,還需一段時間鞏固穩定,確保骨折部位能承受正常生理負荷。
骨折恢復需要的營養
骨折恢復不同階段,身體對營養的需求不同。總體來說,蛋白質、鈣、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對骨折愈合起著關鍵作用。
- 蛋白質:是身體修復的重要原料,有助于修復受損組織,促進骨骼周圍肌肉恢復,為骨折愈合創造良好條件。骨折后,身體對蛋白質的需求增加,應多攝入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
- 鈣:作為骨骼的主要成分,鈣對骨折愈合極為重要。骨折后補充足夠的鈣,能促進骨痂形成,加快骨折部位的修復和生長。
- 維生素:不同維生素在骨折恢復中發揮不同作用。維生素 D 有助于鈣的吸收和利用;維生素 C 參與膠原蛋白合成,對骨折部位組織修復有輔助作用;維生素 K 參與骨鈣素合成,有助于維持骨代謝平衡,對骨折愈合過程中的骨基質合成有積極作用。
促進骨折恢復的食物
了解骨折愈合階段和所需營養后,下面看看哪些食物能助力骨折恢復。
- 高蛋白食物:常見的高蛋白食物包括瘦肉(如雞肉、牛肉、豬肉)、魚類、蛋類、豆類及奶制品等。這些食物富含優質蛋白質,能為骨折部位提供修復所需原材料,促進骨痂形成和生長。比如,每天保證一個雞蛋、一杯牛奶,每周攝入 2 - 3 次魚肉,可滿足身體對蛋白質的部分需求。
- 高鈣食物:高鈣食物有牛奶、豆制品(如豆腐、豆漿)、海鮮(如蝦、蟹、海帶)、綠葉蔬菜(如菠菜、油菜)、堅果類(如杏仁、核桃)以及蝦皮等。建議每天適量攝入這些食物,滿足骨骼生長對鈣的需要。像每天喝一杯豆漿、吃一小把堅果,能有效補充鈣元素。
- 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 維生素 D:可促進鈣吸收,富含維生素 D 的食物有動物肝臟、蛋黃、魚肝油、深海魚等。此外,多曬太陽也能促進身體合成維生素 D,建議每天曬太陽 20 分鐘左右。例如每周吃 1 - 2 次動物肝臟,有助于補充維生素 D。
- 維生素 C:對骨骼健康有益,能促進膠原蛋白合成。富含維生素 C 的食物有柑橘類水果(如橙子、橘子)、草莓、獼猴桃、青椒等新鮮蔬菜和水果。每天吃一個橙子,可滿足身體對維生素 C 的部分需求。
- 維生素 K:菠菜、納豆等食物富含維生素 K,對骨折愈合有積極作用,可適當攝入。
- 富含礦物質的食物:鋅、磷等礦物質對骨折愈合也很重要。牛肉、羊肉、花生等富含鋅,魚類、蛋類、堅果等富含磷。適量食用這些食物,有助于骨折恢復。
- 富含膳食纖維食物:骨折后患者活動減少,胃腸蠕動減慢,容易出現便秘等問題。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粗糧(如燕麥、糙米)、蔬菜(如芹菜、韭菜)、水果(如香蕉、蘋果)等,能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保證身體正常代謝。
促進骨折恢復的食譜
除了單一食物,一些營養豐富的食譜也有助于骨折恢復。
- 黃豆豬骨湯:豬骨富含鈣、磷等礦物質,是骨骼重要組成成分,有助于骨折部位修復和生長。黃豆含有豐富植物蛋白和鈣,能補充身體所需營養,促進骨痂形成。制作時,將豬骨洗凈斬斷,與泡發好的黃豆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大火煮開后轉小火慢燉 1 - 2 小時,調味即可。
- 當歸生姜羊肉湯:當歸有補血活血作用,能改善骨折部位血液循環,促進淤血消散。生姜可溫經散寒,羊肉富含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能為身體提供能量,增強免疫力。把羊肉洗凈切塊,焯水后與當歸、生姜一起入鍋,加水燉煮至羊肉熟爛,加入調料。
- 枸杞桂圓烏雞湯:烏雞營養豐富,富含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能滋補身體。枸杞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功效,桂圓能補益心脾、養血安神。三者搭配,可促進骨折患者身體恢復。將烏雞處理干凈,與枸杞、桂圓一同燉煮,至雞肉熟軟。
- 蝦仁豆腐:蝦仁是優質蛋白質良好來源,且富含鈣,易于人體吸收。豆腐含有大量鈣和大豆異黃酮等營養成分,有助于增強骨密度。先將豆腐切塊焯水,蝦仁處理干凈,鍋中倒油,先炒蝦仁,再加入豆腐翻炒均勻,調味勾芡即可。
- 山藥玉米排骨湯:排骨含有豐富骨膠原和鈣,能促進骨折愈合。山藥有健脾益胃、滋腎益精作用,玉米富含維生素和膳食纖維。把排骨洗凈焯水,與山藥、玉米一起放入鍋中,加水燉煮至食材熟爛,調味。
骨折恢復的飲食禁忌
骨折恢復期間,有些食物不利于骨折愈合,應避免食用。
- 辛辣食物: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食物刺激性強,食用后會使體內血液循環加快,可能導致骨折部位腫脹和疼痛加劇,不利于傷口愈合,還可能引發炎癥反應,影響骨骼修復進程。
- 高糖食品:蛋糕、糖果等高糖食品進入人體后,會引起血糖快速上升。高血糖狀態會影響體內代謝平衡,抑制成骨細胞活性,阻礙骨骼正常修復和生長。過多糖分還可能與蛋白質結合,形成糖化終產物,損害血管和組織,影響骨折部位血液供應,延緩骨折愈合時間。
- 油膩食物:油炸食品、肥肉等油膩食物含有大量脂肪。骨折后患者活動量減少,消化功能可能受影響。此時食用過多油膩食物,會加重腸胃負擔,導致消化不良、腹脹等問題。而且,脂肪過度攝入可能干擾體內營養吸收,影響鈣、磷等對骨骼修復至關重要的營養物質的吸收,不利于骨折恢復。
- 酒精類飲品:白酒、啤酒等酒精類飲品會對骨骼新陳代謝產生負面影響。酒精進入人體后,抑制成骨細胞功能,減少骨膠原蛋白合成,同時促進破骨細胞活性,加速骨質吸收,導致骨量流失。這會嚴重影響骨折部位愈合,甚至引發骨質疏松等并發癥,延長康復時間。
- 含咖啡因食物:咖啡、巧克力等含咖啡因食物,其中咖啡因會增加尿鈣排泄。骨折患者本身需要充足鈣促進骨骼修復,過多鈣流失會導致體內鈣含量不足,影響骨骼愈合。而且咖啡因還可能干擾人體對其他營養物質的吸收,進一步阻礙骨折恢復進程。
骨折恢復的其他注意事項
飲食只是骨折恢復的一部分,還有其他方面也很重要。
- 保證充足休息:骨折后身體需要時間修復,充足休息能讓身體各器官和組織得到恢復,有利于骨折愈合。患者應保證每晚 7 - 8 小時深度睡眠,生長激素分泌高峰時段(23 點 - 2 點)避免熬夜。
- 適當功能鍛煉:在醫生指導下,骨折患者可進行適當功能鍛煉。早期進行等長收縮訓練,可預防肌肉萎縮;后期逐漸增加抗阻運動,幫助恢復肢體功能。一般傷后 2 周開始進行等長收縮,4 周后逐步增加抗阻運動。但要注意避免過度活動,以免影響骨折愈合。
- 定期復查:定期復查 X 光,可觀察骨痂形成情況。若 6 周未出現明顯愈合跡象,需及時就醫評估,調整治療方案。
常見問題解答
- 骨折后只喝骨頭湯能促進恢復嗎?
很多人認為骨折后多喝骨頭湯能促進恢復,其實這是誤區。雖然骨頭湯含有一定鈣和膠原蛋白,但含量并不高,單純靠喝骨頭湯無法滿足骨折恢復對鈣的大量需求。骨折后應均衡飲食,攝入多種富含蛋白質、鈣、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食物。 - 骨折恢復期間需要額外補充鈣劑嗎?
一般來說,通過合理飲食能滿足骨折恢復對鈣的需求。但對于一些特殊情況,如老年人、絕經后女性等鈣吸收能力較差人群,或骨折較為嚴重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適當補充鈣劑和維生素 D。不過要注意,過量補充鈣劑可能導致不良反應,如便秘、腎結石等。 - 骨折后多久可以開始正常飲食?
骨折恢復早期,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隨著骨折逐漸愈合,一般在骨折后 1 - 2 個月,可根據身體恢復情況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但仍要保持營養均衡,多攝入對骨骼健康有益的食物。 - 素食者骨折后如何保證營養攝入促進恢復?
素食者骨折后可通過食用豆類及豆制品(如豆腐、豆漿、黑豆)、堅果類(如杏仁、核桃、腰果)、全谷物(如燕麥、糙米、全麥面包)、綠葉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藍、西蘭花)等食物,獲取蛋白質、鈣、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此外,還可考慮食用一些強化營養的食品,如添加了鈣和維生素 D 的植物奶。必要時,可在醫生或營養師指導下,使用營養補充劑。 - 骨折患者可以飲酒嗎?
骨折患者應避免飲酒。酒精會抑制成骨細胞活性,影響骨骼新陳代謝,阻礙骨折愈合,增加骨折不愈合或延遲愈合風險。同時,酒精可能與治療骨折的藥物發生相互作用,降低藥效或引發不良反應。所以,骨折恢復期間應嚴格戒酒。
骨折后合理飲食對促進骨折愈合、加速康復意義重大。患者應根據骨折愈合不同階段,合理搭配食物,保證營養均衡,同時注意飲食禁忌,配合充足休息和適當功能鍛煉,促進骨折盡快愈合,恢復肢體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