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浸潤性腺癌,估計有的人聽著不習慣,以為是一種特別的肺癌,其實浸潤性可以拿掉,就是肺腺癌,省得有的人反倒不明白(通常我們說的某某癌指的就是浸潤癌,與之對應的是原位癌)。癌癥分期對指導治療特別關鍵,肺腺癌1a期,這么早期的肺癌當然是以手術為主,肺癌做了手術后,有時還需要配合輔助治療
肺浸潤性腺癌,估計有的人聽著不習慣,以為是一種特別的肺癌,其實浸潤性可以拿掉,就是肺腺癌,省得有的人反倒不明白(通常我們說的某某癌指的就是浸潤癌,與之對應的是原位癌)。
癌癥分期對指導治療特別關鍵,肺腺癌1a期,這么早期的肺癌當然是以手術為主,肺癌做了手術后,有時還需要配合輔助治療,比如輔助化療,輔助靶向藥治療。可以手術的早期肺腺癌,在之前,如果需要輔助治療的話,都是輔助化療(一般是四個療程),而沒有靶向藥治療。靶向藥治療之前只是用于不可手術的晚期肺癌(前提是要符合條件,驅動基因突變),所以,為了指導靶向藥的選用,要先做基因檢測,也就是說,之前說的要做基因檢測,只針對不可手術的晚期肺癌。
后來的研究擴展到早期肺癌,對某些早期肺癌手術后也是可以考慮靶向藥治療的,也就是說,多了一個選擇,可以選擇化療,也可以選擇靶向藥治療,但如果想用輔助靶向治療,得先做基因檢測,符合條件才能用,而且目前只限EGFR基因檢測,其他的即便做了也對治療選擇沒有指導價值。目前的研究,術后的輔助靶向治療主要針對2期和3期可手術的肺腺癌,1B期的也可考慮。
可見,1a期肺腺癌術后需要做基因檢測嗎?從指導治療的角度來看,不需要,因為即便做了,不管基因檢測是什么結果,都并不改變治療選擇,因為1a期這個分期的肺腺癌既不需要術后化療,也不需要術后靶向治療。當然,經濟條件允許,想做也是可以的。不過,在做之前,一定得說清楚,醫生和病人或家屬要溝通清楚,不能不明不白做。
更多相關建議:
回答摘要:建議做。看了其他博主的一些回答,其實并不是很準確,這一塊還有一些爭議。很多博主認為Ia期屬于早期,術后可以完全切除,因此不需要立刻做化療,放療或者是靶向治療,所以也就不用做基因檢測,因為基因檢測的費用還是不菲的,價格在3000~16,000不等,主要是看你需要測多少個,
回答摘要:建議做。
看了其他博主的一些回答,其實并不是很準確,這一塊還有一些爭議。很多博主認為Ia期屬于早期,術后可以完全切除,因此不需要立刻做化療,放療或者是靶向治療,所以也就不用做基因檢測,因為基因檢測的費用還是不菲的,價格在3000~16,000不等,主要是看你需要測多少個,基因測多少次來決定的。
建議有條件的朋友,手術之后都做一下基因檢測
最后做不做是患者和家屬自己決定,但是這個建議一定由醫生來提出,我們醫院的外科手術之后,幾乎都會建議患者去做一下基因檢測,為什么??
會涉及到一個復發的問題:
1.原位癌這種類型的一般來說是不會復發的,所以不強求做基因檢測。
2.但是浸潤性腺癌復發的概率,隨著分期的靠后復發率是越來越高的。只要有復發的概率,那么都可以考慮做基因檢測。
為什么?為什么?
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說,我現在又沒復發也不需要做治療,為什么你還給我做檢測?是不是想賺我的錢?我這個錢不是白花了嗎?其實很多患者,包括一些非肺癌專業的醫生自己都有這個想法。
為什么不能等到復發之后,再去重新做活檢,然后再做基因檢測呢,畢竟復發的概率很低呀?
這種想法是非常美好的,但是現實卻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因為復發的時候,病變可能還非常小,只有幾毫米或者長的位置很特殊,靠近大血管心臟,不能夠安全順利,微創的取到標本。
這個時候就比較尷尬了,因為沒有基因檢測的結果,就不能進行靶向治療,但是有些人又不想去做放化療,那就只能等著復發轉移的病灶長大,這無疑就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間。
為什么不能等到復發之后,把原來的手術標本取出來,再做基因檢測呢?
因為手術之后的標本都是經過石蠟切片處理固定過的,在處理的過程當中,短期之內不會破壞基因,但是超過半年,再去做基因檢測很多就做不出來了,基因被破壞了。
就會出現一種情況,就是你原來的那個標本,它是有基因突變的,但是你現在超過了一定時限再去測,結果測出來沒有基因突變,因為那個基因被破壞了。結果就錯過了最佳的靶向治療。
基于以上的原因,所以我們現在的意見是,只要不是原位癌,只要家庭的經濟條件允許,手術之后都可以考慮做一下基因檢測,以防萬一。
一旦復發之后,就可以拿著這個檢測的結果直接用藥了。
換位思考以下,如果是您,您是愿意術后立刻做基因檢測,復發后直接用藥;
還是先不做檢測,等復發后2次活檢呢?萬一活檢不了呢?
我是呼吸科李瑛醫生,致力于提高全面健康素養,每天為大家帶來老百姓聽的懂的,靠譜的醫學科普,歡迎大家關注和點贊。
更多相關建議:
如果經濟情況可以的話,可以去做個基因檢測,IA期浸潤性腺癌常規不需要化療,但是還有復發的風險,如果經過幾年后要是復發了,可以根據基因檢測結果上靶向治療。也許有人會問,等復發了再測不行嗎?理論上也可以,但是經過長時間后再去把當時的病理標本再去做檢測,準確度估計會打個折扣。甚者,當你
如果經濟情況可以的話,可以去做個基因檢測,IA期浸潤性腺癌常規不需要化療,但是還有復發的風險,如果經過幾年后要是復發了,可以根據基因檢測結果上靶向治療。也許有人會問,等復發了再測不行嗎?理論上也可以,但是經過長時間后再去把當時的病理標本再去做檢測,準確度估計會打個折扣。甚者,當你復發了,難道還要再等個十天半個月等基因檢測結果出來再去吃靶向藥,那時候時間就是金錢,估計病人是等不起的。
更多相關建議:
以我的實際經歷回答一下吧,雖然我不是醫務工作者,我愛人去年體檢時發現右上肺有1.8公分左右的結節,后在上海中山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并手術,術后病理報告為1A期浸潤腺癌,同時做了基因檢測,為EGFR第二十一處顯因子存在突變,做基因檢測雖然費用高,但是能為以后如果復發提供了快速、正確的治
以我的實際經歷回答一下吧,雖然我不是醫務工作者,我愛人去年體檢時發現右上肺有1.8公分左右的結節,后在上海中山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并手術,術后病理報告為1A期浸潤腺癌,同時做了基因檢測,為EGFR第二十一處顯因子存在突變,做基因檢測雖然費用高,但是能為以后如果復發提供了快速、正確的治療方案,所以還是盡量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