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經常說高血壓患者要根據身體情況,應當堅持適當強度的運動。運動是高血壓生活調理的重要方面,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走路就是很好的健身運動方式。運動對于高血壓患者的好處,不僅僅是有助于血壓的控制,長期堅持有效的運動鍛煉,一方面能夠調節身體的血液循環,改善血液的粘稠度,減緩心率,對于降還需要提醒的一點是:天氣逐漸轉暖,運動后免不了出汗,在這種情況下,要注意為身體及時的補水,但又要注意不要一次性的大量飲水,一次性大量飲水會導致血容量的增加,導致血壓的升高問題,另外運動段落后,一定不要沖洗冷水澡,驟然的冷水刺激,很多高血壓患者發生心梗等心血管急癥的誘因,應該盡量注意。
更多相關建議:
最新數據統計表明,我國高血壓患病人數高達2.45億,差不多就是每6個人中就有1個高血壓患者。而對于高血壓這樣的慢性疾病,一直以來都強調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干預二者缺一不可,其中運動療法就是輔助降低血壓的有效手段之一。高血壓患者每天應該走多少步,才能達到降血壓的目的?走路是最簡單的一
最新數據統計表明,我國高血壓患病人數高達2.45億,差不多就是每6個人中就有1個高血壓患者。而對于高血壓這樣的慢性疾病,一直以來都強調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干預二者缺一不可,其中運動療法就是輔助降低血壓的有效手段之一。
高血壓患者每天應該走多少步,才能達到降血壓的目的?
走路是最簡單的一種運動方式,卻也是最有效的輔助降壓手段之一。這是因為,走路的時候,會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放松大腦,使得交感神經興奮下降, 進而擴張血管,降低血壓。而長期走路更是可以減輕體重,幫助控制血壓,還可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研究證實,走路可使得收縮壓降低3-5mmHg,舒張壓降低2-4mmHg;對于長期處于高壓工作狀態,存在精神緊張、焦慮、失眠等不良情緒下的患者,適當的走路更是可以使得血壓下降10-20mmHg。這不僅因為走路可以降血壓,還在于走路對情緒的調整。
高血壓患者應該走多少步才合適?
走路雖好,但也有個度。現在很多人都追求日行一萬步的距離,可能并不適合所有人。具體每天該走多少步,還需根據個人的身體情況來定,如果是年輕患者的話,一天走一萬步甚至是更多也沒問題,只要是在自身承受范圍內即可。但是,如果是老年人,不建議走太長時間,也不能走得太快,還是要注意適度,切忌高強度的劇烈運動。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的標準,成年人每天走6000步即可,這可以算是最佳的步數了。
當然,這里的走路不是日常隨意的走路,而是要求每天集中抽出30min左右的時間來進行,不能慢悠悠,也不能走幾步停幾步。而且不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旦開始就得每天堅持下去,每周至少5天。如此規律的、持之以恒的運動才能實現輔助降壓的目的。另外,還需注意運動時間的選擇,因為晨起血壓峰值,不建議高血壓患者晨練,尤其是冬天,另外飯后也不能立即運動。
高血壓患者正確的走路方式!
走路也分快慢,走路方式也因人而異。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要注意選擇正確的走路方式,除了量力而行外,還需掌握好速度。
1、快步走:每分鐘120步以上,適合體力相對較好的中老年人,以走路時沒有氣喘、胸悶等不適為宜,切忌走得太快。
2、慢步走:每分鐘50-80步左右,適合年老體弱者,仍需注意觀察自身不適。
3、擊掌走:一邊步行,一邊擊掌,有利于上肢肌肉的收縮與運動,更能增加糖脂消耗。
4、腳尖步:抬起腳后跟,只用腳尖走路,可比平常走路消耗更多的能量,還可幫助改善腳部血液循環,促進全身血液循環。
總之,走路的好處是一定的,雖說走路沒有太多的限制,但一定要量力而行,選擇合適的方式并堅持下去,如此才能達成目的。另外需注意,走路不能代替降壓藥服用,該吃的藥還得吃,切忌隨意停藥,建議選擇長效降壓藥如平欣纈沙坦分散片等,每天只需服用一次即可,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
我是王藥師,致力于用樸實無華的文字解釋復雜難懂的疾病知識,幫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體。您的點贊就是我最大的動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高血壓走路相關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給他們吧!
更多相關建議:
高血壓的朋友們,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正規服用藥物以外,堅持有規律的健身走是治療高血壓的最佳方式。 高血壓每天走多少步才能達到降壓目的呢?推薦答案是—6000步!6000步走掉三大慢性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 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聲明稱:“走路是最好的運動”。走路可以有效的降
高血壓的朋友們,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正規服用藥物以外,堅持有規律的健身走是治療高血壓的最佳方式。 高血壓每天走多少步才能達到降壓目的呢?推薦答案是—6000步!6000步走掉三大慢性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
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聲明稱:“走路是最好的運動”。走路可以有效的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所以,可以肯定的是走路對于高血壓的控制當然是有益處的,相當一部分輕、中度的高血壓,可以通過有效“走路”運動把血壓控制在目標范圍內,關鍵是要做到有效的“走路”。
一、走路為什么能降血壓
1. 增強心肺功能和血管的彈性。
2. 促進消化,燃燒卡路里,減少脂肪的積聚,有很好的減肥效果。一般來說,每減輕10公斤體重,可幫助降壓10mmHg。
3. 能減少激素、過多腎上腺素的產生。過多的腎上腺素會引起動脈血管疾病,從而使血壓升高。
4. 運動使全身血管擴張,減輕了血管壓力,使血壓下降。
5. 研究表明:一次有效運動所產生的效果,并非只在運動進行中存在,它所產生的效應可以在體內持續存在12-20個小時左右,因此什么才是有效的運動即成為一個關鍵。關鍵就是要有一定的強度,這個強度可以通過心率增加的幅度來測量,通常情況下心率達到(170-年齡)這樣的數值即可。重要的是,運動產生的效應可以在體內持續存在12-20小時,相當于服用了長效降壓藥的效果。
二、如何走路有助于降血壓
1. 注重走路的時間
研究發現,一天只要走40分鐘就能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一次有效的運動可以使血壓下降5-10mmHg,如果堅持繼續運動,獲益將隨著時間而持續。
2. 堅持“有效”的走路方式
那么如何走路才能有效的鍛煉心肺功能,有助于控制血壓呢?推薦的6000步,怎么走呢?在這里建議大家“集中走,快步走”。用多長時間呢?大概30分鐘至45分鐘左右,這樣的步速應該是較快的。這樣下來,一般身體都會冒汗的,心跳也會明顯感覺到加速和氣喘,這樣的鍛煉,都是對心肺功能的強化訓練,雖然強度不大,但是很好的鍛煉方式。6000步大概在3.5~4.5公里之間,這個運動距離,運動強度,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是非常適合的運動,每天堅持,對于控制血壓還是很有效果的。
3. 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
在行走時,血壓會稍有上升,開始時一定要慢走,其速度約為全力走時的40%~50%。用30~45分鐘的時間走2~3公里的路程比較合適。行走的強度以達到汗液似出非出為標準。走幾天下來,身體適應了,可以慢慢再加大步數和加快速度。
更多相關建議:
對于血壓的控制,目前一般主張將血壓控制在<140/90mmHg目標值內;有慢性腎病、糖尿病、心衰、或穩定性心絞痛合并高血壓的患者,宜將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內;而老年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不能把血壓降得太快,需要慢慢將收縮壓控制在150mmHg以下。每天走路,能不能降血壓目標值內;有慢性腎病、糖尿病、心衰、或穩定性心絞痛合并高血壓的患者,宜將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內;而老年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不能把血壓降得太快,需要慢慢將收縮壓控制在150mmHg以下。每天走路,能不能降血壓?走路確實可以降血壓,這是通過干預生活方式來控制血壓的方法之一,但要通過走路降血壓,條件有點苛刻,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適用。首先,走路走多少步并沒有定數,當然是在能力范圍內越多越好。為什么?目的是要“減脂減肥”!只有把體重減下來,盡可能將體重指數控制在24kg/m^2內,才能達到較好的控制血壓目的。其次,人體內有血糖儲備,也有有氧糖分制造工廠,只有當運動量大于這兩樣的總和,機體才會進行無氧分解脂肪,才能達到燃燒脂肪的目的。要想實現這個目的,步行要以中快速進行,至少要>120步/分鐘,并且持續步行時間>45分鐘,常年累月下來,才能達到減肥、降壓的效果。最后,在鍛煉的同時,務必要控制好飲食,做到低鹽、低脂、高鉀飲食,減少能量攝入。如果做不到能量消耗>能量吸收,走再多也沒卵大用。對于早期的高血壓,這樣的做法尤為適用。什么樣的血壓,不能通過步行完全控制?如果血壓達到或高于(160-179)/(100-109)mmHg;或者高血壓合并糖尿病、高血壓合并心腦肺等并發癥的患者,將很難通過運動控制,此時需要用降壓藥控制血壓后,再進行運動、減肥、增肌上的細細耕耘。★若本回答有幫助,請點贊支持!
更多相關建議:
高血壓患者的治療為綜合治療,如果想將血壓控制在合適的范圍,不僅需要控制飲食,還應保持良好的心態,更應合理運動,必要時還應給予藥物控制血壓。那么,通過步行或跑步的方式,怎樣才能達到降血壓的目的呢?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快走與慢跑是中老年人備受親睞的運動方式。它們的運動強度不大,需要注意的是,有嚴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重度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不建議采取上述運動方式,應結合自身情況,由專科醫生制定個體化運動方案。綜上,高血壓患者,通過步行降血壓時,每次步行半小時,根據自身情況,每次步行大約3600-6000步,每周運動5次,可實現對血壓的良好控制。有嚴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運動。
感謝大家的閱讀!
醫學莘期待大家的關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識!
注: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若侵及版權,請聯系刪除。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更多相關建議:
高血壓作為最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近年來的發病率居高不下,而且逐漸趨于年輕化。最新數據統計表明,我國高血壓患者已經高達2.45億,也就是說每6個人中大約就有1個高血壓患者。但是,我國高血壓患者的知曉率、控制率很低,這也是導致高死亡率的關鍵。因此,高血壓的防治刻不容緩。高血壓患者每天
高血壓作為最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近年來的發病率居高不下,而且逐漸趨于年輕化。最新數據統計表明,我國高血壓患者已經高達2.45億,也就是說每6個人中大約就有1個高血壓患者。但是,我國高血壓患者的知曉率、控制率很低,這也是導致高死亡率的關鍵。因此,高血壓的防治刻不容緩。
高血壓患者每天應該走多少步,才能達到降血壓的目的?
眾所周知,對于像高血壓這樣終身性疾病的治療,藥物治療是根本,而非藥物治療同樣是至關重要的一點。其中,非藥物治療也就是生活方式干預,包括飲食干預、運動干預等。而運動的好處是有目共睹的,長期規律的運動不僅有助強身健體,保持健康體重,同時還可幫助控制血壓,保護血管健康,對于高血壓患者絕對是有利的。
高血壓患者適當的走路步數:走路是一種最簡單有效的運動方式,每個人都可以進行,不需要特殊的場地。而對于高血壓患者而言,適當的走路也絕對是有助控制血壓的一種健康的運動方式。但是,關于運動步數的要求,卻一直都頗受爭議。有人認為日行10000步才有效,于是就每天關注自己的步數,非得到10000步才滿意。事實并非如此。
首先,眾多研究表明,10000步并非最佳的步數,尤其是對于老年人群、肥胖者而言,可能會因為走路步數太多而損傷膝關節,反而得不償失。目前已有數據表明,有效的步數應該是6000左右,對于高血壓患者而言,如果每天能走6000步,即可幫助控制血壓。而這里的6000步也不是適合所有人群的,應該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如年齡大小、是否有關節疾病、血壓控制情況、是否有心臟疾病等等,總之要以不引起不適為宜。絕對 不應該為了追求步數而過度運動,超出自己承受的范圍。另外,走路也要注意循序漸進,不能短時間內過量運動,否則同樣是不利健康的。
其次,只看步數多少的走路,可能效果也不明顯。有些人只是看自己每天走的步數,而忽略了運動強度。比如,雖然走了6000步,但都是漫不經心的散步,而且是間歇性的,都是通過日常生活步數累積的。而這樣的運動其實并不屬于有效的運動方式。研究發現,運動的好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運動強度,如果只是緩慢的、間隙的步行,其實并不能引起機體良性應激反應,對健康無異。
而這里建議的6000步,指的是集中時間走路,而且要盡量的快一些走。一般6000步的話,集中走40分鐘左右,這樣的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也是最佳的選擇。其中,步頻是反應走路強度的一種重要參數,也就是說步行一分鐘走的步數。研究建議,每分鐘110-130步的步頻是較為合理的,屬于中等強度標準,另外每天堅持至少30min,每周3-6次,這樣的走路方式才算是合理的運動強度。對于高血壓患者降壓是有利的。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運動還是飲食干預,這些都只是生活方式干預的一部分,無法代替藥物治療的效果,也就是說,無論何時,用藥都是一定要堅持的。
我是黃志艷大夫,致力于用樸實無華的文字解釋復雜難懂的疾病知識,幫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體。您的點贊就是我最大的動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高血壓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給他們吧!
更多相關建議:
高血壓患者確實可以通過運動在一定程度上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但對于運動方式及強度的選擇卻應該好好講究一下,因為運動不足便達不到促進健康及輔助降壓的目的,而運動太過則會導致血壓過度升高而誘發急癥;一般來說,只要健康狀況允許,無論是否為高血壓患者,都應該保證每天3公里的步行距離,步行的
高血壓患者確實可以通過運動在一定程度上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但對于運動方式及強度的選擇卻應該好好講究一下,因為運動不足便達不到促進健康及輔助降壓的目的,而運動太過則會導致血壓過度升高而誘發急癥;
一般來說,只要健康狀況允許,無論是否為高血壓患者,都應該保證每天3公里的步行距離,步行的鍛煉方式雖然簡單,但卻是在全身各個器官組織的協調下完成的,也就是說,每走一步,都是對人們整體健康的一次促進,當然,這種促進作用在短期內是微不可查的,所以,我們需要長期堅持下去,才能達到促進健康的目的;
對于健康狀況尚可的患者來說,這3公里的距離最好能一次性走下來,當然,如果您的體質或病情不允許,那么也可以每步行10分鐘休息5分鐘,直到3公里走完;另外,步行的過程最好能維持一定的速度,不要一會快一會慢,一般來說,100米/分鐘的速度剛剛好,還有,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運動過程中心率的快慢也是應該密切關注的,一旦心率超過(170—年齡)次/分鐘,患者最好能停下休息一會。
更多相關建議:
光靠走路降壓未必有效。我表哥,43歲查出高血壓,開始走路,同時注意控制飲食和早睡,瘦了十多斤,現在不吃藥,血壓也穩定達標。我一好朋友,38歲查出高血壓,開始走路,同時注意控制飲食和早睡,瘦了十多斤,可如果不吃藥,血壓一點也降不下來。后來他越走越多,開始慢跑,兩年后嘗試各種馬拉松,
光靠走路降壓未必有效。
我表哥,43歲查出高血壓,開始走路,同時注意控制飲食和早睡,瘦了十多斤,現在不吃藥,血壓也穩定達標。
我一好朋友,38歲查出高血壓,開始走路,同時注意控制飲食和早睡,瘦了十多斤,可如果不吃藥,血壓一點也降不下來。后來他越走越多,開始慢跑,兩年后嘗試各種馬拉松,跑遍了世界各地。但血壓還是沒降下來。
所以高血壓的治療因人而異,生活方式的調整很重要,但對有些患者未必有效,該吃藥還得吃藥。
更多相關建議: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可以肯定地說在高血壓患者控制血壓的措施中,運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當然作為一種治療的手段,對高血壓患者的運動是有一定要求的,就拿最簡單易行的走路這種運動方式來講,是需要達到一定的強度才能真正起到降血壓的作用,那么走路強度如何評價呢?是以走多少步來衡量的嗎?要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可以肯定地說在高血壓患者控制血壓的措施中,運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當然作為一種治療的手段,對高血壓患者的運動是有一定要求的,就拿最簡單易行的走路這種運動方式來講,是需要達到一定的強度才能真正起到降血壓的作用,那么走路強度如何評價呢?是以走多少步來衡量的嗎?要解答這個問題,要從血壓升高及運動降血壓的機制上找答案。
血壓是如何高起來的?血壓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時對血管壁產生的壓力,而人體的血液循環是在一個全封閉的系統中完成的,其中心臟是給血液施加的循環動力起始點,全身血管是血液循環的通道,因此凡是能影響這一循環過程的因素,都可能對血壓的高低產生影響,簡單地說主要有三方面因素。
- 第一、心臟給予的動力。心臟每收縮和舒張一次,在將血液泵進血管的同時,也將血管中的血液回收回來,泵出與回收的血液量相等,血管中的血液量才能保持動態平衡,對血管產生的壓力也能才維持在穩定的水平。當心臟的收縮與舒張功能異常,比如心率非正常加快時,收縮和舒張不完全,滯留在血管中的血液量增多,就會導致血壓的升高。
- 第二、血管產生的阻力。血液受心臟施加的動力以波浪式不斷向前流動,在血流壓力升高時,血管需要擴張減輕血流壓力,隨后血管會隨壓力的下降而回縮。但如果血管的收縮與回縮功能異常,比如發生了動脈粥樣硬化等病變時,彈性下降,不對血液產生的壓力及時做出應對,即會造成血壓的升高。
- 第三、血液總量的多少。因為全身血液循環系統是全封閉的,因此系統中血液量的多少對全系統所承受的壓力有直接的影響,全身血液總量越多血壓超高,反之血壓便會有所下降。
可以說高血壓患者的之所以會升高,必定存在上述三方面中一個或多個因素,要想把血壓降下來就需要從這三個方面入手,而運動在這三個方面都能發揮一定的作用,但必須達到一定的要求,比如:
- 運動對心臟功能的作用 運動時心率必定會加快,但這種加快不同于異常心率增加,它可以使心臟的每一次收縮與舒張更完全,有利于調節血液從心臟泵出與回流之間的動態平衡,使全身血液循環更流暢,血管中血液量保持在相對較少又穩定的狀態,達到降低并穩定血壓的作用。
- 運動對血管收縮的作用 運動加速了血液的流動,促進血管擴張與回縮的頻率,增強了血管的功能,使全身血管對血液容納空間增大,血液承受的壓力隨之降低,血壓即會有所下降。
- 運動對減少血液總量的作用 運動時全身體組織細胞生理活動增強,產生的熱量增多,機體為散發過多熱量保持穩定體溫,必須要進行有效的散熱。而散熱最主要的方式便是出汗,而汗水主要來自于血液中的水分,通過皮膚表面的毛細血管擴張將水分排泄出來并蒸發而帶走熱量。
綜上所述,能有效降低血壓的運動應當達到上述三項要求,具體地來說要滿足三個條件:
- 一是運動時對心率的要求:運動時心率=(170-年齡)*80%
- 二是運動時身體的表現:要有出汗,不必大汗淋漓,但至少要額頭微汗或后背發熱濕潤
- 三是運動持續的時間:臨床驗證:一次有效運動持續的時間不應少于30-45分鐘,而一次有效運動后產生的降壓效果能維持20個小時左右
了解了這些知識就會知道:符合上述要求的運動就可以起到降血壓的作用。以走路來說,因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40歲和80歲的人能否達到上述要求并非是走多少步所決定的,因此沒有走多少步就能達到降血壓目的的統一標準,根據自身情況完成即可。
需要提醒的是:運動是良好生活方式的一個方面,需要形成持之民恒的習慣,因此運動降血壓需要長期堅持;同時也要知道,對服用降壓藥的高血壓患者,運動并不能代替降壓藥,只能起到增強降壓藥降壓效果或是減少降壓藥用量的作用,切不可隨意停用降壓藥。
【如果此文幫到了您,點個贊打個賞點擊關注吧,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并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更多相關建議:
感謝邀請。科學規律的鍛煉對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很有幫助,不僅能夠降低血壓水平,也能減輕焦慮情緒、提高心肺功能、控制體重,從而也能起到輔助高血壓治療的功效。而步行作為最簡單易行的運動方式,適合大多數人群,堅持每天步行有益于身體健康,但運動也要掌握方法,不能盲目進行,不然反而會引起如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討。關注作者,每日持續性更新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