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季養生的重點是什么?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季養生其實很簡單。
萬物歸宗,
吃多少保健品 ,聽多少養生課,都比不上聽我們老祖宗的一句勸:早睡早起,吃飽睡足。
曾經青春年少,你不拿身體當回事,拼命透支體力與精力去學習,去工作。
但身體是會記仇的,
當青春不再時,反過來身體會拿你不當回事,它會讓你健康不再,精力不再。
這里求醫那里問藥,這個出謀,那個劃策,這里讀書,那里聽課,
一切只為曾經失去的健康。
但是,事實證明,大部分做的都是無用功,甚至雪上加霜。
最后還是拾起老祖宗的東西:早睡早起,按時吃飯,好好睡覺。
簡單易用,效果顯著,無藥自醫。
身體是有強大的自愈力的,你對它好了,它自然反過來又對你好。
現代生活,節奏緊張,日夜顛倒,
雖然我們無法像老祖宗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我們可以盡量早睡早起,
大自然就是一幅最好的良藥,尊重自然規律,尊重人體節律,就是尊重自己的健康!
愿新的一年,人人都有一個好身體,好心情!
更多建議:
《黃帝內經》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披發緩行,以使志生”,意思是經歷了冬天的寒冷,到了春天萬物復蘇,而我們此時養生應當順應季節,早睡早起,多散步以放松 、舒緩身體,使身體內的陽氣隨自然界的陽氣同步生發,讓自己也如同新生的草木般生機升發,達到身心共調的養生目的。
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的養生也同樣很重要.春天乍暖還寒,是一個氣候多變的季節,春風不是總送暖,若不合時宜,很容易罹患各種時病。那么,如何把握重點做好春季養生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礎呢?
春季應重在養肝
為什么要特別強調養肝呢?因為從中醫五行學說的角度來說,肝屬木,對應的時節是春,而肝的功能喜條達、惡抑郁,也就是說肝與我們心情的調控息息相關。想要養肝,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切勿動輒生氣發怒,如果思慮過度,憂愁不解,則會影響肝的疏泄與陽氣的升發,導致臟腑功能紊亂、百病叢生。
防范“風邪”
“嘗聞避風如壁箭,春風多癘須防患。況因陽發毛孔開,風才一入成癱瘓。”這首《春月歌》簡潔明了的告訴我們,春天應當小心“風”。雖春風蕩漾雖然予物以生機,予人以愜意,但防范不當,也會給人帶來病痛。
“風邪”是屬于六邪之一,常說“風為百病之長”,若是傳染病暴發流行的風邪則稱為“疫氣”或“癘氣”,也就是現在所講的病毒、立克次體和細菌等病原微生物。而我們都知道春季恰恰就是傳染病的高發期,所以老人說“春捂秋凍”不是沒有原因的,春季往往氣溫溫差大,因此要注意保暖,可選擇適宜項目,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放風箏等。
老年人防止中風癱瘓注意事項:
《春月歌》中還強調要以防春風導致癱瘓,這個又怎么理解呢?癱瘓也就是中風,中醫認為其發病機制是肝郁化火→火極生風→風火相煽→挾痰挾瘀→橫竄經絡→經絡不通→癱瘓。是一種“外風”引動“內風”的結果。因此,老年人應當在春季注意:①做好保暖工作,春天最好不要剪短發甚至剃光頭, 晨起最好不要馬上洗頭,洗完頭就要用吹風頭吹干,外出要戴帽子,在早春,一定要穿純棉背心或針織 純棉馬甲,注意腹部及背部保暖。 若經常覺得腹部涼, 午睡時可以雙手搓熱后進行摩腹,一分鐘30~50次 每次約5分鐘; 經常覺得背部涼颼颼的老年人,可以用炒熱的姜片(炒熱5秒鐘)搓一搓后背部, 以祛風寒之邪在家里不要光著腳,一定要穿純棉襪或者毛拖鞋。②做適當的運動,切忌大量出汗。散步最好選在中午, 也是一天之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候, 邊散步邊曬一曬后背部, 吸收自然界陽氣。
更多建議:
春季養生有六件事需要注意:
1、不注意保暖
俗話說春捂秋凍,雖然是春天到了,但是衣服不要“脫得太快”!厚的衣服早早的就收起來,萬一突然變天沒有衣服換怎么辦?穿的少很有可能就會感冒、咳嗽嚴重了還可能會發燒。這個季節要靈活的增減衣物,熱了就脫、冷了就穿。
2、不要犯懶
春天萬物復蘇的季節,也是我們活動身體的好時候,這個時候不要懶惰!適當的給孩子補鈣,有助于長高;也適宜老年人外出鍛煉,空氣好也沒有霧霾,非常適宜外出。不過鍛煉也要適度,活動量不能太大,以免損傷身體!
3、不通風
春季空氣潮濕易滋生細菌,所以每天給屋子通風換氣是有必要的!每天最好早晚通風10分鐘。
4、亂發脾氣
肝氣郁結的話就容易發脾氣,會使得肝火旺盛。人就會煩躁,不利于人際交往,自己也會非常煩躁。
5、胡亂吃藥
春季就是容易心煩氣躁,火氣旺盛的季節,但是這時候不能胡亂的吃藥。用錯了清熱解毒的藥,會損傷身體里的陽氣,反倒有損健康!如果覺得不是大家要及時就醫。
6、不要胡吃海塞
春天人體陽氣漸旺,不宜吃辛辣和發性食物。像李子、橙子、蔥、羊肉、大蒜都不適宜現在吃。應多吃些性甘味平的食物,例如 春筍、香椿、春韭、大棗、胡蘿卜、菠菜、荸薺、毛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