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危險因素或僅有一種的,LDL可以在3.6以下。有2-3種危險因素的人,LDL應控制在3.0-3.3以下。原來提出有冠心病或有糖尿病應降到3.0以下。有三種以上危險因素或有冠心病或有糖尿病的人,LDL應控制在2.6以下。既有冠心病又有糖尿病或大血管病史的患者,LDL應控制在2.1以下。有心肌梗塞病史、腦梗(不包括腔梗)、支架植入史、急性冠脈綜合征ACS史、有過心腦腎靶器官損害的患者,LDL可以降到1.8。這就是LDL的達標值。他汀類藥物怎么選擇?用那種好?多少劑量合適?你應該根據沒吃他汀類藥物前的LDL是多少?達標值是多少?算出達到達標值需要下降的百分比參照以下:即一個標準計量的他汀類藥物如阿托戈他汀(力普妥)10mg、辛伐他汀(舒降脂)20mg、普伐他汀(普拉固或美百樂鎮)40mg、氟伐他汀(來適可)40mg、瑞蘇伐他汀(可定)5mg、洛伐他汀(血脂康、美降脂)40mg、匹伐他汀2mg可使LDL下降33%到35%,如不能達標即使把劑量加倍也只能使LDL下降增6%,再不能達標我勸你用10mg依折麥布(腸道膽固醇回吸收抑制劑)聯合一個他汀類藥物可使LDL繼續下降18%-20%,相當三倍標準劑量的他汀類藥物,而且僅有10%通過肝酶代謝,安全性好得多。我要強調三點:1.家庭性雜合子的高脂血癥往往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都非常高,上述方法要達標很困難,但別忘了他汀類藥物的類效應對保護動脈內皮、防止血栓事件也能發揮很好的作用。這類人群服用了足量他汀類藥物不能達標也不用過分擔心,可能戒煙、控制體重、減肥是必須做到的。2.膽固醇是構成細胞膜所必需的原料、是傳遞神經興奮的重要物質,也是合成許多激素的必備品,也是補充人體能量的不可缺少的。膽固醇不是越低越好而是達標就好。3.有軟斑塊的人除了LDL達標外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激動、暴怒都會使有環形平滑肌的動脈產生痙攣,這是斑塊破裂的重要原因之一。始終維持好心情,免疫功能活躍不容易患腫瘤,中老年人發病率最高的也就是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所以只要能開心比什么都重要!2018.5.10
更多相關建議:
其實低密度脂蛋白是血脂的一項,就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低密度就是個垃圾車,一直在往血管內運送垃圾,你說如果低密度脂蛋白高,是不是垃圾及越來越多,血管慢慢就會堵塞,血管堵死了,結果不用多說,心肌梗死、腦梗死等等。有的人參考值<3.4mmol/L,高危人群目標是<2.6mmol/L,極高危人群目標是<1.8mmol/L。如果我們的低密度脂蛋白高了,那就預示著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總之,低密度脂蛋白是一個壞血脂,一定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更多相關建議:
您好,感謝邀請。我是大連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惠大夫。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需要注意兩個方面問題,一個是評價是否需要使用他汀類降脂藥物,第二個方面是改善生活方式。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膽固醇中的一個成分,有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型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所以它常被稱為壞膽固醇。與其對應的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它的作用能夠逆轉動脈粥樣硬化,所以被稱為好膽固醇。
如果發現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升高,首先需要評估是否需要使用降脂藥物。目前主流的降脂藥物有他汀類藥物等,如果患者不能耐受他汀類降脂藥物,則可能需要更換到其他的降脂藥物,如依折麥布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并非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就需要藥物降脂,這需要醫生根據患者的危險分層來進一步判斷,而反過來說,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較低,也不見得不需要使用降脂藥物,比如在冠心病的群體當中,即便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越低,也需要繼續服用他汀類降脂藥物。
第二個方面就是生活方式的干預,這是所有高脂血癥患者降脂治療的最基礎的環節。在飲食方面,應該控制飽和脂肪酸食品的攝入,控制豬肉、肥肉等食品的攝入。
而且,應該經常進行適當的有氧運動,適量運動也有利于降脂。
總而言之,血脂升高需要兩個方面的管控,一個方面是評價是否需要用藥治療,第二個方面就是改善生活方式。
更多相關建議:
段醫生答疑在線?聊聊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來源和如何“工作”?低密度脂蛋白怎么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怎樣判定自己為高脂血癥?當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時我們該怎么辦?(1)生活方式干預:(2)藥物治療:段醫生特別提醒?關注段醫生,健康又養生?
更多相關建議:
血液中的膽固醇及其酯、甘油三酯、磷脂和脂肪酸統稱為血脂。醫生和患者平時說的血脂,其實往往指的是膽固醇和甘油三酯。但是,你知道嗎?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其實很少游離存在,它們必須與蛋白質、磷脂等一起形成脂蛋白,才能被輸送到全身各個臟器組織進行代謝利用。
這就是為什么你看到的化驗單上寫的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但是醫生卻說你膽固醇升高了的原因所在。其實,說白了就是低密度脂蛋白富含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就可以認為是膽固醇升高。而膽固醇是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物質,膽固醇高了,最大的危害就是導致全身動脈粥樣硬化的進行,促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從一百年前,人類第一次提出動脈粥樣硬化的認識,到現在我們認識到膽固醇是造成動脈粥樣硬化的元兇。人類一直在找尋治療它、控制它的方法。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一來,隨著他汀類藥物的廣泛應用,我們可以說面對動脈粥樣硬化有了好辦法。但是肯定不止于此,張大夫也相信,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往后走,我們會有更多的辦法降低膽固醇,會有更多辦法治療動脈粥樣硬化帶來的心腦血管疾病。
更多相關建議:
低密度脂蛋白——LDL-C,全稱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這個數值的升高是是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發展的首要危險因素。因此,如果LDL-C升高,那么一定要引起注意。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為什么會影響心血管健康?
人體內的低密度脂肪如果超出正常范圍,低密度脂肪可以通過血管壁內皮進入血管壁內,滯留在血管壁內皮下方的低密度脂肪會被氧化修飾成氧化型低密度脂肪(Ox-LDL),最終巨噬細胞吞噬Ox-LDL形成泡沫細胞,泡沫細胞不斷堆積、融合,就是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的脂質核心。因此,低密度脂蛋白是形成動脈粥樣應的基本因素。
一般情況下,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與總膽固醇的升高都是相輔相成的,但總膽固醇的值還受到高密度脂蛋白的影響,因此,臨床上多采用低密度脂蛋白的值來作為動脈粥硬化性的風險評估指標。
對于降血脂的目標,一般也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值作為首要的治療目標。比如說:極高危者 LDL-C<1.8mmol/L;高危者 LDL-C<2.6 mmol/L;中危和低危者 LDL-C<3.4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怎么辦?
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超標是應該值得重視的情況,有很多朋友問,到底高到多少需要服用藥物呢?其實這不是簡單的數值高到多少必須服藥的問題。對于高血脂的心血管疾病分級,臨床上有一套完整的風險評估體系,一般臨床醫生會根據您的血脂檢查指標、家族病史、其他危險因素(如吸煙、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疾病等)的情況綜合評估,根據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等級,確定您是否需要服藥和您的降脂目標。因此,發現血脂偏高,應該首先就醫評估是否需要服藥降血脂,其次生活方式的干預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在生活上可以注意以下方面:
1.減少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攝入:多吃水果蔬菜,少吃動物油脂和油炸食品,盡量減少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攝入;
2.少糖少鹽飲食:減少糖分的攝入,對于控制體重,減少脂質的生成都是很有必要的,高鹽飲食會導致血壓的升高,增大心血管問題的風險。
3.多注意膳食纖維的攝入:推薦多吃含有水溶性膳食纖維的食品,主食推薦多吃雜糧類的谷物,另外,水果蔬菜的攝入,也可以有益于水溶性膳食纖維的攝入,水溶性膳食纖維有利于脂質從腸道的排出,對降血脂很有幫助。
4.控制體重:建議高脂血癥患者,特別是肥胖型的高脂血癥患者要控制好體重,體重指數控制在21~24之間最佳。
5.適度運動:每周進行5~7次中等強度的運動,每次時間30分鐘左右即可。
6.戒煙限酒:戒煙,同時也要避免二手煙的吸入,對心血管系統的獲益都是很大的。對于飲酒也有限制,盡量減少飲酒,能戒酒最好。
更多相關建議:
發現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以后,首先應注意升高處于何種范圍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以后,應注意是否屬于高危或極高危患者綜上,發現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以后,應明確低密度脂蛋白屬于何種范圍的升高;明確是否屬于高危或極高危患者,極高危患者應將低密度脂蛋白降至1.8mmol/L以下,高危患者降至2.6mmol/L以下,中危與低危患者應降至3.4mmol/L以下。
感謝大家的閱讀!
醫學莘期待大家的關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識!
注: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更多相關建議:
謝邀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十分關注養生的問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在飲食上要搭配好營養,不要吃動物脂肪,盡量少吃動物內臟,多吃水果,蔬菜,經常鍛煉,減肥,多參加運動。
更多相關建議:
一、什么是低密度脂蛋白?二、為什么要關注低密度脂蛋白?四、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應當注意什么?
其實,我們要注意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
1.要合理健康飲食,少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
2.控制體重,每天鍛煉;
3.必要時服用降脂藥;
4.留意血壓及動脈粥樣硬化情況,定期復查;
5.定期復查血脂,了解血脂水平。
更多相關建議:
一、低密度脂蛋白是什么東東?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有什么壞處?三、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需要怎么辦?親,看懂了嗎?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