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為長三角地區的人,一直不太理解南方人為什么喜歡嚼檳榔,尤其是長期嚼檳榔牙齒黑黑的,極不美觀。后來問了廣東和海南的同學才知道嚼檳榔可以助消化,可以驅蛔蟲,可以提神醒腦,緩解疲勞,嚼食檳榔后,人們會出現醉酒樣的臉紅,身體出汗,所以嚼檳榔有一定的祛除體內寒氣的作用。
最近有文章稱,年千億收入規模的軟性毒品檳榔,正危害食用者生命健康。確實有大量的研究表明,經常咀嚼檳榔會提高口腔癌的發病率,使患口腔癌的風險上升8.4-9.9倍。印度是檳榔的消耗大國,同時也是口腔癌發病率最高的國家。很多人說:“十個口腔癌,九個嚼檳榔”,事實上早在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中心就已經將檳榔認定為一級致癌物。所謂一級致癌物指的是對人體有明確的致癌性的物質或者混合物,比如甲醛、石棉、二惡英、酒精、煙草等都是一級致癌物。檳榔當中含有的一些生物堿具有細胞毒性,檳榔堿還能在咀嚼的過程中產生亞硝胺類化合物(致癌物),加快上皮細胞的凋亡,長此以往就會導致癌癥的發生。而且,咀嚼檳榔的動作也會導致口腔黏膜的一些機械性損傷,長期可導致口腔黏膜下的纖維性變,有可能引發癌變。此外許多檳榔在加工過程中會加入各種添加劑,口腔直接接觸,增加患癌風險。如果抽煙加嚼檳榔兩者合并,更容易引起口腔癌、喉癌、咽癌和食道癌。
除此之外,長期嚼檳榔會加重哮喘的發作,這是因為檳榔里的檳榔堿經血液循環,會引起支氣管條收縮、加重哮喘患者的支氣管痙攣。檳榔堿能刺激腎上腺皮質激素的釋放,一旦這種激素在體內的濃度增加,就會出現心跳加速、心動過快,血壓升高。長期嚼檳榔還會磨損牙齒,引起牙齦萎縮,并引起面部變形。
檳榔被稱為軟性毒品,很多人都知道檳榔的危害,卻戒不了。這是因為檳榔果中含有多種生物堿(檳榔堿和檳榔次堿),檳榔堿具有擬交感神經的作用,能使人產生欣快感和興奮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提神功效,所以備受追捧。但是長期嚼食檳榔會導致嚼食者出現耐受、渴求和戒斷等癥狀,因而會有一定的成癮性,所以即使知道吃檳榔對身體不好,很多自控力不強的人,一時間也難以戒除。早在1996年,廈門市政府就發布了法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廈門市轄區內生產、銷售和食用檳榔。美國和加拿大海關也禁止檳榔帶入其國內。臺大教授怒稱:檳榔就像臺灣這塊土地的癌細胞。
看來嚼檳榔危害多多,是個陋習,為了自身健康,盡量少嚼檳榔。
更多相關建議:
本人從中學時代就開始吃檳榔了,到目前為止,隔年檢查身體,健康狀況良心,可是在從前住過的小鎮,看到許多病例,有商人,銀行,行醫的等。…他們從來沒有吃檳榔,總是得癌癥死了,這又怎么解釋呢。
更多相關建議:
事實勝于雄辯!海南人農村都有嚼檳榔的習慣,并沒有發現什么人得癌癥,我外婆從小嚼檳榔到過世活到94歲,我岳母也是從小嚼檳榔到過世活到95歲;牙掉了就用菜刀打碎再嚼;我鄰家一個阿婆也是嚼檳榔活到103歲。試問癌在哪里?海南人都是嚼鮮檳榔。
更多相關建議:
《食用檳榔及其與口腔癌間的關系》的綜述,詳細解釋了食用檳榔的成分和致癌機制,跟大家分享一下。(1)檳榔塊的組成:檳榔是棕櫚科檳榔的種子,它由外層的纖維狀果殼和內含堅硬的果核組成。檳榔咀嚼塊一般是由檳榔、煙草、檳榔葉、蔞葉、花序和熟石灰(氫氧化鈣)以及一些特殊的調味劑等組成,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檳榔咀嚼塊的組成及加工方法不同,但檳榔和煙草等是檳榔咀嚼塊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2)檳榔的果殼及果核:檳榔的果殼及果核可以分開食用,如印度以食用成熟的果核為主;中國的臺灣 和海南食用新鮮的果殼、果核為主,湖南則食用干檳榔的果殼。湖南地區將檳榔鮮果以怡糖和生石灰等腌制加工后制成干檳榔成品,食用的部分是檳榔干果的纖維外殼(果殼),不添加蔞葉或煙草;海南地區則是將檳榔鮮果(包括果殼、果核)切開后與蔞葉、貝殼粉一同混合咀嚼。(3)其他添加成分:大部分食用檳榔的人群都有添加煙草咀嚼或吸煙的習慣。在印度和斯里蘭卡以及東南亞地區,選用成熟的檳榔果核并經過烘烤或煮熟后加入石灰,再以蔞葉包裹后食用,通常與煙草一同嚼食。(1)化學因素:檳榔生物堿是檳榔的主要活性物質,這些生物堿通過亞硝基化作用變成硝化衍生物,多酚類成分自動氧化釋放出活性氧等均對細胞產生毒性作用。此外,檳榔制作和食用過程中添加煙草和熟石灰還會與檳榔生物堿產生協同致癌作用。(2)物理因素:食用檳榔對口腔癌發病的影響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檳榔咀嚼塊本身的成分和致病因素對口腔黏膜的作用;二是反復咀嚼的動作對口腔黏膜的反復摩擦、刺激,即檳榔果殼本身的粗纖維以及堅硬的果核對口腔黏膜造成的機械刺激。研究發現,食用檳榔導致的口腔病損部位以頰黏膜多見,其次為軟腭、舌腭弓和舌部。因為在食用檳榔時通常將檳榔置于頰部,所以容易導致頰部和舌部的黏膜病變。由此可見,化學和物理這兩種因素的長期作用共同導致了口腔黏膜由慢性炎癥到癌前病變,最終導致口腔癌的發生。食用檳榔與口腔癌的關系同時吸煙、飲酒、食用檳榔的人群的口腔癌發病率是一般人群的123倍。在發展中國家,口腔癌的發生80%以上歸因于吸煙、食用檳榔和大量飲酒。此外,口腔癌的發病風險與日食用檳榔量以及食用檳榔年限呈正相關,而且口腔癌以頰部和舌黏膜最常見,可能是頰、舌黏膜在檳榔的長期持續刺激下更易誘發癌變。歡迎親們點贊加關注并參與討論哈!
參考文獻
[1]邵小鈞,席慶.食用檳榔及其與口腔癌間的關系.國際口腔醫學雜志,2015,42(6):668-672.
更多相關建議:
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的疾病,這個口腔黏膜下纖維化是一種癌前病變,經過長期的慢性病理過程可以惡變轉化成口腔癌。咀嚼檳榔之所以能導致口腔癌,是因為檳榔中的多種活性成分和代謝產物有細胞毒性遺傳毒性甚至直接致癌性,而這些包含在檳榔中的有毒物質主要包括:檳榔生物堿、檳榔鞣質、檳榔特異性亞硝胺和活性氧等。流行病學證據顯示:嚼檳榔明顯提高口腔癌的發病率,所以吃檳榔列為一級致癌物。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對于檳榔致癌在權威媒體平臺早有發布,由于食用檳榔目前在我國的安全性和食品定位尚不明確,國家衛計委已要求湖南省衛計委加快推動檳榔安全性評估立項,并建議加強檳榔管理,并建議不要銷售檳榔給未成年人。
小木匠是專業的醫生,每天都會更新貼近生活的醫學知識了解更多健康,關注“外科小木匠”
更多相關建議:
有人說檳榔致癌是別有用心的造謠者,其實只有經過實踐得出的真知才有發言權。檳榔是海南四大南藥之一,經過上千年的民間咀嚼過程中,結合現在海南人長期的吃用,與本人的反復實踐,長期來的觀察,流行病學。千真萬確的證實了檳榔具有較強免疫系統功能,抗病毒,有殺菌,防治很多種疑難雜癥,特別是對腦血管,心肌阻塞,高血脂,糖尿,便秘,老人癡呆癥,精神分裂癥,癌癥之類的都有較好的預防性作用。在萬寧咀嚼檳榔的老人很多,九十歲了仍然健康,特別有趣的是既抽煙又喝酒,同時又長期咀嚼檳榔者,相對只會抽煙喝酒,但不會咀嚼檳榔者發病率都很高,壽命也短。但相對會長期咀嚼檳榔者發病率想不到大大地降低。在海南五千例的腦中風當中幾乎都是不會吃檳榔者,確實在海南長期會咀嚼檳榔者,腦中風發病率幾乎是零,同樣會吃檳榔的人癌癥發病率大大地隆低了。還有我的鼻炎,便秘,消化不良都是檳榔的功勞。確實檳榔全身是寶,它的荺用價值不可低估
更多相關建議:
能,這個已經被科學研究證明,是毋庸置疑的,但凡事都有個比例,醫學上叫發病率,不是所有嚼的人一定都會得癌,但大數據的統計上,發病率會增高。
更多相關建議:
2019.3.7:
湖南省檳榔行業發布禁止檳榔廣告的公告。
是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日子。
作為腫瘤科醫生提醒您:
道路千萬條,健康第一條;
身體不健康,家人淚兩行;
煙酒和檳榔,早戒早健康。
一日門診。有一個30歲的男性病人來腫瘤科看病,他帶著口罩,口齒不清地說自己是口腔癌,剛做完治療,要化驗一下血常規。
我問他,以前是不是喜歡吃檳榔,他不好意思地笑了,說吃了起碼十年了 。他說:“檳榔加煙,法力無邊。檳榔泡酒,永垂不朽,這句謠言,不知道害了好多人啊,為何這樣毒的東西,還打著食品的廣告,鋪天蓋地啊。”
這個年輕的口腔癌患者說,他從發病到現在,前前后后一共治療了一年多,手術,放化療,現在腫瘤頸部轉移了,又在做靶向治療。花了不少錢 。
臉部形象受到影響后,不但找不到好工作,更不用提找女朋友了。
現在的他,真的是后悔莫及啊。
嗜好檳榔得口腔癌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因此,出現好多口腔癌術后“的半臉人”。
據統計,從2006到2016的十年間,因為檳榔導致的口腔癌數量翻了20倍。
早在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把檳榔列入一級致癌物清單。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公布120種1類致癌物清單,與檳榔相關的致癌物,占據其中3種。
在長期廣告轟炸下,很多喜歡檳榔的人都能說出一句順口溜:
檳榔加煙,法力無邊。
檳榔泡酒,永垂不朽。
其實,這個原產自海南的檳榔,和煙一樣,有百害而無一利。
檳榔,越來越多人上癮了。
市場上檳榔分為三種:
青果檳榔、煙果檳榔和臺灣檳榔。
煙果檳榔是利用煙薰的辦法把它薰干的一種檳榔。
各種檳榔制品中含有的檳榔子會導致一種口腔癌前病變(口腔黏膜下纖維化),隨時可能會轉化成癌癥。
檳榔里的化學物質經咀嚼后,形成的亞硝基是明確致癌的化合物。
另外,檳榔較硬,咀嚼時易對口腔黏膜造成機械創傷。
除了影響牙齒的美觀,長期嚼食檳榔還可能與口腔癌、喉癌、食管癌等的發生有一定相關性。
為了自己,也為了家人,醫生建議還是盡量不要嚼食檳榔。
建議醫務工作者,不但要做好宣傳工作,自己也要以身作則,做健康的守護神。
什么是口腔癌?
口腔癌是發生在口腔的惡性腫瘤之總稱,大部分屬于鱗狀上皮細胞癌。
在臨床實踐中口腔癌包括舌癌、牙齦癌、軟硬腭癌、頜骨癌、口底癌、口咽癌、涎腺癌、唇癌等。
口腔癌的病因可能有哪些?
口腔癌的病因可能受下面這些因素影響:
首先,口腔癌與一些不良的嗜好有一定關系,像長期的吸煙、飲酒、嗜好檳榔等。
第二、異物長期的刺激,如尖銳的牙尖等反復刺激同一個區域的口腔黏膜。
第三、如果口腔衛生狀況非常差,會使口腔黏膜對于癌癥的刺激因素防御的功能下降,誘發口腔癌。
第四、營養不良。
作為稅收大戶,禁止生產基本上難得實現。但是,有關部門還是應該不要大張旗鼓地廣告鋪天蓋地宣傳。
比如電視、高速公路都是檳榔廣告遍地開花。讓人們產生這個只是一個普通食品的錯覺。
人們要加強健康知識的學習,不要被一些廣告宣傳誤導,要有自己的基本判斷能力。
圖一為湖南省檳榔行業禁止檳榔廣告的公告。
?
更多相關建議:
中國人很多人都喜歡吃檳榔,特別是湖南人!前面看李誕和汪涵的一個節目,和成天下檳榔雖然都在打廣告!
那么為什么這么多人喜歡吃檳榔呢?主要原因和香煙其實類似!
1:能提神。檳榔里面的化合物有提神作用,大家在疲勞時,比如熬夜和加班的時候來點兒,效果立竿見影。
2:會上癮。煙里有尼古丁,檳榔有生物堿,都會讓人上癮,欲罷不能。習慣吃檳榔的人,一旦停止,渾身都不自在。
因此檳榔是世界排名第四的成癮性消費品,僅次于煙、酒和咖啡。
在今年的3月份,湖南檳榔協會發出文件,要求所有檳榔生產企業停止國內全部廣告宣傳!!
那么檳榔到底能不能致癌?其實早在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就認定檳榔為一級致癌物!!
檳榔致癌主要是由于兩個方面:
1.檳榔里的化學物質經咀嚼后,形成的亞硝基,是明確致癌的化合物。
2.檳榔咀嚼時易對口腔黏膜造成機械創傷,多吃會使得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也就是癌前病變。
所以,嚼檳榔和抽煙非常類似:花錢,提神,上癮,致癌。!!!
希望檳榔愛好者都能盡量戒掉它,尤其對于抽煙的人,更是不能再碰。祝大家健康,讓口腔癌早日成為罕見病!
更多相關建議:
早在15年前,世界衛生組織就將檳榔定為一級致癌物。在我國,海南、廣西、臺灣是檳榔原產地,而最大的加工和消費地卻是湖南。湖南當地臨床研究發現,近年來口腔癌病例猛增,90%以上都與嚼檳榔有關,超過半數患者治療后癌癥復發死亡。
檳榔為何會誘發口腔癌呢?
原因是:檳榔含大量檳榔堿,這是一種有細胞毒性的物質,會導致口腔黏膜纖維化,嚴重的話便會發展成口腔癌。口腔癌預后不好,5年生存率在50%左右,即使治療成功,也會帶來口腔和面部巨大創傷。比如,一些患者需要切除舌頭、下頜和牙床,痛苦可想而知。
檳榔在加工中還會拌入石灰、桂子油、鹵水等,這些物質對口腔黏膜刺激很大,過量嚼食直接導致味覺減退、張嘴困難、牙齒磨損等。研究發現,喜歡嚼檳榔的人中,66%有口腔黏膜病變,而在普通人中口腔黏膜病變幾率只有1.5%。
除了損害口腔局部,檳榔所含有害物質被身體吸收后,還會誘發食道癌、胃癌、肝癌等多種癌癥,影響精子和卵子質量,容易造成早產、死嬰等生殖問題。
“毒物”檳榔為何越賣越火?
檳榔有害健康,卻在湖南乃至全國越賣越火,究其原因,主要是當地政府支持。如今,檳榔已成為湖南食品工業的龍頭,更是湘潭的一張“名片”。湘潭政府文件中甚至提出,確保檳榔產業銷售收入3年實現300億元。
印度曾是檳榔消費大國,但為保護國民健康,印度29個邦和6個聯邦屬地中,已有24個邦和3個聯邦屬地立法禁止銷售檳榔。我國臺灣地區將每年的12月3日定為“檳榔防制日”,大力宣傳檳榔危害,號召民眾不要再嚼。
頒布“檳榔禁令”,禁止檳榔廣告,開展公眾教育,湖南真的不能再拖了!?(答者:健康行者,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