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手先看倪海廈神農本草經,再粗看幾遍他的傷寒論,接著到黃帝內經,看下南懷瑾易經雜說,我說周易參同契惡補一下易經陰陽理論,有了一定基礎看皇極經世,皇極經世有點小悟后,看唐容川醫學全書,倪海廈老師自唐容川醫學中受益頗多,而唐容川又自皇極經世中得益良多,這些書都有了一定理解再來惡補黃帝內經,接著下來就是在實踐中精研傷寒論跟金匱!中醫最講究悟跟實戰!
更多相關建議:
我是82年進入大學學中醫五年制,畢業后跟師跟了14年,后來老師去世了,他的大部分病人轉給我,運氣有病人可以實踐。開始幾年都運用老師的看病方法,05年開始學經方,慢慢用經方處方,至今15年,越來越體會經方魅力,用藥少,療效肯定。現在兒子跟我師承學中醫,他是國外回來,原來不喜歡中醫,跟了一段時間以后也體會到運用經方治病妙處。自學中醫不是不可以,關鍵還需要有人帶,有病人練。當然學校教育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可以懂得中醫怎么回事,不利往往把學校學的東西束縛你學經典。學校學的是八綱辨證,經方基本是六經辨證,有是證有是方,只要把經典背好,出口就來,治療半數毛病是沒問題的。
更多相關建議:
我自學了《中醫基礎》《診斷學》《內科》《婦科》《中藥學》等一些比較基礎的學科,學習過《方劑學》,但不得要領,學習倪海廈老師講的《傷寒論》《金匱要略》的確受用匪淺,不能說中醫高手,但的確治愈了自己多種當地縣醫院治愈不了的疾病,也幫助過一些市醫院,縣醫院治不好的患者走出痛苦,當然這些患者多數是醫院西醫治療的,我自己則是醫院中醫治療的,但效果不好。
我也曾學習過一段時間的郝萬山講的《傷寒論》,受用遠不如聽倪海廈講的。
更多相關建議:
我周圍沒有出現中醫高手。如今資料信息發達,可舉兩例,屬自學《傷寒論》成高手。江蘇人首推曹穎甫,海外就倪海廈了。清代出生的曹穎甫放棄了科舉考試,這個時候他已經三十八歲了,他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接觸《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的。在學習中醫期間,他用經方治好了他母親的很多病。當時的年代正是清末民國初年的亂世,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個時候他產生了救世之志。再后來,曹氏一生致力于對《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的研究,年過五十才到來上海,其間用經方取效者十有八九,他也是在那個時候開始出名的。
曹穎甫的中醫是自學的,但因為他堅定的信心和專注一生的決心,使得他學習《傷寒論》在實踐中大放光彩。這個經歷說明,自學中醫的人在中醫學界并不是低微的,只要專注地做必有成效。 倪海廈1954年生于臺北,祖籍浙江瑞安,家中共有七個兄弟姊妹,排行第五,畢業于東吳大學政治系。他于高中生時代接觸中醫的。倪海廈的啟蒙呢,是因為他姐姐的痛經,不好意思上醫院,買了本巜醫宗金鑒》給他,要他在里面找答案,而他也找到了答案,解決了他姐的難題,從此引發了興趣入了中醫門。曾任美國漢唐中醫學院院長與加州中醫藥大學博士指導教授。倪海廈早年從臺灣入籍于美國后實踐中醫,鐘情于經方(自稱漢唐中醫)有人講,醫不自治也?他59歲逝世(1954~2012.2)?天妒英才嗎!倪海廈學過易學,他曾替人算命很有名。網上有倪海廈講《傷寒論》等視頻。
更多相關建議:
我自學中醫多年了,是個《傷寒論》經方實戰派…有幾個非常成功的案例(非法行醫,呵呵)讓周圍人驚嘆中醫之神中藥經方之妙效,別人喊我“神醫”我也笑笑…因為我知道當下這世上真正的中醫高手已經很難找到了…惟愿人間無疾苦,何憂架上藥生塵?
更多相關建議:
要放在古代,你看一遍就可以行醫,有個十年左右經驗積累,就算學有小成了,二十年怎么小有名氣了。
要放現在,看再多遍,你根本沒有實踐的機會,你沒行醫資格,醫院也很多。所以學習再多,基本無用,除非你走師承的路子或上個中醫類的大學
更多相關建議:
我個人是公務員,自學中醫成為執業中醫師,48歲提前退休專心學習中醫治病,開始學經方,包括《傷寒論》,并著有《經方修習日記》一書,后博采眾家并拜名師學藝。我的體會是:不學《傷寒》無基礎,死學《傷寒》無出路!要成中醫高手,只學《傷寒》或死學《傷寒》是達不到的。
更多相關建議:
肯定是有的,關鍵是自己也需要學啊。
更多相關建議:
很多對傷寒論的解釋不一,近現代胡希恕胡老對傷寒的講解淺顯易懂,但亦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無論學什么,最好是有名師指點,少走彎路。
更多相關建議:
樓下你們看清楚問題,問的是你周圍有沒有這樣的人。我周圍有自學中醫的,但他們都學的很差勁,沒體系,沒條理,亂學一氣。
中醫大家都是自學的,自學當然可以成高手,但不是只抱著一本傷寒論,需要看很多書,綜合比對,提煉精華。本人就是自學,不僅僅學經方,溫病也是要學的,不能抱著一本傷寒死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