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常吃糖,就需要警惕了,經常吃糖或者過量吃糖還是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的!
最后提醒大家一點。吃糖不一定患糖尿病,但是患了糖尿病盡量避免吃糖!
更多相關建議:
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相對或絕對不足,導致糖、脂肪、蛋白質代謝異常導致的,根源在于胰島細胞受損。中醫屬于消渴癥的范疇,由于情志郁結或嗜食肥甘厚膩有關。
更多相關建議:
謝邀!
經常吃糖會得糖尿病嗎?不一定!因為,糖尿病與遺傳和環境因素有關。有遺傳史的人,只要養成正常、良好的飲食、作息、運動習慣,既使吃點糖或甜食,也不一定患上糖尿病。而那些,經常性熬夜的,生活和工作沒規律的,饑不擇食的,暴吃暴飲的,不愛運動的,心情煩躁的,憂慮的人,卻易患上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如果體內胰島代謝正常,并且,沒有家族遺傳史的人,經常吃點糖,不但,可以補充能量和營養,而且可以養顏益壽。比如,產婦和體弱、貧血的人,經常喝點紅糖水,對提升體質有幫助。又比如,三伏天里,人出汗多,為了一線職工不中暑,天天供應白糖綠豆湯,補充水分和能量。
更多相關建議:
糖尿病可不單單只是糖吃多了的問題,即使你不吃糖也是有可能患上糖尿病的喲!而題主所說的吃糖之后血糖升高很快,只能說明吃糖太多會造成一過性的高血糖,并不能直接判定為是糖尿病,而且這個也是可以通過自身的調節,使血糖恢復正常的。說了這么多,咱們首先先來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糖尿病?它和糖又有什么關系?
糖尿病的定義
糖尿病主要是以葡萄糖和脂肪代謝紊亂、血液中含糖量過高為特征的一種慢性病,導致出現這些癥狀的原因就是胰島素分泌不足,胰島素分泌不足一個是先天的,也就是遺傳的,另一種就是后天造成的,胰島素的主要作用就是利用、分解和處理葡萄糖,如果它分泌不足,也就會造成葡萄糖積壓,引起糖尿病的發生。
糖尿病和吃糖多少沒有直接關系
通過了解定義,可以知道,糖尿病與吃糖多少的關系并不大,主要還是胰島素的分泌,如果胰島素分泌和作用正常,即使我們吃再多的糖也會被其利用和分解,怎么可能會導致糖尿病的發生呢!
而且即使你吃的不是糖果,我們同樣也是會攝入糖分的。例如米飯、面條這些食物中其實也是含有糖的,平常我們看到一些食物的成分表上會有一項叫做碳水化合物,這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糖,有些無糖食品中也是含有它的,說是無糖食品,只是不含有白砂糖而已,面粉中自己的糖它是沒有辦法去除滴。所以,糖尿病與糖的關聯并不大,最主要還是要注意我們平常的生活習慣,最好控制我們的體重在一個正常范圍內,戒煙、戒酒,養成良好的習慣比什么都好。
更多相關建議:
得糖尿病和吃糖太多并沒有直接關系。至于題干中問,糖尿病是吃糖太多導致的嗎?不吃糖是不是就不會得糖尿病,不吃糖是不是就好了?答案是否定的。
糖尿病的致病因素非常復雜,總的包括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吃糖太多僅僅可能是其中一個誘因。因為吃糖太多會導致熱量過剩,引起肥胖,而肥胖者更易出現代謝性紊亂,自然就更容易得糖尿病了。但事實上,很多得了糖尿病的人,并不是因為吃糖。而是因為不良的生活習慣造成的,比如抽煙酗酒、熬夜、壓力太大、飲食重口、大魚大肉、久坐不動、過度勞累等等。
以上說的主要是2型糖尿病患者,而1型糖尿病患者發病跟自身的免疫系統缺陷有關,其致病機理就更復雜了,跟吃不吃糖幾乎沒有關系。所以說不吃糖就不會得糖尿病,明顯是錯誤的。
糖尿病是一種生活習慣并,要遠它得先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采取清淡飲食,少油少鹽少糖,堅持每天運動,把體重控制在標準范圍內,每天保持充足睡眠和好心情也很重要。對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就更應該注重這些日常習慣,特別是年紀大于40歲后,要定期監測血糖、血脂等,以便及早發現異常。
更多糖尿病百科知識,歡迎關注糖人健康網!
更多相關建議:
大錯特錯!今天,“問上醫”為您詳解糖尿病的前世今身。胰島素的工作:就是把血糖送進各個有需要的機能細胞里,變成能量,進而降低血糖值。胰高血糖素的工作則恰好相反,它提高血糖值。比如說把肝臟的肝糖原分解為葡萄糖,重新送到血液中為機能細胞供能。以上內容由“問上醫”為您編輯整理,想了解更多權威健康知識,歡迎關注我們!
更多相關建議:
糖尿病是一組以慢性血葡萄糖(簡稱血糖)水平增高為特征的代謝疾病,是由于機患病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并非是吃糖太多了,當然,吃糖多也有可能會造成糖尿病以及其它慢性病的風險。1、有糖尿病家族史,2 生活壓力,3 妊娠的婦女 如果是二胎媽媽曾經分娩過巨大胎兒的婦女,4 肥胖,5 年齡因素 45歲以上的人容易患糖尿病,6 不良的飲食及生活習慣,7 缺乏體力活動和鍛煉。順便說下糖尿病的診斷方法:喜歡我的回答請點贊、收藏,留下您的關注!--小月營養師配餐
更多相關建議:
我國糖尿病流行的可能影響因素有:
1.城市化: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城鎮人口占全國人口比例從2000年的34%上升到2016年的57%[7]。城市化導致人們生活方式改變,體力活動明顯減少,生活節奏的加快也使得人們長期處于應激環境,這都與糖尿病的發生密切相關。
2.老齡化:
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的比例逐年增加,2000年為10%,到2006年增加到13%,2008、2013年的調查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均在20%以上。
3.超重肥胖患病率增加:
《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顯示,全國18歲及以上成人超重率為30.1%,肥胖率為11.9%,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個百分點,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為9.6%,肥胖率為6.4%,比2002年上升了5.1和4.3個百分點。
4.中國人的遺傳易感性:
2型糖尿病的遺傳易感性存在著種族差異。與高加索人比較,在調整性別、年齡和BMI后,亞裔人糖尿病的風險增加60%。在發達國家及地區居住的華人糖尿病的患病率顯著高于高加索人。目前全球已經定位超過100個2型糖尿病易感位點,其中僅30%在中國人群中得到驗證,另外在中國人中發現PAX4、NOS1AP等多個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這些基因可增加中國人2型糖尿病發生風險達5%~25%。與中國人2型糖尿病顯著相關的40個易感位點構建的遺傳評分模型可應用于預測中國人2型糖尿病的發生,且主要與胰島β細胞功能衰退有關。
更多相關建議: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并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更多相關建議:
糖尿病與吃糖太多沒有關系。如果你吃太多糖,機體胰島素會分泌多,促使血糖代謝增加或轉化為糖原儲備起來,所以你血液中糖是不會非常高的。 說簡單的,糖尿病就是機體降糖機制出問題了,所以血糖會增高,從而導致尿糖增高。 附糖尿病相關知識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時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糖尿病診斷標準: 糖尿病分型:糖尿病人表現治療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