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風發(fā)生的根源是嘌呤代謝紊亂,所以很多人都關注食物中的嘌呤,比如魚湯。有資料統(tǒng)計,20~40歲的痛風患者急性痛風發(fā)作前,90%的患者有經(jīng)常大量飲酒和嗜好吃肉、動物內(nèi)臟、海鮮等富含嘌呤類食物的習慣。因此,有不少醫(yī)生對痛風患者說:“不要吃含高嘌呤的食物,尤其是魚、肉、內(nèi)臟。”
確實也有不少痛風患者在意飲食問題,不僅如同題主問高尿酸可不可以吃魚湯,還有高尿酸血癥及痛風患者會問痛風可不可以吃魚,米飯含嘌呤多少的問題。
有很長一段時間,食物中所含的嘌呤被當做誘發(fā)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元兇,所以當尿酸高了以后,首先也會嚴格限制患者食用含嘌呤的食物。但是,嚴格限制含嘌呤的食物是不是真的是必須呢?魚湯真的不能喝嗎?
我是成都西部痛風風濕醫(yī)院痛風科醫(yī)生劉良運,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痛風患者可以吃哪些魚,可以喝哪些湯,怎么去注意含嘌呤的食物等問題吧!
痛風患者對魚的選擇,往往陷入兩難境地
魚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食物。
2017年8月1日,國家衛(wèi)健委發(fā)布了我國《高尿酸血癥與痛風患者膳食指導》,指導建議:“限制高嘌呤動物性食物,并盡量避免食用肝臟和腎臟等動物內(nèi)臟、貝類、牡蠣和龍蝦等帶甲殼類的海產(chǎn)品及濃肉湯和肉汁。”
在這其中我們看到兩點:一是限制高嘌呤動物性食物,也就是說傳說中的豆腐、蘑菇等高嘌呤植物性食物并不在其范圍內(nèi);二是避免食用甲殼類海產(chǎn)品,也就是說相比魚而言甲殼類海產(chǎn)品的嘌呤含量更高。
我們可以來看看魚類所含嘌呤含量如何分類的:
- 嘌呤含量較少的魚,每100克嘌呤含量<75毫克:青魚、鯡魚、鮭魚、金槍魚、白魚等;
- 嘌呤含量較高的魚,每100克嘌呤含量在75~150毫克之間:鯉魚、鱈魚、鯖魚、大比目魚、鱸魚、梭魚、鰻魚、鱔魚、鯽魚、梭魚、刀魚、鮑魚等;
- 嘌呤含量特別高的魚,每100克嘌呤含量在150~1000毫克之間:鳳尾魚、沙丁魚、魚子、草魚、黃花魚、三文魚、白帶魚、鯖魚、鰱魚、烏魚、鯊魚、帶魚、吻仔魚、海鰻、鳊魚干、鯧魚等。
從分類可以得知,大多數(shù)魚類所含嘌呤較多,但是魚也是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源。蛋白質(zhì)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yǎng)物質(zhì),適量食用不會影響營養(yǎng)均衡,可以以熱量為單位,每日攝入100克以下,160千卡。
即使是嘌呤含量較高和特別高的魚,即使偶爾吃一點兒,也不影響尿酸的控制。只要不是每天大量吃就沒有問題。但是,在痛風急性發(fā)作期,就應該停止吃嘌呤含量高于每100克含量>75毫克的魚類,盡量選用嘌呤含量低的食物,比如牛奶、豆腐、雞蛋、金槍魚、青魚、白魚等。
也就是說,痛風緩解期無論魚的嘌呤含量是否高,都可以食用;痛風急性期如果要吃魚,盡量避開嘌呤含量較高和特別高的魚。那么,痛風急性發(fā)作期除了吃魚的講究,還有什么飲食原則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期,以碳水化合物補充熱量的需要,主食以精米面為主;
- 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期,每日動物性嘌呤食物攝入量要嚴格限制在每天在100~150毫克以內(nèi);
- 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期,限制脂肪的攝入量不超過每天50克,烹飪盡量不用動物油,選植物油;
- 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期,限制鹽的攝入量,每日攝入食鹽不超過5克;
- 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期,多攝入含糖量少的水果以及蔬菜,促進尿酸的排泄;
- 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期,多喝水,每日攝入水分2500ml以上,保證每日排尿2000ml以上。
痛風患者都談湯色變,但不是湯就要避開
既然可以吃魚,那么是不是就意味著可以喝魚湯呢?
其實我們對于吃魚的建議是:
- 常見的青魚、鯉魚、鯽魚、鱸魚、梭魚、刀魚等中嘌呤魚類,能提供蛋白質(zhì),是不飽和脂肪酸的理想來源,不宜常吃,一般10天吃一次為宜,每天不超過75~100克。
- 常見的帶魚、鰱魚、魚子醬、烏魚、草魚等超高嘌呤魚類,雖然富含蛋白質(zhì),但嘌呤含量過高,不建議尿酸高的人吃。
有人說,痛風患者不適合吃較高嘌呤的食物,這種說法既不現(xiàn)實也不科學,尤其對中高嘌呤的魚類,我們也應該具體問題問題分析,選擇好攝入的時機、攝入的量和攝入的成分很重要;而如果只是高尿酸并沒有到痛風的階段,也不應該限制那么嚴格,控制好量;而急性痛風期較高嘌呤的魚還是要限制限制。
但是,魚湯是不是在不限制的范圍呢?首先因為嘌呤容易溶于水,所以我們的建議是少吃魚、貝類、肉類做的火鍋或者湯;另外,為了避免嘌呤攝入過量,更不要喝火鍋或者魚湯。
哪怕是像魚湯中加入了白菜、蘿卜、洋蔥等蔬菜,這些蔬菜中也因為充分吸收了魚所含的嘌呤,已經(jīng)和中、高嘌呤含量的魚一樣,少吃沒有關系,但是要注意不能吃得太多。
那么,是不是就絕對不能喝魚湯呢?并非如此。對于較高嘌呤的魚而言,可以采用合理的烹飪方式,減少食材中的嘌呤量,盡量減少對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患者的危害,豐富尿酸高的朋友們的“餐桌文化”。
烹飪魚湯時,可以先將魚焯水或煮熟,先行將第一道湯盛出,然后再煮魚湯。這樣第二遍的魚湯中很多嘌呤都已經(jīng)去除,尿酸高也可以放心食用。
雖然這樣的方法顯得讓魚的營養(yǎng)和鮮味都少了些,但是誰叫我們?nèi)巳硕紣鄢贼~和喝湯呢?尿酸高也實在沒辦法,還是需要滿足這張嘴。
另一方面,比起魚湯而言,燒烤可能更能讓嘌呤含量翻倍,所以還是希望出現(xiàn)尿酸高之后,盡量避免燒烤。
要注意含嘌呤的食物,但不是完全去杜絕
作為尿酸的原料,嘌呤大多由細胞新陳代謝和運動在體內(nèi)生成。從食物中攝入的嘌呤一般占體內(nèi)嘌呤含量的20%左右,對尿酸值的影響雖然有,但并不大。
我們要知道,日常生活中的食物中,大多數(shù)含有嘌呤,植物性嘌呤食物對人體的尿酸影響并不大,可以選擇食用;動物性嘌呤食物中也有不少比如前面說的一些魚以及里脊肉等肉類嘌呤含量也比較低。
但是,如果因為尿酸高而太過于在意嘌呤,就容易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所以在食物的選擇上,首先是保持營養(yǎng)均衡,其次才是考慮嘌呤的問題。
不過,還是不要過量攝取嘌呤。尤其每100克所含嘌呤超過150毫克的高嘌呤食物還是需要警惕。如果每天持續(xù)攝入高嘌呤食物的話,就會對尿酸值產(chǎn)生影響。另外,有一些尿酸高的患者因為過量攝入高嘌呤的食物,導致尿酸值變更高。這部分因為食物導致尿酸高的患者,是需要嚴格限制嘌呤的攝入的。
當我們出現(xiàn)尿酸高進行飲食療法時,每天攝入的嘌呤應該控制在300毫克以下;雖然沒有完全不能吃的食物,但是盡量避免肝臟、甲殼類海鮮等嘌呤含量超高的食物;同時還要避免白酒、啤酒等含乙醇類飲品和碳酸飲料、奶茶等高果糖飲品。
而對于已經(jīng)患上痛風性關節(jié)炎的人而言,嚴格控制嘌呤食物也只能降低尿酸60~90μmol/L,對于尿酸值的影響并不是很大,而且很難達到長期將尿酸保持在360μmol/L以下的狀態(tài)。劉醫(yī)生的建議是,規(guī)范治療,及早治療,持續(xù)治療。
更多相關建議:
高尿酸血癥的狀態(tài),處于這種情況下,適當?shù)母淖冏约旱娘嬍沉晳T是可以的,但是也沒有必要過于嚴格的限制,因為控制尿酸不是單純的通過管住嘴就能徹底的實現(xiàn)目標,有時短時間內(nèi)可能會將尿酸降至正常,但稍微松松口,尿酸就又反彈了。尿酸高人群如何設計自己的飲食,在既滿足口腹之欲的前提下,又能不增加尿酸的生成,系統(tǒng)的將尿酸控制下來,這需要很多的措施,今天咱們以魚為例,聊聊高尿酸人群控制飲食的細節(jié)!只有少數(shù)的魚類嘌呤含量是比較低的,大家看下圖,是常見的水產(chǎn)類嘌呤含量,就應該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在下圖當中綠色的表示低嘌呤含量食材,黑色的是中嘌呤含量食材,而紅色的是高嘌呤含量食材。桂魚,每100克桂魚當中所含有的嘌呤僅僅為24毫克,是非常適合高嘌呤人群攝入的,無論是痛風的患者還是高尿酸血癥的人群,都是可以正常攝入的。100克這種魚類當中所含有的嘌呤含量為137.1毫克。這一類的魚類其實適當?shù)某砸恍δ蛩岬挠绊懖⒉粫貏e大,但是一定要注意量,一般我們建議攝入不要超過二兩,而且烹飪方法很重要,盡量不要長時間的熬煮或者是牛雜,容易導致嘌呤的異常升高。要熬魚湯的話,會要一條油脂比較多的魚,長時間的大火熬煮才能熬出一鍋,漂亮的白湯,嘌呤是非常容易溶解于水的,一整條魚當中所含的嘌呤,大部分進入到湯當中的話,嘌呤是很高的,對吧!而且我們喝湯的時候往往就會超量,喝幾口可能問題不大,但如果喝了一碗或者是兩碗魚湯,嘌呤可能就攝入的超標了!所以對于中嘌呤含量的魚來講,還是盡量不要喝魚湯。也一定要注意,不要超過二兩,而且盡量不要吃動物的內(nèi)臟,雖然有些內(nèi)臟看起來嘌呤含量不多,但是它當中的膽固醇含量比較多,對身體沒有太大的好處。入過量或者是攝入的頻次過多非常容易導致尿酸的增高。植物性食材當中所含的嘌呤是不容易被我們的身體所吸收的,對我們的身體尿酸影響不大,而且很多深綠葉的植物性食材當中富含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我們促進尿酸的排泄,有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植物性食材以及水果,與尿酸的代謝是呈負相關的,這已經(jīng)有大量的研究證明的。尿酸高了,就要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要學會設計自己的膳食結構。不會導致因為飲食出現(xiàn)嘌呤的過量增高,對于我們維持身體的嘌呤處于一個穩(wěn)定的水平是非常有好處的。要知道往往誘發(fā)痛風的發(fā)作是嘌呤的異常波動,而不是嘌呤過高。快速的家用尿酸檢測儀,如果您比較關注自己的尿酸,那么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當中定期的檢測自己的血尿酸,也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攝入哪一種食材之后尿酸是否波動比較大,如果有這樣的食材,那么以后就不要再攝入了,這對于自己控制尿酸也是非常有作用的。不僅僅是把飲食管住了就完全可以了,因為導致尿酸異常的原因有太多了,比如體重的增加,比如高血壓,比如糖尿病,一些患者控制血壓的藥物就會導致尿酸的升高,那么如果不把藥物更換掉,可能再控制飲食也會導致尿酸的異常。應該在控制飲食的前提下,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盡量不要長時間的熬夜,飲食不要吃得過分油膩,嘌呤要控制住,在日常生活當中要多飲水,同時要積極的運動,千萬不要長時間的處于缺乏運動的狀態(tài),這對于整個身體的代謝都是有影響的,快走、慢跑、游泳以及坐著騎自行車是4種比較適合高尿酸人群的運動方式。對于尿酸高的人群來講,飲食設計一定要合理,適當?shù)臄z入一些中嘌呤含量的食材是完全可以的,但是一定要注意量,注意烹飪的方法,注意攝入的頻次,不要長時間的高頻次攝入某一類中嘌呤含量的食材。在飲食當中一定要注意增加富含維生素c食材的攝入,要注意增加深綠葉蔬菜的攝入,要適當?shù)脑黾拥邦惸填惖臄z入,這些食材都是與尿酸成負相關的。學會合理的設計自己的飲食結構和菜譜以后,才能更好的達到既滿足口腹之欲,又不影響自己尿酸的目的。
以上就是對于提出問題的解答,如果您還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討。
我是堅持用簡單語言解釋復雜疾病知識的謝新輝,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個關注或點個贊吧,如果您或者是您的家人朋友也有尿酸高飲食控制這方面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zhuǎn)發(fā)給需要的他們吧,謝謝了。
更多相關建議:
中國人喜歡喝各種湯湯水水的物質(zhì),尤其是在補身體的時候,魚湯、雞湯、骨頭湯更是首選。經(jīng)過長時間的熬煮,魚湯變成了乳白色,看起來也讓人垂涎三尺。對于尿酸高的人來說,能不能喝魚湯?
高尿酸是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患者的共同特點,雖然高尿酸血癥不等于痛風,卻也可能會轉(zhuǎn)變成痛風。而高尿酸血癥患者可能在平時沒有任何癥狀,如果飲食上毫無禁忌,等到轉(zhuǎn)變成痛風之時往往是后悔晚矣。
對于飲食,痛風患者和高尿酸血癥患者都要注意食物中的嘌呤含量,根據(jù)食物中嘌呤含量把食物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低等嘌呤含量的食物、中等嘌呤含量的食物和高等嘌呤含量的食物。低等嘌呤含量的食物可以放心吃,中等嘌呤含量的食物可以適量吃,而高等嘌呤含量的食物則是要禁止食用。
魚類食物中所含有的嘌呤不同,總的來說海鮮類食物中低等嘌呤含量的食物少得可憐,只有海參、海蜇和桂魚。其他的海鮮就屬于中等嘌呤含量食物和高等嘌呤食物含量的食物,中等嘌呤含量的魚類可以少吃,但是高等嘌呤含量的魚類則不能吃。
魚類食物含有嘌呤較多,如果是在痛風急性發(fā)作期就要慎重食用。而把魚熬成魚湯,則不建議尿酸高的人來飲用。嘌呤可以溶于水,在長時間的熬煮過程中,魚所含有的嘌呤也都溶解在魚湯中,飲用魚湯就會讓身體攝入較高的嘌呤而引起尿酸升高,不利于控制尿酸。
其實,不僅僅是魚湯不能喝,雞湯、肉湯和骨頭湯都不適合尿酸高的人飲用。這些肉湯中不僅嘌呤的含量高,脂肪的含量也不低。乳白色的肉湯中,往往是看不見的脂肪藏在其中,健康人也要避免飲用肉湯。
更多相關建議:
大家好,我是有五年經(jīng)歷的痛風患者,以前每年都會發(fā)作一至二次,現(xiàn)在的話基本已經(jīng)控制下來了,現(xiàn)跟大家分享下經(jīng)驗:
第一、痛風最禁忌的就是湯,尤其是肉湯,特別禁忌的就是魚湯,建議魚湯沾都不要沾,因為魚的嘌呤含量已經(jīng)達到了中高以上標準,湯的基本嘌呤翻倍,因為平常魚都基本不沾。
第二、別說魚湯,我連肉湯或者其他肉湯、菇湯都從來不敢喝,只能喝不含嘌呤的蔬湯和雞蛋湯。
第二、蔬菜里面的湯豆類的湯不要喝,什么紫菜、海帶、花生湯都不要喝,喝湯的話盡量喝葉子菜湯或者蛋類湯!
第三、火鍋、內(nèi)臟、肉類適當控制,切記,這些類型湯千萬不能喝。
第四、可以這么說吧,肉類少吃,多吃葉子菜,水果隨便吃,水果基本都嘌呤低。
我是哪只飛天的豬,喜歡我的話可以關注我哦!
更多相關建議:
選擇每百克嘌呤物質(zhì)低于25mg的低嘌呤魚類進行烹飪,比如桂魚;病情穩(wěn)定的患者來說也是可以吃一些的,不過每日攝入量卻需要有所限制,一般建議不超過2兩,至于魚湯,則是不建議喝的。
更多相關建議:
嘌呤易溶于水,哪種魚湯都不可以喝!
高尿酸,需要嚴格管理自己的飲食,適度運動,以及遵醫(yī)囑按時服用,以控制病情的發(fā)展。
基本飲食原則如下:
1. 限制嘌呤的攝入量。
有了高尿酸,基本要與動物性食物說拜拜了。
避免食用中高嘌呤含量的食物, 像動物內(nèi)臟(如:腦、肝、腎),海產(chǎn)品(如海魚、貝殼等軟體動物)和濃肉湯等。
魚蝦、瘦肉也含有一定量的嘌呤,經(jīng)過切片烹飪加工之后,嘌呤丟失大半在水里,痛風間歇期,可以吃少量肉,每天不過半兩到一兩,以補充蛋白質(zhì)。
2. 適量蛋白質(zhì)的攝入。
選擇的原則是: 牛奶、雞蛋、豆腐等屬于嘌呤含量低的優(yōu)質(zhì)蛋白,膳食中,應大膽安排此類食物作為蛋白質(zhì)的主要來源。
3. 限制熱量,控制體重。
肥胖與高尿酸血癥和痛風密切相關,應控制體重在合理范圍內(nèi),每日總熱量比正常人低 10%左右為宜,且逐漸減輕體重,有助于尿酸的控制。
4. 攝入全谷類、蔬菜、水果。
此類食物含嘌呤最少,且可供給豐富的B 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合物。
5. 戒煙戒酒,不喝含糖飲料。
酒能造成體內(nèi)乳酸堆積, 對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同時乙醇促進嘌呤的分解,會使尿酸增高。
含糖飲料,對尿酸有類似酒精的作用,須禁絕。
6. 多飲水。
每日飲水建議在 2000~3000ml,以保證有足夠的尿量,以促使體內(nèi)尿酸迅速排出,同時也降低尿中尿酸濃度。建議飲用蘇打水。
高尿酸患者,宜選擇適宜的運動方式,有利于尿酸的健康代謝。
更多相關建議:
正常人體內(nèi)本身就有尿酸。簡單來講,就是算平均值!就是我們研究人員找好多人,這個人數(shù)越多越好,越有代表性,然后測他們的尿酸值,最后求它的平均值,再加兩個標準差,就可以得出這個正常值,參考值是多少了!吃真是一方面!因為尿酸是我們體內(nèi)嘌呤最終代謝產(chǎn)物,而我們每天攝入的食物,只要含有嘌呤,就會生成尿酸,從而影響我們體內(nèi)的尿酸水平,但這種影響幅度不是你吃的越多影響越大,尿酸越高的,你的自身代謝應該出了問題!死亡的細胞會釋放出大量的核酸,而核酸當中,有一種組成成分就是我們的“嘌呤”,然后這個嘌呤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最后也可以生成尿酸,而這實際上才是我們一個人體內(nèi)尿酸生成的主要來源,占了尿酸來源的80%。所以對于尿酸500以上的人來說,飲食控制不是萬能的,飲食控制能降低多少?很顯然,以現(xiàn)在的標準,大概也就只能給你降個五六十,這對于急性痛風發(fā)作期是禁忌以外,但注意,對于中嘌呤魚類來說,能吃魚不代表能喝用這個魚做成的湯!哪些魚屬于中、高嘌呤的魚類?尤其是我方框框住的魚類做成的湯,尿酸只要高了,盡量不喝,最好不喝!在它緩解期時候,少量食用。但是根據(jù)有關研究發(fā)現(xiàn),這魚死了以后會發(fā)生一些酶促反應,導致魚的嘌呤含量上升,也就是說魚類在經(jīng)過冷凍的時候,嘌呤的含量會增加。因此,我們并不建議尿酸高的人,過多食用冷凍食品。所以,魚的做法是有很多的,但是對于痛風、高尿酸病人來說,并不能都嘗試,最好的吃法應該選擇水煮!雖然水煮,它一不能破壞魚中的嘌呤;二是它還可以導致更多的嘌呤集中在湯里,但是大家可以選擇不吃魚湯,吃魚肉呀,因為魚中很多嘌呤都跑湯里去了,那這時候吃魚肉,不就是更好的選擇嗎?
關于尿酸與魚,大家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下方留言,我堅持用大家看得懂的文字,最原始的碼字方式給您帶來最好、最全面、最實用的健康科普。如果你覺得不錯,可以關注“醫(yī)學小偵探”并轉(zhuǎn)發(fā)喲,讓身邊更多的人受益!
更多相關建議:
尿酸高是一種由于嘌呤代謝引起的一種內(nèi)分泌代謝疾病。需要注意避免吃海鮮,不喝啤酒,不吃動物內(nèi)臟及豆類食物。對魚類盡量避免多吃,也可以根據(jù)嘌呤含量來選擇食物,最好多吃蔬菜。
尿酸高的患者對于魚類的攝取主要取決于魚類中嘌呤含量的多少,在痛風飲食中,比較嚴重的痛風群體是進食淡水魚是要特別注意的,大部分淡水魚所含的嘌呤含量都海魚多。魚類中尤以白帶魚的魚皮含嘌呤特別高;其他如沙丁魚、鯖魚、青魚、左魚、大比目魚、鱈魚、白鯧魚、鮪魚、咸魚、鱸魚、鮭魚等所含的嘌呤也不少,而草值、鯉魚、槍魚和秋刀魚等所含的嘌呤就稍微少些。
另外,食用量也須注意,有此魚所含的嘌呤雖較低,但食用量太多,也易造成體內(nèi)的血清尿酸過高。
更多相關建議:
高尿酸最好不喝魚湯,吃魚就好,當然了,有些魚不宜吃,有些魚還是可以吃的,比如:鱔魚、鰻魚、鯉魚、草魚、鱈魚、鮭魚、鯧魚等(嘌呤含量中等),可以看出,一些淡水魚都是可以吃的。而對于一些白帶魚、沙丁魚、鳳尾魚、鰱魚、鯡魚、鯖魚、小魚干、牡蠣、蛤蜊等(嘌呤含量高)最好不吃,(海魚)特別是對于一些痛風患者來說,可能會誘發(fā)痛風發(fā)作。目前主張避免嘌呤過高的食物。在藥物的控制下,可不必計較其絕對嘌呤含量。
怎么來理解可以不必計較其絕對嘌呤含量呢?
第一、推薦盡量選擇低嘌呤食物,中嘌呤含量的食物可以限制量的攝入,高嘌呤的食物最好不吃;
第二、由于外源性尿酸占體內(nèi)總尿酸的20%,即便是嚴格的控制,也只能使尿酸下降10-20mg/L,(有限)加上藥物治療的進展,最主要的是要有合理地飲食結構以及良好的飲食行為和生活方式,比如:
1、減重,如果體重肥胖最好減至適宜體重;
2、蛋白質(zhì)、脂肪的攝入不能太多,比例要合適;
3、養(yǎng)成多喝水、增加蔬果攝入的習慣;
4、禁酒、不暴飲暴食、少吃刺激性調(diào)味品;
5、定時定量,少食多餐;
6、減肥不求速,采取科學、循序漸進的方法;
也就是說,你的生活方式不良,飲食習慣不合理,你即便非常嚴格的控制嘌呤的攝入,也不會有好的效果,如果有良好的生活方式,還有在藥物的控制下,不要嚇得連肉食類食物都不敢吃了(比如豬、牛、羊等)。
更多相關建議:
總體來說,魚湯都不推薦痛風患者喝。一是魚類大多嘌呤含量不低,二是嘌呤十分容易溶于水中。所以水煮的魚肉可以適當吃點,但魚湯中嘌呤卻比肉高得多,不適合喝。
在煮食魚肉時,可將魚肉切小塊,先焯一道水再水煮烹飪,只吃肉、不喝湯,能夠很好地減少嘌呤攝入。
防治痛風,從嘴開始
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飲食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本草綱目》作為中國醫(yī)學的瑰寶,很多篇章中都滲透著“醫(yī)食同源”的思想。而西醫(yī)醫(yī)生給大多數(shù)痛風患者開出的一張?zhí)幏奖闶恰帮嬍晨刂啤薄?/p>
現(xiàn)代痛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吃出來”的病;所以“解鈴還須系鈴人”,想辦法通過調(diào)整飲食習慣,也可以一定程度控制住它。
人體中尿酸雖然只有20%是源自于食物,80%都是人體自身代謝所產(chǎn)生。但你要知道,痛風是一種代謝性疾病,目前的醫(yī)學尚不能根治痛風,藥物治療的目的就是改善尿酸水平,預防并發(fā)癥。
痛風患者若是能夠把握好“嘴”這第一道防線,或多或少能幫助降低尿酸水平。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如果你養(yǎng)成適合痛風的飲食習慣,長期堅持,對于疾病的控制是十分可觀的。
并且,痛風發(fā)病源于代謝異常,它與肥胖、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胰島素抵抗關系密切,我們提倡的合理飲食,同時也是避免其它這些疾病的有力保障。
遠離高嘌呤飲食是第一步
雖然外源性嘌呤不是痛風發(fā)病的主要原因,但吃一頓富含嘌呤的飲食,類似于往血液中注射了一劑尿酸,一下子使血尿酸濃度增高,容易誘發(fā)痛風急性發(fā)作。因此減少富含嘌呤食物的攝入,在痛風的防治上有其獨特的重要性。
對痛風患者而言,每日的嘌呤攝入量,在急性期控制在100毫克以下,慢性期控制在150毫克以下。高嘌呤的食物無論是在急性期還是緩解期都應該視為忌口。含中等量嘌呤的食物,在痛風急性期應盡量避免,緩解期每天可少量食用。而嘌呤含量少的食物則是痛風患者最佳飲食。
因此,痛風患者較合理的飲食品種是牛奶、奶制品、豆?jié){、豆腐、雞蛋、各類水果、各種谷物制品、大部分蔬菜等。但是,這絕不意味著患者要和肉食說永別,對于那些“無肉不歡”的患者朋友,只要注意食物烹調(diào)方法,也可以減少食物中的嘌呤含量。
魚類普遍嘌呤含量不低,但喬老師仍推薦您吃
我們首先看下常見水產(chǎn)類食物嘌呤含量:
從表中可以看出,魚類普遍嘌呤含量不低,低嘌呤(低于25mg/100g)魚類僅有桂魚(嘌呤含量24)一個代表;中嘌呤(25-75mg/100g)的魚類也只有鮭魚、鱸魚,都是70mg/100g。而高嘌呤(75-150mg/100g)、超高嘌呤(大于150mg/100g)的魚類一眼望去占了大部分,尤其是白帶魚,不僅魚肉的嘌呤含量逼近400mg/100g,并且它的魚皮嘌呤含量更是高達3509mg/100g。
另外還能看出,大多數(shù)海魚的嘌呤含量普遍高于淡水魚。
沙丁魚
那是否魚肉就干脆不要吃了?且慢,不僅能吃,還建議您吃。
長期素食可能會導致營養(yǎng)失衡
許多痛風患者做事太絕,患痛風前煙、酒、肉、茶都吃;患痛風后“立地成佛”,當上了出家人,天天白菜蘿卜、葷腥不沾……其實大可不必如此,因為當慣了肉食動物的患者大多膀大腰圓,突然當起了和尚只吃素,必然會蛋白質(zhì)攝入不足、營養(yǎng)失衡,反而不利于健康。
在控制嘌呤、油脂、能量攝入的同時,還應保證充分的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而蛋類、牛奶、瘦肉與魚肉便是不錯的選擇。
痛風人群怎么吃魚肉更健康?
1、每日嘌呤攝入目標
痛風患者在急性發(fā)作期可以對自己“狠”一些,嘌呤攝入控制在100mg/d,以低嘌呤食物為主,魚類那就最好不要碰。
等到3-7天的痛風急性期過去,那每天的嘌呤攝入控制在150mg/d,低嘌呤食物隨便吃,中嘌呤食物適量吃。
2、魚肉的選擇
雖然鼓勵吃魚肉,但也不是隨便哪條魚都可以上痛風人群的餐桌。
桂魚首選
喬醫(yī)生認為,嘌呤含量不超過150mg/100g的魚肉都可以是我們的選擇。比如桂魚、鱸魚、鱈魚、鰻魚、鯽魚、鯉魚、草魚、金槍魚、鮭魚等都可。因為某些魚類魚皮含量較高,可以將魚皮剔除或者吃的時候避免。
3、魚肉的做法
雖然上述某些魚類的嘌呤含量并不低,但有方法可以降低其嘌呤含量,那就是焯水。將魚肉切成小塊后用水煮幾分鐘后倒掉第一遍魚湯,在進行后續(xù)烹飪。魚肉中的嘌呤便會大大減少。
因為食物在煮熟之后,其中的嘌呤會從食物中析出,溶入食物的湯汁里。我國的傳統(tǒng)觀念認為湯汁是食物的精華所在,很有營養(yǎng)價值,不僅味道鮮美,而且有“大補”的功效。但對于痛風患者而言,這些“大補”食品卻是“痛苦的源泉”,大量飲用肉湯后,不少患者往往會誘發(fā)痛風發(fā)作。
任何情況下,都不推薦喝魚湯
另外,魚肉的做法也推薦水煮如酸菜魚湯等做法,不推薦火鍋魚、麻辣魚、油炸魚的做法,因為辛辣刺激、重油重鹽的做法易誘發(fā)痛風發(fā)作、不利于尿酸排泄。
4、魚肉雖好,不可貪杯
經(jīng)過焯水的魚肉,嘌呤大大減少,魚肉可以吃得放心一些;但如果你還是想“貪杯”喝魚湯,那我還得阻止你;不僅是魚湯,魚湯里的配菜通常也容易“裹”慢嘌呤,也不建議多吃。
但千萬要記住的是,凡事都有個度,經(jīng)過焯水處理的中高嘌呤魚肉可以適度吃,但如果你以吃自助餐的心態(tài)去吃,一人就要吃3斤魚,那肯定也不行;甚至嘌呤較低的食物,一旦過度食用,也可能引起痛風。
總結
“痛風能否吃肉”一直是患者朋友最為關心的一個問題。大部分肉類,不管禽肉、魚肉、動物肉,除了含嘌呤也還含有許多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所以不能“一刀切”地進行飲食管控,應該分時、分類、分做法、分吃法地去看待。總體來說,咱們常見的淡水魚采用“二次焯水水煮”的做法,“只吃肉、不喝湯與配菜”的吃法,是比較安全、健康的。并且魚肉脂肪含量低、優(yōu)質(zhì)蛋白高,適合痛風人群飲食要求,大家可以多嘗試烹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