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結節是個影像學概念,指3cm以內的肺部占位性病灶。肺結節包含良性結節,也包含惡性結節。一般來說,良性結節不需要手術治療,定期復查觀察即可。而高度懷疑惡性的結節需要及時進行手術,盡可能的達到根治的效果。
任何手術進行之前,都要進行術前評估,即便是普通的闌尾炎這樣小手術,術前都要進行心電圖、肺功能檢查、血常規、凝血功能等等檢查,評估病人心肺功能是否能耐受手術,評估手術是否有大出血等風險。肺結節手術也一樣,需要進行術前系統的評估,除了上述所有手術需要進行的檢查之外,肺結節手術還需要進行胸腹部CT,腦部加強CT或者核磁共振檢查,其目的是評估惡性肺結節患者是否存在遠處轉移可能。雖然肺結節病灶較小,轉移幾率相對來說小于肺部惡性腫塊,但惡性腫瘤的易轉移特性,沒有哪個醫生敢打包票,肺結節一定不會出現其他臟器轉移。臨床上,有些肺癌具有小原發灶,大轉移的特點,這類肺癌惡性程度高,原發灶很小的時候癌細胞就有可能經血液循環進入其他臟器,定居下來形成轉移灶。甚至有些病人是先發現轉移灶,逐步檢查才確肺部原發灶。
肺結節需要做腦部加強CT的原因是肺部惡性腫瘤非常容易發生腦轉移,在所有腫瘤中,肺癌是最容易出現腦轉移的。比如小細胞肺癌在作出診斷時約有20%的患者已有腦轉移,而在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死亡病例尸檢中腦轉移發生率高達80%。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病程中約有30%左右發生腦轉移,其中以大細胞未分化癌和腺癌較多見,鱗癌次之。肺部腫瘤這么容易發生腦轉移,其原因是肺部血管和淋巴管網豐富到絕無僅有,除了心臟,沒有那個臟器到處都是血管和血液,故肺癌細胞容易突破血管壁進入肺血管床;更重要的是在肺血管與椎靜脈之間有吻合支,癌細胞栓子進入靜脈后可以通過體循環逆行直接進入顱內。
對于顱內小的轉移灶,很大一部分病人是沒有任何癥狀的,所以需要借助儀器檢查來明確。如果肺結節病人存在腦轉移,那么臨床分期不同,腦轉移病人屬于晚期,其治療原則、治療方式、預后都完全不同。所以說,肺結節手術前進行腦部加強CT或者磁共振檢查,并不是過度檢查,恰恰是醫生負責的表現。如果腦部有轉移的病人,不檢查就稀里糊涂的手術了,體內殘存的癌細胞會加速增殖,病情會出現惡化。
更多相關建議:
小影大夫,想了解更多醫學知識,請關注我。
更多相關建議:
肺部結節的手術應該是考慮惡性結節的可能性大,所以才會選擇手術。
在考慮惡性腫瘤,需要手術的時候,不管是哪種情況,都需要做術前的評估,這個是必須要做的,說白了,就是首先要除外一下有沒有遠處的轉移,然后還要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等,最后才能決定手術與否。
在評估腫瘤有沒有轉移的時候,顱腦的檢查是必須要做的,一般首選的是顱腦核磁平掃+增強,次選是顱腦的CT檢查,目的是為了排除顱腦的病灶。其它的檢查還包括淺表的淋巴結彩超、腹部彩超、骨顯像等,條件允許也可以選擇PET-CT,一次性做一個全身的掃描,能夠更進一步排除除肺部以外的其它部位是否有病灶。而身體狀況評估,除了常規的化驗血的各項指標以外,有些還要看心臟功能、肺功能等,評估手術風險。
所以,術前檢查是必要的,即是為了手術安全,也是為了更好的掌握病情,達到手術根治的目的。
更多相關建議:
肺結節手術前為什么要做腦部增強核磁或者CT?
如果術前考慮肺結節為早期肺癌可能,則需要術前排除有無其他部位轉移可能。實性結節中,有些肺部結節雖然很小,其實已經出現遠處或者淋巴結轉移了,這就是所謂的“小病灶大轉移”。這種情況尤其多見于腺癌,有些肺部病灶只有一厘米,但發現其他部位很多轉移灶。病理為小細胞肺癌的小結節也容易出現早期淋巴結轉移,之前見過一個0.8厘米,術后病理縱隔多發淋巴結轉移的小細胞肺癌。
如果是一個多發轉移的晚期肺癌,盲目行肺部手術,不會達到徹底切除病灶的目的,手術還會給患者大帶來大的創傷。
此外,有些實性肺部結節有可能是其他部位轉移過來的轉移灶,術前檢查如果發現其他部位有原發癌灶,那治療手段則是完全不同的,單純肺部手術同樣達不到徹底切除癌灶目的。
一般來說,術前腦部檢查,做增強核磁效果是最好的,但是如果患者身上有金屬物,如冠脈支架、彈片,可以用腦部增強CT替代。
歡迎關注@醫療科普徐醫生
更多相關建議:
肺結節手術前為什么要做腦部CT,目的是排除腦部是否出現轉移瘤,因為有沒有轉移對治療方案的選擇可能起到決定性作用,如果腦部出現轉移,基本就沒手術的必要了。下圖就是一個肺癌腦轉移的患者,不過他不是肺結節準備手術做腦部CT的,他是因為腦轉移瘤引起頭部癥狀就診發現肺癌的,像這種就沒有手術機會了。
首先要明白,肺結節的大小一定是<3cm的肺內病變,如果病變>3cm就不叫結節叫腫塊了,腫塊絕大多數不是好東西。但肺結節不同,肺結節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惡性的,而且良性的占大部分,惡性結節只占小部分,常見肺癌。
肺部結節是不是必須手術,主要還是根據結節本身的情況(形態大小密度邊界以及與周圍組織關系)來決定,一般的結節如果良性征象比較明顯或是惡性征象不明顯并不用急著手術,大多可以隨訪觀察,尤其是結節≤1cm的。像這種準備手術的估計應該惡性征象比較明顯,比如結節比較大或復查結節增大,分葉、毛刺、磨玻璃結節實性成分增多,可見血管進入或血管糾集(如下圖,分葉、毛刺、血管等)等。另有一種情況,也有些是患者比較緊張要求早點切除的,但這種情況應該不多。
肺結節如果惡性征象比較明顯并且評估轉移風險比較大的要手術,術前有必要完善相關檢查,頭顱CT是其中一項,因為顱腦是肺癌的常見轉移部位。其實不管是肺癌,還是其它的惡性腫瘤比如肝癌、腸癌、乳腺癌,像這些轉移風險比較大的都要完善相關檢查,比如胸部CT、腹部CT或是PET-CT等。那么,是不是所有要手術的肺結節都必須檢查頭顱CT,不一定。工作中也遇到很多發現肺部結節后直接手術的,這些一般都是考慮比較早期的肺部惡性結節,開出來大多是微浸潤腺癌,早期浸潤性腺癌。像這類結節轉移的風險比較低,短期很少發生轉移,一般不做頭顱CT問題也不大,而且術后預后也很好。
我是@影醫C浩 可關注了解更多相關醫學知識。
更多相關建議:
如果沒有任何神經系統癥狀,需要做這個檢查嗎?為何要做增強CT?平掃不行嗎?增強CT是最好的檢查腦轉移瘤的手段嗎?2、可同時累及神經系統,肺部的全身性疾病。3、如果肺結節為局限于肺內的良性結節。
為何要做頭部增強CT?
這個就很難回答了,有可能是別的原因,比如出現神經系統癥狀,需要做檢查,而很可能跟肺結節沒什么關系。
希望楊大夫的回答,能幫到您。
更多相關建議:
怕遠端轉移!做增強核磁共振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