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微信上流傳著這樣一個聳人聽聞的故事:
某學生飽受失眠之苦,晚上睡不著,白天沒精神,學習成績一落千丈,而且情緒低落,經常無端發脾氣。醫生初步診斷可能是晚上該睡覺時玩手機,加上學習壓力大等方面的因素所導致,隨即開了一些改善睡眠的藥。然而,患者的情況并沒有改善,醫院于是用儀器對其進行了檢查,驚訝的發現,這位20歲的小伙子,竟然患上了腦萎縮。
手機對現代人而言是生活必備品。不管是聯系、交友,還是理財、購物,都離不開。手機的擁有者越來越多,使用手機的時間也在逐漸加長。倘若每天睡前玩會兒手機會導致腦萎縮,那就太可怕了……
認識腦萎縮
準確來說,腦萎縮并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癥狀。遺傳、腦外傷、中毒、腦血管畸形、腦部腫瘤、腦動脈硬化等,任何可以改變腦部血液循環,導致腦組織長期慢性缺血的疾病,都有可能導致腦萎縮。影像學檢查(CT、MR)可以發現腦組織體積減少,腦室擴大。
?
腦萎縮前后對比影像
臨床上,根據發病部位(大腦還是小腦)以及病變程度(初期、早期、中期、晚期),各自有不同的表現。
流言中提到的顯然是大腦萎縮。大腦萎縮在初期,以病人的不安、抑郁、偏執,為主要癥狀,可出現頭痛、頭暈、失眠、嗜睡、記憶力下降等癥狀,因為病變輕微,影像學檢查多無異常。
假如腦組織供血得不到改善,病人就會進入病變早期,情感行為明顯異常,出多疑、言語障礙等現象。
睡眠與大腦
睡眠確實對大腦有保護作用。人的腦和血管之間,存在一層致密的組織,即血腦屏障。血腦屏障會阻止藥物、蛋白質等多種成分進入大腦,幾乎僅讓氧氣、二氧化碳和血糖通過,以維持腦環境的穩定,避免腦組織受到損害。
?
更多相關建議:
注意事項:醫學研究表明:睡前玩手機或平板電腦等發光電子產品,會影響交感神經系統和腎上腺激素分泌,打亂生理周期降低睡眠質量。此外,長期玩電子產品,會誘發頸椎病、腰椎病、肩周病、腦痛病等等。發病時、睡不著。
更多相關建議:
單從這個個例來看,玩手機未必是腦萎縮的原因。
腦萎縮的成因很多,例如曾經受過腦外傷、有些早發性的心腦血管疾病,都有可能讓年輕人患局部的腦萎縮。而目前是沒有發現玩手機能造成腦萎縮的。所以我推測是其他原因造成了腦萎縮,只是碰巧這是個喜歡玩手機的年輕人而已(幾個年輕人不喜歡玩呢)。
不過對網絡成癮的人,可能會出現腦萎縮的情況。2011年中科院的一項研究里,發現每周玩60個小時網游的大學生,背外側前額葉皮質,前緣扣帶皮質,輔助運動區和部分小腦有體積縮小的情況,某些縮小的體積達到10%到20%。而且成癮的時間越長,縮小的程度越明顯。研究者認為,這種萎縮可能會繼續導致人的自控能力降低,無法停止自己的不良行為,也無法按照自己的目標來控制自己的行為。
當然,這一點也并不是被確定的。就像倫敦出租車司機的海馬灰質密度增加一樣,對功能的需求會改變大腦結構。出租車司機對于空間的記憶改變了大腦的結構,那么上述網游大腦區域的改變,也有可能是由網游引起的,可能是為了適應激烈、多變的網游環境,而并非是一種大腦缺陷或疾病。
另外,手機上癮和單純網游上癮也有區別,由網游上癮引起的腦萎縮也不一定由手機引起。總的來說,現在沒有證據證明,玩手機會跟腦萎縮有任何關系。當然,玩手機需適度,這是每個人都可以理解的。
更多相關建議:
玩手機確實會造成腦萎縮,下面鎂客君給大家具體分析一下。我們先來大致了解下腦萎縮,顧名思義,腦萎縮就是腦組織由于某些原因發生了器質性病變而產生萎縮,多發于50歲以上的中老年男性,當腦組織體積減少,腦室擴大后,腦組織供血情況將會變得糟糕,患者可能出現性情大變、記憶障礙,甚至癡呆等癥狀。而引發腦萎縮的原因也是很多的,遺傳、腦外傷、腦卒中、腦炎、腦膜炎、腦血管畸形、腦部腫瘤、癲癇長期發作、煙酒過度、營養不良、甲狀腺功能病變、煤氣中毒、酒精中毒、腦動脈硬化、腦缺血、缺氧都會導致一定程度的腦萎縮。但是,在此次事件中,患上腦萎縮的不僅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而且玩手機似乎也不在上述誘因中。玩手機對腦萎縮的影響雖然不是直接的,但卻是間接的。首先,過度的玩手機,勢必會影響人本身的睡眠時間!研究人員根據問卷判斷出那些睡眠缺乏的人,并把他們的核磁共振結果調出查看,發現和睡眠正常的人相比,這些缺覺的人們腦容量下降的更快,更容易出現腦萎縮跡象!也就是說,睡眠不足會直接導致腦萎縮,而睡眠不足正是過度玩手機的后果!其次,一百年前床上吸大麻,一百年后床上看手機,這句話可能不止是字面意思,因為玩手機上癮,真的會像吸毒上癮一樣,對大腦造成直接的傷害!早在2011年就有科學家證明,網癮者的灰質體積明顯小于同齡的正常人,這和那些海洛因成癮者們身上取得的結果一樣,這樣看來,雖然玩手機和上網不像吸毒那樣犯法,但是本質上對身體的傷害都是一樣大的!
雖然人生苦短,你得及時行樂,但是不能玩物喪志,什么東西還是要有個度,不然得不償失,最后苦的還是自己。
更多優質回答,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更多相關建議:
這個十月,相信你和夫人一樣都很忙吧…
剛從薛之謙那里緩過來,又卷入了陳翔和毛曉彤之間的愛恨情仇。還沒分清楚李雨桐和江鎧同的時候,又出來了個鹿晗和關曉彤公開了戀情。大概夫人最近和朋友之間的對話是這樣色的:
“臥槽關曉彤和鹿晗在一起了!她不是剛和陳翔分手嗎?”
“mmp那是毛曉彤!”
“毛曉彤不是演過梅蘭芳的嗎!?”
“那是于小彤!”
“于小彤不是SNH48的嗎?”
“那是李藝彤!”
“李藝彤不是剛和薛之謙撕逼嗎?”
“那是李雨桐!”
真的,夫人在剛過去的十一也都很忙,為什么還有人要來約我出去看電影、去逛街,美其名曰地說一起做個吃貨呢!請看到這條推送的你們不要再來煩我了,我還要忙著刷微博/微信/知乎/豆瓣呢…
夫人早上起來,睜開眼,就要先刷一刷微博熱搜榜,生怕漏了那些“睡過”了的新聞和八卦。比如今天Angelababy的演技又震驚劉德華了,明天嗯哼又偷偷去抱小女友小泡芙,過兩天繼白金藍黑之后又出了灰綠還是粉白的討論…
當然,夫人不止會八卦…還是一個有文化的讀書人。關于知乎上大家熱議的話題也要說上幾句,或者是把一些好玩的有意思的內容加入自己的知識儲備。
剛離開九月電影青春季,夫人又要為自己和朋友謀劃十月的觀影指南,豆瓣、毒舌…根本停不下來!只是為了提前告訴大家好看還是不好看!
從微博、知乎、豆瓣上新鮮搜刮來的信息,又要到朋友圈告訴我的Homie們,真的久了有一種皇帝批閱奏章,君臨天下的幻覺。
國家和娛樂圈大事潮水般涌來,需要夫人迅速作出各種判斷,提出各種建議,做出各種批復。各種憂國憂民,各種躊躇滿志,各種醒世恒言,萬物皆備于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一個披星戴月上朝的皇帝夢,感謝手機,把夫人的這種情結激活了。
但是!前幾天夫人看到朋友轉的一篇文章真的無語死,標題是“那個不發朋友圈的姑娘,后來怎么樣了”,夫人以為內容是說不發朋友圈后,整個人會變得很孤獨很寂寞,結果文章里面全是各種諷刺手機黨的雞湯:
“與其在虛擬的朋友圈表達愛意,期待回應,不如轉移注意力,在現實中,成就出色的自己。”
“當她不再發朋友圈,不再沉醉于一往情深的表達,一廂情愿的期許,她就得到了時間與機緣,與更美的自我,更棒的愛情,不期而遇。”
“你漂亮,未必需要刷屏秀美顏,內外兼修才是正理。放下手機拿起書本,聚精會神,養心凝意。腹有詩書氣自華,煉就一個光彩閃耀的你。”
請問,你不發朋友圈誰知道你漂亮誰知道你內外兼修誰知道你光彩閃耀?
所有人都在刷微博微信,哪來的時間和更“美”的你相遇,難道你不發自拍不轉發點新聞熱點什么的還有人知道你的存在?你哪里還會有動力去讓自己更優秀,說不定連化妝的勇氣都沒有了,因為你在等待時間和機緣啊…你關了手機在閉目養神啊…
這個世界大家都很忙,汲汲于生,汲汲于死,不發一發動態,誰還有功夫坐下來聽你扯淡去了解你?
別告訴我什么尼采說:“我之所以這么聰明,是因為我從來不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浪費精力。”那尼采的時代有朋友圈和微博嗎?人家說不定當時整天忙著寫信給朋友們秀秀自己的智商,多!美!好!
另外,夫人還想說,我在這些社交平臺里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我知道了周冬雨平胸但是很驕傲,即使你年收入100W+也會坐公交的時候沒有零錢、上廁所不帶紙,有那么多人和我一樣的平凡和迷茫,一樣的捧腹或者憤怒…知道了我在這個世界上,好好做我自己就是存在最大的意義。
雙十一馬上就要到了,難道這段時間不應該好好去微博和知乎上看看經驗帖,呆在家里囤滿購物車嗎?
而且你要知道,網上購物就是不停的用手而不用腳去各個賣家店里比比對對,這家的這件毛衣顏色好看點,但是貴;那家的外套款式真的超棒,但是買回來會不會有色差;這家店有紅包優惠那就在這家買吧,可是要不要跟客服聊聊;這家店的銷量好高,是不是刷單來的,先看看買家秀再說;滿減活動的店家,滿減是有類別限制的,我究竟選哪些好呢......
最后還要看看自己的花唄和信用卡夠cover掉幾件東西,想想就覺得自己真的忙了。
別的不說至少微博/微信/知乎/豆瓣上面雖然碎片,但是效率很高,很多時候一句話就可以了解到很多信息,不信你去看看胡適:
7月12日
新開這本日記,也為了督促自己下個學期多下些苦功。先要讀完手邊的莎士比亞的《亨利八世》……
7月13日打牌。
7月14日打牌。
7月15日打牌。
7月16日
胡適之啊胡適之!你怎么能如此墮落!先前訂下的學習計劃你都忘了嗎?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7月17日打牌。
7月18日打牌。
——《胡適留學日記》
好的,說了這么多,夫人承認自己是手機癌患者,每天抱個手機不放,人生中唯一摔倒骨折的那次還是因為走路玩手機。但是…我覺得我并沒有錯,你認真想想,吃辣條會上癮,單身會上癮,點外賣會上癮,拖延也會上癮…手機上癮怎么了嗎?
人生其實這樣才有意思吧,愛玩手機的人才有勇氣說:“我就是喜歡你看不慣我又干不掉我的樣子”。
好了,別煩我了,我繼續刷微博/微信/知乎/豆瓣去了…
更多相關建議:
用手機玩會導致大腦萎縮。 腦萎縮是由于各種原因由腦組織本身的定性損傷引起的癥狀。 病理學上,腦組織體積減少,細胞數量減少,心室和蛛網膜下腔增大。 遺傳,腦外傷,中毒,腦血管畸形,腦腫瘤,腦動脈硬化等。任何改變大腦血液循環并導致腦組織慢性缺血的疾病都可能導致腦萎縮。
更多相關建議:
最近流傳著一個駭人聽聞的消息:某學生每天晚上在睡覺之前一定要玩手機,有時候玩起來就忘記了睡覺的時間,長期反復導致出現失眠癥狀,晚上睡不著,白天上課也沒有打不起精神,成績不斷的下滑,脾氣也變得十分暴躁。去看過醫生后,醫生認為其就是學習壓力過大引起的,開了一些助眠的藥物。可是吃了一個療程后其癥狀并沒有緩解,再次來到醫院,經過檢查后發現,這位不到20歲的同學居然出現了腦萎縮。玩手機居然會出現腦萎縮?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腦萎縮。腦萎縮是由于腦部的血管長期慢性缺血而出現的,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是正常的,多發生在四十歲以上的人,這種情況是無法避免的,每個人都可能會出現,這是由于血管隨著年齡的增長各種功能不斷減退的表現。而病理性腦萎縮多是由于腦部發生了病變,如外傷、中風、腦血管畸形、腫瘤等。腦萎縮發生早期,患者可能會出現頭暈、頭痛、記憶力下降、失眠、抑郁等癥狀,到晚期最典型的癥狀就是癡呆。
有研究表明,睡眠與腦萎縮有一定的相關性,長期缺覺的人,其腦萎縮的速度就會快于正常人。另外,成癮者的大腦萎縮速度也較快,而且成癮的時間越長,腦萎縮的程度越明顯。
該同學就是由于長期玩手機成癮,不僅打亂了自己的生物鐘,造成失眠,還年紀輕輕就出現腦萎縮。
玩手機并不是不可取,而是要控制自己玩手機的時間,不能影響到身體的健康。
本期答主:薛利圓,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杏花島,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更多相關建議:
當然啰,玩手機久了大腦不用思考,當然會萎縮了,手腳長期不動都會沒勁
更多相關建議:
首先,謝謝邀請
你有睡前玩手機的習慣嗎?如果有,一定要把這條微信看完!
隨著科技的發展手機的功能也越來越豐富,不再只是簡單的通訊工具,人們對手機的依賴也逐步增加,走在大街上我們隨處都能看到低頭玩手機的人
即使是工作日早晚高峰擁擠的公交、地鐵上放眼望去幾乎每個人手里依舊都握著手機,如果說手機沒電或是忘記帶了就會很沒有安全感。
但對手機如此依賴真的好么?
在去年特恩斯市場研究公司(TNS)給出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在全球16-30歲之間的用戶中,用戶每天平均使用手機的時間為3.2小時,而國內用戶平均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為3.9小時,遠超過全球平均水平,僅次于排名第一的泰國(4.2小時)。對于3.9小時來說是一個什么概念我們來算一下,以每天工作 (8小時)、睡覺(8小時)、吃飯(1.5小時)、上下班路程(1.5小時)的時間來計算,每天只有5個小時的休閑時間,可見玩手機所占比例之高。
全球16-30歲用戶每天平均使用手機時間調查(圖片引自TNS)
近年來由于玩手機發生的事故屢見不鮮,但相比于玩手機導致的意外,最近流傳著一個更驚悚的故事,話說有一個小伙子(還是一名學生),已經連續失眠一個多月了,晚上睡不著,白天沒精神,學習成績一落千丈,而且情緒低落,經常無端發脾氣,對于這樣的癥狀你可能會以為只是神經衰弱導致的,但事實卻比神經衰弱嚴重的多。
睡前玩手機已經成為了睡前一項必須要做的事
在初次就醫檢查初步判斷可能是由于晚上睡得比較晚且長期玩手機加上學習壓力較大導致的,醫生為其開了些改善睡眠的藥,單吃了兩個月依舊沒有改善。隨后該名小伙子在進行儀器檢查時驚人的一幕出現了,小伙子居然有腦萎縮癥狀(要知道腦萎縮一般只有上了年紀的老人才會出現這樣的癥狀)。
腦萎縮前后對比影像
這到底是什么導致的呢?在進一步的診斷查看中,這名小伙子告訴醫生,其實兩年前開始接觸智能手機的,并且這兩年多其一直保持著晚上九點躺床上開始玩手機的習慣,經常會玩到凌晨兩三點才睡覺,當然作為一名學生每天早上7點還要起床上學,每天睡眠時間只有4個小時左右,隨著時間的推移,然后慢慢的就開始沒精神并出現了失眠的癥狀。
心理科睡眠障礙門診主治醫師、心理咨詢師呂園園就表示“在晚上最應該讓大腦休息的時候,這樣沒有節制成癮地玩手機是造成他腦萎縮的重要原因”。而一份研究表明雖然腦組織容積會跟睡眠狀況有關,但這樣的成癮行為才是導致腦組織病變的罪魁禍首。
手機已經成為了人們的一種依賴
美國神經病學學會年會(AAN)上,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睡眠狀況確實和腦組織容積有關。腦皮質和灰質的減少與白天嗜睡增加相關,左嗅量降低與睡眠時間較長相關。而另一份研究顯示,網癮者的灰質體積明顯小于同齡的正常人,這也和如海洛因成癮一類行為取得的結果一致。
大腦構造示意圖
換句話來說就是夜晚長時間玩手機肯定對健康有所害,但并不至于直接導致腦萎縮,而真正引發腦萎縮的是成癮行為。所以奉勸每天手機不離手的小伙伴,一定要注意適可而止,不要讓手機成為影響我們健康的工具。
寫在最后:
腦萎縮到底是什么呢?準確的說腦萎縮是一種癥狀,是由各種原因導致腦組織本身發生器質性病變而產生萎縮的一種現象。病理上表現為腦組織體積縮小,細胞數目減少,腦室和蛛網膜下腔擴大。遺傳、腦外傷、中毒、腦血管畸形、腦部腫瘤、腦動脈硬化等,任何可以改變腦部血液循環,導致腦組織長期慢性缺血的疾病,都有可能導致腦萎縮。
影像學檢查可以發現腦組織體積減少,腦室擴大。初期病人會出現不安、抑郁、偏執、頭痛、頭暈、失眠、嗜睡、記憶力下降等癥狀假如腦組織供血得不到改善,病人就會進入病變早期,情感行為明顯異常,出現多疑、言語障礙等現象;到了中期即會出現智力減退癡呆等癥狀;到了后期就完全會癱瘓在床,沒有任何行為、辨別能力。
更多相關建議:
看到那么多回答認可玩手機會導致腦萎縮的看法,我也是醉了。離開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脫離“度”說玩手機會導致腦萎縮就是強盜邏輯,一點不科學。
飯是個好東西,“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十天不吃死光光嘛”。但飯吃多了,超過“度”,輕則養成胖子,重者撐死人。我們能說飯導致人死亡嗎?
何況,從問題展開的內容看,某大學生玩手機和腦萎縮之間不存在直接的因果關系,中間的變量不少,由此得出玩手機導致腦萎縮的結論就不靠譜。更為重要的是,該名大學生只是特殊案例,不是普遍現象,由特殊案例推導出普遍結論,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
其實,玩手機玩出毛病和買彩票中大獎類似,都是小概率事件。既然沒有誰相信自己買彩票一定能中大獎,為什么還要信玩手機會導致腦萎縮?如果玩手機真能導致腦萎縮,那么手機將是迄今為止最為可怕的東西,這是要讓人類滅絕的節奏。
不知道大家對我的回答是否滿意?歡迎在留言里發表不同觀點。(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圖片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