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舉用幾斤的啞鈴適合?.png)
什么意思?比如你的俯身側(cè)平舉小重量是10公斤,而我的俯身側(cè)平舉小重量是5公斤。
這時的小重量對于我倆,是不同的,
(圖片源于網(wǎng)絡)
不能用【小重量——5公斤≠10公斤】這個詞來衡量你我。
同理,每個人的身體鍛煉情況,肌肉組所鍛煉以及發(fā)達程度不一樣,
沒有辦法給出一個絕對的數(shù)值——來告訴你俯身側(cè)平舉應該多少合適。
需要根據(jù)自身身體情況(鍛煉及肌肉組部位力量),來進行合理的選擇。
如何選擇俯身側(cè)平舉的啞鈴重量呢?
(圖片源于網(wǎng)絡)
這個肩部咋樣?
選擇一個啞鈴重量,在做俯身側(cè)平舉動作時,
起碼一組能做8-12個左右(或者再多幾個),就可以啦,
(不借力,肩部能夠完全控制此重量的前提下。
當然熱身的時候,或者前幾組可以選擇用更小的重量(此重量一組組20左右個)。
進行熱身,以及找找肩部后束的發(fā)力感等。
然后,
(圖片源于網(wǎng)絡)
隨著身體對鍛煉重量的適應,與增強。
循序漸進的增加重量,這個增加的重量,也是需要在個人能完全控制的。
控制好發(fā)力感,保證一個規(guī)范動作效果對目標肌肉的有意義,
這是前期必須掌握好的基礎,后期鍛煉可以借力以及其他,
到時隨著積累的鍛煉經(jīng)驗,自身調(diào)整就好。
(圖片源于網(wǎng)絡)
個人觀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更多健身內(nèi)容,關注——書上沒有說;
健身與思想。有型有趣有態(tài)度。
更多相關建議:
咱先把動作拋開不談哈,先說兩句原理:
任何器械訓練,都不能以重量作為衡量單位。
比如同樣是臥推,你100公斤杠鈴已經(jīng)要崩潰了
我100公斤就是熱身重量
我說推薦大伙用100公斤以上訓練,那就是坑人……
———————————————-
好,說回來你說的這個俯身飛鳥動作。
這個動作,練的是三角肌后束。
三角肌在上肢肌肉里屬于很難練的,后束又是三角肌最難練的一束。
所以,這個部位所用的重量,對于你個人而言,要比練三角肌中束用的重量小的多。
一般來說,你選擇一個重量,用它在不借力,單純后束發(fā)力的前提下,完成10次左右
這個重量就最適合你。
這個重量在健美里叫做10rm的重量。
注意在訓練的時候,肩胛骨穩(wěn)定,肘關節(jié)穩(wěn)定,腰椎也穩(wěn)定
這樣才可以避免你的背部肌群代償發(fā)力。
下圖是你動作全程的手臂運動軌跡:
希望有幫到你。
更多相關建議:
俯身側(cè)平舉動作主要是練肩部三角肌的后束,后束肌能體現(xiàn)肩的后端線條,雖然肌塊不大,但動作是俯身狀態(tài),腰部卻很累,因此剛開始以選輕點的重量為宜(腰椎代償少,不易受傷)。
所謂說選輕啞鈴,卻也是因人而異,男女老少都不同,5公斤對于常年健身的人,也許是小重量,但對于新手可能就是大重量了。這里就引入一個健身需要的“RM”概念,我們把一次竭盡全力能重復動作的次數(shù)稱作RM數(shù),如舉啞鈴一次全力能做10個,就是10RM。
有了“RM”就可以衡量了,這樣就能掌控健身做抗阻負重量的分寸,因為用于增肌的抗阻動作一般維持在8~12RM,能超過很多,說明負重輕了,對增肌不佳;做不動這個次數(shù),同樣對增肌不利,僅是側(cè)重于提升力量。
所以鑒于每個人的力量都不同,力量健身就不能簡單地以多少斤來統(tǒng)一定,而應該是用RM來體現(xiàn)。
建議做啞鈴側(cè)平舉用12~14RM,待打下了基礎力量、動作的標準性做穩(wěn)固了,再提升強度(8~12RM)。這就是所謂的低重量訓練。
更多相關建議:
悠米愛健身
更多相關建議:
這個動作主要練肩部后束,這是一塊很小的肌肉。所以選擇比較輕點的重量就可以了。
但是,重量因人而異,對于常年健身的人,也許可以使用大重量,低次數(shù)來練習,普通人還是用小于5公斤甚至小于2.5公斤的啞鈴吧,這個部位受傷相當難受。
更多相關建議:
三角肌! 三角肌前束,中束,后束像心一下 構(gòu)成, 止于三角肌粗隆。
大家看到這個肌肉 ,會不會覺得有點小?
如果覺得小,那么飛龍教練就可以告訴你答案了, 正因為三角肌小,所以重量就會受限制, 不能夠像腿部一樣 ,突破更高的力量。
上圖綠色區(qū)域是三角肌中束, 也是構(gòu)成三角肌最大的肌肉。 也是俯身側(cè)平舉 所刺激的到的部位。 看到這么小的肌肉, 飛龍肯定會說不能用大重量去刺激,不然會出現(xiàn)反效果。
上圖綠色區(qū)域是另外一塊構(gòu)成肌肉,三角肌后束 ,同樣也是本文這個動作 ,能夠刺激到的動作。
飛龍說了這么多,大家都可能覺得 驢唇不對馬嘴, 飛龍就不賣關子了?
答案很簡單! 三角肌是由三塊不同形狀的肌肉構(gòu)成的。 如果只是用一個側(cè)平舉來鍛煉,就會顯的比較單一了。
而且不能夠全面刺激到三角肌,可是如果只是練這一種動作的, 飛龍建議, 采用小重量 ,多次數(shù), 15~20次 ,四組就好!
如果有系統(tǒng)練過一段時間的高手,可以適當增加強度 ,每組12Rm, 五組 間歇60秒或者30秒, 各人控制時間!
一個側(cè)平舉是不夠刺激到三角肌的。建議多項動作結(jié)合起來鍛煉 可以更好的刺激到三角肌生長。
鍛煉說完了 。 最后再說一下, 不管是啞鈴還是杠鈴, 選擇適合自己的重量,感受到充血就是適合自己的重量!
新手建議先固定器械練一段時間在進行操作!
喜歡可以點擊關注,有更好的建議評論下方, 互相學習,不能一概而論 , 飛龍只是個人觀點! 感謝感謝!!!
更多相關建議:
謝邀。
這個要根據(jù)你個人的實際情況來說了,
訓練分為三種類型1:磷酸原系統(tǒng)供應 ~也就是大重量 刺激肌肉肥大訓練 !
2:糖酵解系統(tǒng)供應~也就是輕重量 多組數(shù)刺激訓練!
3:有氧訓練~跑步類的各項動作 刺激心率 ,代謝水平 訓練!
啞鈴訓練一般屬于頭兩種,看你現(xiàn)在進行到哪個階段了,他們其實訓練的軍隊集群和肌肉類型都是不一樣的。
不過建議你可以試一試兩種方法間歇穿插著去訓練,也許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啞鈴重量的選擇,實際上跟你個人的訓練程度和現(xiàn)有階段,承受能力有很大關系,建議可以根據(jù)個人的極限,先嘗試出一個上限查,然后再根據(jù)自己的訓練組數(shù)及計劃,進行相應的重量調(diào)整。
更多相關建議:
一、建議用2.5、5、7、10公斤。
二、這個健身動作主要鍛煉的是肩后束,而肩后束肌肉一般比較薄弱,同時這個動作準確掌握發(fā)力點形成肌肉記憶比較難,所以對于健身初學者來說,建議先用小重量例如2.5公斤到5公斤進行初級訓練,形成肌肉記憶后逐漸加大重量。
三、切勿直接用大重量進行這個動作的訓練,否則很容易造成肌肉拉傷,或誤把肩膀后束肌肉發(fā)力做成肱三頭肌或手臂發(fā)力,從而影響肩后束增肌緩慢或無效果。
更多相關建議:
俯身側(cè)平舉主要訓練的是三角肌后束,那么啞鈴的重量應控制在5公斤之內(nèi),一般4――5公斤就行了。
更多相關建議:
六到十二次一組,從小重量到大重量,在從大重量大小重量,練到力竭!這種孤立訓練的好處是充分使肌肉充血,讓肌肉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