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檢中的血液檢驗報告單重點應關注哪些項目?紅細胞:有無貧血血紅蛋白:反映貧血的程度白細胞:有無炎癥感染,根據白細胞分類,可以分辨細菌還是病毒感染!血小板:急性大失血和溶血后急性感染、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癥、多發性骨髓瘤、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及某些惡性腫瘤的早期等平均紅細胞體積(MCV)和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主要用于篩查遺傳病地中海貧血,尤其是在兩廣地區!肝功能——看谷丙轉氨酶以及谷草轉氨酶,有無肝臟炎癥及肝功能受損情況程度!腎功能中的尿酸——看尿酸是否高,有無高尿酸血癥,痛風的風險大小!腎功好不好看肌酐、尿素氮!腎功能中的血糖——有無糖尿病風險!血脂四項中的低密度脂蛋白是壞膽固醇,低點好;高密度脂蛋白是好的膽固醇,高點好!主要判斷動脈硬化指數風險!心肌酶譜主要看有無心肌缺血壞死,冠心病及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要注意!微量元素檢查,尤其是偏食小孩,可以查一查,看是否缺乏微量元素!乙肝兩對半定性實驗——查體內是否有抗體,檢驗疫苗注射后是否對人體有產生保護性抗體,有無乙肝病毒感染!如有,需要進一步檢查乙肝病毒定量確定病毒數量!艾滋梅毒——有高危行為的要查!普通腫瘤標志物篩查——意義不大,特異性不強,對于早期腫瘤篩查不是特別明顯,有結果陽性往往不是好的消息!
更多相關建議:
血常規第一,血紅蛋白第二,白細胞第三,血小板生化全套肝功能:腎功能腫瘤指標大家如果想知道自己的體檢指標有沒有問題,可以把化驗報告發上來,我來幫大家看看,歡迎留言咨詢,更多醫學科普,請關注我。
更多相關建議:
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腫瘤指標SCC(宮頸癌等上皮性腫瘤)、AFP(肝癌)、CEA(胃腸道腫瘤)、CA199(卵巢癌相關)等等。
雖然血檢項目重點看這些內容,但是在懷疑有疾病或者本身有疾病的患者,可能還需要結合其他的一些項目來詳細判斷病情。如果大家自己看不懂,最好還是請專業的醫生還幫忙看結果。
更多相關建議:
常規體檢涉及到血液的有血常規,大生化和感免八項。下面分開來說說。一、血常規主要看三項,白細胞,(血紅蛋白、紅細胞),血小板,別看十來塊錢的血常規能通過它了解的東西可多了,比如感染,貧血,及其他血液系統疾病(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血小板減少增多等,但這只是提示無法確診)。二,生化包括血糖血脂肝腎功能,這些都是直觀的指標不多闡述。三感免八項主要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淋病等傳染性疾病。所以說常規體檢這幾項都是要查的,能清楚明了的提示你目前的基本狀況,但并不是說這幾項都正常了就沒問題。歡迎大家關注,咨詢。有問必答,知無不言。
更多相關建議:
一、生化全套:一般包括肝功能,腎功能,電解質、血糖、血脂等。肝功能,主要包含蛋白、轉氨酶和膽紅素。對于常規體檢,蛋白主要反映人的營養狀況,總蛋白、白蛋白很多年輕人都可能會偏高一點的,這個沒有問題,因為現在的人營養狀況都不差。白蛋白低了怎么辦?先想想你自己的營養狀況,比如某個美女正在減肥,三天只吃一頓飯,已經好幾個月了,那么這個很容易解釋,所以暫時不用擔心,加強營養1個月以后再復查。如果你自我感覺營養狀況很好,頓頓都有大豬蹄子,結果蛋白還是低的比較多,那么就需要加以注意,結合其他檢查來排查一下,是否有消耗性的疾病,比如腫瘤,結核等。這里需要注意的一個是白蛋白/球蛋白比值,一般這個比值在1.5左右,如果比值降低,或者倒置,比如球蛋白數量高于白蛋白,那么這反而需要注意,有可能是肝功能受到損傷,或者有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肝功能里面的轉氨酶,很多人大概知道,所以很多人問,我轉氨酶高是為什么?是不是有肝炎啊?這個并不一定,如果體檢發現轉氨酶高,首先想想自己,有沒有病毒性肝炎?如果曾經有,或者是攜帶者,那么需要注意了,是不是病毒近期有活動,那么需要再好好檢查。如果沒有病毒性肝炎,那么想想,前兩天是不是去擼串喝了兩箱啤酒?或者是不是前幾天裝酷下雨不打傘感冒了吃過感冒藥?或者老板催任務熬夜加班了幾個禮拜?這些都可以引起轉氨酶升高。如果有這些情況,那么可以先不著急,喝酒的戒酒一段時間,吃藥的停一段時間,加班狗休息一段時間,1個月以后再去查,多數人都會正常,要是不正常,那么再去進一步檢查。腎功能,主要是三項,尿素,肌酐,尿酸,主要反映腎臟的代謝能力,體檢時很多年輕人尿素可能會略高,不用擔心,多半是你肉吃多了,一些人尿酸高,那么也可能很飲食習慣相關,海鮮,啤酒之類吃太多。那么同樣,如果回憶自己確實是啤酒喝得多,那么戒酒1個月再來查,尿素如果只高一點,可以不用短期內復查。當然,就像最前面說的,不能單獨看指標,除了結合自己生活習慣分析,腎功能,最好結合尿常規和彩超來分析,比如尿素高一點,尿常規和彩超腎臟都沒有問題,又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等,那么一般不用擔心。電解質,也就是血鉀,血鈣,血鈉啊這些指標多數人不會有大的偏高偏低,如果有,可能真有什么疾病。當然,如果體檢那天正好很熱,早上出了一身汗,那么是可能出現電解質異常的。另外,電解質的異常,需要結合其他檢查來看,比如血鈣有問題,那么需要結合甲狀腺彩超來看,低鉀,有時候需要結合腎上腺彩超來看。血糖,這個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如果空腹情況下檢查說血糖高,那么很可能是糖尿病,需要進一步檢查。血脂,這個如果要展開了說也很多,其實大家不需要去具體了解到底甘油三酯高多少,膽固醇高多少,哪種脂蛋白好,哪種脂蛋白有害。反正血脂高了都不好,尤其是有高血壓、糖尿病的人。一旦體檢發現血脂高,都需要從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甚至藥物幾方面來控制。二、血常規這是體檢的必查項目。對于一般體檢,主要看以下幾個數值。白細胞。正常在4-10。如果發現白細胞升高,不用著急,首先想想,近期有沒有感冒、感染等,注意感染不只有呼吸道感染,拉肚子,尿路感染都是,都可以引起白細胞高。如果有這些情況,那么沒事,等感染好了抽空復查一下就行。對于有感染的情況,正好可以看看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如果中性粒細胞高,很可能是細菌感染,如果你正在吃抗生素可能就對癥了,如果是淋巴細胞高,那么很可能是病毒感染,如果你正在吃抗生素多半就不行。如果自認為沒有任何感染的情況,白細胞還高不少,那么就需要引起注意,短期內復查一次,可能會有別的疾病。紅細胞/血紅蛋白。這個主要反映貧血的情況,還是跟剛才差不多,現在大家營養狀況好,加上體檢當天空腹缺水,可能一些人紅細胞/血紅蛋白稍高一點,這多數沒有問題。紅細胞/血紅蛋白偏低,那么提示貧血,還是首先想想,比如想想自己是不是女生,正好在例假,那么這期間輕度貧血是正常的,或者是不是在減肥,引起貧血了,如果有這些情況,那么或許還好,先排除掉這些因素,過段時間再查一次。如果沒有這些情況,那么需要當心了,如果再結合白蛋白降低,消瘦,那么更需要注意,是不是有消耗性的疾病。血小板。血小板一般反映凝血狀況,有一些人血小板長期都偏低一點,如果沒有其他的問題,凝血功能又是正常的,那么可以不必在意,如果血小板低,并且有凝血功能異常,或者刷牙老是出血,或者皮膚容易出現瘀斑,那么更要注意,進一步的檢查,可能會有一些凝血功能相關的疾病,紫癜,甚至白血病等。也需要結合彩超,比如提示脾大,那么也可能是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三、腫瘤標志物一般常規體檢的血液方面的檢查就是這些,由于篇幅所限不能再詳細講了。還是之前說的,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以及其他相關檢查的結果來判斷。又回到那一點,目前的體檢報告很多都是軟件逐一判斷,并未經過醫生的綜合分析,所以有時候結果往往具有局限性,今后要么加大體檢中心專業醫生的配備,能夠對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分析,要么人工智能AI能夠進一步發展對結果進行更好的綜合分析,否則還是會像現在一樣,很多人拿到體檢報告,還是一頭霧水。體檢這些檢查檢驗的結果,參考價值不能得到最大化。
更多相關建議:
一、血常規二、尿常規三、大便常規四、肝功能五、腎功能六、乙肝三對七、血脂八、腫瘤標志物九、凝血功能十、心肌酶★若本回答有幫助,請點贊支持!若有相關問題,請關注后在評論區留言咨詢。
更多相關建議:
根據根據目前國人情況,我認為應該注意甘油三酯,血糖等。這些目前是國人發病率極高的區域
更多相關建議:
血常規中最重要的項目包括紅細胞、血紅蛋白、白細胞、血小板。通過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可以看出是否有貧血;通過白細胞可以看出是否有感染,具體要結合中性粒細胞以及淋巴細胞的數值和比例來看;血小板與凝血功能有關,如果血小板特別低或者白細胞特別高,就需要警惕是否有血液系統疾病了,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來明確。想了解更多血常規知識的朋友可以進入我的主頁找到一篇回答《血常規可以檢查出什么病?》肝功能重點看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這兩個項目是肝功能異常的重要指標。腎功能重點看肌酐和尿素氮,這兩項是腎臟功能的重要指標。如果有高血脂需要關注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糖尿病患者需要關注血糖,有痛風的患者需要關注尿酸。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是AFP(肝癌或睪丸癌相關)、PSA(前列腺癌相關)、CEA(胃腸道腫瘤相關)、CA199(胰腺癌相關)、SCC(宮頸癌等鱗狀上皮癌相關)、CA125(卵巢癌相關)、CA153(乳腺癌相關)等等。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標志物也不是說升高了就一定是癌,如果某個指標略高一點,也不能說明什么問題,如果高的比較多,如2倍以上,那么就需要結合臨床癥狀和相關器官的檢查來判斷。還是那句話,任何只看檢查結果而不結合病人實際的診斷都是瞎扯淡。只有把冰冷的檢查結果與鮮活的臨床表現結合在一起,才能得出靠譜的診斷。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關注柳葉刀,了解更多醫學知識。
更多相關建議:
我們到了中年以后,最好每年能體檢一次。有人說體檢沒有用處,啥也查不出來,很多人幾個月前還體檢沒事,最近就心肌梗死了,就肺癌了。其實這是個誤區,體檢不可能把所有的疾病都能查出來,不可能早期發現所有的潛在疾病;但體檢足以發現我們平時忽視的問題,早發現早治療,以免小問題釀成大禍。那些認為體檢無用的人,那是因為根本沒有看到體檢發現問題的那些人,體檢為我們篩查糖尿病、高血脂、甲狀腺異常、肝腎功異常,腫瘤等等問題。
血液檢查時體檢最常見的一種檢查,當我們拿到體檢血液化驗單的時候,重點關注哪些項目呢?
2、生化指標
主要看電解質是否正常,比如血鉀、血氯、血鈉;如果電解質紊亂也會導致身體疾患,電解質紊亂的原因常見的包括攝入不足和排除過多。
3、血糖
肝腎功能有沒有異常,轉氨酶,膽紅素,肌酐,尿素氮等等。
5、血脂四項
代謝性疾病,血脂高不高,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有沒有異常。診斷高脂血癥的依據。
6、甲狀腺功能
甲亢或者甲減的患者,通過驗血,看看甲狀腺激素有沒有異常。
這些血液化驗基本上就是我們平時常規體檢的項目;其實化驗單還是要交給專業醫生來看;我們要做的就是養成到一定年齡體檢的習慣。
體檢是為了我們能保證身體健康,早發現問題,早治療;但體檢只是提醒我們更要健康健康的生活習慣;如果我們抽煙酗酒、不控制體重、不運動、不健康飲食,那么即使每個月做一次體檢也沒有用。
只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為我們的健康提供有力保證。
更多相關建議:
體檢項目中血液檢查的項目有:血常規、肝腎功能、肝炎及傳染性疾病還有腫瘤標志物,甲功五項等等。這些血液檢查中有一些項目是要重點關注的,因為與很多疾病是有相關性的。
- 我給朋友或者患者看體檢報告時,我一般先看比較嚴重的項目。比如說腫瘤標志物,無論是與肝癌相關的甲胎蛋白(AFP),還是與腸癌相關的(CEA),如果腫瘤標志物有異常升高的話,必須要進一步檢查的。但是呢,不能單單從腫瘤標志物這一方面就診斷為癌癥,要結合患者的癥狀與其它影像學或者是病理學等檢查來證實的。
- 舉個例子:肝癌的腫瘤標志物甲胎蛋白(AFP)升高的話,首先就要看肝臟的彩超檢查,因為肝臟的彩超可以發現90%的病灶,但是沒有平白無故升高的甲胎蛋白,即便彩超沒有陽性結果的回報,也可以進一步查一查肝膽的磁共振檢查,這個檢查發現肝臟病變的能力還是很強的,如果還沒有發現問題的話,要查一查生殖系統是否有異常,因為這方面疾病也會導致甲胎蛋白的升高。
- 其次就是肝炎、傳染病等:肝炎就看乙肝五項、丙肝抗體等。主要也是看抗原是否是陽性,乙肝和丙肝都不是好病,都會給身體健康埋雷。還有就是梅毒、艾滋等傳染病,這個主要是看自己有沒有這樣的接觸史,也就是自我保護能力,不要抱有僥幸心理。
- 還有就是肝腎功能,現在肝腎功能異常的人可不少啊,肝功能中轉氨酶升高的比較常見,與平時有脂肪肝、平時愛喝酒、平時生活習慣不好,熬夜玩手機、久坐久站等有關系。轉氨酶如果升高明顯的話,是需要用藥治療的。
- 而腎功能中肌酐和尿素氮的含量也值得關注,我上次見到了一個20多歲就得了尿毒癥的患者,一直在做透析,這樣的人哪還有美好的未來的,所以說平時生活要注重健康。還有就是尿酸高的可不少啊,這與飲食和生活方式也是有很大關系的,上次體檢之前我吃了一頓小龍蝦,尿酸500多。
- 有人不太關注甲狀腺的疾病,尤其是甲亢和甲減,所以體檢的時候也很少查甲功,但是甲功是一個重要的檢查,最好別省,早期發現異常的話就可以進行矯正。甲亢如果不能早期發現的話,甚至會出現心臟的病變。
- 而血常規檢查也有重點:首先就是看血紅蛋白,如果低的話,一般就是貧血,如果低的厲害的話,是需要輸血等治療的,而且要找到貧血的原因,比如說痔瘡、月經多、或者是胃腸道的疾病,找病因很重要。
- 還有就是看白細胞還有中性粒細胞,看看感染指標有沒有異常,尤其是近期有感冒、發熱等情況的時候。
- 血小板這個指標一般來說沒啥事,大多數是血液疾病或者是腫瘤疾病時才會出現異常,所以說一般不異常,異常很可能就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