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帝內經》提出了“天人合一”的主張,意思是人的這個小天地要和宇宙自然這個大天地保持一致,人與自然從本質上看是相通的,一切人事必須順其自然。
什么是自然呢?實際上,自然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觀察動物,有的動物會在冬季到來之前換上厚厚的皮毛,有些動物會冬眠;春天萬物復蘇,天氣變暖,躲了一冬的動物開始出來尋找食物;夏天,萬物開始變得活躍;秋天,動物們又開始忙著收獲和儲存食物,為即將到來的冬天做準備。
相較于人,動物似乎更懂得順應自然,可以說是天生的養生家。而古人也常常向動物學習養生,五禽戲、八錦緞、武術等,里面都有模仿動物的成分。可在現代社會,人們為生計奔波,為名利競相追逐,被太多的瑣
事干擾,結果健康也就付之東流了。可如果我們向“動物”學習,順應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陽升起時起床,太陽落下時就休息,少一些外出應酬。這樣,就能讓人多一些健康,生命更長久。
早睡早起,看似非常淺顯,也非常簡單,但里面卻有養生的大道,也是我一直堅守的養生信條。古話常說,順者昌,逆者亡。每天早睡早起,就是順;每天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就是逆。好的睡眠才能保證一天精力
充沛,睡眠不足或晚上很晚才睡,身體素質也會隨之下降,百病叢生。
小到每天的作息,大到每年的季節變遷,都要學會跟著自然走,順應自然的要求。
一年四季各有特點,表現為春溫,夏熱,秋涼,冬寒。民間有句俗語:“冬天不冷,夏天不熱,遲早要坐病。”意思是說,如果氣候出現異常患病人數會明顯增多。這種氣候異常雖然不多見,可隨著現代科技的普
及,我們卻人為地創造了異常的氣候。夏天一到,空調馬力開足,室外烈日炎炎,室內卻寒氣涼涼,表面看來身體是舒服了,實際卻后患無窮。因為根據“順應自然”的養生原則,夏天萬物旺盛生長,陽氣是向外升發的狀態,人體也是如此,正處于陽長陰消的季節,是補陽的最佳時機。陽氣相當于維持生命的火力,夏天用“涼”來對抗“熱”,就會損傷陽氣,讓生命的火力銳減,人就會沒有精神,倦怠無力。
冬天也是如此,燒得“熱火朝天”的暖氣,讓室內外再次出現冰火兩重天。但在冬季,人體的精氣應藏起來,經過一冬的養精蓄銳,才能為來年的春天打下基礎。如果室內溫度偏高,皮膚毛孔就會張開,隨之耗散過
多的氣血,無法藏精,可能表面看來依然“健康”,但皮膚這道抵御病邪的關口已經是一副虛像,進入溫度稍低的環境就會感冒生病。
所以,冬天就要去感受冷,夏天就要去感受熱,這是最基本的順應自然的養生方法,也是自然給我們的一筆恩惠。反其道而行之,就會帶來疾病。
總的來說,順應自然,最根本的就體現在順應自然的時間和自然規律之上。讓人和自然同步,真正的養生便開始了。
更多相關建議
最好的養生方法,不是具體的某一個方法,而是養成一種好的生活習慣。
更多相關建議
鍛煉身體,心態要好
更多相關建議
生命在于運動,所以多多進行合理鍛煉,比如散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