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是真的,我就是一個例子。98年的手術 現在已經整整24年了。
98年夏天左膝蓋疼,認為扇風扇著涼了,開始貼膏藥沒用。7-12月去醫院按關節炎治療,吃藥打封閉針就是沒拍X光片。后來疼痛嚴重拍片子骨頭壞死,診斷骨癌。咨詢了很多人還是去省一級醫院治療。術前各種檢查最后還是截肢。(換骨,刮骨都不可靠)高位截肢大腿20公分以下離斷。因是破壞性手術加上沒有轉移術后一星期就出院了。沒有化療放療但二十多年身體上精神上的痛還是難勉的。術后2個月開始工作。我有一個床上用品店。5年拄雙拐。后15年穿假肢。慶幸老天讓我有_個健康右腿腳還能踩縫紉機。總之雖然人們還是談癌色變,但隨著醫學發展很多癌癥還是可防可治的。治療后活幾十年大有人在。
更多相關建議:
我個人認為是真的!因為癌癥的種類很多,并且有的是剛剛由良性腫瘤,變成惡性腫瘤的。
大家可能都知道腫瘤分兩種,一種為良性的,一種為惡性的,現在人們都把惡性的腫瘤統一稱之為癌。我清楚的記得我第一次聽到癌癥這個名字,應該是在1966年。那個時候我有一個小時候的好朋友,他的父親得了胃癌。當時有人說叫惡性腫瘤,后來我聽我母親說醫學上新的名字叫癌。從那時候開始我就知道了,惡性腫瘤的另外一個名字叫癌。沒有想到的事情,我竟然也和癌癥結下了不解之緣。[捂臉]
我是11年前患上了直腸癌,后來轉移過三次。做過四次癌癥大手術,點滴化療共做過41次。所以我這些年經常住院,也認識了很多癌癥患者。確診為癌癥手術后,也不用化療的患者,現在還活得很開心的大有人在。我個人認為他們長的惡性腫瘤,可能是發現的比較早。并且腫瘤的性質也比較溫順,他個人的免疫功能也比較強。另外最主要一點就是,個人的心態調整的很好。我想以上幾點很重要!
我就是一個很不幸運的例子,剛發現腫瘤時,雖然腫瘤也不小。但是化驗結果癌細胞的數據顯示并不是很高,出院后醫生說了,幾次的化驗結果癌細胞的指標都不高,也沒有轉移。建議我吃口服化療藥物就可以,說了沒有問題的,指標低不用擔心。結果1年半就轉移了,并且一發不可收拾。[捂臉]
后來我問過醫生,我的癌細胞指數很低為什么還總轉移?醫生告訴我說:癌細胞的種類很多,并且有溫順型的,還有活躍型的。你的癌細胞就屬于活躍型的,我真是無語了,只有正確的面對現實。不管它是什么型的,我們都要正確面對現實生活,共同努力加油?。
更多相關建議:
當然是真的!
【做完手術就“好”了,這里的“好”指“獲得長期的生存”】
以目前的醫療技術,有很多癌癥是可以達到臨床治愈(五年生存期)的:
“所有的檢測報告都在提示,我已不是一個腫瘤患者,而是一個健康人!我要回來了!”這絕對不是一個癌癥患者做完手術就“好”了的個例。
不過達到“真正治愈所有癌癥”是不現實的,目前現代醫學正致力于讓從確診之后沒多久就會死亡的“急癥”變成慢性病,讓癌癥像高血壓、糖尿病那樣,雖然需要終生服藥,但是可以用副作用較小的藥物控制它的發展,讓癌癥患者能夠“與癌共存”:雖然體內的癌細胞并沒有被完全消滅,但是依然能夠長期生存,能夠正常工作、生活。
而我們已經邁出了第一步,如作為口服藥的格列衛,只要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患者按時服用即可,使用方便且副作用小,不會對患者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
【為什么大家還會質疑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因為在中國多數癌癥患者確診時已經是晚期, 要想完全治愈十分困難, 不少醫生遇到晚期患者也是束手無策。所以, 才會給人們造成這樣一種錯覺:一旦確診了癌癥,就離“死亡”不遠了。
其實,腫瘤包括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后者則是我們常說的“癌癥”。其實癌癥并不可怕,有1/3的癌癥是可以預防的,1/3的癌癥可以通過早期診斷治愈,還有1/3的晚期癌癥患者可以通過正規治療,獲得長期的生存。
【重視致癌隱患,將癌癥扼殺在“癌前”】
以胃癌為例,我國胃癌患者數量近年來逐漸增多,而幽門螺旋桿菌(Hp)與胃癌已被證實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根除Hp可以降低胃癌風險,且越早根除就能使患者越早獲益。因此,建議只要是成年人,都應該進行Hp檢測。因為Hp可以通過家庭成員間的吃飯、接觸進行傳染。
胃癌是經過很長時間演變來的,一般會先后經歷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等階段,最終形成胃癌。發展到有一定癥狀時稱為癌前期,具體可分為癌前期病變和癌前期疾病。胃癌的癌前病變主要是腸上皮化生和非典型增生,癌前疾病包括慢性潰瘍、萎縮性胃炎、胃息肉等。因此建議胃病患者除了注重胃癌篩查,還要積極治療。
若您符合以下條件:長期居住在胃癌高發地區,如遼寧省莊河縣、山東省臨朐縣、福建省長樂縣等地;已知或醫院檢查出Hp感染;既往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手術后殘胃、惡性貧血等慢性胃病患者;胃癌患者的一級親屬;存在胃癌其他風險因素,如不良飲食生活習慣;年滿40歲的健康人群。
在此,建議您做胃鏡檢查。
“早診早治”是提高癌癥生存率的最有效途徑!對于其他癌癥也同樣受用!
更多相關建議:
早期癌癥還真是這樣的。我媽媽早期的子宮內膜癌,手術切除子宮及附件,還掃了淋巴,做了三個化療,現在術后生存了六年,貌似身體還不錯?我家樓下三樓的張x坤,中晚期食道癌,術后生存了七年,現在還神采奕奕……所以個人認為,只要癌癥不復發,就算“好”了。再說了,那些沒得癌癥卻猝死了的人也有很多。
更多相關建議:
不是真的,全都是掩耳盜鈴。在我知道的熟人之中,他們得了癌癥之后去做手術結果是人才兩空。人沒了錢也花完了,甚至還借債。
更多相關建議:
我認為是真的。因為我的老同學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她和我同庚,13年前,體檢并通過細查,最后確診肺癌,在北京積水潭醫院做了手術,當時,我還去醫院看望了她,后來,做了幾次化療,各項指標都正常了。而后,她堅持鍛煉,做郭林氣功,吃增強免疫力的中藥一年后,再也沒做任何治療,但堅持定期檢查,至今各項指標都正常,而且她和正常人一樣生活,工作(兼職會計)旅游,活的很瀟灑,我們同學群她也很活躍。我真的信了,西醫治療后,也許中醫治療也很重要,她姐姐在美國,同年也得了肺癌,但做手術后,第二年就病故了。
更多相關建議:
如果真的是早期,做完手術,保持好心情,有好的心態,勤于鍛煉,還是會好的。
我的一個同事,十六年前的事情。我們在一次體檢的時候,醫生給她拍胸部透視的時候,發現她肺上有一個綠豆大小的黑色東西,就建議她再去醫療條件好一點的醫院再做一次檢查。
她當時挺害怕的,第二天和老公一起就去鄭州人民醫院又做了檢查,確診是肺癌早起,直接就住院,安排做了手術。術后她堅持做了半年的化療,當時頭上掉的光光的,老是帶個假發。
她心態很好,單位發著生活費,她也不上班,每天打打牌,聊聊天,出去轉轉,心情很好,完全看不出她是個癌癥病人。
今年已經十六年了,人家現在完全是個正常人,拍拍抖音,旅旅游,打打牌,活的很瀟灑。
前一段時間,還見她朋友圈里曬照片,和老公,女兒一起,領著外孫女,出去旅游,狀態飽滿,神采飛揚,特別的幸福。
所以說,病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心態。
更多相關建議:
還是聽醫生的正確。有些人做完手術35年了。
更多相關建議:
我的一個親戚是離休老干部,68歲那年因胃癌中期手術切除了部分胃,現在93歲了仍健在,生活能自理且說話條理清晰,聲音洪亮足!
[祈禱][祈禱][祈禱]
更多相關建議:
多數癌癥患者被確診癌癥后首選的都是手術治療,但是有些癌種并不一定適合手術治療,因為可能已經出現轉移擴散,手術治療一般是針對早期癌癥患者,越早發現治療效果會越好。
有些人得了癌癥做完手術就“好”了,這是真的嗎?
雖然說癌癥患者可以手術治療,但是并非手術后癌細胞就會徹底消失,也會有復發的可能性;
但這并非就是手術治療沒用,是因為手術治療切除肉眼的病灶,殘留在體內的癌細胞看不到,隨著發展可能這些癌細胞會“蘇醒”,導致癌癥復發。
想要防止癌癥復發,建議這樣做
術后配合輔助治療
癌癥患者在通過手術治療后并不代表就沒有風險了,想要病情更好地恢復,一般術后還需要配合一些輔助治療,當然這些也要根據病情來判斷是否需要輔助治療。
一般輔助治療就是放療、化療、中藥治療等等,可以鞏固病情,至于是否需要輔助治療最好是遵醫囑,如果需要一定要按照建議、按時規范的進行。
注意飲食
癌癥患者在手術后身體正處于恢復期,而且比較虛弱,一定要注意補充營養、補充身體所需的能量,可以吃一些高蛋白類的食物,容易消化的食物。
保持樂觀的心態
癌癥讓患者身心受折磨,很多患者都是憂心忡忡,不良情緒對于疾病的影響其實很大,因此建議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面對,保持心情放松,對于病情的恢復是有幫助的。
適當運動
術后的身體雖然是比較虛弱,但是也不適合一直躺著,可以起來進行適當的活動,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散散步、做一些舒緩的運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