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糖尿病,直接查糖化血紅蛋白,可以嗎?提出這個問題人的心態,可以理解。大多數人其實還是怕麻煩,就像通過查一個血就搞明白,不想做OGTT實驗(糖耐量實驗)等檢查,估計也是怕麻煩。那么,今天張大夫就來給大家解釋一下這個問題。1、什么是糖化血紅蛋白?現在大家說的糖化血紅蛋白其實就是是糖
查糖尿病,直接查糖化血紅蛋白,可以嗎?提出這個問題人的心態,可以理解。大多數人其實還是怕麻煩,就像通過查一個血就搞明白,不想做OGTT實驗(糖耐量實驗)等檢查,估計也是怕麻煩。那么,今天張大夫就來給大家解釋一下這個問題。
1、什么是糖化血紅蛋白?
現在大家說的糖化血紅蛋白其實就是是糖化血紅蛋白A1,它的量和血糖濃度呈正相關,一旦血糖升高,這個指標就會被標記,而且在糖化血紅蛋白的一生都不能消失。醫學界認為糖化血紅蛋白A1一般不應該超過6%,超過6%就可能提示你的血糖已經發生了異常。
2、糖化血紅蛋白能不能診斷糖尿病?
首先,需要跟大家解釋清楚的是糖化血紅蛋白能不能診斷糖尿病。說實話,前些年糖化血紅蛋白還不能單獨診斷糖尿病,但是近年來已經改變了這種認識。
2010年的時候,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將糖化血紅蛋白≥6.5%作為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之一。
隨后的多年中,一些國家也逐漸認可糖化血紅蛋白診斷糖尿病的現實。前不久在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的一次會議上,經過討論也正式宣布將糖化血紅蛋白≥6.5%作為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大家翻看新聞,張大夫前面也給大家介紹過。
3、糖化血紅蛋白可以代替血糖嗎?
糖化血紅蛋白既然已經可以用來診斷糖尿病,那就像提問中說的,能不能替代血糖監測呢?應該說,糖化血紅蛋白還是不能替代血糖監測的,主要原因在于糖化血紅蛋白不能反映短期內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波動情況,或者說糖化血紅蛋白反映出來的血糖情況相對比較滯后,很多時候不能作為指導臨床治療的最直接證據。糖尿病患者血糖高了,調整血糖還是需要監測普通血糖。
而且即使是糖尿病的診斷,張大夫個人還是認為大家應該結合普通血糖的測量和糖化血紅蛋白,通過OGTT實驗和糖化血紅蛋白兩個方面確診的糖尿病,才讓人安心。不然的話,只是通過糖化血紅蛋白一個指標,沒有普通血糖數據的話,我個人的習慣總是覺得少了點什么。
以上就是我對于可不可以通過糖化血紅蛋白直接診斷糖尿病的回答,希望能夠幫到手機前面的你。大家覺得好,可以轉給親朋好友。
更多相關建議:
糖尿病的篩查,迫在眉睫,這絕對不是陳醫生危言聳聽!給大家列舉幾組數據:現成年人糖尿病發病率達9.7%,而糖尿病前期的比例更是高達15.5%,更為嚴重的是我國大概有一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診斷,而在這些已經被診斷為糖尿病治療的患者中,糖尿病的控制狀況也很不理想,尤其是以兒童和青少年如下圖,它主要是通過檢測葡糖糖或其他糖與我們血液中血紅蛋白的氨基發生一種不可逆的飯菜糖化反應產物來反應我們體內的血糖濃度情況。量越大,代表我們體內的血糖濃度更高!只需要對應自己報告單后面的參考值進行比較即可判斷(如下圖)。這點大家要注意,想檢查低血糖,瞬時血糖,不要選擇糖化血紅蛋白!美國糖尿病協會是確定已經講糖化血紅蛋白≥6.5%作為診斷糖尿病標準的,當然,WHO也建議一些條件成熟地區可采用這種診斷方法,因此,在我們國家只有一部分采用這種診斷方法,也有一部分地區因條件不成熟并沒有采用,這主要是由于缺乏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方法的標準化,而其中,我們國內只有一部分公司能達到NGSP,這個國際糖化血紅蛋白(HbA1c)標準化標準!注意,沒有尿糖,尿糖不能用于診斷血糖,而糖化血紅蛋白更多用于衡量糖尿病控制水平以及有助于對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發現和預防。通過糖化血紅蛋白值判定血糖控制水平一般方法:
- 3.8%~5.8%,血糖控制較好;
- 5.8%~7%,血糖控制較理想;
- 7%~8%,控制一般;
- 8%~9%,控制不理想,要調整和加強,在醫生指導下調整治療方案;
>9%,血糖控制很差,有引發并發癥風險!
更多相關建議:
糖化血紅蛋白(HbA1c)是血糖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產物,普通人群的糖化血紅蛋白正常值在4%-6%,在糖尿病人群中,糖化血紅蛋白的值會>6%,有的人甚至會高達9%。血紅蛋白是紅細胞的主要成分,而紅細胞的生存的周期為80-120天,因此糖化血紅蛋白也有一定的周期性,通常反應2010年美國糖尿病學會正式將Hb A1c≥6.5%納入糖尿病診斷標準。如果糖化血紅蛋白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血糖的異常,我們就需要進一步去明確是否有糖尿病。
更多相關建議:
糖化血紅蛋白升高在我國還不能診斷糖尿病,但高度提示糖尿病可能。但是,糖化血紅蛋白不高并不能排除糖尿病。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糖化血紅蛋白僅僅反映的是最近2~3個月血糖的平均水平,而不能反映實時血糖。血糖血液中是不斷平衡變化的,可能存在一段時間高,一段時間低。因此,將2~3個月血糖平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我是浩洋醫生,專注常見病、多發病診治,慢性病管理,健康科普。歡迎關注“浩洋醫生談健康”,了解更多醫學知識。
更多相關建議:
營養師小糖來為大家解答。要確診糖尿病,目前是以空腹血糖的測定值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的測定值為準的,空腹血糖>7.0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11.1,就可以初步確診是糖尿病,如果還伴隨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的癥狀就可以確診了。當然一次的檢驗結果并不能確診,建議后期再找個時間復查,如果測
營養師小糖來為大家解答。
要確診糖尿病,目前是以空腹血糖的測定值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的測定值為準的,空腹血糖>7.0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11.1,就可以初步確診是糖尿病,如果還伴隨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的癥狀就可以確診了。當然一次的檢驗結果并不能確診,建議后期再找個時間復查,如果測出來的結果一致,就可以確診了。
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值反應的是過去3個月內的血糖整體水平,且受抽血時間、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島素等因素干擾不大。當糖化值高于6.5%的時候,可以初步判斷是糖尿病。國外已經將糖化值作為診斷糖尿病的標準之一,但國內由于監測手段、儀器等諸多因素,暫時還未把糖化作為診斷標準。不過,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值,是醫生評估糖尿病人是否需要藥物治療的一個重要指標。
糖化血紅蛋白不等同于血糖值,但卻能夠反映出血糖值的一個平均水平。大家如果測定了糖化值,則可以根據下表大致估算出自己的血糖情況。
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對應表
一般建議,糖尿病患者每3-6個月監測一次糖化血紅蛋白,最好把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0%以內,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并發癥的風險。相應的,糖化值如果在8.0%以上,就代表上一階段內的血糖控制不理想。
希望小糖的回答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糖尿病百科知識歡迎來找小糖解答!
更多相關建議:
謝邀!查糖尿病的話可以直接查糖化血紅蛋白,但是也需要繼續監測實際它的指標變化,明白其中的原理之后就能夠明白具體的情況。首先糖化血紅蛋白它的意義是,對于近三個月左右的血糖有一個總體的數值變化,取其平均數,是反映這樣一個指標。也就是說它是一個長期的指標變化形態。但是每個人在短期的時候
謝邀!查糖尿病的話可以直接查糖化血紅蛋白,但是也需要繼續監測實際它的指標變化,明白其中的原理之后就能夠明白具體的情況。
首先糖化血紅蛋白它的意義是,對于近三個月左右的血糖有一個總體的數值變化,取其平均數,是反映這樣一個指標。也就是說它是一個長期的指標變化形態。但是每個人在短期的時候,血糖控制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在這一天之內會經歷忽高忽低的狀態,也會經歷比較平穩的狀態。所以用三個月才出現的一個指標去評價當天的血糖情況是不準確的。
其次測量血糖而且要多次測量血糖的意義是什么呢?就是為了能夠及時的發現病情的變化,血糖變化,尤其是低血糖,這個是非常容易產生異常的情況的。低血糖的話,人體就會呈現出一種非常虛的狀態,比如說出虛汗,全身無力,心跳加速等等,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發現的時候,那么很容易因為低血糖而造成人的死亡。同樣如果極高的血糖也會造成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而造成一切的臨床變化,嚴重的話也會引起死亡。而這些的變化它并不是說是一個慢性的長期的變化,有的時候它是非常短暫的變化。
而這些短暫的變化,如果沒有及時的發現的話,很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不良反應,最終有可能就會引起人的殘疾甚至是死亡。
所以對于血糖的測量,勢必他會是一個既短暫而又長期的任務。
最后大家就一定要明白,控制血糖是自己的事兒,你的血糖再高再低,對于你自身的影響是肯定的,對于其他人則絲毫沒有任何的影響,所以你只有把這個當成自己的事去看待那么,這樣你才會真正的去重視去明確。
確實有很多情況下血糖的忽高忽低,很多人都沒有特殊的反應,但是這些他往往都是潛移默化的變化過程,你難道真的等某一天血糖控制系統完全崩潰的時候,你才引起重視嗎?真正等一天糖尿病的并發癥出現了之后,你才會覺得這個病的可怕嗎?在臨床當中真的非常見到,因為糖尿病而引起的足部潰瘍,經久不愈,合而產生截肢的病人,也經常遇見糖尿病,后期視力下降,眼睛看不見變成瞎子的那種情況。
所以為了自身的健康著想,建議大家真正的要把血糖的監測落到實處,不僅僅要查糖化血紅蛋白,也要定期的規律的檢查自身的普通血糖。苦口婆心的說了這么多,其實都是為了你們自己著想,作為大夫我自身而言,沒有高血壓沒有糖尿病,但是為什么還是要寫這么多文章,其實就是為了你們自己的身體健康。加油,疾病都是在自己身上,痛苦也都是在自己身上爭取,我們明白的這些原理把痛苦減到最低,真真正正的為自己做一點事情吧!
如果大家有任何的問題可以私信我,雖然不能夠在這上面看病,但是可以給你一個相對比較正確的建議。歡迎點贊,評論,轉發,關注我,帶你了解真實的神經外科(腦外科)世界。
更多相關建議: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是不是得了糖尿病,查個糖化血紅蛋白就知道了,只要平均血糖不高就沒問題;血糖控制的好不好,只要看看糖化血紅蛋白高不高就行了,血糖隨時都在變,平均血糖達標了就可以了。這樣的說法,您聽到過嗎?那么,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糖化血紅蛋確實是表示一段時間以來血糖平均水平的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 是不是得了糖尿病,查個糖化血紅蛋白就知道了,只要平均血糖不高就沒問題;
-
血糖控制的好不好,只要看看糖化血紅蛋白高不高就行了,血糖隨時都在變,平均血糖達標了就可以了。
這樣的說法,您聽到過嗎?那么,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糖化血紅蛋確實是表示一段時間以來血糖平均水平的一項指標,是血液中的葡萄糖與紅細胞上的血紅蛋白結合后的產物,由于這種結合是永久性的,只會隨著紅細胞的死亡而消失,而紅細胞的壽命大約是120天,因此這種物質一旦產生就會持續存在3個多月,因此糖化血紅蛋白可以反應3個月來血糖的平均水平。
但也正是由于兩者結合后的不可逆性,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當血糖較高時,與較多的血紅蛋白相結合,此時檢測出的糖化血紅蛋白值便處于較高水平;但在這種結合發生后,如果血糖降低了很多,甚至發生了低血糖,因為已經有較多的糖化血紅蛋白產生,反映出的仍然是較高血糖的狀態,從而掩蓋了低血糖的發生。
而糖尿病的發生有一個逐漸進展的過程,且在血糖異常的早期,低血糖發生的機率會更多,因此我國目前沒有把糖化血紅蛋白作為糖尿病篩查與診斷的指標,只是作為糖尿病患者對血糖的監測來使用,正常值是小于6.5%。
因此,糖化血紅蛋白雖然能反映一段時間血糖的平均水平,但卻不能映這段時間以來血糖的波動變化情況,而糖尿病人或是血糖發生異常的人,由于自身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的功能障礙,不能穩定地分泌胰島素,往往造成血糖的上下波動,如果只檢測糖化血紅蛋白,就可能錯過了發現血糖波動,特別是低血糖發生的機會。
總之,對糖尿病的篩查與診斷,目前仍然需要檢測空腹血糖與餐后2小時血糖,診斷標準為:
-
正常血糖:空腹血糖3.9-6.1mmol/L及餐后2小時血糖4.4-7.8mmol/L
-
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6.1-7.0mmol/L及餐后2小時血糖7.8-11.1mmol/L
-
糖尿病: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及餐后2小時血糖大于11.1mmol/L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并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更多相關建議:
糖化血紅蛋白是糖尿病患者的必查項目,但糖化血紅蛋白既不能作為診斷糖尿病的依據,也無法反映空腹或餐后2小時血糖的具體數值,它的價值在于體現近3月血糖的整體控制情況。因此,若以篩查或診斷糖尿病為目的,初篩需測空腹與餐后2小時血糖,診斷需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糖化血紅蛋白具有受血糖波動綜上,初篩糖尿病應測空腹與餐后2小時血糖,診斷糖尿病需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糖化血紅蛋白主要反應測量前8-12周的血糖平均水平,主要用于制定、調整降糖方案。不建議篩查糖尿病時直接查糖化血紅蛋白,當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時血糖異常時,開始測量糖化血紅蛋白。
感謝大家的閱讀!
若有不妥,敬請斧正!歡迎評論區咨詢與交流!
注: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更多相關建議:
我國的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是空腹血糖超過7.0mmol/L或者餐后2小時血糖大于11.1mmol/L就可以診斷糖尿病。如果有糖尿病的癥狀,比如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等,兩次查隨機血糖超過11.1mmol/L也可以診斷糖尿病。糖尿病的空腹血糖要求前一天晚上進食后不要再加餐,空腹8到
我國的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是空腹血糖超過7.0mmol/L或者餐后2小時血糖大于11.1mmol/L就可以診斷糖尿病。如果有糖尿病的癥狀,比如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等,兩次查隨機血糖超過11.1mmol/L也可以診斷糖尿病。糖尿病的空腹血糖要求前一天晚上進食后不要再加餐,空腹8到10小時進行檢查。
糖化血紅蛋白是葡萄糖與血紅蛋白進行糖基化的產物,代表3個月的血糖平均水平。我國目前尚沒有把糖化血紅蛋白作為糖尿病的診斷標準。雖說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的賈偉平教授經多次臨床研究認定中國人的糖化血紅蛋白位點為6.5%,可以作為中國人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但一直未被寫入教科書中和診斷學中。所以目前診斷仍以血糖為準。
空腹、餐后、隨機或者葡萄糖耐量試驗等等均以血糖作為診斷標準。而且血糖診斷簡單方便,價格低廉,社區醫院均可進行。所以檢測血糖即可診斷。但如果確診,建議每3個月進行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來觀察血糖的人控制情況。
了解更多糖尿病知識,請關注我!
更多相關建議:
糖尿病是一組由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根據糖尿病的診療指南,目前診斷糖尿病的主要依據是空腹血糖、隨機血糖和糖耐量試驗后2小時血糖,而糖化血紅蛋白可以反映平均血糖水平,在2011年WHO就建議在條件具備的國家和地區采用糖化血紅蛋白診斷糖尿病,診斷切點為≥6.5%,但由于我國各地區如何診斷糖尿病?什么是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在糖尿病中的作用
雖然該指標目前暫時不能用來診斷糖尿病,但其在糖尿病防治過程中仍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除了反映近2-3個月平均血糖水平以外,還可以作為評估糖尿病胰島素強化治療策略的重要指標。對于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如果糖化血紅蛋白>9.0%或餐后2小時血糖>11.1mmol/L,或伴有明顯高血糖癥狀時,可直接啟動胰島素的短期強化治療。如果糖尿病患者經≥2種口服降糖藥物最大劑量聯合治療3個月以上糖化血紅蛋白仍>9.0%,也應該啟動胰島素強化治療。胰島素強化治療目的是更好地控制血糖,防止并發癥過早出現,并保護受損的胰島細胞,使胰島細胞功能得到改善。
要查糖尿病,目前最好的方法是按照糖尿病診斷標準的流程進行,一旦確診為糖尿病,在啟動降糖治療后就應該結合糖化血紅蛋白來評估治療效果或啟動胰島素強化治療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