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問題?檢查很有局限性腦供血不足
臨床上,很多人有昏昏沉沉睡不醒,經常忘事,頭腦不清晰的表現,有的人覺得自己年齡大的了,也有的人出現一個階段就消失了,這其實真應該考慮腦供血不足的可能性,缺氧、缺血就會出現這種表現。
試著觸診和處理
就像我說的,如果做檢查沒發現問題,可以試著觸診一下頸部肌肉有沒有僵硬或者條索狀粘連,有痛點采取按摩的方式來解除掉,有頸椎小關節紊亂,就采取正位的方式將它恢復正常,如果癥狀有好轉,就是它們的因素,沒好轉再考慮其他原因,不要盲目去精神科吃藥!
更多相關建議: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針對于你的這種情況,主要是考慮跟頸椎病引起的腦供血不足有關,不知道你到底多大年齡了,但是說明你的身體已經開始缺血缺氧,一定要引起重視。
腦供血不足的原因很多,比如說椎動脈型頸椎病,壓迫椎動脈引起供血不足,出現頭昏腦脹,失眠多夢,頭痛頭暈頭蒙等癥狀。
心臟病患者,心肌缺血嚴重,心腦不分家,必然會引起腦缺血缺氧,引起頭暈腦脹。
其實不管是什么原因導致的腦供血不足,只要能夠糾正缺血,保證供血正常,血不養神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那么疏通血管堵塞,解除壓迫,改善供血是最關鍵的。我們在門診上主要采用磁療杯疏通經絡,疏通肌肉韌帶筋膜粘連,減少緊張狀態,磁療杯可以通過對粘連攣縮,僵硬勞損,緊張的肌肉韌帶進行疏通,一般淺層的問題都可以有效的改善,但是深層的,或者在骨縫隙里面的勞損粘連,卻是無法解決的。
接下來就需要進行從面精確到點的松解剝離,小針刀治療或者刃針,圓利針等等,就可以派上用場了。特別是對于環枕筋膜,肩胛骨內側縫,以及肩井穴部位的粘連攣縮,真的是特別頑固,通過針具可以比較輕松的達到目的。
我在臨床上對于環枕筋膜攣縮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或者大椎穴附近的富貴包,通常采用這種方法進行調治,也取得了不錯的療效。
等到血管壓迫解除后,道路通暢以后,就可以服用一些活血化瘀,疏通經絡的藥物,平時注意保養,多做做頸椎保健操,注意姿勢,一般都可以得到徹底改善。
不過如果有嚴重的腦血管疾病,一定要到醫院進行系統的治療,以免貽誤病情。
更多相關建議:
以我個人的真是經歷給大家做個現身演示。就在2020年的一天清晨,上班途中的我突然感覺頭暈,走路不穩要倒的感覺,我知道頭暈的重要性,一不小心摔倒可能出人命。于是趕緊請假去醫院,醫生告訴我既然來了就做個全面檢查吧,于是在醫生的建議下我開始住院檢查治療。
在此后的幾天里 ,核磁共振、胸部CT、心臟彩超、多普勒、頸椎CT、冠心病CTA、尿檢、血檢,可以說能做的檢查基本上全做了,檢查費花了近1萬,結果卻是一切正常。我 心慌了,沒有確診就沒法治療,我該怎么辦?醫生說我可能頸椎有問題壓迫神經和血管,造成腦供血不足引起的頭暈。 簡單的5天治療后,沒有任何效果的情況下讓我出院了。
在住院期間,我回想自己往日的生活習慣,愛抽煙,天天晚上一兩點鐘睡,早上四五點就醒來了,白天屬于越睡越興奮那種,挨著枕頭脖子的跳動很厲害。個人心思細秘,把沒有發生的事的后果及處理辦法在腦子里想了幾百邊,典型的杞人憂天。最主要的是比較愛手擼管,一星期好幾次,造成神經的失調,腎虛。
出院后我依然頭暈站不穩,奇怪的是在家里時感覺要好很多,只要踏出單元門的那一刻,就感覺身體不由自主的搖晃,隨時要 暈倒,這使得我特別的精神緊張。我懷疑真的是頸椎有問題了,這次我做了頸部核磁共振和頸部血管造影,拿著片子找不同醫院的專家進行了多次排除,醫生都很負責的告訴我 ,我的頸椎很健康,頭暈不是頸椎引起的。醫生建議我去神經內科看看,說不定是神經問題。在一位專業臨床醫生的判斷下,根據我的 檢查結果和癥狀,認為 我屬于軀體化障礙,屬于焦慮抑郁的一種。
我得天啊,平時沒啥焦慮的事,更不感覺到抑郁,我怎么會得焦慮抑郁呢?醫生讓我做了焦慮抑郁量表的檢測,證實了我存在 中度焦慮。我上網一查,終于明白了,焦慮就是因為精神壓力大、神經衰弱、心理出現了問題,只不過我沒有表現在精神方面 ,而是將癥狀表露在了軀體上。
這種癥狀,如果自己無法調理好,那必須要要吃抗焦慮抑郁的藥,大家不要排斥它,吃上個一年半載的,絕對管用。我吃了剛 好半年的藥,癥狀基本消失了,和個正常人一樣。
事實證明,我的頭暈和頸椎病一點關系沒有,我就是精神太焦慮了,睡眠質量太差,引起的神經功能失調。如果你血壓正常,沒有基礎病,失眠,愛想事,身體無故不舒服,各種檢查和理療沒有效果的話,一定要懷疑自己是否抑郁焦慮,這種病不能憑感覺,因為很多確診后仍認為自己沒有焦慮。
更多相關建議:
頭昏腦脹,頭腦不清晰。先做頭顱磁共振,如果沒有問題,就可以中醫調理。
首先是氣血不足的緣故。常伴有乏力,吃飯少,記憶力下降,想躺著不想動。可以喝歸脾丸。
其次是過度勞累。工作壓力大,常出差,無節假日,導致精力不濟,斗志渙散,疲于應付。這種情況需要休長假充充電,喝生脈飲口服液。
其次是長期睡眠不足。黑白顛倒,上夜班,夜貓子,這些晚上不睡覺,白天睡不著的人,長此以往,就會昏昏沉沉,腦子不清醒。
再次是經脈不通的問題。頸椎病和手機族和低頭族,經常有頭腦昏昏沉沉,不清晰,伴有頸項不適。可以喝血府逐瘀片。
還有濕氣重的問題。頭腦昏昏沉沉,不清晰,也是濕氣重的一個特點,因于濕,首如裹。常感到頭上像有東西把頭包裹起來一樣,感到悶得慌、沉得難受、木的遲鈍。這需要除濕氣。
另外還有氣虛陽虛的原因,甚至以上原因混雜在一起的原因。
既然病程較長,有幾年了,就不要拖延了,到醫院看看比較合適。
更多相關建議:
可以說;60%的人存在頭腦不清快。不同程度的分別有:頭悶,頭昏,頭重,頭脹,以及目昏,眼花等感覺。輕者均屬于未病,亞健康。不但會影響工作,學習,生活,而且還會引發造成抑郁癥。頭昏腦脹的主要病因有:一、肝火:頭昏,頭沉,頭脹,頭熱,口苦咽干,容易發怒,有時微痛等癥狀。治療可服:龍膽瀉肝湯加減。二、濕阻:頭脹頭重,如物裹頭,胸悶脘滿,腹脹泛嘔,不欲飲食,肢體發困等癥狀。治療可服:蒼術除濕湯。其次還有:腎虧,血虛,痰阻,心脾兩虛等所致而造成。
更多相關建議:
很高興能接收到你的邀請,下面是我對于這個問題的闡述:
頭暈腦脹,整天的腦子不清晰,可能是腦供血不足引起的,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注意了,嚴重后會出現腦出血,這個時候需要到醫院做CT檢查,檢查腦里面有沒有出現異常情況。
我是心內科主任醫師謝連娣,專注分享醫學、康復方面相關知識,如有疑問可以給我留言,歡迎關注、私信我!
更多相關建議:
我跟你的癥狀一樣,不過我的過完年才嚴重的,在我們鎮上醫院看,醫生說是血液循環不好,體質弱,開了一大堆藥吃了也沒用,我又找中醫科,說是鼻炎鼻甲肥大引起腦供血不足,建議我做手術,我也以為做完手術再配合藥物就可以解脫了,誰知道還是太天真,手術不是一般受罪啊,還影響視力,眼睛還經常干澀。中藥還喝了二三十濟也沒用。
我前幾天去鄭州中心醫院看,想著是大醫院吧,肯定能看好,專家讓拍核磁共振,結果說啥病都沒有,炎癥和鼻炎都沒有,說是我心理問題,還問我有沒有上班,說上上班就沒時間胡思亂想了,我去,真的要氣瘋。
每天也是為了這個煩心,對人的影響真是太大了,也不知道該找誰了。
更多相關建議:
頭昏腦脹估計是個說不完的話題。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一個客觀事實,那就是出現頭昏癥狀的病人很多,頭昏的具體癥狀很多,關注頭昏疾病的人很多。作為醫生,我再向您陳述一個事實,那就是:引起頭昏的原因很多!而不是很多人認為的“我的頭昏和‘腦子病’或‘頸椎病’有關系”或者“我的頭昏是‘腦供血不足’引起的”,可能會引起頭暈、頭昏腦漲的疾病主要有以此這些:
一是耳部疾病
很多人看到了耳科疾病會引起頭暈的這種說法可能會出現這些疑問,這很正常,對于沒有醫學背景的人來說,耳朵的具體作用,很多人是不清楚的。耳除了是聲音的感知器官外,還是重要的平衡器官。我們能夠靈活的行走,甚至完成一些技巧度很高的動作,如體操、跳舞等,甚至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自由穿梭都需要依靠我們的耳部平衡功能——前庭功能。如果前庭功能出現障礙,其結果就是平衡錯亂,或雙側的平衡失衡,就會造成頭暈甚至是眩暈的癥狀。常見的引起頭暈的耳科疾病有耳石癥、前庭神經炎、梅尼埃病、突發性聾(包括內聽動脈問題)、前庭陣發癥等多種疾病,也就是說,無論是血供異常、炎癥、結構異常還是外傷等其他原因,只要是影響到內耳平衡器官——前庭器官的就有可能造成眩暈或頭暈等癥狀。
二是眼科疾病
人們在描述頭暈的時候常常會用到一些名詞,如頭暈眼花、天旋地轉、昏天黑地等等,雖然這些癥狀未必都是眼睛本身問題引起的,但是也說明了一點,即眼睛除了看東西之外也是我們感知平衡的重要器官。
正常人有兩只眼睛,且兩只眼睛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下是同步的,即我們雖然兩只眼睛但是看到的物體卻不會重影,這說明我們的眼睛在盯著某個物體時視野是完全重合的,如果神經系統調節出現了問題,兩只眼睛不再完全的同步,那么就會造成視物成雙,即重影。這種情況可以是腦子問題,如腦干問題等。也可以是直接控制眼球活動的神經本身的問題,如動眼神經問題等。還有可能是直接拉動眼球活動的肌肉問題,如眼外肌炎等。
除視物成雙外,當兩只眼睛的視力差別很大的時候也會造成我們感知的視覺信息的異常,比如近視或遠視,又比如青光眼或白內障造成雙側的視力不匹配等。此外,兩只眼的視野不對稱也會造成看東西的異樣,如眼底的病變,當病人在看東西的時候,總是有一塊視野區域是暗的甚至是黑的,也會感覺頭暈等不舒服。
所以,無論是眼睛視力的問題還是視野或同步調節等其他問題,當視覺信息的傳入出現異常,我們所接收的外部視覺信息就會不同程度的錯亂,此時就會出現相應的癥狀,而頭暈就是最常見的癥狀之一。
三是心臟問題引起的頭暈
心和腦都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心臟的主要功能是“泵血”,相當于我們身體的“電源”,腦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調節”,相當于“電腦主板”。如果沒有了“電源”,人體這個“機器”肯定就無法運轉了,如果“電源”出現了供電的異常,想必“機器”運轉也會出現不少故障。
人體也是如此,如果心臟的血液供應造成問題,比如心臟功能障礙(如心衰)造成的血液輸出量下降,就會造成腦部缺血缺氧而感到頭暈,如果供血量少到一定的程度,甚至或導致暈厥。如果心臟跳動頻率出現異常,如各種心律失常也會造成血液輸出的問題,這也會造成作為“用血大戶”的腦(占體重2%~3%的腦占用了心臟輸出血液量的約五分之一)的功能異常,而頭暈、眼前發黑、暈厥等癥狀就是常見的表現。
四是一般性內科疾病或藥物引起的頭暈
除了上述問題之外,還有一些情況也會造成頭暈,估計每個人都有所體會的就是發熱,無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發熱癥狀都會導致人感覺頭昏昏沉沉、脹乎乎的,甚至還會伴有頭痛的感覺。門診上也常常會見到一些病人,就診原因就是頭暈乏力,在體格檢查時發現額頭很熱,一量體溫發現體溫很高,最后就是個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什么問題,炎癥控制了,熱退了,癥狀也就明顯好轉了。除了之外,如高血壓、低血壓、低血糖、各種原因導致的貧血等都也會造成腦部的血液或能量供應出現問題,會影響腦的活躍度,會造成頭暈、昏沉等癥狀。
五是頸椎病引起的頭暈
頸椎病可以引起頭暈這是個非常有市場的認識。作為神經科醫生,作者想說的只有一句,頸椎病可以引起“暈”,但一般是“眩暈”,且頸椎病引起眩暈的情況很少見。可以說因為頸椎問題引起頭暈的情況非常少見。這一點和大家的認識是有沖突的。所以,頭暈由頸椎病引起這本身就是個醫學誤區。為什么這么說,作者已在以往的科普中做出過詳細的介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查看文首的相關鏈接內容。
頸椎病引起頭暈的癥狀雖然步態常見,但是包括頸髓在內的脊髓問題卻可以導致“不穩”,因為我們的脊髓有一項功能就是傳導本體感覺,比如下圖,當我們雙腳并攏站直,雙手向前平舉并閉上眼睛。一般人都會站得很穩,不會左搖右擺,但站一會您就會明顯的感覺到自己在不自覺的調整身體姿勢,當感覺自己要向前傾倒時腳尖會稍微向下用力,當感覺自己向后傾倒時,腳后跟會不自覺的向下壓,同時腳尖向上提,而什么時候需要壓,什么時候需要提我們是如何判斷的呢?就是通過腳底和各個關節處的感覺器然后再通過脊髓傳向腦部,如果這個通路出現問題,就會導致人行走時感覺不穩,特別是閉上眼睛失去視覺的輔助的情況下,就會容易跌倒。
六是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頭暈
在神經科門診會常常遇到這樣的一些病人,拿著厚厚一沓檢查結果和各種片子,打開一看,病人在幾年內甚至十幾年內輾轉市內各家大醫院,甚至北上廣權威醫院,看過的專家數以十記。但是各項檢查均未提示明顯異常或所提示的問題并不足以解釋病人的頭暈癥狀。很多專家的診斷結論是“心因性頭暈”、“軀體形式障礙”或“焦慮狀態”等。但是病人不服氣,他們堅定的認為自己“有病”,不承認自己是心理問題,拒絕使用抗焦慮等藥物,或者使用藥物幾天后感覺無效而自行停用。
除此之外,更常見的頭暈原因是各種睡眠障礙或生活節律問題。很多人來看頭暈,描述自己的頭暈是昏昏沉沉的感覺,感覺很疲勞,困倦明顯,問他/她“晚上睡覺怎么樣?”,有些人會說自己長期失眠或者夜里頻繁醒來,有些時候還很難再次入睡,或者一些特殊行業人群,長期熬夜或者長期起早貪黑,作息混亂。還有就是很多中老年男性,長期因為夜尿頻繁(多為前列腺的問題),有些人起夜次數在5次以上,幾乎每一小時或半小時就要跑趟廁所,也極大的影響了睡眠。還有的人,特別是較肥胖的人,睡覺時打呼嚕嚴重,不僅打鼾,還會在睡眠中出現頻繁的呼吸暫停,這也是一種病——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它使得病人夜間睡眠時慢性缺氧,使腦得不到充分的修復,造成次日頭暈頭痛、打瞌睡等問題。從我自己個人感覺來說,每個夜班過后的第二天都會感覺頭暈昏沉不舒服,那么一些長期夜間睡眠障礙的人,相當于每天值夜班,要是還能神采奕奕也就不正常了。
更多相關建議:
你的癥狀和我一樣,也是全身檢查,也沒檢查出問題,我都20年左右的癥狀了,頭暈迷迷糊糊的,早上醒了也沒精神,整天感覺想睡覺,中午必須睡,不然下午難受,早上突然起早也不行,
更多相關建議:
頭昏腦漲是很多疾病的表現,很難說到底是哪一種疾病造成的。可能會引起頭暈、頭昏腦漲的疾病主要有以此這些:
高血壓、低血壓
高血壓是一種很常見的慢性疾病,常見于中老年群體,年輕人也不能“高枕無憂”,近年來發病率越來越高。當血壓比較高時,會引起腦血管痙攣,導致腦部缺血,從而出現頭昏腦漲的癥狀。另外,低血壓也會導致頭暈。可以去附近藥店或者診所測量一下血壓,看看血壓是否升高或者降低。如果血壓異常,應該盡快去醫院心內科就診。
高血脂或血稠
高血脂和血稠并不是一回事,前者是血液中的脂類物質增多,后者是由于一種或幾種血液粘滯因子升高導致的。高血脂和血稠都會增加血液粘稠度,使得血液流通速度減慢,導致腦供血不足,從而出現頭暈的癥狀。檢查血脂應該去內分泌科,檢查血稠掛內科。
腦部疾病
頭昏腦漲,首先考慮腦部疾病,如腦血管硬化、腦血栓腦動脈狹窄、腦動脈閉塞、腦動脈炎、腦動脈損傷、腦動脈瘤、顱內血管畸形等等,可引起短暫或持久的局部或彌漫腦損害,頭暈頭痛、意識障礙、失語偏癱是主要癥狀。如果存在這方面的問題,應該去醫院神經內科就診,具體的檢查方法有很多,如頸動脈B超、腦多普勒血流圖、頭顱CT、腦血管造影等等,以及血脂、血壓、血糖等一系列的基礎檢查。
耳部疾病
有一種耳部疾病叫耳石癥,又叫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是指頭部迅速運動至某一特定頭位時出現的短暫陣發性發作的眩暈和眼震。耳石附著于耳石膜上,每一個人都有,當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如熬夜、勞累、高血壓、糖尿病等等,耳石可能會脫落,當人體的頭部體位發生改變時,可能會發生眩暈。這種眩暈是比較好辨別的,首先它是天旋地轉的暈;其次眩暈是在重力改變的情況下發生的,比如睡覺時從左側臥換成右側臥;另外,眩暈一般持續幾秒鐘或一分鐘以內可緩解。如果懷疑自己患有耳石癥,應該去看耳鼻喉科。
頸椎病
隨著電腦和手機的普及,頸椎病患者越來越多,伏案工作者是頸椎病的易患人群。頸椎病可以分為交感型、神經根型、脊髓型等不同類型,可能會壓迫腦部神經,引起頭暈頭痛、頭昏腦漲等癥狀。檢查頸椎問題,要去醫院的骨科,拍片子或者是做頸椎CT都可以。
貧血
血紅蛋白是一種將氧氣運輸到血紅細胞和身體各個組織的蛋白質。貧血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是指人體外周血紅細胞容量減少,如此一來,沒有足夠的血紅蛋白給身體組織運輸氧氣,腦部缺氧就會出現頭暈、乏力等癥狀。如果懷疑自己貧血的話,需要到醫院血液內科就診。
低血糖
低血糖的表現可輕可重,存在個體差異。一般來說低血糖單獨出現頭暈的癥狀是比較少見的,常伴有心悸、手抖、出汗等交感神經興奮等癥狀,嚴重者可出現嗜睡、意識不清、呼之不應,甚至昏迷。所以,當頭暈和這些癥狀并發時,要考慮低血糖的可能。
糖尿病并發癥
一般來說,糖尿病不會引起頭暈,但是糖尿病誘發的大血管并發癥會引起頭暈。糖尿病血管病變的病理基礎是動脈粥樣斑塊形成,容易堵塞血管,使血管管腔變得狹窄,影響腦部供血,從而出現頭暈等癥狀。
其他因素:除了疾病以外,勞累、焦慮、抑郁、壓力大等因素也可能引起頭部不適,去醫院檢查后沒有發現任何的器質性病變,就應該考慮為精神心理因素或者神經衰弱等神經官能癥的影響。
總之,頭昏腦漲是一種癥狀,它可能是疾病發出的信號,應該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