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豬油一直被某些專家以及學者認為是一種不健康的食用油,告誡我們少吃豬油,搞到現在也越來越多的人不吃豬油了。在我的記憶中,豬油伴我走過了童年,特別是記憶中的豬油炒飯,特別香特別美味,現在植物油炒的飯卻沒有了這種味道。那么,為什么現在的人變得不愛吃豬油了呢?經常吃豬油真的對身體不好嗎?那么,下面,左撇子就跟大家聊一聊這個問題。
一、豬油的營養價值
豬油主要是由豬油膏炸出來的動物油脂,炸出來的豬油基本上都是脂肪,從每100g豬油的食物營養價值表我們可以看到,豬油的熱量是非常高的,每100g豬油的熱量可以達到3765.6千焦,所以,豬油可以為我們身體提供很高的熱量。
另外,豬油的主要成分為脂肪酸三甘油酯,其中包括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到,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相當,而豬油的脂肪酸基本上由以下這些脂肪酸組成,其中豆蔻酸3%,棕櫚酸24%,硬脂酸18%,油酸42%,亞油酸9%,十六烯酸3%。
除了富含脂肪酸之外,豬油還含有比較豐富的膽固醇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等多種維生素,同時還含有少量的鋅、硒等微量元素。特別是豬油中含有的維生素E是最好的抗氧化劑,不僅可以幫助人體清除積累的氧自由基,從而延緩衰老,使皮膚更加細膩,更富有彈性,而且還可以增強機體免疫水平。
因此,在平時的生活中攝入一定量的豬油,不僅可以給我們身體提供熱量,而且還能夠提高我們機體的免疫力,使皮膚更加細膩、具有彈性,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二、豬油的藥用價值
豬油作為日常生活中的一種調料,除了具有比較豐富的營養價值之外,它其實還有比較多的藥用價值,在中醫里,豬油也可以作為一種藥物使用。在《中藥大辭典》里面記載:豬油性味甘,涼,具有補虛、潤燥、解毒的功能。可用于治療臟腑枯澀、大便不利、燥咳、皮膚皸裂等癥。另外,在《本草綱目》里面記載:“豬油解地膽、亭長、野葛、硫黃毒,以及諸肝毒,利腸胃,通小便,除五疸水腫。”
因此,從以上對于豬油的藥用功效介紹,我們可以知道,豬油既可以內服使用,也可以外涂使用。它不僅可以利腸胃,起到潤腸通便的作用,對治療燥結性便秘具有比較好的作用,而且還具有解毒的作用,可以減弱食物中有害物質對身體的傷害。在外用方面豬油可以滋潤皮膚,適合用于皮膚皸裂的癥狀。名醫陶弘景云:“豬油能悅皮膚,作手膏,不皸裂。”這就是說,豬油可以滋潤我們的皮膚,特別是現在天氣寒冷出現手足皸裂,涂抹一些豬油可以有效緩解解決手足皸裂的癥狀。
三、常吃豬油對身體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
從上面對豬油的營養價值以及藥用價值來看,常吃豬油應該是對身體比較好的,但是九十年代之后直到現在越來越少的人吃豬油呢,在我印象之中,整個童年都是以豬油為主,但是現在卻是植物油的天下,似乎人們已經拋棄了豬油這個調味料。這又是為什么呢?
原來是因為一些醫學研究者認為,豬油中含有太多的飽和脂肪酸以及膽固醇,這些物質會促使人體的血脂升高,特別是會增加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從而不利于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而植物油中含有的飽和脂肪酸比較少,對身體的危害比較少。所以認為經常吃豬油對身體不好,建議大家改吃植物油,以便更好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可以看看近年來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并沒有因為大眾改吃植物油而有所降低,反而是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出現了心腦血管疾病。所以說,經常吃豬油會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似乎并不準確。而且在本世紀初,醫學界卻又作出了不同的意見,他們確認,氫化植物油中的不僅飽和脂肪酸相當不少,而且其中所含的反式脂肪酸比膽固醇更糟糕,它實實在在地增加了心血管病風險。由于看來,吃植物油比吃豬油更加健康,吃豬油對身體不好等都是一個偽命題。
而且還有一項研究證明,有研究人員對此前的多項營養流行病學結果進行了匯總分析,發現膳食中飽和脂肪酸的總量和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關系,并不像從前所認為的那樣肯定,兩者之間并沒有肯定的聯系。
因此,并沒有充分的證據說明經常吃豬油對身體不好,其實豬油中的飽和脂肪酸與心血管疾病并不存在一定的聯系,而且拋開劑量說危害的,那都是站不住腳的,誰也不可能拿豬油當飯吃,豬油也只不過是日常菜肴的一種調料罷了。并且豬油被我們人體直接利用的程度遠遠大于植物油,在烹調過程中豬油也不容易像植物油一樣容易產生一些對身體有害的中間產物,也不用擔心黃曲霉素過量,也基本不存在過氧化現象,適合高溫烹飪。
因此,我覺得常吃豬油還是對身體有好處的,但是我們要注意豬油的攝入量,最好保證每天的攝入量為25克~30克。因為按照目前我國最新發布的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作為參考,對于中老年人來說,每天通過膳食攝入的飽和脂肪的數量應當控制在每日總能量的8%以內。而我們正常人一天需要1800到2000千卡左右的熱量才能滿足所需,那么我們就按照1800千卡來計算,這樣可以算出每天的飽和脂肪攝入量為1800×8%約等于15克左右。而豬油的飽和脂肪酸比例大概為40%,我們再計算,即使我們每天使用25克豬油來做菜,那么從豬油中攝入的飽和脂肪酸為25克×40%等于10克,那么這也只是占了每天需要輸入飽和脂肪酸的2/3左右,是一個比較安全的攝入量。
通過上面的這些講解,大家都應該明白了吧,常吃豬肉對身體是有好處的,只要我們不要攝入過多,只要保證攝入的量不要超過30克就好了!
作者寄語:很高興為大家科普健康的相關知識,我是左撇子說醫,每天用簡單的語言為你科普專業的醫學知識,碼字不易,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就幫我點個贊!如仍有疑問,可以評論區留言,歡迎大家關注、轉發,謝謝大家支持!
更多相關建議:
人類吃油的歷史證據宣揚吃豬油有害的證據豬油是健康食物的證據第一個時代:先秦時期。第二個時代:封建時期。第三個時代:近代至今。第一個證據:禍起蕭墻,可惡的美國糖業協會作祟,害得全世界不敢吃豬油還在其次,導致心臟病、糖尿病、肥胖等現代疾病世界性的高發。美國有個保密規定,一般的機密滿50年可解密,對外公布當年真相。這下有瓜吃了,2016年美國公布了一個埋藏50年的秘密,這個秘密就是當年怎么給豬油背上黑鍋的。那是上個世紀60年代,美國糖業協會用5萬美元,買通了哈佛大學三名著名科學家,要他們發表有關糖、脂肪和心血管疾病三者關系的研究報告,并明確指定脂肪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糖跟心血管疾病沒關系。在此之前的50年代,正是哈佛大學的研究結果公布于世,糖與心血管疾病有直接關系。就說,糖會導致人體心血管系統發生病變。結果公布后,糖業市場受到很大沖擊。為了扭轉市場頹勢,60年代的幾家大型的制糖企業聯起手,組建了一個叫做“糖類研究會”的組織,有一個叫做約翰.希克森的高管具體負責。約翰.希克森提出的綱領性計劃,是要通過“研究、宣傳和法律法規”,改變人們對糖與心血管疾病正關聯的印象。并立即采取行動。該行動的核心,就是采用了一個市井小流氓的孬招,花錢買通了哈佛大學科學家。既然是你們說出去的吃糖有害,導致心血管疾病,那就還由你們把說出去的話收回來。怎么辦呢?好辦,找個替罪羊就是。于是,動物脂肪不幸被選中,當了替罪羊。證據是,糖業協會授意出籠的文章,于1967年發表在世界醫學研究權威刊物《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至此,動物脂肪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罪行被坐實。這個看來只是學術上的一件事情,好像不怎么會影響到世界文明的進程,因為每年都有成千上萬件研究文章問世。可是這篇文章非同一般,因為背后有一個龐大利益集團的推動。在美國糖業協會的全力推動下,美國政府接受了他們的觀點,以《美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美國人限制動物脂肪的攝入,根本不提糖的事。直到2016年發布的《2015-2020美國居民膳食指南》,才對糖的攝入有了限制。限制動物脂肪后,美國人開始食用少脂肪高含糖的食物,于是,從那時開始,美國的肥胖、以及由肥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逐年高發,直到2016年才終于明白過來,原來都是糖惹的禍。所有此類健康問題,源于持續多吃糖。鑒于美國的老大地位,他們的這一規定影響了全世界,包括我國。第二個證據:我國不吃豬油的說法就是來源于美國,跟了人家的風。為什么我國晚了20年才跟人家屁股后頭不吃豬油呢?是因為彼時國門才打開,那時美國的月亮都比我們圓,當然得學人家的生活方式啦。可是人家并沒有說不吃豬油,只說動物油。但是架不住我們聰明,我們祖祖輩輩都是吃豬油,很少吃牛油羊油的。那么動物脂肪自然是豬油了。而且我們能把豬油引發的危害發揮到極致,不僅會導致心血管疾病,還會導致糖尿病、高血壓、癌癥。反正所有要命的病都和吃豬油有關,想好好活著就不能吃豬油,挨都不要挨。可是這一切并沒得到政府的明確支持,都是民間自發的行為,包括醫療領域。當然最起勁的是利益者,能從中獲得利益的團體,包括健身、保健、養生等行業,極盡蠱惑之能事,搞得人心惶惶,兩代人都談豬油色變。豬油是健康食物的證據第一個證據:本文第一章節敘述的,我國自古以來,也就是有文字記載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始終以豬油為主要食用油,沒有出現任何異議和不好的傳說。八十年代后,也沒有確實的科研結果,證實吃豬油有害健康。把這一切反過來,就證明了吃豬油沒問題。實錘是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對豬油的藥性有詳細闡述,去毒、潤膚、滋補。第二個證據:隨著美國構陷動物脂肪事件的解密,世界很多地方都有了動物脂肪的客觀報道,真相浮出水面。最實錘的是英國廣播公司,就是BBC,2018年1月29日,發布了一篇為時三年多的健康食物營養對比研究結果,豬油因其富含維生素B和礦物質,比牛羊更多的不飽和脂肪,被列為世界最營養食物第八名。該文章發表后,引起全世界輿論大嘩,各種說法都有。最刺耳仍然是反對的聲音,心想我都這樣說幾十年了,突然改變,臉面無存啊,至今很多專家包括醫生還在這樣說。也難怪,吃豬油危害健康都進教科書了,人家照本宣科怎么啦?話說50年足夠形成頑固的習慣了,要改變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本文最后給出答案:經常吃豬油,對身體沒什么不利影響,只要不當飯那樣吃,不多吃就行。我在本月22日(2019.4.22)發表在悟空問答的《很多人喜歡吃豬油炒菜,常吃真的就不健康了嗎?》,比較細致的分享了吃豬油的好處和注意事項,這里就不贅敘了。
更多相關建議:
你好,我是知心藍醫生。
就我個人而言,我對豬油是有感情的,但是要回答這個問題,常吃豬油對身體好不好?我想還是要客觀的回答,不能感情用事。
1、80年代的我和豬油
本人出生在80年代,小時候家里并不富裕,我所在的鄉村,家家戶戶都是吃豬油,只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用植物油(主要是菜籽油)炸一些當地小吃,茶油用的極少,因為太貴。所以當時豬油:植物油算是9:1吧,根本無所謂健康不健康,也無所謂好不好吃,因為沒有別的選擇。但是,總的攝入量應該不算多,每頓一個菜,幾個人吃,平均能有多少呢。
2、90年代的我和豬油
中學時代,一年里面好幾個月都是住校的,學校的食堂大部分是植物油的,其實油很少,有時只是表面泛了點油光,長身體、消耗大,想念家里的豬油炒菜啊。而這是后,家里的條件也改善了些,回到家自然豬油吃地多了。估計當時豬油:植物油算是5:5吧。偶爾聽到有人說豬油不好,也不知道哪里不好,我卻不以為然,大家都吃呢,父母煮什么就吃什么。
3、新世紀0+年的我和豬油
上了大學,遠離家鄉,一年當中大多時間再學校的,當然這時候食堂的菜油水是夠的。估計當時豬油:植物油算是7:3。通過在醫學院的學習,知道了動物油含有較高的飽和脂肪酸,植物油含有較高的不飽和脂肪酸;知道了過量飽和脂肪酸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心想著要少吃點豬油,也勸父母家人改吃植物油。
4、近10年的我和豬油
參加工作,一年回家鄉的時間恐怕兩只手數地過來,家里、單位、外賣吃的都是植物油,偶爾嘴饞到市場上買點肥肉煉油,可是這時候的肥肉似乎已經“沒油”了,也不是以前那個味道,此時豬油:植物油算是9:1吧。
5、看看豬油的營養
(1)從豬油的營養成分來說,脂肪酸占99%,這其中飽和脂肪酸占40%,算是比較高的,另外還含有膽固醇、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以及其他礦物質。所以說,脂肪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物。
(2)從能量提供的角度來說,糖和脂肪都是可以提供能量的,其中1g糖可以提供4千卡的能量,而1g脂肪可以提供9千卡的能量,所以說,脂肪是一種高熱能的營養食物。
6、談談現代生活與營養
假設一個60公斤的成年人,日常生活消耗,每天所需要的能量,1800~2400千卡是足夠的。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由食用油供能應該小于10%,也就是說180~240千卡,換算成脂肪也就是20~26g。看看下面這個膳食金字塔就知道了,油排在接近最頂端的位置,建議攝入的量是很少的。
7、豬油、植物油與健康
(1)從能量來說:如果生活貧困,攝入同等量的豬油和植物油都能夠提供較多的能量,很不錯的。如果能量過剩,不論是豬油還是植物油都要少吃,每日25g左右為宜。
(2)從脂肪酸種類考慮:植物油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而豬油含有較高的飽和脂肪酸。前者更有利于健康,后者在除豬油以外的很多食物中都能攝入。尤其是對于已經有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腦梗、肥胖的人群來說,建議盡量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入,也就是說少吃或者不吃豬油。
(3)烹調方法很重要:不要以為植物油就肯定健康。植物油不耐高溫,經過高溫炸、煎、烤以后,會破壞營養物質,產生有害成分。相比之下,豬油更耐高溫。
總結,豬油是富含營養、高能量食物,有特殊的香味。對于本身沒有心腦血管疾病及其高危人群,豬油不是禁忌,但是過量攝入肯定是沒好處的;如果愿意改成植物油,且不說一定有好處,至少沒壞處。而對于已經有明確的心腦血管疾病或者高危人群,建議改用含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植物油,肯定又好處,同樣的,也要控制攝入量,畢竟它也是油啊。
關注知心藍醫生,了解更多心臟知識。
更多相關建議:
我們可以少量添加豬油,豬油提香,味道濃厚,讓菜肴更好味,能提高食欲,但不要把豬油作為食用油來用,食用油的話還是推薦大家選擇植物性油脂。現在豬油在大家心目中已經成為不健康的食品了,一提起豬油大家心里就想起“高血脂”“膽固醇”“肥胖”“三高”“心腦血管疾病”等等相關詞匯,仿佛這一切都是豬油造成的,人們也更是對豬油敬而遠之。
豬油是一種動物性油脂,像雞油、羊油、牛油等油脂也都屬于動物性油脂,動物油油脂和植物性油脂的區別就在于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動物性油脂中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飽和脂肪酸也并不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脂肪酸,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提供能量儲存,不過如果飽和脂肪酸攝入過量的話,可能會導致膽固醇過多攝入,升高血脂,誘發肥胖等問題;相比之下,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的功效就更明顯了,不飽和脂肪酸分為多不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又被稱為“心臟保護神”,能夠預防多種心臟疾病,而且它也是大腦神經遞質的組成成分,能夠促進大腦發育,維護大腦健康。單不飽和脂肪酸能夠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加速血液中膽固醇代謝,清潔血管,調整血清膽固醇濃度,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血栓等問題,高密度脂蛋白也被稱為“血管清道夫”“長壽因子”,而且不飽和脂肪酸不會快速形成脂肪,與飽和脂肪相比,它們并沒有那么容易讓人長胖。
隨著時代進步,我們的物質條件提高,大部分人們都能穿暖吃飽,其實大家對能量的需求已經不算大了,相反,更多場合我們是在和朋友聚餐,是在野外燒烤,實在宴席上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生活中更多充滿了這些高油高脂的飲食習慣,豬油,這個主要提供能量的油脂的地位也漸漸降低了,本來就攝入了不少動物油脂、飽和脂肪的飲食生活,如果再吃過多的豬油,那么等著我們的還真就是三高了,但大家也許還能回想起來,在我們貧困的年代,大家最愛的就是豬油拌飯,三頓豬油拌飯也沒見什么肥胖和三高。豬油到不是一種對身體一定有害的油脂,大家也不要有所偏見,在我們頻發,缺乏能量和營養的時候,豬油絕對是一種優秀的食用油。但時間遷移,在物質豐富的年代,或許植物油才是對我們更有利的油脂。
更多相關建議:
說到豬油,60后70后朋友們肯定不陌生。每到家里熬豬油時,那炸得滋滋響的肉和飄香的油味就會讓人忍不住流口水。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豬油的“內涵”
豬油不但香味濃烈,而且價格便宜。
雖然按照我國《食用動物油脂衛生標準》(GB 10146- 2005)的要求,豬油必須是用板油、肉膘、網膜或附著于內臟器官的純脂肪組織煉制,且必須經過衛生檢驗合格后,才能作為原料使用。但實際上,有很多小作坊用廢棄豬肉提煉豬油,而且沒有任何檢驗。
脂肪酸含量由高到低分別為油酸44.2%、棕櫚酸26.0%、硬脂酸15.7%、亞油酸8.9%、棕櫚油酸2.3%、亞麻酸未測出。
豬油中還含有較多膽固醇,含量為93mg/100g。
豬油有個和其他油特別的地方,那就是它特別特別的香!那滿滿的豬肉香,主要來源于一些微量的特殊蛋白質和甘油酯的分解產物。
即便是最普通的青菜,也能在豬油的陪伴下變得誘人起來,比如油渣小白菜,是真的很好吃。
而且豬油的飽和脂肪酸含量特別多,含有高達 40% 的飽和脂肪,所以才能有膏狀那樣滑潤的質地。而且,因為飽和脂肪足夠多,才能把油和淀粉、纖維素等很好地融合到一起,所以豬油能和米面等食材完美融合,做出口感酥脆潤滑的點心小吃。從美味的角度說,豬油確實是種好食材,但從健康角度來講……
豬油雖然是一種中國人食用了幾千年的動物脂肪,中國人祖祖輩輩都是使用豬油,且人人都很健康,并沒有出現什么奇怪的疾病。但是因為時代的發展,物質的不斷豐富,人民的生活不斷提高,大家要注意,食物中有飽和脂肪的,可不止豬油一個啊!
我們每天吃的肉、蛋、奶、堅果、餅干、糕點,還有植物油等,都含有飽和脂肪。根本就等不到你去吃豬油,你的飽和脂肪攝入量就遠遠超標了。
所以豬油對于一大部分人來說還是有一定危害也不建議其食用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一大部分國人出現“三高”的癥狀,如果再食用豬油這類的膽固醇等物質超高的動物脂肪,確實會對身體進一步加重病情。
總而言之,豬油不適合所有人吃,但不代表沒有適合吃它的人,除了一些肥胖的有心腦血管等疾病的人,大部分人偶爾食用一些豬油對身體也并無大礙。對于豬油,人們要有正確的態度,不能一錘子打死,也不能對此過分放縱。
人們的身體健康,對于各種疾病的預防不必糾結于豬油這一種東西身上,人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態,堅持日常的鍛煉,平衡合理的膳食,這樣才能真正的保持健康。
(作者:周艷麗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國家高級健康管理師/遼寧省營養師協會常務理事/遼陽市健康管理學會會長)
更多相關建議:
說起豬油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在稍早的一些年都是一面倒的抨擊,認為“吃豬油不健康”,而最近這兩年幾乎又都是一面倒的贊揚,仿佛變成了“只有吃豬油才是最健康”的,輿論這樣反反復復搞的人實在是有點懵,今天我們就來客觀的聊一下這個吃豬油的問題吧。
咱們先說說【豬油到底是什么?】
要想知道一種油脂對于人的身體有什么影響,至少我們得再多了解它一些,而不是簡單的一句“自古以來就用它”來一言蔽之。
豬油我們也叫做葷油、大油,在相當長一段時間是我們主要使用的油脂。其主要成分99.6%以上都是脂肪,還含有微量的維生素、一點點的碳水化合物和相對植物油來說很高的膽固醇(每百克97毫克)。而豬油是不是健康主要就集中在它的脂肪構成和那一點膽固醇上,不過膽固醇的問題我們之前解釋過了,人對于膽固醇的吸收能力是有限的,食物來源并不是造成高膽固醇的最主要原因,所以針對“豬油健康與否”的問題主要也是在其脂肪的組成上展開的。
我們把脂肪可以簡單的分成兩大類:不飽和脂肪酸以及飽和脂肪酸,其中不飽和脂肪酸又分為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而在以往人們認為“豬油不健康”主要是因為豬油相比植物油來說其飽和脂肪酸含量非常的高(牛油和羊油更高),含量差不多有42%左右(不同的植物油在6%到20%),而從飲食健康的角度來說“在控制脂肪攝入總量的前提下,盡量的少攝入飽和脂肪”對身體健康是有好處的。過量的飽和脂肪酸是導致血膽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升高的主要因素,進而會引起動脈血管狹窄、形成粥樣硬化,導致冠心病的風險增加。
【經常吃豬油,對身體會有什么影響?】
所以從健康和營養的角度來說,豬油確實不夠優質,看到這里可能很多豬油的擁躉已經忍不住了,覺得“我們的老祖宗吃了千百年了,怎么可能不健康、不優質?”。但是請稍安勿躁,飲食對人的影響是需要從整體飲食環境來看待的,我們暫且不說千百年前的老祖們的日常飲食都吃什么,就想一想四五十年前人們的飲食條件跟現在的飲食條件,不說是天差地遠吧,但是也差不多了。在四五十年前有多少家庭能保證隨時想吃雞鴨魚肉就能吃得上的?而現在這些早年間的“奢侈硬菜”已經變成家常便飯了。所以人們在日常飲食中就已經攝入了非常多的類似豬油主要成分的油脂,如果再額外的攝入豬油這種高飽和脂肪酸的油脂,那么對于人的身體健康肯定是沒有好處的。
所以對于現代人來說豬油并不是一種特別健康的油脂選擇,多種食用油輪換食用才是比較有利的。而古人之所以可以一直以豬油之類的動物油脂為食也不出什么“三高”、冠心病的問題,是因為首先他們一般活不到那么長的壽命(我國少有哪個朝代人均壽命達到40歲的),其次古人日常飲食跟現代人有著巨大的差別,平時少有雞鴨魚肉,更不會有冰淇淋、餅干、面包、炸雞之類的跟豬油一樣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所以豬油的高飽和脂肪酸對古人來說甚至是有利于身體健康的營養補充,但是對于我們很多現代人來說就是過量的飽和脂肪酸攝入,經常吃、吃多了就是有害的。
【那么除了豬油之外,其他植物油就可以隨便吃了嗎?】
當然不是這樣的,事實上現在人們在吃油這個事情上,最主要問題已經不是脂肪酸的事情了,而是嚴重的攝入油脂過量。以前人們雖然吃飽和脂肪酸較高的動物油,但是用量都比較少,因為物資匱乏需要勤儉節約嘛。但是現在食用油已經變成了一種比較廉價的生活資源,于是人們用油也開始“大手大腳”起來,相關機構給出的每日健康食用油攝入量是25到30克左右,而我國居民的人均攝入量達到了63.5克,已經超標的很嚴重了。
這樣的高油脂飲食必然會帶來一些健康問題,比如現在日益多見的“三高”、心腦血管問題。而且也不僅是我們存在這個問題,就算美國雖然是醫療技術很發達、經濟條件很好的發達國家,但是美國人的人均壽命幾乎是所有發達國家里最低的,而他們的人均油脂消費量是最高的,雖不能說是絕對的直接關系,但是油脂攝入過高、肥胖、心腦血管疾病等等這一連串的問題是有著正相關的關系的。
所以綜上所述,長期吃豬油對身體的影響還是要看個人的整個飲食習慣。如果是跟古人、幾十年前的人們一樣,過著粗茶淡飯、少吃肉類、勤于勞動的“淡雅”生活,那么吃些豬油是有利于身體健康的。但是如果是那種差不多頓頓得有肉吃,奶油冰淇淋、面包、餅干、薯片等零食也來者不拒的人,經常吃豬油真的是沒什么好處,還是多選擇一些其他的油脂輪換著吃吧。
對于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和贊支持一下,以后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更多相關建議:
豬油:又稱大油
【特征特點】是由豬的脂肪組織中提煉出來的,常溫下為固體狀油脂,色澤潔白。
【烹調用途】在烹調中廣泛用于各種烹調技法制作的白汁菜肴和酥點制品,還用作傳熱介質,用于干料漲發。未煉制的板油經加工后可制做面點的特殊餡心或特殊菜肴。完好的網油可包裹原料,制作叉燒、清蒸等特殊加工的菜肴。
【品質鑒選】其品質以液態時透明清澈,固態時色白質軟,明凈無雜質,香而無異味者佳。
【注意事項】 根據其烹調用途,合理掌握其用量。
【保存方法】密封、避光。
脂類又叫做脂質,包括油脂和類脂。油脂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結合而成的甘油三酯,一般20攝氏度時為液態的稱油, 20攝氏度時為固態的稱脂。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在于其脂肪酸的構成不同。 ?脂肪酸根據其結構的差異可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通常植物油脂中所含的脂肪酸為不飽和脂肪酸,動物脂肪中主要以飽和脂肪酸為主。所以在平時中盡量減少一些豬油的攝入量。
更多相關建議:
“豬油”這個詞匯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尤其是60與70后,以前每次家里煉豬油的時候都會偷吃煉剩的豬肉,而煉出來的豬油都會用來炒菜,而且一到天冷的時候豬油就會凝固成為白色的固體,豬油為什么會凝固,常吃豬油對身體又有什么影響呢?
豬油中含的脂肪酸含量是非常高的,根據《中國食物成分表2002》您會了解到豬油中所含有的脂肪酸脂肪酸含量從高到低分別是油酸44.2%、棕櫚酸26%、硬脂酸15.7%、亞油酸8.9%,由此可見豬油中含的脂肪酸為飽和脂肪酸,這也是豬油為什么能夠凝固的原因,植物油中的花生油在低溫環境中也會出現凝固的原因也是在于飽和脂肪酸。
老人比較喜歡吃豬油,因為從舊時代走過來,一些習慣也是改不了的,而吃豬油的習慣就是在那個時代形成的。豬油雖然吃起來非常香,卻對身體有很大的影響,豬油中的膽固醇含量是非常高的,每100g豬油中含有膽固醇93毫克,這就對有高血脂癥的老人有很大的影響,健康人群長時間食用豬油也會引發高血脂癥;豬油的熱量高,容易吃的過量,而且豬油特有的那種香味會使人胃口大開,進食比較多,所以很容易導致肥胖;豬油中含有的飽和脂肪酸較高,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研究表明,飽和脂肪酸可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而不飽和脂肪酸可明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我們吃什么樣的油比較好呢?其實答案很明確,我們應該食用的油應該是含不飽和脂肪酸較高,不含有膽固醇的植物。因為動物油含的都是飽和脂肪酸,而植物油中含的大多都是不飽的脂肪酸(花生油除外),其實我們在用食用油的時候最好是搭配食用,每種油含有的營養成分都不一樣,搭配食用會使身體得到更多不同的脂肪酸,我們每人每天食用油的攝入量不應超過25g。
如果您對這個問題有好的建議,歡迎您在下方留言評論
我是王桂真,歡迎您關注【王桂真營養師】,一起聊聊健康,讓我們吃的健康,吃的放心
更多相關建議:
相信對于很多農村的孩子來說吃豬油一點都不陌生的,小時候一年四季都是吃豬油的,而且那時候油水少,想吃還沒有呢,小時候豬油拌飯相信很多人都吃過吧,特別香,豬油炒的菜也是比植物油炒的菜香?
但是現在呢到處都在說吃豬油不好,有損身體健康等等,但是其實還是有很多人在吃豬油,那么吃豬油的好處和壞處有哪些呢?
好處:豬油能夠補虛,我們都知道中國一直以來都是吃豬油的,只是說現在吃豬油的人少了,豬油能夠滋補五臟,對脾胃有很多好處,能夠開胃,對于瘦弱的人有增強體質的作用。
而且還能夠潤肺止咳,防止手足皸裂,豬油還可以潤腸通便等等很多效果。
所以說吃豬油是沒擔心太多的,但是不能吃的太多,一定要控制攝入量,豬油的脂肪含量確實很高,所以不能多吃。
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大部分的人都是營養過剩了,也不需要滋補了,而豬油里面含有大量的脂肪,經常吃的話就會引起脂肪過剩,長胖,進而就會是一些并發癥了,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等等。
其實現在吃豬油為什么這么多人反對,或者現在的人為什么都覺得吃豬油不好呢?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營養過剩導致的,以前在農村窮的飯都吃不起,那時候如果有豬油吃的話,想吃多少都可以。
但是現在確實是不能多吃了,特別是對于一些肥胖的,三高人群等等不能多吃。還有老年人,吃多了就會引起高血壓,血管堵塞,心肌梗塞等等問題。
但是也不是說就一點不能吃,只要控制攝入量就可以了。平時炒青菜,或者想吃的時候,偶爾還是可以吃的,如果炒青菜不放豬油的話,感覺就不好吃沒有一點味道了。
更多相關建議:
1. 特有香氣2. 高量飽和脂肪1. 致胖2. 心血管疾病
豬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高達40%,油脂含量也很高,而導致心血管疾病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脂肪供能比過高”,而長期吃豬油必然會使脂肪攝入量過高,很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
對于已經患上心血管疾病以及“三高”患者,不建議吃豬油,即使要吃也要控制攝入量。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一個人的脂肪攝入量不超過每日總熱量的10%,由于我們日常生活中肉、蛋、糕點、餅干等都含有“不飽和脂肪酸”,所以大家還是要控制豬油的攝入量。
一般情況下,普通的煮飯(不是煎炸,多燉煮)植物油是挺合適我們生活需求的,那些喜好豬油的人,不妨試試看植物油的如何。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 文章最上方的 紅色「關注」按鈕 關注我們!
康愛多每天為您推送各種專業、趣味的健康知識,幫您識破健康謠言,走出用藥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