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我是風濕免疫科喬方醫(yī)生,原四川省人民醫(yī)院全科醫(yī)生。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根據(jù)中華醫(y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最新發(fā)布(2020年1月)的《中國高尿酸血癥與痛風診療指南2019》:建議所有高尿酸血癥與痛風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限制酒精及高嘌呤、高果糖飲食的攝入……
重點:高尿酸血癥與痛風患者可以喝酒,但是得限量!(后文具體談量)
源遠流長的酒文化與越來越凸顯的健康問題
酒的歷史沿革和在人類文明史中的發(fā)展可謂源遠流長。酒的化學成分是乙醇,一般含有微量的雜醇和酯類物質,多以糧食或葡萄等果汁為原料經(jīng)發(fā)酵釀造而成。我國是世界上釀酒最早的國家之一,根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大約在9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中國已經(jīng)用糧食和水果釀酒,說明我國自古就有飲酒的習慣。近年來,釀酒業(yè)不斷發(fā)展,我國酒類的產(chǎn)量居世界前列,同時酒精對健康、經(jīng)濟、文化、政治等社會諸方面的影響也日益凸顯。
一方面,適量攝入酒精能給人帶來生理和心理的刺激,使人感到興奮和愉悅,這已成為交流感情的最常用社交和公關手段。另一方面,攝入酒精又帶來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安全、交通事故、離婚、失業(yè)、犯罪等與法律相關的社會問題和與酒精相關的疾病。隨著人均酒精消費量的不斷提高,酒精應用所致疾病已成為當今世界上日益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
據(jù)報道,我國約有50%的人飲酒,其中70%以上為成年男性,酒精對人類的健康已經(jīng)在潛移默化中造成了很大的傷害,但人們并沒有充分認識到酒精的危害——過量飲酒除了與血尿酸代謝異常有關系外,還可引起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酒精性心肌病、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胰腺炎、神經(jīng)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及泌尿生殖系統(tǒng)損傷、癌癥,以及致胎兒畸形等。
因此,作為臨床醫(yī)生,有責任、有義務呼吁廣大飲酒愛好者認識到飲酒與健康密切相關,倡導健康的飲酒方式,減少酒精對人體造成的危害。
飲酒是如何影響體內嘌呤代謝的?
體內嘌呤代謝紊亂可引起高尿酸血癥,過多的尿酸鹽結晶體在關節(jié)腔、軟骨和腎臟沉積可導致局部組織發(fā)生炎癥反應,可導致痛風發(fā)生。
1.酒精對尿酸代謝的影響
(1)酒精(過量飲酒時)在體內代謝為乳酸,導致體內乳酸堆積,乳酸可以抑制尿酸由腎臟排泄。并且乳酸造成血液的酸化,降低血尿酸的溶解度,從而導致尿酸結晶形成。
(2)酒精會促使嘌呤核苷酸(AMP)轉化。酒精會加速體內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分解,過多的ATP分解使其分解產(chǎn)物腺嘌呤核苷酸(AMP)增加,AMP可通過去磷酸化形成腺苷和經(jīng)脫氨基形成次黃嘌呤核苷酸兩條途徑促使血尿酸生成增多。
(3)酒精對肝臟的損傷。當體內分泌很多血尿酸后,血液流經(jīng)肝臟時,肝臟細胞就會停止繼續(xù)合成尿酸,但如果飲酒者的肝臟功能受損,就會使這樣的反饋機制遭到破壞,進而使尿酸合成增加。此外,肝臟功能障礙時,原本在腎上腺皮層分泌的皮質醇被移送至肝臟,在肝臟轉化為可的松,若肝臟功能不好的人,此功能不能正常進行,也有可能發(fā)生嘌呤轉化困難,從而發(fā)生痛風。
(4)飲酒時常常同時進食高嘌呤的食物(如動物內臟、牛肉、羊肉、蝦和蟹等海鮮),再加上酒精能加快嘌呤的代謝,導致體內血尿酸水平增高,進而誘發(fā)痛風性關節(jié)炎的急性發(fā)作。
(5)“煙酒是對好基友”。飲酒的人經(jīng)常也有吸煙嗜好,酒桌上遇到煙民也是常事。煙草中主要含尼古丁,而尼古丁會促使腎上腺素量增加,因此會造成末梢血管的收縮,因而會使尿酸排泄減少。
2.不同品種的酒對尿酸代謝的影響
(1)啤酒:
啤酒本身嘌呤含量雖然不算太高,約2~5mg/100ml,但它含有較多鳥苷酸,代謝后會產(chǎn)生嘌呤,導致血尿酸增高,成為酒類中發(fā)生痛風的頭號品種。
(2)高度白酒:
由于酒精度數(shù)高,即含乙醇的量大,在酒水中排第二。
(3)紅酒:
因紅葡萄酒富含抗氧化劑,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因而對血尿酸代謝的影響比白酒輕,所以適量飲用紅酒不增加痛風的危險性,但如果長期過量飲用,也會導致血尿酸代謝紊亂。
(4)黃酒:
多數(shù)是小麥及糯米釀造,故富含嘌呤、糖和氨基酸,因其豐富的營養(yǎng),有“液體蛋糕”之稱,營養(yǎng)價值超過了有“液體面包”之稱的啤酒,也易誘發(fā)痛風。
(5)甜酒:
主要是果汁類含酒精飲料,因富含果糖,而果糖在肝臟磷酸化會消耗ATP,同時消耗大量無機磷酸鹽,從而限制二磷酸腺苷向ATP轉化,最終導致尿酸合成旁路途徑的底物單磷酸腺苷生成增加。果糖還可通過增加胰島素抵抗及增加循環(huán)中胰島素水平間接增加血尿酸水平。
痛風患者如何喝酒?
目前,痛風病友、大多數(shù)臨床醫(yī)生對酒精的態(tài)度,都是一種“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的態(tài)度,只要痛風、高尿酸血癥患者,那就要滴酒不沾;如果后期療效不佳,也會歸咎于患者“偷腥”。
雖然這種做法,是對患者好,百益無害,但往往效果不佳。因為你突然讓一個酒鬼戒酒,就像讓一個四川人戒火鍋、東北人戒燒烤、蒙古人戒牛羊肉、廣東人戒煲湯、青島人戒海鮮加啤酒……患者要做到這么絕,很難,因為痛風再痛也非絕癥。患者反而認為輔助治療太苛刻了,依從性變差,難以完成預期目標。
在這種情況下,不如適當放寬一些條件。醫(yī)學界有句話叫“不以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對酒精來說也適用。所以,喬主任允許痛風患者碰酒,但是也有條件。
這幾類人群,與酒無緣
- 痛風急性發(fā)作期;不碰;
- 血尿酸值未穩(wěn)定維持在300umol/L以下時,不碰;
- 65歲以上男性、絕經(jīng)后女性,不碰。因為二者腎臟對尿酸的清除能力下降,血尿酸水平相對升高。
- 有高血壓、高血脂癥、糖尿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腎結石、腎功能損害等并發(fā)癥者,不碰。
能喝酒的“幸運兒”,能喝多少?
研究證實,攝入的酒精量與血尿酸水平呈直線相關。
- 與完全不飲酒者相比,每天酒精攝入量在10~14.9g能夠使痛風危險性增加至32%;
- 每天酒精攝入量在15~29.9g,痛風危險性增加達49%;
- 攝入量在30~49.9g,痛風危險性增加至96%;
- 每天攝入量在50g及以上者,痛風的風險性增加至153%。
關于飲酒量,喬老師建議是:
- 白酒,一周累計不超過2兩,每次不超過0.5兩(約1/4杯);
- 啤酒,每日不超過兩杯,且須計算從啤酒中攝入的嘌呤含量,保證每日嘌呤攝入總量不超標。
- 推薦喝紅酒,每日不超過1兩,一周不超過4次飲用。
更多相關建議:
痛風主要原因是因為體內尿酸升高造成。而尿酸是嘌呤代謝的最終產(chǎn)物,尿酸在人體的作用要一分為二的看。一方面,尿酸是人體內特有的天然水溶性抗氧化劑,具有刺激樹突狀細胞及T 細胞成熟以維護機體免疫能力、維持血壓、促進傷口愈合等功能,尿酸濃度過低阻礙上述功能的發(fā)揮。另一方面,尿酸濃度過高可導致高尿酸血癥和痛風,除疾病癥狀本身帶來的痛苦外,還可導致血壓升高、胰島素抵抗、心腦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等等。
酒精可使體內乳酸增多,抑制尿酸排出,并能促進嘌呤分解,從而使血尿酸水平增高。大量研究結果均證實酒精會提升尿酸。有些人可能說了,我盡量少喝,不喝多,你不知道。國外已經(jīng)有研究顯示大量、適量和少量的飲酒均是痛風的危險因素。
不同的酒對痛風危險性的影響由大到小依次為啤酒、白酒、紅酒。不同種類酒精飲料與血尿酸水平關系的不同與飲料中非酒精成分變化有關。啤酒是唯一被證實含有大量鳥苷的酒精飲料,鳥苷與其它核苷酸相比更易被機體吸收,這也是啤酒為什么會提高尿酸更顯著的原因。當然,對于酒類我們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有研究顯示適量喝紅酒(150 毫升以下)不會增加血尿酸水平,而且紅酒中含有許多抗氧化劑、多酚類物質,可減少機體的氧化損傷。
這里還要說一點,于大眾來說造成尿酸升高的原因很多,除了喝酒之外就是高嘌呤飲食。但是對于痛風患者來說低嘌呤飲食還是應該的,不然痛風就特別容易復發(fā)。那么那些實物尿酸含量高呢?今天咱們就列舉一下,希望對大家有用。
必須 禁 忌 的 高漂吟食 物 : ① 豆 類 及 蔬 菜 類 : 黃 豆 、 扁 豆 、 紫菜 、 香菇 。 ② 肉類 : 肝 ( 牛 肝 、 雞肝 、 鴨 肝 、 鵝肝 ) 、 腸 ( 牛腸、雞 腸 、 鴨 腸 、 鵝 腸 ) 、 心 ( 牛 心 、 雞 心 、 鴨 心 、 鵝 心 ) 、 肚 與 胃 ( 牛 肝 、 雞 胃 、 鴨 胃 、 鵝 胃 ) 、 ’腎、 肺 腦 、 胰 、 肉脯 、 濃 肉汁 、 肉餡 等 。 ③ 水 產(chǎn) 類 : 魚 類 ( 魚 皮 、 魚 卵 、 魚 干 、 沙 丁 魚 、 風尾 魚 、 蜻 魚 、 縫魚 、 烏 魚 、 生 魚 、 帶魚 、 吻 仔 魚 、 海 鰻 、 扁魚 干 、 紹 魚 ) 、 貝 殼類 ( 蛤 俐 、 牡 垢 、 蛤子 、 蠔 、 淡菜 、 干 貝 ) 、 蝦 類 ( 草 燈 、 金 勻 蝦 、 小 燈 、 蝦 米 ) 、 海 參 ④ 其 他 : 酵母粉 、 各種 酒 類 。
更多健康信息,請關注張之瀛大夫
更多相關建議:
Alcohol intake and risk of incident gout in men: a prospective study (喝酒與成人痛風發(fā)作風險)的文章。
這是一項大型前瞻性研究納入了既往無痛風史的男性,觀察了酒精攝入對新發(fā)痛風的影響,隨訪結果顯示:與不攝入啤酒者相比,每日飲用2份(每份為355mL)或更多啤酒者的新發(fā)痛風風險增至2.5倍。每日攝入相似量蒸餾(白酒)的男性,痛風風險也升高,但風險低于啤酒組(是非飲酒者的1.6倍)。有爭議的是,每日飲用2杯、每杯4盎司(約120ml/杯)或更多葡萄酒者的痛風風險并未升高。
所以,作者認為:
飲用啤酒、蒸餾酒(白酒)都與痛風的發(fā)生率升高有關,但葡萄酒是個例外。
愛喝葡萄酒的朋友,千萬別高興的太早直接喝酒慶祝了,接著往下看。
2、最新研究[2]認為,啤酒、白酒和紅酒都會增加痛風發(fā)生率,都不能喝。
2014年發(fā)表的最新權威文獻,推翻了之前2004年的研究結果。這項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交叉研究,724例患者(男性占78%),以他們自身為對照。結果發(fā)現(xiàn):
與痛風發(fā)作前24小時內不飲酒相比,痛風發(fā)作前24小時內飲酒(不管是啤酒、白酒還是葡萄酒)攝入量(≤1標準杯、1~2標準杯及2~4標準杯)與復發(fā)性痛風發(fā)作的風險之間呈顯著的劑量-反應關系(上述飲酒量的風險分別為OR 1.13,95%CI 0.80-1.58;OR 1.36,95%CI 1.00-1.88;OR 1.51,95%CI 1.09-2.09)。
不同于2004年的研究認為痛風風險僅與啤酒或蒸餾酒相關,最新的研究發(fā)現(xiàn),飲用啤酒、白酒、葡萄酒3種酒精飲料,急性痛風發(fā)作風險均會升高,包括葡萄酒[攝入量為1-2杯、每杯5盎司(約150mL/杯)的風險為OR 2.38,95%CI 1.57-3.62]。
所以最新研究的結論是:
攝入啤酒、蒸餾酒(白酒)和葡萄酒,均會顯著增加痛風發(fā)作的風險,而且喝的越多,風險越大。增加有關。
綜上,不要再掙扎了,尿酸高或者有痛風的患者,啥酒都別喝了。
更多有趣有用的醫(yī)學科普知識,請關注骨科醫(yī)生路遙!
參考文獻:
更多相關建議:
痛風患者應該是限制喝酒或者說不能喝酒的。
有研究表明,啤酒攝入與高尿酸血癥相關,有一項長達12年的隨訪研究提示,痛風風險與酒的種類相關:啤酒引起痛風的風險最高,烈性酒(白酒)也與痛風相關,但葡萄酒與痛風的關系不明確。也可以說,酒精攝入與痛風相關,而且飲酒量越大、風險越高。
在深一層次解讀飲酒,我們得知:酒精代謝會使乳酸濃度升高,而乳酸可抑制腎小管分泌尿酸,易引起痛風發(fā)作。酗酒如果與饑餓同時存在,常是痛風急性發(fā)作的誘因。啤酒本身即含有大量嘌呤,故應禁止飲用。此外,痛風患者也要禁止白酒的攝入。
我認為,白酒一般屬于烈性酒,酒精含量高,對人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刺激更強烈,也是易導致痛風急性發(fā)作的重要因素。尤其在朋友聚餐的時候,喝酒會吃大量高嘌呤的食物,因此在飲酒的過程中同時進食高嘌呤的食物,會導致痛風加重。
建議痛風患者,如果暫時還戒不了酒,在控制好尿酸值的前提下,控制適量的酒精攝入,喝330毫升聽裝啤酒1灌或者干紅葡萄酒1高腳杯為好。每次喝酒要慢慢喝,不要將杯中的酒一口氣喝干,不然會使尿酸值急劇增高。喝酒只為解解饞而已。
此外,在飲食上,應該多吃有益于緩解痛風的飲食,如低嘌呤的食物,還應避免食用味道強烈的香料及調味品,如辛辣調味品。
總之,喝酒無益于痛風患者的恢復,痛風患者戒酒是最佳的選擇。
更多相關建議:
首先給一個肯定的回答,痛風是不能喝酒的,酒是痛風發(fā)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原因可以從這個疾病產(chǎn)生的原因中找到,痛風是有單納尿酸鹽沉淀所致的晶體相關性的關節(jié)疾病,與嘌呤代謝紊亂和尿酸排泄減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癥直接相關。酒精會使得血尿酸增多,還有的就是會減少尿酸的排泄,酒精在人的體內代謝之后可以變成乳酸,乳酸會抑制尿酸在腎臟中的排泄,因此導致尿酸在尿液的排出兩減少,結果會使得血尿酸升高。
痛風不能喝酒,也就不再局限于是什么酒類了,酒里面大多都是含有較高的嘌呤,酒精的攝入量都是會導致痛風的發(fā)病率增加,尤其好似啤酒和黃酒,這兩者的漢嘌呤量最大,喝完之后,會導致尿酸升高,雖然白酒的嘌呤含量低,但是酒精是會使得尿酸升高的,所以,痛風和白酒是有關的。
痛風患者在飲食方面除了不能喝酒之外,還需要注意其他食用食物,應該低鹽,低油,限制嘌呤的攝入量,不要食用含嘌呤高的食物,如:鴨、羊,牛肉,魚蝦等,少吃動物內臟、濃湯、禁忌辛辣食物,如:辣椒,生姜,胡椒等日常調味料。嘌呤低的食物蔬菜、水果,蜂蜜、主食米,面類食品都是合適痛風患者食用的。
所以一般來說,患有痛風的時候,最好不要喝酒,否者會導致痛風的發(fā)作或者在病發(fā)階段加重病情,建議痛風患者最好戒酒。
指導專家:任靜靜,主治醫(yī)師,日照市中醫(yī)醫(yī)院風濕腎病科。
擅長類風濕關節(jié)炎,痛風,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脊柱關節(jié)病,干燥綜合征,系統(tǒng)性硬化癥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覺得本文有用,歡迎點贊或推薦給朋友,并關注【醫(yī)聯(lián)媒體】。
更多相關建議:
患痛風的朋友雖然可以少量飲酒,但最好就是戒酒了,因為酒精還會誘發(fā)多種慢性疾病,特別是心腦血管疾病,這些疾病和痛風的關聯(lián)都很密切,可能加重程度和頻率。痛風患者特別是啤酒、黃酒類不要去喝。嘌呤還有自身合成的內源性嘌呤,而且占一半以上,除了飲食干預,還要配合用藥,保護分泌嘌呤的肝臟健康,三方面共同來抓。自己病情控制比較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下,要喝也只能少量喝。膳食指南推薦成年男性每日酒精攝入量不超過25g,女性不超過15g,大概是紅酒一個高腳杯,白酒1兩多點(女性減半),對于痛風患者來說,建議紅酒喝最多半杯,白酒1兩。酒能調解情緒,但也傷人,不可貪杯。而酒精恰恰就是傷肝的,無論喝多喝少,它都會給肝臟增肌負荷。酒精也是高熱飲品,過飲很可能導致肥胖,而且是腹型肥胖,這更容易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而痛風的發(fā)作據(jù)研究和三高、肥胖有著重要聯(lián)系。酒精還可能會影響降尿酸藥物的效果。所以最好是戒酒,特別是黃酒,要喝只得能少喝多少就少喝多少。
更多相關建議:
綜上,飲用白酒通過促進嘌呤代謝,可增加尿酸來源,同時可抑制尿酸排泄,減少尿酸的去路,是誘發(fā)痛風的重要病因,痛風發(fā)作患者應戒酒,緩解期間至少應限酒,是減少或預防痛風發(fā)作的主要措施。
感謝大家的閱讀!
若有不妥,敬請斧正!歡迎評論區(qū)咨詢與交流!
注: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y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yī)療指導條件。
更多相關建議:
首先,痛風急性發(fā)作期,滴酒不能沾。其次,痛風的緩解期,如果是血尿酸正常的話,可以喝一點紅酒。再次,痛風長期緩解,血尿酸長期正常的患者,可以偶爾喝一點白酒。一方面,喝酒能夠影響尿酸排泄,酒精代謝成乙酸和血尿酸,競爭性靠腎臟排出,二者此消彼長,代謝的酒精增多,會導致血尿酸排出減少,就可以引起痛風發(fā)作。另一方面,喝酒會多吃菜,尤其是肉類,海鮮等,不僅嘌呤高,而且高脂高鹽,不知不覺打破飲食平衡,尿酸代謝紊亂,也引起了痛風發(fā)作。所以,酒可以說是尿酸的“幫兇”。
總結一下:處在痛風的不同發(fā)病期,決定痛風患者能不能喝酒;在酒的品種上對痛風患者而言,危險性由高到低,依次是啤酒,白酒,紅酒。
作者:蔡建霞 主管護師 //注冊營養(yǎng)技師 //衡膳學苑首席講師
更多相關建議:
新春佳節(jié),一家人在一起喝點酒,嘮點家常,是多么愉快的事啊!但是飲酒一定不要過量!特別是患有痛風的朋友就更應該注意了。今天我就回答一下痛風和酒的關系。
含有乙醇的飲品均可增加痛風的發(fā)病風險!
總所周知,酒的主要成分就是乙醇。乙醇和痛風的發(fā)病可以說是密切相關。據(jù)有關報道,乙醇是痛風最為重要的飲食風險因素。痛風的發(fā)病風險和乙醇的攝入量成正比關系。每日飲酒量大于50克人群其痛風的相對風險是不飲酒者的2.53倍。所以說只要是含有乙醇的飲料均有增加痛風發(fā)病的危險。
那種酒引發(fā)痛風發(fā)病的風險性較低呢?
一般來講,啤酒不但含有乙醇而且其嘌呤成分很高,所以啤酒是最能引起痛風發(fā)病的危險性最高。其次是純度高的白酒(烈酒),再其次就是紅酒。而且也有人報道過,適量飲用紅酒不會增加痛風的發(fā)病率。所以我認為紅酒引發(fā)痛風發(fā)病的風險性較低。
痛風患者到底能否飲酒呢?
我查閱了一下2012年“美國風濕病學會的痛風指南”。這個指南明確指出,所有痛風患者均應限制乙醇的攝入,尤其是啤酒,也包括烈酒和紅酒。尤其是在痛風患者關節(jié)炎的急性發(fā)病期和慢性痛風石關節(jié)炎患者應避免乙醇攝入。所以我認為在痛風患者關節(jié)炎的急性發(fā)病期和慢性痛風石關節(jié)炎患者應禁止飲酒。如果一定要喝一點的話,還是適量喝一點紅酒為妙。
更多相關建議:
如果您有高尿酸痛風的問題,那么不管白酒、紅酒還是啤酒,都建議您戒酒,盡量少喝酒,是減少高尿酸及痛風風險的原則之一。
有人說,啤酒是高嘌呤食物,因此,高尿酸痛風患者不能喝啤酒,喝紅酒和白酒就沒問題。這種說法大錯特錯!
錯誤之一:啤酒的嘌呤含量并不高,在100ml啤酒中,其嘌呤含量大約在2mg~10mg左右,屬于不折不扣的低嘌呤飲食,但對于好酒者,啤酒會喝的量較大,啤酒中所含的糖分又比較多,因此大量飲用啤酒,會導致攝入的嘌呤量、糖分、酒精量都偏高,從而導致痛風的發(fā)作。
錯誤之二:喝啤酒引起痛風的根本原因,還是過量酒精的攝入,與嘌呤的攝入量關系不大,當然,在飲酒期間,就著下酒菜,大魚大肉吃的太多,如果再來點高嘌呤的海鮮,那么就會形成酒精+高嘌呤的雙重作用,誘發(fā)痛風。實際上,不管紅酒白酒啤酒,只要是過量飲酒,特別是一次性大量飲酒,都有可能誘發(fā)痛風,跟酒的種類關系并不大!
給大家分享一個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在男性痛風發(fā)作的誘發(fā)因素中,占第一位的是——一次性大量飲酒。為什么飲酒會誘發(fā)痛風呢?這是因為,酒精的大量攝入,對于體內尿酸的影響是巨大的——
1. 一次性大量攝入酒精,酒精進入人體后,會轉變成乙醛,而在乙醛脫氫酶的作用下,最終會轉化為乙酸,乙酸鹽進一步被代謝后排出體外,酒精進入人體后,人體內血液中乳酸濃度會進一步升高,乳酸濃度的升高,會競爭性影響血液中尿酸的排泄,導致尿酸排泄的減少,使尿酸水平升高,而對于原本就有高尿酸問題的朋友來說,血液中尿酸濃度的進一步升高,會進一步形成單尿酸鹽結晶,從而誘發(fā)炎性反應,引起痛風問題的出現(xiàn)。
2. 酒精進入人體后,通常在代謝的過程中,會消耗體內大量的水分,在不能及時補水的情況下,血液會進一步被濃縮,血尿酸的濃度也會進一步的升高,從而誘發(fā)痛風。
3. 酒精進入人體后,會在30分鐘內進入腦組織,同時還會刺激腦組織內抑制排尿中樞使其失去作用,因此,不管喝什么酒,大量飲酒后,都會出現(xiàn)尿多的問題,尿液的增多,并不會加強尿酸的排泄,只會加重體內的失水情況,進一步濃縮血液,誘發(fā)痛風。
因此,很多有高尿酸痛風問題的朋友,本來僅僅是尿酸高,而沒有痛風,因為喝了一次大酒,結果誘發(fā)了痛風的發(fā)作,或者是本來尿酸控制的不錯,痛風很久不復發(fā)了,因為一次性大量飲酒,又一次誘發(fā)了痛風。
而高尿酸的危害,大家也要有明確的認識,高尿酸的危害可不僅僅在于形成尿酸鹽結晶,沉積于關節(jié)誘發(fā)關節(jié)炎性痛風。高尿酸的尿酸鹽結晶,如果沉積于腎臟,就會形成尿酸性的腎結石,除了結晶的影響外,過高的尿酸濃度,會對腎臟的腎間質形成危害,逐步的損害腎臟功能,血液中過高的尿酸,還會導致血壓的升高,血管內皮的受損,因此,高尿酸對于心血管疾病也是一種潛在的風險因素。
因此,我們勸解高尿酸痛風患者不要飲酒,并不單單是為了避免誘發(fā)痛風,而是控制好尿酸,對于身體各個方面的健康獲益都是巨大的,而酒精的攝入,對于體內的尿酸影響大,關系密切,如果您已經(jīng)有高尿酸的問題,一定要注意少喝酒,盡量不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