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謝邀請。
高血糖、糖尿病患者也不僅僅要注意自己的晚餐如何吃,一日三餐的把握都很重要,不過由于晚餐我們的代謝降低,活動也減少,血糖利用率較小,晚餐這一頓很多糖友尤其重視。也的確有研究發現,晚餐后我們的血糖上升速度在三餐中最快,不過平穩血糖所花費的時間卻比早兩餐更久,那么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三餐如何來吃血糖能更平穩一些?
①主食“粗細搭配”。這是經常提到的一點,我們現在的主食更多的屬于“細糧”,比如白米飯、白饅頭、面條、包子、餛飩餃子等等,它們可能都是用精白小麥粉制作,或者精白大米,在出場前都經過精細加工處理,麥麩成分損失嚴重,膳食纖維流失能高達80%以上。由于失去了膳食纖維延緩食物消化速度的效果,這些細糧匯總的淀粉更容易轉化為葡萄糖進入血液,對餐后血糖影響較大。 因此推薦糖友在這些細糧中添加粗糧,搭配來吃,如加入紅綠豆、堅果、糙米類,做成粗糧、雜豆飯,或者可用薯類食物代替主食,推薦土豆、山藥。主食的攝入量還要適當,合理的搭配是1~2小捧粗細搭配的谷物,加上半個~1個全都大小的薯類。
②每日蔬菜攝入量足夠,但水果要科學食用。膳食指南推薦每日攝入蔬菜不低于500g,一餐至少我們也要分配200g,對于糖友來說更是如此,蔬菜富含膳食纖維,能幫助血糖平穩。不過水果的話糖友就要注意控量,每日推薦200~400g,大概是一個大橙子的量,且一次性最好不超過100g。水果一定不要飯后食用,飯后本來血糖上升速度較快,吃水果必然會更影響血糖。
③多吃精瘦肉,五花肉、肥肉適當。糖友并不是不能吃肉,相反,肉類的適當攝入有助為糖友提供優質蛋白,增強體質,不過注意多選擇精瘦肉,魚蝦食用,避免過多五花肉、肥肉的攝入,長期高油高脂的飲食可能會引起肥胖,增加胰島素抵抗,同樣對調節血糖是不利的。 ④注意烹飪方式。烹飪方式對糖友的影響不溶忽視,哪怕再低脂低熱,低糖低鹽的食物烹飪方式不科學的話,一樣會成為高糖高鹽的食物,多采用蒸、煮、燉、燜、清炒等清淡方式,避免油炸、糖醋、燒烤等方式烹飪。
更多相關建議: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控制是治療糖尿病最基本的治療措施,以低糖,低脂,適當的蛋白質,高纖維素,高維生素飲食為宜。低糖飲食: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甜食和含糖量高的水果,葡萄糖蔗糖消化吸收快,容易使血糖升高,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如蛋糕甜點,葡萄,西瓜等最好不要吃,患者可以選擇一些低糖的水果來替代,如草莓,柚子等。低脂飲食: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肉類以魚肉和雞肉為上佳選擇,一周1—2次肉類,既滿足了嘴巴,也滿足身體的營養需求,只是需要注意一下烹飪的方法,要注意少油少煎炸,以清蒸為主。高纖維素飲食:高纖維素可以控制血糖的吸收,傳統富含纖維素的食物有麥麩、玉米、糙米、大豆、燕麥、蕎麥、茭白、芹菜、苦瓜。如果一開始不適應全麥的口感可以從九分白面,一分全麥面粉開始嘗試,一直遞減到五分白面,五分全麥面粉后可以再次嘗試全麥面粉。 大米也同理。均衡合理的飲食是控制好血糖的第一步,糖尿病患者可以參考以上食物做自己的晚餐。是有靈魂的醫者,是有態度的作者。點擊關注按鈕,獲取更多相似內容。
更多相關建議:
①晚餐盡量早吃,不要七八點才吃,早吃更容易爭取時間讓胰島素充分工作。同樣有研究發現,如果“縮短”全天進餐的時間(比如平時我們7點吃早餐,6點吃晚餐,如果現在是9點吃早餐,5點吃晚餐,那么則縮短了全天進餐的時間),對血脂、血糖都是有幫助的。②晚餐后不要再吃水果,很多朋友有習慣,餐后還要吃點水果,但水果的含糖量真的不低,它們的含糖量在7~25%左右,在食物中屬于含糖量較高的食物,餐后本來就是糖友血糖難控的階段,再吃水果必定會讓血糖更難以控制。③對于糖友來說,食物不宜過于精細,多添加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特別是主食類,避開白米飯、白面食、如面條、饅頭、包子等食物。細糧由于加工過程精細,其中損失了較多的麥麩成分,隨之損失了較多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本是有助拖延食物消化,延緩葡萄糖進入血液的,而且還能吸附部分葡萄糖,保證血糖平穩,現在膳食纖維大幅削減,這些食物升糖速度大幅提高,對平穩血糖不利。主食類推薦糖友“粗細結合”,用粗糧、雜豆等混合細糧共同食用,可用薯類食物代替細糧,推薦土豆、山藥、紫薯,紅薯不推薦,在薯類食物中升糖速度最快,含糖量最高。④營養均衡搭配,增加蔬菜攝入量。蔬菜中富含膳食纖維,補充膳食纖維對血糖是有益的。不過糖友也不要按著蔬菜吃,肉類、蛋類、魚蝦類食物也應當適當攝入,這些食物只要喊碳水化合物少的話,對血糖沒有太大威脅。⑤晚餐后可散散步,對恢復血糖平穩有助。晚餐后散步是很好的習慣,雖然運動幅度不大,但它還是消耗葡萄糖的,對于糖友來說不僅有助鍛煉身體,還有助平穩血糖,推薦散步時間在30~40分鐘左右為宜。⑥烹飪方式很重要!在低脂低熱,低糖低鹽的食物,如果烹飪方式不對的話,它們也會成高脂高熱,高糖高鹽的食物,建議多用蒸、煮、燉、清炒、涼拌(疫情期間不推薦,最好熟食任何食物,可焯水后涼拌)的方式;減少在外就餐,點外賣次數,自己做飯是最好的。
更多相關建議:
血糖偏高的人,想要血糖穩定,應考慮減少晚餐熱量的攝入。若因為減少熱量攝入,而出現肚子餓的情況,我們可以適當增加一些飽腹感強的蔬菜;也可以在晚飯后的兩小時,吃一點水果或者小零食。
當然,若是新糖友,對控制飲食完全沒有概念,后面我們也會附上一些簡單的飲食搭配,以供參考。
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談談,血糖偏高人群,晚餐較適合的吃法:
一、飲食對血糖的影響
血糖分為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我們很多朋友空腹血糖較好,而餐后血糖卻一直都偏高。究其原因,飲食沒注意控制,是最主要的因素。
對美食沒有抵抗力,碰到自己喜歡吃的,就一定要吃個夠。這樣的胡吃海喝,很容易導致進食的熱量超標。本身糖友就存在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或者相對不足的問題,進食過多的食物,只會加重胰島素負擔,造成血糖堆積、升高。
管住嘴,是糖友控制血糖的基礎。
二、晚餐減少熱量的攝入
晚餐攝入過多熱量,容易導致血糖升高,適當減少熱量的攝入,對控糖是有利的。那具體怎么做呢?
1、主食的轉變
我們平常所吃的主食,多是精米面。每100g米飯的熱量為116大卡,每100g饅頭的熱量為223大卡。這些精米面能為人體提供大量的熱能,但從控糖的角度來講,過多的熱量攝入,對控糖是不利的。而且,精米面的升糖指數均較高,更不利于血糖控制。
糖友想要控糖,可以考慮主食采取粗細搭配的方法。將部分精米面替換為粗糧,諸如:糙米、玉米、蕎麥等。這些食材,熱量和升糖指數,相比精米面都要低一些。粗細搭配以后,進食同等分量的主食,對血糖影響會更小,更利于糖友控糖。
2、蔬菜的轉變
淀粉在糊化以后,可以導致血糖快速升高。因此,一些淀粉含量較高的蔬菜,煮的時間越長,進食后對血糖就越不利。這類蔬菜包括:土豆、紅薯。
糖友可以考慮,適當減少這類淀粉含量高的蔬菜,或者是更改一些做法,不要讓淀粉過渡糊化。當然,最好是選擇一些綠葉蔬菜,它們的飽腹感強,且對血糖影響小。
3、肉類的轉變
減少腌制肉品、紅肉的攝入,最好以魚肉,海魚類為最佳。
4、進餐順序的轉變
按照喝湯——蔬菜——肉類——主食,這樣的進餐順序來,可以讓我們進食的食物會少一些,而飽腹感卻很強。
三、簡單的飲食搭配
這里有一些簡單的飲食搭配,可以供新糖友參考,具體如下圖:
總的來說,糖友想要控制好血糖,晚餐就是要適當減少熱量的攝入。
創作不易,若覺得對您有幫助,請點贊、轉發、評論!若還有不明白的,請評論區留言!
更多相關建議:
謝邀。
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日常的飲食應當盡量避免“富含精制糖”的食物,需要控量攝入的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晚餐后糖友可能會發現自己的血糖是一天中最難控制的,所以晚餐這一頓格外重視,美國有一項調查發現,晚餐后的血糖的確是最難以控制的,而且恢復平穩所需的時間也是最長的,這和我們晚上的代謝減緩,并且基礎代謝量降低有關,還和一天中能量集中分解有聯系,總之,在晚餐這一頓,糖友的確應當更加留意。
那么糖友的晚餐吃點什么好呢?
首先主食類的選擇一定避開“細糧”,細糧就是我們平時最常見到的白米飯,白面條,饅頭包子一類的食物,它們在出廠前都經過精細加工處理,雖然除雜效果的確很明顯,比如我們現在買的袋裝大米都不用淘米,可直接蒸煮,包子饅頭做出來個個白生生的十分蓬松,不過也因為加工處理的緣故,谷物類損失了大量麥麩成分,麥麩成分中富含膳食纖維,膳食纖維無法直接被腸胃消化吸收,它能夠延緩腸胃的消化速度,抑制脂肪、膽固醇、糖分的部分吸收,還能拖延淀粉轉化為葡萄糖的速度,所以對平穩餐后血糖有輔助效果。一般來說粗雜糧類保留了豐富膳食纖維的食物,升糖指數在60~70,甚至50~60(一般高于55屬于較高升糖指數食物,糖友最好嚴格控量),而細糧的升糖速度一般高于80,糖友食用后餐后血糖難以控制。
所以,推薦糖友“粗細結合”,細糧和粗糧搭配來吃,這樣能夠彌補細糧中損失的膳食纖維成分,更有助穩定餐后血糖,例如小米飯、黑米飯、糙米飯,還可添加雜豆類、堅果類等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如核桃花生飯、薏米飯、紅豆飯、綠豆飯等等。如果愛吃面食的朋友可選擇粗糧饅頭、雜糧饅頭,或蕎麥面等粗糧面做成的面食;還可用薯類食物代替主食,薯類食物富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同時也保留了較多膳食纖維,能提供能量,同時也有助于穩定血糖。
再來就是蔬菜、肉類也是不可少的,蔬菜類膳食纖維推薦每日攝入不低于500g,晚餐這頓200g左右為宜,100g蔬菜大概是一把抓的分量,兩把蔬菜可炒成一小盤。可增加豆制品、魚蝦類的攝入量,肉類食物適當食用,每日40~75g,分下來一餐可吃個20g左右,晚餐這頓避免過多肥膩肉類攝入,多選精瘦肉,油脂攝入的過多可能增加胰島素抵抗,同樣是對控糖不利的。不要喝過多肉湯,肉湯中融入的脂肪、膽固醇較高,同樣不利血糖控制。晚餐后最好不額外吃水果,餐后本來就屬于血糖較高的狀態,這時候再吃水果,更容易升高血糖;餐后可外出散步,幫助血糖平穩。
更多相關建議:
我是孫醫生,關注孫醫生講糖,持續了解更多優質健康知識,有幫助請點贊,有疑問請留言,必復!
更多相關建議:
血糖高的人晚飯吃什么好?
得了糖尿病之后該如何飲食?這是許多糖尿病患者關心的問題,也是最貼近我們生活的問題。尤其是晚餐之后人們的活動量比較小,晚餐吃不對在睡眠時血糖常常會升高,久而久之引起各種并發癥。
糖尿病患者營養飲食的首要原則就是合理控制能量。能量攝入過多,導致血糖升高,同時,過多的能量不能及時消耗而轉化為脂肪,會增加心腦血管并發癥的發生幾率;而能量攝入不足又會產生酮癥酸中毒、低血糖等危害。所以,一定要科學飲食。
由于糖尿病患者體內糖異生旺盛,蛋白質消耗量增大,因此蛋白質的供應量應高于普通人群,占到總熱量的15%~20%為宜。其中動物蛋白應占總蛋白的1/3左右。一般患者每千克標準體重的每日蛋白質供給量為1.0~1.2克,如肝腎功能良好,可按每天1.5~2.0克/千克供給。含蛋白質較豐富的食物有乳、蛋、瘦肉、魚、蝦、豆制品等。
控制脂肪攝入量能夠延緩和防止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與發展。糖尿病患者膳食中脂肪提供的能量應占總能量的20%~25%,每日脂肪攝入量以不超過60克為宜,并且膽固醇日攝入量最好控制在300毫克以下,盡量少吃含飽和脂肪酸較多的動物性脂肪,如牛油、羊油、豬油、奶油等,多食含多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等,但椰子油除外。花生、核桃、榛子、松子仁等脂肪含量也不低,要適當控制。
推薦糖尿病患者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食物中含纖維素最多的是玉米皮,另外豆類的皮中也含大量纖維素,蔬菜水果中膳食纖維含量較高,蔬菜中纖維素含量較高的有芹菜、胡蘿卜、白蘿卜等。
主食究竟要不要吃?
許多糖尿病人認為主食富含碳水化合物,容易使血糖升高,所以盡量少吃甚至不吃主食,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主食攝入不足,機體缺乏熱量來源,無法滿足全身代謝所需,勢必就要動用脂肪和蛋白質來提供能量。脂肪分解會產生酮體,易導致“饑餓性酮癥”;蛋白質分解會引起消瘦、乏力、抵抗力下降,誘發各種感染。
此外,人在饑餓狀態下容易發生低血糖,產生頭暈、心悸、意識障礙等問題。不僅如此,低血糖后又會產生反跳性高血糖,從而造成血糖大幅波動導致血糖失控。因此,糖尿病人不能靠不吃主食來控制血糖,主食不僅要吃,而且不能吃得太少,每日主食不能少于150克這樣一個最低限度。
糖尿病人的主食最好是粗(糧)細(糧)搭配,比如在精白米面中加入雜糧豆類做成豆飯、蕎麥飯、雜糧面點等,不要光吃精白米面,這樣不僅能減少血糖波動,而且有助于營養均衡。
另外,不要吃加糖的主食(如糖包子、餅干、面包等),一些高脂高油的主食也盡量少吃或不吃,如油條、月餅、麻花、蛋糕、粽子、年糕等,以保證血糖穩定。商店里賣的“無糖食品”其實也都是淀粉做的,也要限量食用。
我是王藥師,堅持用簡單易懂的文字傳播心腦血管疾病知識,為健康中國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覺得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留下一個贊吧!另外,如果您還有糖尿病飲食的相關問題,歡迎留言,我們共同探討!
更多相關建議:
糖尿病的患者晚餐盡量建議食用清淡的食物,晚餐進食油膩的食物過多,容易引起夜間整體血糖的偏高,而且有可能影響第2天空腹的血糖。如果第2天空腹的血糖偏高,第2天一整天的血糖都會在空腹血糖的基礎上增長,引起第2天整體的血糖偏高,不利于血糖的控制。所以糖尿病的患者,晚餐盡量食用清淡的食物,而且每頓飯建議有一定量的主食,主食大約是2兩左右米飯、饅頭、窩頭等主食;建議有2-3種青菜,而且青菜是以綠色的青菜為主,如果淀粉含量比較高的蔬菜,需要把主食的量減少;每頓飯可以食用250ml的純牛奶或者蔬菜湯,蔬菜湯中盡量不要放面粉和淀粉。
更多相關建議:
糖尿病是種慢性疾病,如果您已經是糖尿病前期或者已經確診糖尿病,那么,控制好血糖都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別是在飲食上,需要管好嘴。
血糖高的人晚飯吃什么好?
1、主食方面,粗細搭配
血糖高的人要多吃五谷雜糧,五谷雜糧有燕麥、玉米面、紫山藥,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和多種微量元素、食物纖維,都是以低糖、低淀粉為主的雜糧。豆類比如黃豆、綠豆,這些都能夠幫助降低甘油三酯、降低血糖。
選擇食用主食數量,每天4-6兩,粗細搭配,不要局限于一種主食,同時主食最好是吃干不吃稀,盡量吃大顆粒的、整粒的粗糧米飯,不要喝粥,以免引起血糖上升。
2、蔬菜水果方面,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或不吃
多吃蔬菜,增加粗纖維,多吃豆類,每天吃400-500克蔬菜,選擇粗纖維多的蔬菜為主。比如苦瓜、桑葉、香菇、木耳、南瓜都是糖尿病人比較理想的食物。蔬菜盡量以綠色食物為主,可以多吃西紅柿,黃瓜。
但對于根莖類蔬菜,比如土豆、紅薯、南瓜等等,因為淀粉含量高,糖尿病友最好將他們作為主食食用,不要隨意的不限量的吃。
一般血糖特別高的時候,比如說空腹血糖大于等于11,我們是不建議糖尿病吃水果的。如果血糖控制相對穩定,比如空腹血糖小于7.0mmol/L,餐后兩小時血糖在10.0mmol/L以內,則可以考慮適當食用升糖指數比較低的水果,比如蘋果、橙子、柚子、西瓜、草莓等水果可以稍微吃一點,但每天食用量最好不超過200g,而且最好在兩餐之間食用,每次100克左右。
像有的水果,比如香蕉,桂圓,山楂,鮮棗等,含糖量比較高,一般都是不建議糖尿病患者食用,特別是血糖控制不佳的時候,一定要避免。
另外,甜食、飲料、果汁等一些明顯含糖分高的食物,還有油炸類食物、肥肉、咸肉等高脂高鹽的食物,我們都不建議糖尿病友在血糖不穩定的時候食用。
總的來說,糖尿病人應該合理搭配飲食、清淡飲食,太甜、太咸、太辣,太油膩都不要吃,能吃蒸的、拌的,不吃煎炸、燒烤的,總的原則就是低脂低鹽飲食,限制脂肪的攝入,堅持高纖維素飲食,戒煙限酒,這都是糖尿病飲食的基本治療原則。
如果您覺得寫得不錯,請點個贊,關注《控糖人》,祝大家身體健康~
更多相關建議:
對于糖尿病患者,要求我們管住嘴,邁開腿。沒有絕對不能吃的食物,只不過要嚴格控制事物的數量并進行合理的搭配,既要考慮食物中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的速度,又要考慮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總量對血糖負荷的影響,還要營養均衡。
膳食纖維有助于控制血糖,比如粗雜糧、綠葉蔬菜、豆類、薯類等,還可以進食肉類,盡量選用瘦肉,蛋類,乳制品等。而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晚上可以選用粗雜糧作為主食,搭配蔬菜類,但是七八分飽就可以,不要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