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知道問這個問題的人很可能是遇到了類似情況,比如說有部分急性心梗的患者,劇烈胸痛入院,結果入院后在還沒有進行溶栓或者介入治療之前,癥狀突然緩解了。結果冠脈造影顯示,閉塞的冠狀動脈自己通了一條小縫縫,這就是心內科醫生常常說起的血栓自溶。早晨這種現象的出現,主要原因是因為人體內除了凝血系統,還有纖溶系統。當人體的凝血系統激活之后,纖溶系統也會隨之激活,就有了上面提到的這一幕。
那么,既然人體有纖溶系統,可不可以僅僅依靠纖溶系統來修復狹窄的血管病變之處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即使你很幸運,血管閉塞后因為纖溶系統的激活,致使患者的閉塞血管再通,那也不能讓嚴重狹窄的血管完全通暢起來,一般還達不到正常的生理狀態,也不具備正常的生理功能。而且這種狹窄嚴重的罪犯血管,特別容易再次閉塞,所以還是最好做手術,通過介入手術讓狹窄的血管變得通常,同時也免去后期再次閉塞的風險。
在此再次提醒大家,即使你屬于文章開頭提到的那種情況,也就是閉塞血管再通了,那也需要做冠脈造影,甚至植入支架,因為再通不代表完全通暢,再通的狀態往往也是一個狹窄99%的狀態,所以還是需要進一步的手術治療。當然,具體情況也還要具體分析,一定要遵從專業醫生的治療方案。
更多相關建議:
這個提問非常好,對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通過溶栓藥物的干預,可以完全溶解血栓緩解狹窄,可能不需要植入支架。什么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紅色血栓),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短時間完全閉塞。由于血液供應急劇的減少或者完全中斷,導致大量的心肌細胞缺血壞死的一種臨床綜合征。從上述文字描述當中,大家會有一個直觀的感受:這個疾病非常的兇險,進展非常的快。什么是溶栓治療?溶栓治療黃金3小時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心肌,我們來看一組數據:冠狀動脈閉塞 20 分鐘后自心內膜向心外膜呈進行性損害直至壞死,閉塞 40 分鐘后壞死面積約為總面積的 30%, 3 小時約為 50%, 6 小時約為70%, 24 小時約為 80%,如于冠狀動脈閉塞 3 小時內恢復有效再灌注可使 50% 以上的心肌免于壞死。可見,心肌總缺血時間是決定心肌梗死面積大小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早期有效溶栓治療,尤其是3 小時內的有效溶栓再灌注治療,可以挽救大片瀕死心肌,縮小梗死面積,保護心室功能,改善患者預后。白色血栓)、不穩定性心絞痛則溶栓藥物無法緩解狹窄的冠狀動脈,對于重度狹窄的血管,只有支架植入或者冠脈搭橋來解決。所以不同的病情有不同的處理措施,關鍵在于您的病情屬于哪一種,才可以科學嚴謹的處理病情。【關注健康,關注楠醫生】
更多相關建議:
血栓是有可能自溶的,也是有可能通過溶栓藥物溶掉的。部分急性心梗的患者,劇烈疼痛數小時以后,癥狀逐漸自行緩解,冠脈造影發現并沒有嚴重的狹窄,就很有可能是局部的血栓自溶了,血管再次開通了,這時是不需要置入支架的。溶栓藥物進行溶栓治療,溶栓治療后2h內患者胸痛癥狀緩解一半以上,心電圖抬高的ST段回落50%以上,抽血化驗提示心肌壞死的標志物“峰值”提前,以上都是溶栓成功的標志。急診支架植入在降低死亡率、改善預后、減少復發等方面,是優于藥物溶栓的。因此急診介入屬于急性心梗患者的首選方案,如果條件不具備,選擇藥物溶栓治療。對于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引起的嚴重狹窄,不屬于血栓,因此不能用溶栓藥物。但可以用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預防血栓形成;用他汀類藥物穩定斑塊,預防斑塊破裂,也可以使斑塊逆轉;用普利或沙坦類藥物控制血壓,抗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關注健康,關注心血管徐醫生!
更多相關建議:
人體能否自行溶栓呢?其實,這個也是可以的,因為在我們的體內,除了可以促進血栓形成的凝血系統之外,還有一套可以促進血栓溶解的纖溶系統,當體內有血栓形成時,纖溶系統便會被激活,從而使其自我溶解,以免導致血管栓塞;
舉個例子,當患者體內有血栓形成時,血管就會發生栓塞而誘發心梗或腦梗等急癥,繼而產生一些嚴重的缺血癥狀,但部分患者的癥狀卻可以在短時間內自行緩解,其原因可能就是上面所說的“血栓自溶”,這種情況在臨床上確實比較多見;
不過,機體的這種“溶栓”能力卻是比較有限的,一旦血栓個頭太大,纖溶作用就不會那么明顯了,此時,我們就必須考慮藥物溶解了,這也是針對急性血栓的主要處理方式之一,比如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腦梗死,一般都是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急診溶栓”的,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溶栓治療必須在特定的時間內進行,一旦延遲過久,即使血栓溶解、血管再通,相關功能怕也是再難恢復了。
另外,值得一說的是,健康的血管是不容易發生栓塞的,出現梗死的血管大都是早就存在著狹窄的,這樣的狹窄基本上都是由動脈斑塊所引起的,而這些斑塊和血栓并不一樣,它們無法被無法消除,藥物做不到,自行消融也不可能,所以,由此造成的血管狹窄也是無法通過一般手段修復的,這便是“血管支架”存在的意義:以物理的方式將狹窄處支撐起來,從而減少血栓栓塞的幾率。
更多相關建議:
在我年輕的時候,那時候我醫科大學剛剛畢業,到醫院做小小醫生,常常看到我們的主任指揮我們對于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的病人實行溶栓術。多數情況下效果還不錯。
那時候主要是在我們國家冠脈支架手術還沒有得到普及,所以心臟冠脈放置支架的應用幾乎沒有。隨著我們國家醫療技術的發展,支架手術逐漸增加,現在已經非常普及了。
一般來說,冠心病心絞痛,特別是出現急性心電圖st段抬高時,往往考慮有急性心肌梗塞,就需要緊急開通堵塞的冠狀動脈。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另外,需要緊急開通血管的情況還見于腦梗死、肺栓塞、腎動脈栓塞以及血液透析病人的動靜脈瘺的栓塞等等。
臨床上“開通血管”的治療,可選擇藥物與機械兩種方法,也就是溶栓和介入治療。 溶栓就是用藥物把已經形成的血栓溶解,從而再通病變血管,起到臨床治療作用。
目前臨床常用溶栓藥物有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鏈激酶和尿激酶,它們通過不同的作用機制使血管內血栓溶解,血液恢復流通。如果沒有溶栓禁忌癥,而且符合溶栓的標準,就可以考慮溶栓治療。
一般情況下溶栓的適應癥,主要是根據各個不同的臟器梗死的時間,比如心梗時,主要為患者缺血性胸痛持續半小時以上,六小時以內。心電圖示兩個或兩個以上相鄰st段抬高。或者發病時間已達12到24小時。但是存在進行性的缺血性胸痛廣泛st段抬高,沒有溶栓禁忌癥。雖然年齡一般不受限制,但是年齡越大,風險越高。
溶栓治療,簡便易行。許多基層醫院都能夠開展。 但藥物能否通過全身靜脈給藥,溶通堵塞的血管,仍然需要觀察。有人臨床資料顯示,即使應用最好的溶栓藥,病變血管的開通率也只有70%。而且大部分患者仍然存在嚴重的殘余狹窄。另外,通過溶栓再通的血管,有很高再次閉塞的可能性。
同時,溶栓治療,也有比較大的風險。而且年齡越大,風險越高。最大的風險就是有可能會導致患者出血性并發癥。比如消化道出血,甚至顱內出血而危及生命。
而血管支架術,是在管腔球囊擴張成形的基礎上,在病變段置入內支架,以達到支撐狹窄閉塞段血管,恢復血流。 雖然手術都有一定的危險性。但現在的血管支架手術,技術比較成熟,風險相對較小。
所以,現在在臨床實踐中,急性動脈栓塞,大部分選擇通過介入治療,植入支架。來開通堵塞的血管。
當然,由于支架術費用較高,我們一定要嚴格掌握適應癥。只有在有嚴格手術指征的時候才可以放置,絕對不能過度醫療。
更多相關建議:
對于急性心梗發作,如果有條件首選治療還是直接PCI(冠脈介入診療),也就是通過介入手術再通狹窄的血管、植入冠脈支架,這是目前恢復血管再灌注的最好的方法;對于沒有條件行PCI、發病時間小于12小時的患者,評估出血風險之后可以選擇藥物溶栓。但是藥物溶栓不可能保證100%成功,藥物溶栓之后還是需要轉到有條件做PCI手術的醫院進一步行溶栓后PCI,就像前面舉的例子一樣,如果血管再通了就不需要植入支架了,如果血管還是狹窄程度大于70%,那就需要植入支架了!
除了溶栓藥物,還有抗血小板聚集藥物以及抗凝藥物可以抑制血栓聚集,而且人體自身也有纖溶系統抑制血栓聚集。很多人可能會問:溶栓和手術都有風險,那么可不可以不溶栓、不手術,通過抗血小板聚集藥物以及抗凝藥物人體能否通過自身系統修復狹窄?
這其實是不可取的,對于急性心梗患者,“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時間每延遲1小時,患者就增多一份死亡風險!挽救生命就是要第一時間打通血管、恢復再灌注!有條件首選治療還是直接PCI,沒有條件者就要考慮藥物溶栓然后進一步行溶栓后PCI。如果PCI和藥物溶栓都沒有機會,那就只能采取抗血小板聚集藥物以及抗凝藥物保守治療了!當然,具體采取什么方案也還要結合具體病情分析,但是請一定要遵從專業醫生的治療方案。
更多相關建議:
一、真的有溶血栓嗎?二、狹窄能夠被溶解掉嗎?三、怎樣預防血栓和狹窄?看懂了嗎?原來血栓真的可以被溶解,急性血栓可以被溶解,慢性的狹窄是不能夠被溶解掉的。看懂了嗎?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給您。
更多相關建議:
不能
更多相關建議: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