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秋天雨水挺多的,隨著一場一場的秋雨,天氣也逐漸轉涼了,每年的秋冬季節,都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在腦血管的急性發作的疾病中,梗塞性腦卒中是發病率最高的腦卒中類型,約占所有腦卒中問題的70%以上。
腦梗一旦出現,死亡率高,預后也往往不能完全恢復,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與其等出現后再去急救,干預,康復治療,不如盡早的做好腦梗的預防,腦梗的發生,與動脈血管的硬化狹窄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預防腦梗的關鍵,就是控制好動脈硬化的發生和發展。
我們之所以會產生動脈硬化的問題,有一些因素是不可控制的,比如身體隨著年齡增長的逐漸衰老,比如家族遺傳性的一些早發性心腦血管家族史風險;但還有很多動脈硬化的風險因素,是我們可以主動控制的,如果對于這些因素能夠做到早干預,早控制,早改善,就能夠有效的減緩動脈硬化進程,腦梗的發生風險當然也就會隨之下降。
1. 做好相關疾病的控制
想要減緩和控制動脈硬化,預防腦梗發生,首先應該做好的是,相關慢病的調理和控制,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包括我們長談到的高尿酸,這些慢性代謝性疾病問題,都是加速和導致動脈硬化的風險性問題,把血壓控制好,盡量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把血脂控制好,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到1.8mmol/L以下,把血糖控制好,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到6.5%以下,把血尿酸控制好,至少控制到360μmol/L以下,當然這些指標不必硬卡,根據不同的年齡和不同的身體狀況,其達標水平也可以適當的放寬,但無論如何,控制好這些慢性疾病和相關指標,才能夠有效的減緩動脈硬化進程和腦梗風險。
對于相關慢病的控制,我們就不一一詳述了,就拿血脂來舉例說明,很多發生腦梗的朋友,都有長期未得到有效控制的高血脂問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升高,會引發血管內皮的炎性反應以及脂質堆積,最終形成血管的硬化和斑塊等問題,這種病程往往持續進展,斑塊由小變得,血管硬化程度和狹窄程度也逐漸加重,斑塊穩定性也會逐漸變化,直至變成不穩定的斑塊,在某些誘因的刺激下或不良因素的影響下,斑塊出現破裂,導致血小板等凝血物質聚集,形成血栓,堵塞腦血管,就會形成腦梗,因此,控制好血脂水平,對于減緩動脈硬化,預防腦梗非常重要,通常說來,當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到2.1以下時,斑塊就會趨于穩定,不再繼續發展,而對于心腦血管疾病極高危風險的朋友,則將這個值控制到1.8以下則更安全。
除了相關慢病以外,還有一些疾病是導致腦梗發生的重要因素,心率失調導致的房顫,以及不穩定的頸動脈斑塊等,這些問題都有可能成為腦梗發生的重要風險,因此,對于有此類問題的朋友,一定要積極的給予干預和控制,對于房顫問題,遵醫囑合理用藥,控制好心率水平,減少房顫發生率;對于頸動脈斑塊,大家不必過分擔心,定期檢查,識別斑塊風險,積極的進行干預控制就好。
2. 減少不良生活因素影響
除了相關慢病的控制以外,注意避免生活上的一些不良因素影響,是更重要的一個方面。其實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除相關的心血管不良習慣,對于我們前述的相關慢性代謝性疾病的生活調理,也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戒煙可以使血壓下降4~9mmhg,而加強運動,可以全面有效的降低“四高”,在輔助控制相關慢病的同時,健康的生活方式對于減少腦梗發生率,也是必要而且最安全的重要方面。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的飲食,如低鹽低脂飲食,膳食纖維,維生素,蛋白質,鈣鐵及其他微量元素的均衡攝入,飲食量的控制等等;也包括合理的運動,有氧運動對于心腦血管的健康獲益最大,能夠有效的提高心肺功能,提高身體素質;戒煙限酒我們整天說,但很多朋友還是做不到,實際上,吸煙喝酒不但是引發腦梗的風險因素,還是腦梗的誘發因素,如果能夠戒除最好;另外,保持良好作息,讓身體得到充分休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單獨強調一下健康良好心理的重要性,同樣屬于腦梗高危風險情況的兩個朋友,一個每天樂呵呵,遇事想得開,活的自在瀟灑;另一個本來日子過得不錯,但卻總是不開心,這個煩惱剛走,那個煩惱又來,每日愁眉苦臉;這樣兩種不同的心理狀態,不光相關慢病的控制會有較大差異,對于腦梗的發生風險率也大有不同,大家往往忽略心理因素對于疾病的影響,但實際上,往往一場暴怒,連續的失眠,都可能稱為誘發腦梗的導火索,因此,想要減少腦梗風險,一定要讓自己活得積極樂觀,開開心心。
更多相關建議:
需要注意的是,在發生腦梗死前,部分病人會出現先兆癥狀,醫學上稱為短暫腦缺血發作。即出現與腦梗死相似的癥狀,如偏側肢體無力、感覺異常、意識不清、吐詞不清等,但一般持續1小時左右,不會超過24小時,此時說明腦血管狹窄程度已經相當嚴重,需立刻就醫,否則,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很可能發生腦梗死。綜上,預防腦梗死,在腦血管病變早期,重點控制引起腦血管狹窄的高危因素,同時給予他汀穩定斑塊、阿司匹林抗聚,預防血管狹窄的加重及血栓形成;腦血管病變后期,重點疏通腦血管的狹窄,預防急性腦梗死的發生。
感謝大家的閱讀!
醫學莘期待大家的關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識!
注:本文圖片來源網絡,若侵及版權,請聯系刪除。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更多相關建議:
腦梗死一直保持著頭號殺手的老大地位!
我們看看最新的調查結果
也就是30年來,腦梗死一直是導致我們死亡的第一個原因,腦梗死不但是導致死亡率最高的疾病。腦梗更是很多時候導致半身不遂、偏癱、失語、臥床等等后遺癥,給患者和家屬帶來身體和心理上的痛苦。
腦梗死即使最好的醫院,最大的醫院,也不能保證一定能救活,也不能保證經過溶栓或支架或取栓后不會有后遺癥。因為梗死的面積和部位誰也決定不了,血栓想跑到哪,就會跑到哪。
所以,唯有預防才是最好的治療!我們不得腦梗自然不會面對后遺癥,自然不會面對腦梗死導致的死亡。
腦梗平均死亡年齡58歲,而目前我國平均年齡76歲左右,也就是得了腦梗死平均要少活18年。不但折壽,最主要活動生活質量嚴重下降,不能自由吃喝拉撒,拉屎尿尿都要人伺候。
預防腦梗死迫在眉睫,腦梗死根據病因大體分為兩種,一種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引起的腦梗死,這種腦梗死最常見;一種是心臟跳亂,心律失常房顫引起血栓,血栓脫落引起的腦梗死。
預防腦梗死的第一位就是健康生活方式,因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會加重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加重后會導致斑塊破裂形成血栓,所以預防腦梗死首先是戒煙戒酒,低鹽低糖低油飲食,堅持有氧運動,控制體重,減少熬夜及壓力。養成好的生活習慣,避免和減少不良生活習慣。上述這些不健康生活方式,任何一項都會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大家可以對照自己,因素越多,越容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越容易腦梗死。所以健康生活方式是預防腦梗死的基礎。
控制三高是預防腦梗死的前提,不但上述不健康生活會加重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如果不積極早期正規控制,那么也會加重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進程,從而加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引起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引起腦梗死。而三高常常并沒有什么感覺,大家必須主動的去檢查,才能早期發現三高,尤其是有家族史和肥胖、抽煙酗酒、不運動、不控制飲食對人,更應該早期檢查有沒有三高。
排查頸動脈斑塊是預防腦梗死的必要,頸動脈斑塊加重,會引起斑塊破裂形成血栓,血栓脫落后會導致腦梗死,而頸動脈斑塊是比較容易發現的動脈血管斑塊,通過頸動脈超聲就能查出來。一旦發現頸動脈斑塊,要根據斑塊嚴重程度,或斑塊軟硬性質決定如何治療,和預防斑塊加重及斑塊破裂。常規的會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但并不是所有頸動脈斑塊都會服用藥物,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但不變的是健康生活和控制三高。
發現房顫,正規治療是預防房顫的必須。房顫最大的危害并不是心跳跳亂了,而是房顫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脫落會跑的腦血管,引起腦梗死,大概有20%的腦梗死都是房顫引起的,所以一旦發現房顫一定正規治療,房顫的治療大部分都需要抗凝,抗凝不是阿司匹林啊,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聚集的,抗凝是要靠華法林、達比加群、利伐砂班等藥物。除了抗凝現在還可以左心耳封堵術等等方法來預防血栓。不管怎么樣需要正規治療。
總之,腦梗死大部分是能預防的,但為啥腦梗死30年來仍是導致我國人民死亡的頭號殺手呢?
原因就是不重視,我們太不把生活健康當回事,我們太不把三高當回事,我們太不把房顫當回事,結果就是我們怎么對待生活,生活怎么回報我們,我們如何對待疾病,疾病如何對待我們!
結果就是腦梗死長期30年,一直保持著頭號殺手的地位!
[心血管王醫生版權]
更多相關建議: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腦梗是指腦血管發生堵塞,血液不能正常流通而導致腦細胞因缺血缺氧發生功能異常或壞死的一種疾病,它發生的病理基礎是血管的堵塞,了解了血管為什么是堵塞,就知道了該如何去預防腦梗。
首先,稱為血管內皮的血管內表面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受到損傷,變的粗糙而不平整,甚至有小的傷口出現,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質比如脂肪顆粒就會附著沉積在這些傷口上,進而像化膿感染一樣引起炎性反應,脂肪連同血管組織被破壞而開“粥”狀物。
這些粥狀物積存了血管壁中,使血管變厚并向內表面凸起,血管的管徑受到影響而變的狹窄,阻礙了血液的正常流通,當這種阻礙越來越嚴重時,血流便會越來越少。血液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給全身組織器官運送養料和氧,血流越少所運送的這些物質也就越少。
更為重要的是,這些積存在血管壁中的粥狀物上的包膜,如果受到血流的沖擊發生破裂,粥狀物就會暴露在血液中,這對血液來說屬于外來的異物,血液中的血小板就會趕來聚集在其周圍形成團塊,這就是血栓。血栓可以立即堵塞血管,也可以隨血流流向全身各處,堵塞與血栓大小相近的血管。
因此,腦血管的堵塞可能因為腦血管病變引起,也可能是其它地方形成的血栓流動到此所導致,但無論是哪種情況,要預防腦梗的發生,最根本的是要避免血管病變的發生,而避免血管病變發生有三個關鍵:
-
一是防止血管內皮損傷 積極改變吸煙、飲酒、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積極治療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
-
二是減少脂肪的沉積 最有效的方式是降低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存在上述危險因素的人建議控制在2.1mmol/L以下,能控制在1.8mmol/L以下為最佳。
-
三是穩定血管病變 如果不幸發生了血管病變,就要采取穩定斑塊、防止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這也是很多存在發生腦梗風險的人長期需要服用他汀類降脂藥和阿司匹林的原因。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并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更多相關建議:
談到腦梗的預防,實際上就是對于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而對于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我今天特別想跟大家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個角度跟大家講過之后,可能你對這個問題會有更深刻的認識。
在2008年的時候日本厚生勞動省出臺了這樣一則法規,強制規定政府機關和企業要給40歲到74歲之間的成員定期檢查腰圍,就跟每年咱們國家的定期體檢一樣。日本的這個規定指出:男性腰圍不得超過90cm,女性不得超過85cm。
一旦遇到那些腰圍超標的成員,就會初步認定他們是“代謝綜合征”的高危群體,就要強制他們檢查血壓、血脂、血糖、尿酸等生化指標。這些指標超標者就要在3個月內對自己進行減肥,若減肥也不能成功,這些人就必須接受飲食控制的相關教育。此外,政府還會對推動員工減肥不力的地方政府或企業處以相應的處罰。
這些政策的實施,使得日本成年人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代謝類疾病的發病率明顯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也進一步降低,人均壽命提升。其實,我們可以師夷長技以制夷,從日本這些政策里能夠學習到一點東西。回頭想想咱們自己看是不是太胖了?咱們能不能也開始注意控制體重,注意自己肚子上的肉?我想,答案一定是肯定的。我們想長壽也需要控制體重,也需要在控制體重的同時,把血壓、血脂、血糖、尿酸都控制好,不讓一個指標超標。這樣做,別說腦梗,其他疾病也會遠離你,大家說張大夫說的對嗎?
更多相關建議:
血脂等危險因素。除此之外,不當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遺傳因素等于腦梗的發生也有關。預防腦梗,關鍵是找出病因,積極進行干預,加強對動脈粥樣硬化,血壓、血脂等的管理。1、高血壓:將血壓控制在合理水平,因血壓過高,易使腦血管破裂出血;血壓過低,易致腦供血不全,誘發腦梗死。應注意控制血壓平穩,切忌劇烈波動。2、高血脂:血脂異常會致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應加強血脂管理,通過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治療,保證其處于正常水平。3、短暫性腦缺血:應注意積極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4、情緒管理:講究心理衛生,切忌情緒劇烈波動,切忌長期高壓、緊張等。5、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戒煙戒酒,切忌暴飲暴食和飲食過飽,以低脂低熱,低鹽飲食為主;切忌久坐不動。6、適度運動,保持體重:肥胖者更易發生腦梗,應注意養成好的飲食和運動習慣,保持健康體重。7、注意天氣變化:氣溫驟變易致腦血管意外發生,尤其是中老年人群,應注意天氣變化,以防寒冷和驚嚇刺激。8、提防先兆:高危人群應注意提防腦血管疾病的先兆癥狀,如突發單側肢體麻木,乏力,嘴歪,流口水;眩暈;短暫的意識不清或嗜睡等。
更多相關建議:
腦梗死:又稱之為缺血性腦卒中,腦梗死,在全部的腦血管意外中占60%-80%。好發于中、老年人,在冬季寒冷時高發,具有“三高”的特點: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因此,最好的手段就是提前預防,減少發病的幾率。一級預防,我們稱之為病因預防。就是找出可能導致腦梗死的病因進行提前干預,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減少腦梗死的發生。不可干預的因素:年齡、性別、家族史等這些因素是無法改變的。可以干預的危險因素:那知道了這些危險因素,就針對性的采取預防措施:香草小醫生,感謝點贊,歡迎交流。
更多相關建議: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我的研究生課題就是關于H型高血壓與腦梗的預防問題。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腦梗的預防。
腦梗塞是由于某些病因導致腦部血液供應障礙,導致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局限性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或軟化。最常見類型有腔隙性梗死、腦血栓形成和腦栓塞等。
首先認識一下腦梗發生的原因有哪些?
西方國家由于膽固醇水平較高,所以西方國家的冠心病發病率顯著升高,而我們國家H型高血壓發病率較高,H型高血壓與腦梗有著密切的聯系,故我國腦梗的發生率顯著高于國外。
導致腦梗發生主要有以下因素:
第一、高血壓,長期高血壓可以導致腦部小動脈痙攣、硬化、形成微動脈瘤,在小動脈硬化的基礎上血栓形成而產生腦梗塞,微小血管閉塞導致腔隙性腦梗塞。當高血壓合并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時(大于或等于15umol/L),稱為H型高血壓,H型高血壓導致腦血管硬化,腦梗的發病率較非H型高血壓顯著增加數倍。
第二、糖尿病,血糖水平升高可以導致全身血管硬化,是導致腦血管意外的重要危險因素。
第三、高脂血癥,血脂升高尤其是高膽固醇血癥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癥,也是導致腦血管硬化的危險因素。
第四、吸煙,長期大量吸煙,煙草燃燒的有害物質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等物質可以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導致血管內皮發生炎癥反應,導致血栓形成。
其他因素如長時間靜坐的生活方式,精神過度緊張,情緒激動等都會加重腦血管意外的發生。
所以針對每個人不同特點,嚴格控制各種危險因素,針對H型高血壓進行補充葉酸治療,就會將腦血管意外減少到最低程度。
我的分析您能明白嗎?如有不懂之處請在文章后留言,我會進一步為您講解。
健康心領域作者湯華,碩士研究生導師,心血管主任醫師。專門從事心血管疾病診療與健康宣傳。本文由健康心領域原創寫作,今日頭條首發,版權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歡迎留言、點贊、轉發。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
更多相關建議:
最關鍵危險因素控制1.高血壓2.心臟病3.糖尿病4.血脂異常5、吸煙、酗酒6.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生活調理藥物干預
除了降壓、降糖藥物控制高血壓和糖尿病之外,有高危因素的患者長期堅持服用抗血小板藥物阿司匹林,以及調脂、穩定血管板塊藥物他汀類作為一級預防,另外可適當補充維生素C和維生素E,中藥銀杏葉制劑也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和改善血液循環作用,可酌情使用。
總的來說,預防腦梗最關鍵的是自律。能堅持遠離危險因素,糾正不良生活和飲食習慣,堅持服用預防藥物,就是最好的措施。
更多相關建議:
腦卒中有哪些可干預的危險因素?
腦卒中可干預的危險因素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有明確醫學研究證據證明,控制好以后就可以顯著降低腦卒中發生風險的明確危險因素;另一類,則是現有的醫學研究還不確定,是不是控制好以后就可以降低腦卒中發生風險的潛在危險因素。
- 腦卒中可干預的明確危險因素,包括:吸煙、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心房顫動、無癥狀頸動脈狹窄、缺乏運動鍛煉、不合理膳食以及肥胖超重等;
- 而腦卒中可干預的潛在危險因素,主要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口服避孕藥、絕經期后的激素治療、脂蛋白a水平升高、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
確實可以干預的因素太多,但總體來說,預防腦卒中最關鍵的,首先是把可干預的明確危險因素給控制好,而那些可干預的潛在危險因素是相對次要的。
這些明確危險因素的控制目標是怎樣的?
- 對于吸煙的人群,目標是戒煙;而對于不吸煙的人群,應該盡量減少二手煙的接觸。因此,大家應該積極響應和配合全面控煙的措施,這不光有利于自己的健康,也有利于他人的健康;
- 對于高血壓的患者而言,如果不合并其他疾病,則至少應該將血壓控制到140/90mmHg的正常水平以內;有研究表明,強力降壓將血壓控制到130/85mmHg以內,對腦卒中的預防效果更好;而對于合并有糖尿病等疾病的高血壓患者,應該更嚴格地將血壓控制到120/80mmHg以內;
- 對于血脂異常的人群,尤其是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明顯升高的,應該使用他汀類藥物將膽固醇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圍以內;
- 糖尿病是腦卒中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約1/5的糖尿病患者死于腦卒中。根據血糖水平和糖尿病的程度,使用適合的治療方法將血糖降至正常范圍以內是很重要的;
- 心房顫動容易引起左心房內血栓形成,而血栓一旦脫落大概率會掉入腦部形成腦梗塞。心房顫動患者腦梗的發生風險會增加4~5倍以上。對于房顫患者,合理使用抗凝藥物,是可以大大減少腦梗發生風險的;
- 對于存在無癥狀頸動脈狹窄的患者,一般是建議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來控制的;根據頸動脈狹窄的嚴重程度不同,可以跟醫生商議,看看需不需要進行預防性支架植入或頸動脈內膜切除手術;
- 運動鍛煉對于降低多種疾病的風險都很有價值,建議每周3~5次,每次3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配合適度的阻抗運動和柔韌性運動都是很好的;
- 在飲食方面,建議減少食鹽和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增加日常食物當中水果、蔬菜以及奶制品的攝入;
- 對于超重和肥胖的人群,建議制定長期的減重計劃,這樣有利于降低腦卒中風險。
對于有些人比較在意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脂蛋白(a)水平升高等因素,目前并未有確切的醫學證明證明,控制住它們可以顯著降低腦卒中的發生風險。因此,對于愿意積極改善這些指標的人群,是可以采取一些干預措施的,但并非是預防腦卒中必要的手段。干預好上述這些明確的腦卒中危險因素,才是預防腦梗發生的最關鍵行為。
關注“家有好醫趙博士”,把有價值的醫學小知識分享給更多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