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留言討論,關注。喜歡就贊一個,讓更多人看到,謝謝。
更多相關建議:
說到缺鉀,這是我們外科醫生非常在意的一個狀況,因為外科手術后的猝死案例中,缺鉀絕對是占到了一個非常大的比例!況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出現各式各樣原因導致的缺鉀,造成很多意外發生。
在這里,黃醫生就拋磚引玉,給大家普及一下“鉀對于人體的意義”、“何時會出現缺鉀”、“缺鉀會有何種表現”以及“如何補充鉀”,希望此文可以給大家提供一些健康意識上的幫助。
(一)鉀對于人體的意義
說起鉀這個元素,有一個科幻電影不得不提一下,那就是弗蘭肯斯坦收集各種肢體拼接成一個軀體,通過雷電的電流,賦予其生命的故事,想必很多人對此還是有些印象的。通過這個故事,不知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么科學家會認為電流可以創造生命?
還有一個現象,在影視作品中,大家可以看到,當患者瀕死,心臟停止跳動時,為什么醫生會拿著兩個大鐵板進行電擊?
對,大家猜得沒錯,我們人體其實和所有的電器設備一樣,也是靠電流驅動而持續存在的!分布在全身的神經系統可以理解為電線,血管輸送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就是用來發電的。當然,這里黃醫生所說的“電”屬于生物電的范疇,十分微弱,和大家生活中所接觸的電流有所區別。
說了這么多,大家可能認為扯得有點遠了,這些內容和鉀有什么關系呢?
其實,鉀正是參與形成生物電的主要物質!
中學階段的物理學知識告訴我們,電流的產生,本質上是電子(正電荷)往一個方向的流動。在人體的每個細胞內,正是鈉離子(正電荷)和鉀離子(正電荷)的不斷循環運動,產生了微弱的生物電,驅動了所有的人體功能。具體的機理就是:細胞通過消耗能量,將3個鈉離子泵出細胞,并將2個鉀離子泵入細胞,相當于將一個正電荷從細胞內向細胞外轉移,形成了細胞內外的一個電位差,造成了生物電,這就是醫學生所熟知的“鈉鉀泵”和“細胞靜息電位”,這兩者正是生命之所以存在的基石。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當體內缺鉀時,就相當于火力發電廠缺煤了,還能發電嗎?人體可不像筆記本電腦,可沒有蓄電池,斷了電,人的生命不就也終結了嗎?
這就是缺鉀會造成急性致死的原因,心臟十分依賴這種生物電,急性缺鉀會令心臟喪失這種生物電驅動,導致心臟驟停并猝死。當然,慢性缺鉀則會讓患者慢慢適應,并呈現出更多各種各樣的癥狀,直至跌破生命所能承受的極限值。
(二)何時會出現缺鉀
上文說了這么多鉀的重要性,就接著說說何等情況下會出現缺鉀吧。
首先,正常飲食和身體機能正常的情況下,人體血液中的鉀離子含量是相對穩定的,并不會出現很大的波動。食物會給人體源源不斷地輸送鉀,過多的鉀則會隨著糞便和尿液進行排泄,整個過程保持著一個平衡狀態。
何時會缺鉀?必然只有兩種情況,食物供給的鉀少了或者是排泄丟失的鉀多了。前者,是指長期禁食少食,導致每日所攝入的食物減少,入不敷出,自然身體就會缺鉀了,對于試圖通過少食來減肥的女性來說,需要注意了。后者,是指劇烈腹瀉或者長期應用利尿藥物的情況下,會令鉀過多地排出體外,而造成低鉀,對于長期需要口服利尿藥物(比如利尿類降壓藥)需要注意了。
還有一種情況會出現急性缺鉀,那就是頻繁地嘔吐,胃液中是含有很多鉀的,不停地吐等于是把體內的鉀不斷往外掏,很容易出現急性缺鉀而導致意外發生。
同時,我們泌尿外科醫生還會時常接觸到一類缺鉀患者,那就是腎上腺功能異常的患者。這類患者多數伴有腎上腺的腺瘤,部分腺瘤會過多分泌一種叫醛固酮的激素,這種激素會導致鉀過量地從尿液中排出,而呈現嚴重地缺鉀。此時的缺鉀,往往都是慢性的,患者本人可能并無感覺,但是到達血鉀的臨界值時,通常會爆發致死意外。
不知大家注意過沒有,對于手術后的患者,在正常進食之前,醫生往往會開具很多大袋的“鹽水”,每天要掛好幾個小時。其實,這里面的基礎成分就倆,能量+鉀。鉀往大了說就是生命之源,很多術后患者猝死的醫療事故,都牽扯到了不合理補鉀。
(三)缺鉀會有何種表現
說到缺鉀的表現,就要結合鉀所代表的生物電來進行講解了,盡量說得簡單通俗些。
人體內最依賴生物電驅動的就是分布全身各處的肌肉以及神經,肌肉需要電刺激來產生收縮和舒張,神經則需要電流來傳導各種指令。
當人體缺鉀,導致“供電”不足時,各處的肌肉會呈現不同的表現:
- 四肢肌肉力量就會下降,呈現軟弱無力、軟癱、麻木;
- 呼吸道肌肉力量下降時,難以完成呼吸動作,會呈現呼吸困難;
- 腸道的肌肉收縮蠕動減弱,難以完成食物在腸管內向下的運輸,導致腹脹、惡心嘔吐;
- 心肌的肌力也會下降,導致胸悶心悸。
同時,“供電不足”也會對神經系統產生直接的影響:
- 中樞神經系統宕機,表現為神志淡漠、目光呆滯、嗜睡和神志不清;
- 外周神經系統功能大幅下降,導致肌肉難以得到大腦發出的指令,而呈現四肢無力等等。
上述所說,大多都是慢性缺鉀的表現,急性缺鉀則要直接得多,就像電器拉閘一樣,直接就會表現為昏迷和心臟停跳!
(四)如何補鉀
首先,鉀不是什么好東西,并不是越多越好,人體攝入的鉀多了,也會產生致命的危害!比如尿毒癥患者,就是因為沒有尿而導致鉀排不出去,體內鉀蓄積而導致生命危險。
是否需要補鉀,需要聽從醫生的建議,不能僅僅憑感覺而自己瞎補!
對于急性缺鉀的患者來說,是需要通過靜脈補液的方式,直接把鉀輸送到體內的。這種方式最為直接和快速,是臨床搶救治療的常用方法。而在住院期間,如果醫生考慮缺鉀,則會醫囑患者配合口服氯化鉀的針劑或緩釋片,也能快速補鉀。這些情況大家權當了解,日常生活并不多見。
如果自己檢查時有輕度缺鉀,且偶有上述不適癥狀時,考慮如何通過食物補充鉀,黃醫生這里還是有些建議的。含鉀最為豐富的當屬香蕉,紫菜、菠菜、番茄也是不錯的選擇。另外,還有一個大家都喜歡的選擇,那就是橙汁,一種含鉀量豐富的天然果汁。
通常來說,食物中的鉀含量還是比較均衡的,通過食物來補充鉀是最安全的方式,一般不會出現高鉀的現象,除非是腎功能異常導致尿液無法排泄。
結語
不知不覺,黃醫生洋洋灑灑又講了好多,希望對廣大讀者有所幫助。
作為一名醫生,也是一名科研工作者,我們對于醫學生理的理解更深刻,也明白教科書式的講解往往會令讀者生畏,填鴨式的解釋也會令讀者一知半解且毫無觀感。在這里,本人希望能從自身的理解出發,說出讓老百姓聽得懂的理論,只有讓老百姓理解了,才算是造福大眾吧。要告別“誰誰說”,而變成“我認為我記得”,知識只有理解了才是自己的!
最后,再說一句,缺鉀癥狀可輕重,可毫無感覺,可快速致死,如想究根問底,請細讀此文。
如果大家有任何不解,歡迎在下方留言。
我是黃醫生,堅持用通俗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臨床認識,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個關注或點個贊吧,如果您或者是您的家人朋友,需要了解相關知識,請把這篇文章轉發給需要的人吧,謝謝了!
更多相關建議:
醫生提醒:身體出現這些癥狀時,說明你正在缺鉀,要警惕!尤其是最后一個癥狀,讓人意想不到!
大家好,我是之藥小豹,很高興為您解答!
人體需要補充很多礦物質,鉀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員,負責鉀維持人體酸堿平衡,參與能量代謝以及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功能。
臨床上,人的血鉀的正常值是3.5~5.5 mmol/L,血鉀濃度低于3.5mmol/L就是血鉀低,即“低鉀血癥”,被視為缺鉀。一般由營養不良、飲食攝入少、惡性腫瘤消耗、大量嘔吐、腹瀉不止、發熱病因等引起。
缺鉀有什么癥狀呢?
1. “首發”癥狀——易疲勞、肌無力
春困、秋乏、夏打盹,一到上班無精神,別以為只是沒睡好,很有可能就是身體缺鉀的表現。
這個其實很好理解:如果一個人長期缺鉀,機體的自我防御啟動,會設法保留住細胞內的鉀,這就使大腦不斷發出停止肌肉運動的指令,此時大腦運轉需要耗費更多能量,能量不夠時就會出現昏昏欲睡和精神不振等疲勞狀態。
另一方面,身體逐漸停止釋放鉀,四肢肌肉、神經功能無法得到支持,便會逐漸出現全身肌無力,提不起勁來,甚至不能支撐體重。
而當血鉀濃度低于2.5 mmol/L,很有可能會出現肢體軟癱、腱反射減弱或消失,甚至出現膈肌、呼吸肌麻痹,導致呼吸困難,吞咽困難,嚴重者會窒息。
2. “防不勝防”的癥狀——心血管相關疾病
肌肉活動時會排泄鉀,心肌亦不例外。從出生到死亡,我們的心血管都在不斷地收縮與放松,如果鉀供應不足,肌肉會強烈地抗拒釋放鉀,從而導致心血管所需得不到滿足,出現心肌或血管平滑肌運動無力,進而導致心悸、心律失常及傳導阻滯等癥狀。
另一方面,如果人體內缺鉀時,血管中的鈉元素就會增高,就會引起血壓增高,即高血壓。此外,長期缺鉀還會加速血管里的膽固醇及其他“廢物”堆積,從而造成冠狀動脈栓塞等疾病。
3. “意想不到”的癥狀——神經、消化和內分泌系統相關疾病
由于鉀元素維持著神經系統的正常運轉,所以當身體缺鉀時,神經系統會發生異常反應,出現目光呆滯、神志不清、耳鳴等癥狀。
人體缺鉀時,可引起胃腸蠕動減慢,消化功能也會減弱,輕則出現腹脹、腹痛、便秘等情況,重則可能引起麻痹性腸梗阻。另外,身體缺鉀時會出現電解質失調,此時患者常會出現惡心、嘔吐等癥狀。
最后,還有一個你“最意想不到”的癥狀——手腳抽筋。大多數人會認為這與缺鈣有關,實際上缺鉀也是會引起這種癥狀出現的。
怎么補鉀?
臨床醫療中,對于低鉀血癥的治療原則是“見尿補鉀”,即視尿量多少補充鉀離子,以使機體各項功能恢復到正常。目前,臨床常采用口服10%的氯化鉀溶液補鉀。
但對于大多數人來講,在低鉀不是很嚴重的情況下,最安全且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吃富鉀食品,有些水果、蔬菜中含有鉀的濃度還是比較高的,如香蕉、蘋果、桃、葡萄、梨、西瓜,菠菜、山藥、毛豆、莧菜、大蔥等。
這里,小豹為你附上一張高鉀食物表,此表來自《中國膳食指南2010》,建議保存。
最后,小豹建議:當出現上述這些明顯的低鉀癥狀時,還是需要到醫院進行相關(電解質)檢查,以進一步明確病因,這樣才能進行有效去除病因治療。
感謝閱讀,希望本文對您有所幫助。我是之藥小豹,一個更關心您健康的朋友。
本文參考資料:
[1]李長平.解讀《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J].保健醫苑,2016(10):28-30.
[2]素無塵.這些營養素,你缺了嗎?[J].健康與營養,2016(Z2):62-63.
[3]何宗.吃啥補鉀快六種食物上榜[J].養生保健指南,2018(2):96-96.
[4]陶敏,張雯薰.1例基層醫院重度低鉀血癥患者的中西醫護理[J].當代護士(下旬刊),2020(8):159-161.
更多相關建議:
我們很多人都知道,低鈣可能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很多的影響,那您知道如果我們體內缺鉀也會導致我們出現很多的問題的,然而卻沒有被很多人所重視,今天謝醫生就跟大家好好的聊一聊,這個低鉀的問題!
鉀,很重要!
我們人體中98%的鉀都存在于細胞的內部,而其余的則存在于包括血液在內的細胞外液當中,這個濃度梯度是由一個專門的結構,叫做鈉鉀泵來維持的!
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生理學問題,解釋起來很難,大家可以把它簡單理解為有了這樣的一個結構,才能維持我們細胞內外正常的鈉離子和鉀離子的濃度差。
這個鈉鉀泵的正常運作對于我們神經、肌肉的功能非常的重要,如果出現了細胞內、外鈉離子以及鉀離子濃度的異常改變,就有可能嚴重地影響到神經、肌肉的功能。
比如嚴重的低鉀血癥,就有可能導致患者出現心律失常,對心臟的功能造成巨大的影響。
低鉀,有哪些癥狀呢?
鉀對于我們維持肌肉和神經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當血鉀出現了下降,就會自然影響到肌肉和神經,出現相關的癥狀。
當我們的血鉀水平降低時,我們會出現肌肉的收縮力下降,而且缺乏鉀會影響到我們身體對營養素的吸收,很多患者會表現出來疲勞、無力的癥狀,這是很多低鉀血癥患者的首發癥狀。
鉀元素的缺失,會導致我們的肌肉需要更長的時間去完成收縮,所以有一些患者會表現出來肌肉的緊張、酸痛、僵硬以及痙攣,也就是我們大家熟知的抽筋。
當血鉀下降以后,不僅會影響到我們的骨骼,肌肉對于我們的腸道肌肉也會造成影響,所以很多患者會出現消化系統的癥狀,有一些患者會表現出明顯的腹脹以及便秘。
當鉀離子出現下降影響到神經功能的時候,患者就會表現出來刺痛和麻木感,這種感覺異常非常容易出現在手、手指、腿和腳等部位。
如果非常嚴重的低鉀血癥會導致呼吸困難,這是因為低血鉀影響到了肺的擴張和收縮。
另外前面也提到了低鉀血癥可能會誘發心律不齊,而且長期的低鉀血癥會影響到患者的情緒,這與低鉀血癥誘發的諸多癥狀是有相關性的。
如何知道是否低鉀了呢?
如果您出現了以上的癥狀,請考慮到有可能是低血鉀導致的,建議您到醫院進行血鉀化驗,正常情況下鉀離子的濃度不應該低于3.5mmol/l,如果低于這個數值,您的血鉀出現問題了。
導致低血鉀的原因是什么?
很多朋友會說是否是由于飲食的問題導致血鉀降低呢?這里我們要強調,雖然鉀元素主要的來源還是我們的飲食,但飲食因素卻很少是人們出現低鉀血癥的原因(厭食癥、長期不良飲食有可能),導致人們出現低鉀血癥的常見原因是慢性的嘔吐、腹瀉、過多的出汗、失血以及一些內科疾病,比如腎臟疾病,長期的服用某些藥物也會導致鉀的流失,比如速尿和一些降壓藥物。
如果您的血鉀低于3.5毫摩爾每升,那么我們可以通過適當的增加含鉀食物或者是氯化鉀口服補充劑,幫助我們提高血鉀,但如果您的血鉀過低,已經低于3.0毫摩爾每升就需要靜脈補充,否則會有很嚴重的問題出現,比如心率異常、心臟傳導阻滯或心臟驟停。
富含鉀元素的食物有哪些?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我們每天攝入的鉀應該不低于2000毫克,在我們日常的飲食當中,其實很多食物都是富含鉀元素的,完成這個日常需求并不難,那么哪些食物富含鉀呢?先生跟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
●豆類是鉀的極佳來源。在豆制品當中,不僅富含鉀元素,還含有比較高的膳食纖維,130克左右的白豆及可以提供421毫克的鉀,小扁豆也是鉀的良好來源。
●土豆和地瓜。六兩的土豆可以提供1600毫克的鉀,半斤的地瓜可以提供1100毫克的鉀,另外這兩種食材也一樣富含膳食纖維,適當的增加薯類的攝入,對于我們維持腸道的健康也非常的重要。
●菠菜、甜菜。一百克的甜菜還有約三百毫克的鉀,菠菜當中也富含有鉀元素,而且富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K、鈣的含量也比較高,但建議大家在烹飪菠菜的時候一定要打一個水焯,因為在菠菜當中的草酸含量比較多。
●橘子、橙汁。一杯半斤左右的橙汁可以提供近500毫克的鉀,柑橘類的水果還富含維生素C,對于我們的身體也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這里謝醫生建議大家如果您的尿酸偏高,盡量不要攝入大量的橙汁,因為有可能進一步的提高您的尿酸,尤其是長期攝入。
●香蕉富含有鉀,相信大家都知道了,一根成熟的香蕉含有近450毫克的鉀,但如果您患有糖尿病,就不太適合過量的攝入香蕉,因為它的含糖量比較高。
總結
我們的人體是非常復雜的,任何元素的缺失都有可能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影響,如果您出現了以上的癥狀,建議您還是要到醫院去尋求醫生的幫助,咱們化驗一個血鉀,很簡單就可以判斷我們是否存在低鉀血癥,如果問題不大,我們完全可以通過飲食來調整,提高血鉀的水平!
關于低鉀血癥的問題,今天就跟大家聊到這里,如果您還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咱們大家共同探討。
我是堅持用簡單語言解釋復雜疾病知識的謝新輝,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個關注或點個贊吧,如果您或者是您的家人朋友也有血鉀異常這方面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發給需要的他們吧,謝謝了!
更多相關建議:
低鉀是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的情況,只是絕大多數人都沒有在意,也可能是沒想到是低鉀血癥,因為如果是輕度低鉀的話,患者幾乎是沒有任何癥狀的,而且就算是比較嚴重的低鉀,如果患者已經耐受了,那么也可能沒有任何表現的。那么低鉀會有哪些癥狀呢,會給患者帶來怎樣的危害呢,下面小崔醫生給大家講一講。
首先,當缺鉀時會有什么癥狀
1、患者缺鉀時,最早出現也是最常見的癥狀就是肌無力,嚴重的話還會出現類似于癱瘓的情況,也就是會影響患者的神經與肌肉功能,這是因為體內的鉀是維持人體正常神經與肌肉活動所必需的原料。通俗的講,鉀就相當于興奮藥物,少了就沒有精神與活力,當然多了也不好,那樣就會興奮過度了,也會出現肌力與肌張力的改變。一般來說,缺鉀越嚴重,癥狀就會越重,早期時可能僅有肢體麻木、活動無力的癥狀,嚴重就會進展為不能支配身體活動。這種肢體無力的表現有個鑒別要點,那就是肢體遠端是比近端嚴重的,由遠及近發展,而且一般下肢是比上肢發病早且重,如不能行走、不能站立、不能支配,或者是蹲著、坐著久了就站不起來了,躺著卻翻不了身。當然低鉀也是會出現抽搐的表現的,我有一次吃壞了東西拉肚子,就出現了低鉀抽搐的表現。除了這些肌肉與活動的影響,患者依據缺鉀的情況會出現淡漠、睡不醒、抑郁等。
2、但缺鉀比較嚴重的話也是會影響心臟的,使心臟的應激能力下降、心跳的規律性改變或者是心臟信號的傳導障礙。從輕到重會出現心跳加速(但是心跳節律是正常的)、心跳的亂七八糟(瀕死心跳)都是有可能的。而且缺鉀也會造成患者出現血壓低的情況,甚至引起患者出現心衰。但是低鉀多導致的心臟改變是可能在心電圖上有所顯示的,以輔助病情的診斷與治療。
3、有些患者是可能存在長期低鉀的情況,而并不是暫時性急性缺鉀,長期缺鉀會影響患者的腎臟功能,使腎臟的受到損傷,這就會使腎臟原有的排泄、濃縮、重吸收以及分泌的作用的受到影響,這樣的話患者長此以往就會導致身體的平衡受到破壞,出現各種各樣的并發癥,也很難進行調理。而且長期缺鉀的話對于孩子來說是致命性的傷害,會使生長發育遲緩。
4、前面我已經講過,體內的鉀是維持機體各器官臟器活動“興奮劑”,對于胃腸道的蠕動也不例外,雖然低鉀可能是急性腹瀉所導致的,但是低鉀是會降低胃腸道的蠕動能力的。這樣的話,輕度低鉀可能會造患者出現食欲差、不思飲食以及腹脹的表現,有些人也會表現為惡心、嘔吐或者是便秘;而如果嚴重的話,是可能造成患者出現腸梗阻的,也就是腸子不活動了,被食物殘渣所堵住,這是很危險的一件事。
導致低鉀發生的原因有哪些呢,如何就行判斷
- 談到哪些疾病會導致低鉀的發生,那真是可以滔滔不絕了,因為導致缺鉀發生的原因實在是太多了,首先我要說的就是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這是一個以長期嚴重低血鉀、高血壓為主要表現的綜合性疾病,這類患者常常是應用好幾種降壓藥都不能將血壓控制好,而且平時就會出現突然沒勁的表現,如果有以上情況就建議就醫查一下是否有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了,這種疾病多是腎上腺部分增生、腎上腺腫瘤甚至是腎上腺癌所導致,臨床中是可以查相關的激素水平與腎上腺的形態進行診斷的,而且要早發現、早治療。
- 還有就是甲狀腺疾病也是會導致低鉀的發生的,其中主要就是各種甲亢、甲狀腺炎導致體內甲狀腺激素分泌大量升高,進而出現機體相關代謝的功能發生亢進的表現,也就是甲狀腺毒癥。這樣的激素變化有可能會造成細胞內的鉀離子大量轉移到細胞外進而排出體外,這樣的話就會造成體內鉀缺乏,引發肌無力、周期性癱瘓等表現,常常發生的年輕的甲狀腺疾病患者,尤其是年輕的男性患者。
- 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是糖尿病也是會造成低鉀的,這其中包括當體內血糖升高明顯超過機體的血糖調節水平時,體內大量的糖分就會被腎臟所排出,這一過程中就會同時帶走體內的鉀離子,是體內鉀離子減少,據統計可以減少體內兩成的鉀,而且由于血糖升高的緣故,就像血管里的海綿,會使體內的血容量也會隨之升高,這樣的話就會進一步稀釋血液中的鉀離子。此外,糖尿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常常會用到促進胰島素分泌或者是外源性胰島素,而胰島素的應用是會降低鉀離子的,所以綜合的作用會加劇鉀離子的減少。
- 生活中,一些患有心臟病、肝臟病或者是腎臟疾病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平時可能長期吃一些利尿藥物治療,而利尿藥是會長期緩慢帶走體內的鉀離子的。
- 下面我要講的這個病因大家要警惕,尤其是那些喜愛酗酒的朋友,因為酗酒也是會造成低鉀血癥的,這是為什么呢,那么我來告訴大家,當你醉酒之后,很可能會出現嘔吐的情況,而且嘔吐可能不止一次,導致鉀離子丟失;此外,酗酒后經常會出現胃部不適,所以有不想吃飯的情況,這樣減少了鉀的攝入;而且大量酗酒也會影響鉀離子的吸收,這些原因都導致低鉀的發生,所以一些人在酒后的時候出現行走無力、沒有精神的情況。
發現低鉀該如何進行治療
1、首先,如何出現了低鉀的癥狀,進而發現存在低鉀,那么首要的處理除了進行補充鉀以外,更為重要的是要找到造成低鉀的原因,因為治標不治本達不到最好的效果,也會給患者帶來危害。所以要查原因,如果患者的血壓也是奇高的,吃很多藥也降不下來,那么就高度懷疑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這個疾病控制不好的話需要進行手術治療,而且手術的風險是很高的,因為術中可能出現血壓突高突低的情況,極易誘發腦出血或腦梗死,術前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建議到大醫院就診。
2、而如果是因為糖尿病控制不佳所引起的低鉀血癥,就要積極控制血糖了,在內分泌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血糖的調控,而且也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飲食,不要胡吃海塞、什么都吃,要吃糖尿病飲食,而且在血糖控制過程中要檢測血糖的變化,也要檢測是否有低鉀的情況。
3、而甲亢、甲狀腺炎所導致的低鉀也是要控制原發疾病。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是人因為突發的腹瀉、嘔吐所導致的低鉀,這個時候就要及時進行補鉀,如果是輕度的低鉀的話,是可以單純進行飲食的補鉀,也就是多吃一些含有鉀離子的食物,如香蕉等,但是也要根據患者的情況來決定,因為有些患者雖然是很輕的低鉀但是也會表現出嚴重的表現,那么就需要進行藥物補鉀或者是輸液補鉀的,但是補鉀是要遵醫囑進行的,不能盲目補鉀,而且我再次強調一遍,千萬不要嫌慢私自調快補鉀的速度,調快了是可能死人的,真的不是嚇唬你。
最后,千萬不要小瞧低鉀這個病,嚴重是有很大風險的。出現肌無力、沒勁等情況就要早點去醫院檢查,別耽誤了。
更多相關建議:
若用10%氯化鉀5-10ml,直接靜脈注射,不論大人,小孩,立即可致人死亡 ,若做尸體解剖,死者的心臟停止于舒張期!
鉀很神秘,它是魔鬼,只要那么一點點,就可以讓人不動聲色的、迅速利落的下地獄,且不留任何痕跡。
注射死刑的藥物是什么,通常來說,三種藥品被用于注射死刑:硫噴妥鈉使意識喪失,巴夫龍導致肌肉麻痹和呼吸衰竭,氯化鉀使心跳停止。這三種藥通常先讓被注射者喪失意識,然后停止其呼吸和心跳。
我記得我們上學時,教員一再強調,往靜脈內補充鉀時,速度一定要慢,否則會引起病人心臟驟停,這也是到臨床后帶教老師一直強調的。
到了臨床上,特別強調“三查七對”,三查是指: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七對指的是:對床號、對姓名、對藥名、對劑量、對時間、對濃度、對用法。這對保證像氯化鉀這樣的藥物的使用安全,是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的。
既然氯化鉀就像一顆放在藥柜里的定時炸彈,說明鉀對人體非常重要,體內的鉀高了,心臟立即停止了跳動,那么,@十月里的收獲和大家一起來看看,若體內的鉀低了,會出現什么癥狀呢?
血鉀正常濃度為3.5~5.5毫摩爾/升,我們一般認為低于3.5毫摩爾/升,就稱為低血鉀癥。一般成年人體內約含鉀元素150克左右,鉀主要儲存于人體的細胞內。
一、缺鉀的癥狀
低血鉀癥最突出的表現是四肢酸軟無力,癥狀一般先從下肢開始且也以下肢最為明顯,表現為站立不穩、無力或登樓困難。
以后隨著低鉀的加重,這種無力感向軀干、上肢上升,直至影響呼吸肌,嚴重時甚至可出現呼吸衰竭和心血管系統的功能障礙,如心悸、胸悶,最后可出現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難以及嚴重心律失常。出現這些癥狀的時候,往往還會伴有惡心、厭食、嘔吐及腹脹等腸麻痹的表現。
大家知識了既然體內鉀低或鉀高的時候,會產生如此嚴重的后果,甚至危及到生命,那么,大家一定想知道鉀到底在體內起著什么重要的作用呢?@十月里的收獲再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二、鉀的作用
人體好比一個巨大精密的化工廠,人體的每個細胞就像化工廠里的一個最小的車間,每個細胞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又互相聯系著,每個細胞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能量的交換,為了維持細胞的正常功能,必須保持細胞內外滲透壓的穩定、離子的恒定、酸堿度的恒定等等。
1、鉀離子是細胞內的主要陽離子,每個細胞的正常代謝必須依靠鉀離子,因為必須有高濃度的鉀離子才能讓細胞內的酶正常的發揮作用,酶相當于化學中的催化劑,它的作用很特別,身體內有各種各樣的酶,在完成特定的使命。
2、體內細胞的酸堿度必須維持在一個特定的范圍,細胞才能正常地進行工作,而鉀低的時候,就會發生代謝性的堿中毒。
3、保持神經肌肉的興奮狀態,我們的心臟在有節律地跳動,我們人體各種活動都依賴于神經和肌肉的興奮性,若血鉀過高,就會使神經肌肉過度興奮,比如會出現心律紊亂、四肢和嘴唇周圍麻木、極度乏力、肢體蒼白等,血鉀過低,就會造成神經肌肉的麻痹。
4、細胞每合成1克糖原約有0.33MMOL鉀進入細胞內,每合成1克蛋白質約有0.45MMOL鉀進入細胞內,相反,在糖和蛋白質的分解過程中,細胞內也釋放出相應的鉀,而糖和蛋白質是人體能量和維持正常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
5、鉀還是維持體內酸堿平衡、正常血容量、正常腎功能的重要物質。
既然鉀對身體如此重要,這篇文章最最干貨的章節到了,@十月里的收獲和大家分享,什么情況下容易出現體內鉀高或鉀低的情況呢?
三、引起血鉀不正常的因素有哪些?
(一)引起血鉀低的常見原因
1、鉀的攝入量減少,
最常見的是一群不科學又盲目減肥的人群,很多的減肥套餐以節食為主,更有甚者一周只吃點水果,不吃主食,其實,就是活生生的餓瘦的,這種方法,極易出現血鉀低的情況發生。
還有些是消化道的疾病,比如腸梗阻的病人,消化道手術禁食、長期昏迷的病人等,因為不能進食,又不及時補充鉀,長期會造成低鉀血癥。
2、鉀的排出量增多,
以消化道疾病最為常見,比如腹瀉、嘔吐,又不及時補充鉀,或者高溫作業,大量出汗,讓鉀通過皮膚長期排出而丟失。
一些慢性腎病患者,長期服用利尿劑,比如呋塞米、氫氯噻嗪,沒有給予補鉀,也會出現低鉀血癥。
(二)引起血鉀高的常見原因
1、如急性腎衰竭的少尿期,應用保鉀利尿藥,讓鉀通過尿液排出減 少。
2、如口服或靜脈輸入氯化鉀過量、過快、濃度過高,使用含鉀藥物以及輸入大量庫存血等,一般都是發生在醫院的治療過程中,所以,對住院的病人,經常要抽血化驗檢查,看血鉀是否在正常范圍內。
3、嚴重擠壓傷、大面積燒傷、溶血及藥物中毒等,導致大量細胞嚴重損傷,使鉀離子通過細胞膜轉移到細胞外。代謝性或呼吸性酸中毒、機體分解代謝旺盛及胰島素缺乏時,也可以引起細胞內鉀大量移出至細胞外。
上述引起血鉀異常的因素大多數是醫源性的,那么,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怎么樣知道自己是否有低血鉀,其實,非常簡單,到醫院化驗個血,查個血鉀就知道了,一般情況下,血鉀輕度減低,可以通過食物進行補充,平時多吃些含鉀豐富的水果和食物就可以了。
含鉀最為豐富的當屬香蕉,菠菜、番茄、紫菜鉀的含量也很高,另外,我們常吃的橙子,是一種含鉀豐富的水果,從食物或水果里補充鉀,很安全,也很方便,是值得提倡的。
寫在最后:人體缺了哪個元素都不行,但缺鉀的危害很大,缺鉀嚴重會有生命危險,尤其不主張為了瘦得像道閃電,而通過長期節食來達到瘦的目的。善待自己的身體,注意營養平衡,健康無論如何都是第一位的,有了健康才有美麗,你們說,對吧?
感謝閱讀,希望本文對您有所幫助!
更多相關建議:
大家好,我是漫話君,很高興為您解答!
缺鉀有什么癥狀?
鉀是人體重要的元素之一,與鈉一起構成了細胞轉運的鈉鉀泵,有助于細胞內外的物質轉運,鉀元素與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密切相關,一旦出現了低鉀癥狀,會影響機體很多方面,今天,跟隨漫話一起來聊聊如果機體缺鉀,都存出現哪些癥狀呢?
1.鉀元素的作用之一是與細胞的新陳代謝有一定的關系,參與糖、蛋白質和能量代謝。鉀在整個生化合成和分解中始終貫穿其中,因此,當鉀元素缺乏的時候,很容易出現的癥狀就是能量代謝發生障礙,出現了全身乏力、沒有精神等癥狀。
2.鉀元素的第二個作用就是參與維持細胞內滲透壓及酸堿平衡,這個非常重要,只有細胞內外滲透壓平衡了,細胞器才不會出現擠壓,才能發揮出更加正常作用;同時,當缺鉀的時候,很容易引起機體酸堿不平衡,一般來說,當酸中毒的時候,血鉀從細胞內排出,導致機體血鉀升高,堿中毒時,則血鉀降低。
3.鉀的第三個作用是維持心肌細胞的傳導。我們知道心臟的搏動是靠心肌細胞的有規律的跳動,才能夠正常的泵血,而這種信號的傳導是靠鉀離子在細胞內外的轉移才能出現有規律的傳導,因此缺鉀,可能會引起心肌細胞的電信號的正常傳導,從而造成心肌細胞功能失調,有可能造成心律失常等典型的癥狀。
4.鉀還有一個作用就是維持神經肌肉細胞的信號傳導,維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如果出現缺鉀的話,神經肌肉的興奮性會大大地降低,有可能會出現四肢軟弱無力,神經肌肉松弛等癥狀。
總結一下,人體缺鉀之后出現的癥狀包括:心跳過速且心率不齊,肌肉無力、麻木、易怒、惡心、嘔吐、腹瀉、低血壓、精神錯亂、以及心理冷淡。
那么缺鉀有這么大的危害,如何科學有效的補鉀呢?
鉀元素在體內是按照以下規律代謝的: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因此,對于鉀元素是需要從外界攝入的。而最正常的途徑就是從我們日常生活中攝入,補充鉀元素。
一般正常人的血鉀濃度在3.5~5.5mmol/L左右,如果血鉀濃度在這附近波動的話,建議食用一些海產品,海帶、香蕉之類含鉀豐富的食材;注意這里說的是食材,而非藥品,這是針對血鉀稍低一點的,這是通過飲食就可以補充相應的鉀元素;
但是如果當血鉀濃度過低的時候,就一定要警惕低鉀血癥的發生,低鉀血癥一般出現,很有可能會影響呼吸、神經以及心臟循環系統的衰竭,需要及時的進行補鉀治療,維持體內的酸堿平衡。因此,這樣的科學的補鉀才是最有效果的。
漫話點評
鉀元素是人體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一旦缺乏,都會有可能出現低鉀血癥,當身體有啥肌肉酸痛無力的時候,就一定要去醫院進行檢查,及早診斷及早治療!
更多相關建議:
一、缺鉀會出現以下幾種癥狀:
第一,導致血壓升高。鉀元素可以放松人體的血管,如果缺乏鉀元素,那么我們人體的血管就比較容易緊張,進而表現出現血壓升高的癥狀;
第二,疲勞乏力。鉀元素會參與人體神經、肌肉的正常活動。如果缺乏鉀元素,人就會表現出精疲力盡、精神不振的狀態,即使睡眠充足、沒有進行體力活動也會疲勞乏力。
第三,經常抽筋。很多人老是腿腳抽筋,要當心是缺乏鉀元素造成的。因為肌肉抽筋主要是平滑肌收縮引起的,鉀元素可以放松平滑肌。
第四,反復便秘。不少人以為便秘是上火或者飲食等原因,其實缺鉀也會導致人體便秘,因為人體排便過程也有很多的肌肉在控制,而鉀元素就參與其中,影響人體的消化和排便。
二、造成缺鉀的原因
人體缺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2個:
1、飲食不均衡。有不少人日常飲食比較挑食,有的不愛吃蔬菜、有的不吃水果,導致輸入的鉀元素不足。
2、消化系統出現異常。如果日常飲食均衡,再出現缺鉀,那么就可能是攝入的鉀元素沒有被人體吸收,也就是說消化系統出現問題。
日常生活應該如何補充鉀元素?
首先,要到醫院檢查是否存在消化系統功能異常,這樣才能在后期補充鉀元素的時候,真正被人體吸收。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營養均衡,適量補充富含鉀元素的新鮮蔬果,比如香蕉,每100g香蕉中就含有0.25g的鉀元素。雞腿菇、口蘑等蘑菇中含有的鉀元素也較高,每100克雞腿菇含4克鉀,每100克口蘑含3克鉀;另外,椰子、橘子、土豆、黃豆和蠶豆中也富含鉀元素。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補充鉀元素要注意,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排鉀能力較低,盲目補鉀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高血鉀癥,出現呼吸暫停、心臟驟停等風險。因此,這類人補充鉀元素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專業媒體!
更多相關建議:
缺鉀在臨床上是非常常見的情況,很多人都會因為“乏力、食欲減退”等癥狀來醫院就診,醫生可能會建議患者,“你去查個電解質吧,看看是不是電解質紊亂了”,那么缺鉀除了會引起乏力、食欲減退,還能引起什么癥狀呢?
其實產生低鉀血癥的原因無外乎有兩個:鉀的攝入不足和排出的鉀過多,臨床上鉀的正常濃度為3.5~5.5mmol/L,而低于3.5mmol/L即稱為低鉀血癥。
低鉀血癥使患者出現的臨床表現主要取決于低鉀血癥發生的速度、程度,鉀的濃度等,下面我們從人體各個系統的表現來看一下,低鉀血癥會出現哪些癥狀。
- 骨骼肌表現
不錯,我們文章開頭所說的疲乏、無力就是低鉀最容易出現的癥狀了,而這個一般是血清鉀<3.0mmol/L時出現的。而當血清鉀進一步降至2.5mmol/L以下時,機體會出現更嚴重的癥狀——全身性肌無力,肢體軟癱,腱反射減弱或消失,甚而膈肌、呼吸肌麻痹,呼吸、吞咽困難,重者可窒息。
- 消化系統表現
惡心、嘔吐、厭食、腹脹、便秘、腸蠕動減弱或消失、腸麻痹等。
- 中樞神經系統表現
萎靡不振、反應遲鈍、定向力障礙、嗜睡或昏迷。
- 循環系統表現
早期心肌應激性增強,心動過速,可有房性、室性期前收縮。心電圖可表現為T波寬而低,QT間期延長,出現U波;重者T波倒置,ST段下移,出現多源性期前收縮或室性心動過速;更嚴重者可因心室撲動、心室顫動、心臟驟停或休克而猝死。
- 泌尿系統表現
長期或嚴重失鉀可致腎小管上皮細胞變性壞死,尿濃縮功能下降出現口渴、多飲和夜尿多,進而發生失鉀性腎病,出現蛋白尿和管型尿等。
- 酸堿平衡紊亂表現
鉀缺乏時細胞內缺鉀,細胞外Na+和H+進入細胞內,腎遠端小管K+與 Na+交換減少而H+與Na+交換增多,故導致代謝性堿中毒、細胞內酸中毒及反常性酸性尿。
更多相關建議:
大家好,我是一名腎內科醫師,不論是高鉀血癥還是低鉀血癥在我們腎內科都碰到的比較多。要說缺鉀有什么癥狀?其實根據缺鉀程度的不同,在人體各個系統的表現其實也各不一樣。那怎么樣才知道自己有沒有缺鉀呢?如果缺鉀了又該怎么補上去呢?下面我就來談談我的看法。
先來看看血鉀水平與腎臟的關聯
記得在上學時老師就提起過,鉀在我們人體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我們的腎臟是調節鉀代謝的重要器官,80%是由它排出 ,10%左右由糞便、汗排出。在我們人體中,鉀可以自由濾過腎小球,然后在近端小管和髓襻升支粗段被大量重吸收。鉀的排泄幾乎完全取決于遠曲小管及集合管的分泌作用。從腎小球濾過的鉀中10%-20%由尿排出,其中大部分在近曲小管重吸收,像我們尿液中大部分的鉀都是由遠曲小管所排泌。
缺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如鉀攝入減少:常見的像消化道梗阻、昏迷、手術后較長時間沒有吃東西、或者不能吃東西的病人,如果給這些病人靜脈輸入營養時沒有同時補鉀或者補鉀不夠,即可導致缺鉀和低鉀血癥的發生。
●如鉀排出過多:像嚴重的腹瀉、嘔吐等伴有大量消化液丟失的患者、長期在服用利尿劑的患者、罹患了某些特殊的腎臟疾病(遠側腎小管性酸中毒、急性腎小管壞死的多尿期等)、醛固酮增多癥、在高溫環境中進行重體力勞動時大量出汗等均可導致。
●如由于細胞外鉀向細胞內轉移導致:像家族性疾病“低鉀性周期性麻痹”在發作時即可導致細胞外鉀向細胞內轉移從而出現低鉀;人體出現堿中毒(細胞內氫離子移至細胞外起代償作用,同時細胞外鉀離子進入細胞內);或者使用了過量的胰島素(胰島素會促進糖原的合成,而糖原的合成又需要鉀,所以血漿鉀隨葡萄糖進入細胞內合成糖原)。
●其它原因:人體出現鋇中毒(鋇中毒時,細胞膜上的NA-K-ATP酶繼續活動,細胞外液中的鉀不斷流入細胞,但鉀從細胞內流出的孔道卻被特異性的阻斷,嬰兒發生低鉀血癥);粗制的棉油中毒(主要考慮與粗制生棉油含有棉酚有關,這時人往往是四肢肌肉極度軟弱或發生遲緩性麻痹)。
缺鉀有什么癥狀?
●在神經肌肉系統,人體缺鉀時主要表現為肌無力和發作性的軟癱。如發作前先出現四肢麻木、繼而出現乏力,有的患者開始不能站立、行走、坐著或蹲著不能站起來。輕者可靠手扶支撐物勉強站起,不能自己翻身,也可發生痛性痙攣或手足抽搐。
●在心血管系統,低鉀會使得心肌的應激性減低和出現各種心律失常和傳導阻滯。輕癥者有竇性心動過速,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縮,房室傳導阻滯。重癥者可發生陣發性房性或室性心動過速甚至是直接室顫導致死亡。
●在泌尿系統,長期低鉀會使腎小管受損而引起缺鉀性腎病,腎小管濃縮、氨合成、泌氫和氯重吸收功能均可減退或增強。鈉的排泄功能或重吸收鈉的功能也可減退,結果導致代謝性低鉀、低氯性堿中毒。
●在其它方面,低鉀血癥可有糖耐量減退,長期缺鉀的兒童生長發育延遲。還可使我們的腸道腸蠕動減慢,輕者只有食欲減退、腹脹、惡心和便秘。而重者可引起麻痹性腸梗阻等并發癥。
缺鉀該怎么辦?
臨床上我們常規輸液或者口服藥物、食物補鉀其實只是對癥處理一下,咱關鍵還得看看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找出來再解決他,這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之策。本回答不構成醫學治療建議,也不具備醫療指導意見,僅為健康科普所用。個人經驗總結而成,不加入專欄,無償、免費的讓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果學到了,不要吝嗇,點個贊,轉發一下幫助更多人,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