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生食譜有哪些?
1、銀耳白果粥
材料:香糯米150克、銀耳20克、白果50克、枸杞、精鹽少許。
做法:將銀耳洗凈,用冷水浸泡去根,撕成小朵,白果用熱水燙過切成兩半。文火熬煮成粥后,再放入銀耳和白果,煮開即成。
功效:具有養陰潤燥、益肺止咳的功效。適合秋季保健及慢性支氣管炎、干咳少痰的人群食用。
2、紅棗花生山藥粥
材料:紅棗10枚,花生45克,山藥1段,大米100克。
做法:山藥洗凈去皮切塊,花生、紅棗洗凈。加水適量,先把山藥、花生、紅棗煮開,然后把大米放進去,用勺子攪拌一下,防止粘鍋。煮10來分鐘就好了。
功效:紅棗具有補氣血、健睥胃的作用;花生連紅衣一起食用不僅健脾和胃、滋養調氣,還可以補血;山藥補脾養胃、補中益氣。本粥養脾補血,滋養容顏。
3、黑豆柿餅粥
材料:黑皮青豆25克,大黑棗5個,柿餅1個,糯米30克。
做法:黑皮青豆慢火燒至黑皮裂開,黑棗去核,柿餅切片,糯米洗凈。先將黑豆、黑棗、柿餅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慢火煎30分鐘,然后加入糯米煲粥。粥成后便可食用。
功效:此粥可補脾、益肺。治肺虛久咳。
4、百合炒馬蹄
材料:鮮百合6兩(約240克),碎豬肉4兩(約160克),馬蹄10粒,姜蓉2茶匙。糖、鹽各1/2茶匙,生抽1茶匙,水1湯匙,油、生粉各1/2湯匙。上湯2湯匙,蠔油、麻油各1茶匙。
做法:鮮百合切開,洗凈瀝干;馬蹄去皮剁碎。碎豬肉加入腌料,腌15分鐘。燒熱鍋,下油1湯匙,炒熟碎豬肉,放入鮮百合、馬蹄及姜蓉,炒勻,最后加調味料,炒至汁干即成。
功效:百合能止咳補肺,馬蹄消痰清積食。鮮百合味淡,可加少許姜及肉碎,增加鮮味,不寒又不燥。
5、西芹炒蝦仁
材料:西芹、蝦仁、腰果、胡蘿卜、蒜、蔥、姜末、鹽、砂糖。
做法:將蝦仁洗干凈,西芹切丁,胡蘿卜切小薄片。鍋內放2大匙油,冷油小火放入腰果炸至酥脆撈起放涼。炸腰果時,一定要冷油、小火,一邊炸一邊要翻動以免燒糊,炸好后要徹底放涼才會酥脆。
將油倒出一半,剩下的油燒熱放入蒜、蔥、姜末爆香,再放胡蘿卜及西芹丁,大火翻炒約1分鐘。放入蝦仁,鹽,砂糖大火翻炒約1分鐘即可盛出,灑上放涼的腰果即可。
功效:西芹是一種保健蔬菜,有促進食欲、降低血壓、健腦、清腸利便、解毒消腫、促進血液循環等功效;蝦的營養價值極高,食用后對身體大有好處。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湯湯水水最能滋補人體 秋季必備9款養生食譜
養生食療食譜大全
那麼中醫學的養生食療保健方法有什么呢?
space
中醫食療養生食譜大全
1.枸杞子:補腎益精、養肝明目
每日將30克枸杞睡前洗干凈,漸漸地嚼食。或用枸杞15克,沸水沖調,蓋上燜5分鐘,食用。
2.黃菊花:消防疏散風寒風熱,清熱去火
黃菊花6克,用四五十攝氏的開水來沖調,每日喝3~4杯。
用升起來的蒸氣熏雙眼,也可以緩解眼睛疲勞。
3. 純蜂蜜:清熱解毒柔肝、祛毒潤肺
餐前一小時或餐后兩小時,取30~60克純蜂蜜用60℃下列的溫開水沖服。
4.紅豆:有利排尿消腫、健脾胃益胃
紅豆先泡茶數鐘頭,再與稻米一起蒸制,制成紅豆飯吃,軟糯甘甜。
space
中醫食療養生食譜大全
5
.薏仁米:治濕痹,利胃腸,去水腫,健脾胃益胃。
薏仁米先侵泡三個鐘頭,放進鍋里加適度的水煮,燒開后轉文火熬一個小時上下,煮到薏仁米盛開,料汁變為淺淺的乳白色就可以。
6.黑豆:補腎壯陽強身健體、益陰活血化瘀
不建議用黑豆做正餐。最好是和谷物一起吃,例如與米、面同蒸同煮,或是弄成豆槳,都能協助消化吸收。
7.薏米仁:健脾開胃、滋陰養血治腹瀉
薏米仁個大肉厚,最少要煮20分鐘,才可以把里邊有害的荷蘭豆堿毀壞。
8.薏苡仁:健脾胃柔肝,滋陰養血
把薏苡仁添加小麥面粉中制成中式點心吃,就很好。
9.藕:健脾胃治腹瀉、健脾開胃健中
一整支藕,選正中間較為短粗的一部分熬湯,長在兩邊的尖而長的藕吃起來較為脆,合適燒菜。
10.小米:健脾胃與立、和胃助眠
煮粥吃就可以了。小米清洗干凈,放進石鍋,熬熬成粥。
space
中醫食療養生食譜大全
11.姜:出汗補虛、溫胃止嘔、祛毒
買幾公斤姜,切成片或切條,隨后用醋泡著吃。或是常常喝些姜糖水都能夠。留意姜不可以多吃,一次吃幾塊就夠。
12.綠豆:清熱解毒解暑、利濕祛毒
煮綠豆湯喝。留意:一要沸水入鍋,綠豆粥色調會維持得更強。二煮的情況下要蓋上蓋子,三燒開10分鐘關火盛出,清熱解毒能力最強。
13.白木耳:生津解渴肺、護膚美膚
把白木耳掰成一小塊,用溫開水或冷水泡開。煮的情況下一次多放水,先火災燒開再縮小火慢煮,煮的半途盡可能別放水。
14.山楂果:健脾開胃助消化、活血化淤
8~10片山楂干倒進400~500ml水,沸水溫度最好是在80℃~90℃比較好。別空肚喝,餐后三十分鐘再喝。
15.大棗:滋陰養血養血、寧心安神
每一次用三顆棗泡茶或熬粥,最好是提早將紅棗撕掉,喝了稀的還要把紅棗吞掉。
16.蘿卜:助消化化積、止咳化痰退熱
能夠和稻米一起熬粥,或是和生雞蛋一起熬成蘿卜雞蛋湯,還能夠立即配搭肉燒菜吃。
輕微咳嗽,還能夠喝白蘿卜汁。買一根蘿卜,取其尾端打汁。
秋季有哪些養生 食譜?
入秋后空氣干燥,人容易煩躁不安。這時要多吃一些清心潤燥的食物來消除秋燥,比如:梨、甘蔗、銀耳、菊花、鴨肉、兔肉等,其中蓮藕為首選。
按中醫的理論,時臟對應,秋季屬肺。立秋后是養肺、補肺或治療肺部疾患的最好時節。補肺的有銀耳、百合、豬肺、柿餅、枇杷、荸薺等。而其中當季最好的,非杏仁莫屬。杏仁分甜杏仁和苦杏仁兩種,甜杏仁滋潤補肺功效更強。
進入秋季,要把保養體內的“陰氣”作為首要任務。養陰的食物也有很多,比如泥鰍、芝麻、核桃、糯米、牛奶、花生、鮮山藥、白果、梨、紅棗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蜂蜜。
營養價值:中醫認為,蜂蜜有養陰潤燥、潤肺補虛、潤腸通便、解藥毒、養脾氣、的功效,因此擁有“百花之精”的美名。蜂蜜是一種非常好的能量補充品,對于緩解疲勞效果顯著。
秋天要多酸,就是要多吃酸的水果,比如橘子、山楂、青蘋果等,而要少吃甜味的西瓜、甜瓜等。
營養價值:葡萄益氣補血、生津止渴、健脾利尿,初秋時多吃還能幫助機體排毒,解內熱。紅色葡萄可軟化血管、活血化淤,心血管病人不妨多吃。白葡萄有潤肺功效,適合咳嗽、呼吸系統不好的人吃。綠葡萄則偏重清熱解毒。紫葡萄富含花青素,可以美容抗衰老。黑葡萄滋陰養腎的功效更為突出。
百合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等功效,成為秋季食用之上品。
營養價值:百合味甘微苦,性平。其營養成分豐富,有蛋白質、維生素、胡蘿卜素及一些特殊的有效成分,如淀白癜風治療哪里最好粉、多糖、果膠以及多種生物堿,對抑制癌細胞增生有一定的療效。
健康食譜大全及做法
紅棗山藥排骨湯
食材:
山藥 排骨 紅棗,蔥段、姜片、鹽、雞精、枸杞。
做法:
1、排骨剁小塊洗凈,山藥去皮切滾刀塊;
2、排骨和山藥分別飛水撈出;
3、鍋中放清水燒開后放入排骨、蔥段、姜片、紹酒煮40分鐘加入山藥、小棗、鹽、雞精、調味再煮十分鐘出鍋前放入枸杞即可。
松仁玉米
食材:
玉米粒、松子、胡蘿卜、食用油、鹽、糖、水淀粉。
做法:
1.玉米粒入沸水鍋中煮至八成熟,撈出瀝干。
2.中火將炒鍋燒至溫熱,放入松仁干炒,至略變金黃出香味。
3.胡蘿卜洗凈,切成和玉米粒等同的大小。
4.鍋置火上少許油燒熱,倒入胡蘿卜粒、玉米粒煸炒。
5.轉至小火加少許水稍煮,調入適量鹽、糖,翻炒均勻。
6.用水淀粉勾薄芡,撒入松仁顛翻幾下即可。
涼拌馬蘭頭
食材:
鮮嫩馬蘭頭500克,蒜茸10克,蔥花、黃酒、精鹽、白糖、胡椒粉、麻油各適量。
做法:
1.鮮馬蘭頭洗凈,下沸水鍋焯一下,撈起瀝水,切成約3厘米長的小段,放入碗中,加入黃酒、精鹽、白糖、胡椒粉、麻油拌勻。
2.上火炒鍋,放油燒至八成熱,投入蔥花、蒜茸,煸出香味,淋在馬蘭頭上,吃時拌勻即可。
豆腐瘦肉湯
食材:
豆腐、瘦肉、姜絲、枸杞、香菇。
做法:
1、姜片切絲、豆腐切塊。
2、瘦肉切片,過水備用。
3、將500ml的水注入鍋中煮開后,放入豆腐、枸杞、香菇、姜絲等同煮,用大火煮5分鐘后,再轉小火煮10分鐘。
4、放入瘦肉片,轉大火煮開后即熄火,燜2分鐘即可。
銀耳西芹
食材:
水發銀耳150克,西芹250克。干海米20克。精鹽4克,味精1克,白醋5克,白糖5克,香油5克。
做法:
1.銀耳洗凈,放入開水鍋中焯1分鐘,撈入冷開水中投涼,控水備用。
2.芹菜洗凈,切斜刀片,焯熟,投涼,控水備用。
3.海米洗凈,放開水中焯一下,撈入碗中,加少許水,上籠蒸30分鐘,晾涼。
4.把芹菜、銀耳放盆中,加入海米、鹽、味精、白醋、白糖拌勻裝盤即成。
鹽水花生
食材:
花生600克、大料3個、花椒1茶勺、鹽3茶勺。
做法:
1、新鮮花生反復清洗干凈,備用。
2、每個花生都捏個小口,便于入味。
3、往花生里加花椒,大料和鹽,攪拌均勻。
4、加入適量的水,燉煮30-60分鐘,30分鐘就熟了,口感脆,喜歡吃爛一點的,可以煮了60分鐘。
5、煮好后最好浸泡3小時食用,讓花生更入味。
黃豆花生燉豬蹄
食材:
黃豆,花生,豬蹄,姜,肉冠,鹽,冰糖,料酒,枸杞。
做法:
豬蹄洗凈從中間劈成兩半,切塊。
鍋里燒開水,加豬蹄過水3分鐘撈起。
用涼水沖沖,拔掉絨毛。
黃豆花生泡軟洗凈,枸杞泡泡洗凈。
煲里加涼水,豬蹄,肉冠,冰糖姜。
加黃豆,花生。
加蓋大火。
撇去浮沫。
加蓋轉小火慢慢煲90分鐘。
再加鹽枸杞,再小火煲30分鐘左右,就可以吃了!
風味素菜鍋
食材:
杏鮑菇60公克、芋頭120公克、玉米100公克、紅甜椒50公克、茼蒿菜100公克、板豆腐150公克、姜片10公克。
草果2顆、孜然粉1茶匙、干辣椒2公克、黨參4公克、小豆蔻2公克、川芎2公克、紅棗5顆。高湯500㏄、鹽1/2茶匙。
做法:
1.芋頭去皮后與玉米切小塊。杏鮑菇及紅甜椒切片。板豆腐切厚片。茼蒿菜去蒂頭后洗凈。
2.將玉米、姜片及所有藥材放入湯鍋,加入高湯煮開。
3.蓋上鍋蓋,小火煮約5分鐘至藥材香味釋出。加入鹽調味,最后加入其余材料,煮滾2分鐘即可食用。
蘆筍炒蝦仁
食材:
蘆筍 200克、鮮蝦 200克、生姜 1塊、大蒜 3瓣、鹽、生抽 少許、油、黑胡椒粉。
做法:
將鮮蝦處理干凈,加入少許鹽、一點點生抽和黑胡椒粉,腌制十來分鐘。處理鮮蝦時,在鮮蝦的背上和肚皮上劃一道口,把蝦線處理干凈。
將蘆筍斜著切成小段。
將大蒜和生姜切成末。
鍋里加入適量油,炒好蝦仁出鍋待用。
再次加入適量油,爆香姜蒜末,加入蘆筍翻炒,加入適量鹽翻炒均勻。
加入炒好的蝦仁翻炒均勻即可。
玉米排骨湯
食材:
排骨,玉米,紅棗,枸杞子,參片,生姜,香菜,鹽,雞精。
做法:
1.排骨切塊,去血,洗凈。涼水放入鍋中水開后撈出,血水倒掉。
2.起鍋放足水,放入紅棗、枸杞子、參片、生姜。
3.水開后放入排骨、玉米、適量的鹽燉兩個小時左右。
4.關火,放入雞精、香菜即可。
香椿拌豆腐
食材:
豆腐、香椿、食鹽、芝麻油、白糖、生抽、紅椒。
做法:
1、豆腐切小丁,香椿去老梗洗凈。
2、紅椒只要一點點切碎,拿來點綴,增加味道用的。
3、鍋里水開以后放1小勺鹽,下豆腐汆燙2分鐘,這樣一來入味,二來去豆腥味。
4、豆腐撈出瀝干備用。
5、香椿汆一下立刻撈出切碎。
6、把豆腐裝入碗里,放入香椿末。
7、加1小勺鹽,少許白糖、生抽,1大勺芝麻油調味。
8、把所有的材料輕輕拌勻,最后撒入紅椒粒就可以開吃啦!
口蘑卷心菜
食材:
卷心菜、口蘑、韭菜、大蒜、干辣椒、黑胡椒、鹽、醬油適量。
做法:
卷心菜手撕成小塊,口蘑、大蒜切片,韭菜切小段。
鍋坐熱之后,先放干辣椒段、蒜瓣炒出香味,然后放入炒卷心菜和口蘑。
炒軟之后,放入鹽、黑胡椒和醬油。
加入韭菜繼續翻炒至熟透即可。
涼薯炒肉片
食材:
五花肉250g 涼薯500g。油、鹽、醬油、豆豉。
做法:
1、涼薯剝皮切片,豬肉切片;
2、將豬肉放入開水中煮至8成熟撈起備用;
3、鍋放油燒熱下豬肉煸炒,炒到豬肉表面微黃時加醬油和甜豆豉翻炒;
4、加入切好的涼薯炒熟,放點肉湯,加適量鹽燒開收汁起鍋。
什錦銀芽
食材:
綠豆菜250克。胡蘿卜20克,香菜梗10克,水發冬菇20克,冬筍20克。
香油10克,精鹽4克,雞粉2克。
做法:
1.綠豆菜擇洗干凈,快速焯水后撈入涼開水中投涼,控水備用。
2.香菜梗洗凈,切小段。
3.胡蘿卜洗凈,去皮,切細絲,焯水,投涼,控水。
4.香菇切絲,焯水,投涼。
5.冬筍切絲,焯水,投涼。
6.把處理好的主輔料放一起,加鹽拌腌10分鐘,控水,再加入雞粉、香油拌勻即可。
鯉魚湯
食材:
黑豆四兩、生姜兩片、紅棗十粒、鯉魚一條、陳皮一小塊、胡椒鹽粉適量。
做法:
1鯉魚去鱗、鰓、鰭、內臟清洗干凈,加少許油在鍋中,略煎至金黃色。
2將黑豆去瓤粒并清洗干凈,放入鍋中?A不必放油,炒至豆衣裂,再用清水洗干凈,備用。
3紅棗去核,生姜去皮,陳皮洗干凈,備用。
4水煮滾,先放入黑豆、紅棗、陳皮、生姜大火煮十分鐘,再轉至文火煮一個半小時,最后放入鯉魚,煮三十分鐘后加入胡椒鹽粉即可。
番茄鮮菇湯
食材:
蕃茄2顆,柳松菇200公克,金針菇1包,枸杞10公克,白酒1大匙,香菇粉2大匙,水3000cc。
做法:
1.蕃茄洗凈切塊;金針菇洗凈去蒂頭;柳松菇洗凈,備用。
2.將3000cc的水倒入湯鍋中煮沸,再加入作法1的蕃茄塊煮約10分鐘,接著續放入金針菇、柳松菇及枸杞煮熟,起鍋前加入白酒與香菇粉拌勻調味即可。
香椿芽蛋花湯
食材:
香椿芽、雞蛋、西紅柿、有機亞麻籽油、鹽、綠胡椒粉。
做法:
1.西紅柿洗凈掰塊;
2.香椿芽摘洗干凈,過水焯一下;
3.開水煮西紅柿;
4、雞蛋打散,打入蛋花;
5、加入焯好的香椿芽燒開;
6、加入鹽、胡椒粉、亞麻籽油調味即可。
清蒸海鱸魚
食材:
鱸魚500克,蒸魚豉油、食鹽、料酒、老抽、調和油。
做法:
1、將鱸魚去鱗去內臟洗凈;
2、把魚身抹上鹽和料酒,肚子里放上蔥姜,擺在盤中,底下用筷子架起來;
3、上鍋蒸四分鐘,把盤里的水倒掉,再蒸四分鐘再倒掉,再蒸四分鐘后燜五分鐘取出,澆上蒸魚豉油;
4、把蔥,姜,青椒,胡蘿卜絲放在魚身上,燒一些熱油淋在上面即可。
轉發收藏起來,健康養生菜譜,老少皆宜!
(部分圖文內容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5萬閱讀
搜索
50道頂級養生菜譜
精品齋菜菜譜100道
100種秋冬食譜大全
十大公認養生食譜
保健菜譜大全100道
80老年人菜譜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