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持身體健康,每周最低跑量應該是多少?

          很多慢跑的朋友都是每周跑3-4次,每次跑5公里左右,這在中年人來說,是個能夠把控和比較適合的跑量。中年人開始慢跑,并且一直在堅持,這是我們應該非常珍惜的一件事。中斷不跑非常可惜,而一直在堅持,我們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堅持能否把慢跑帶到我們的60歲,帶入我們的70歲。首先,在我們堅持慢跑的不同年齡段和不同的季節,需要不斷的對我們的慢跑距離和配速做適當的調整,不要因為想堅持而導致受傷或引起身體的不適,造成堅持力不從心,因噎廢食。然后,在觀念上我們應該立足于長遠,現時段能堅持慢跑當然好,但“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并不能保證一直會有鐘讓你撞,我們需要認證看護好我們慢跑這個“鐘”,這樣,在行動上,我們才能避免“寅吃卯糧”,做到“風物長宜放眼量”,我們才能跑的更加長久。最后,對于慢跑的關注,都集中在跑量,頻次等這些外在的技術手段上,卻很少有專業人士,能放下身段,走入龐大的中年慢跑愛好者中,去研究和總結經驗和教訓,給出專業的指導,讓這個龐大的群體都能健康的跑下去,跑下去。

          更多相關建議:

          我是昆明山水,為了保持身體健康,每周跑量可以控制在25公里~40公里之間。具體建議如下:

          01.一周跑步四次,休息三天。一次盡量運動40分鐘到60分鐘,以慢跑為主,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和適應,跑步配速(每公里所需時間)可以達到7分鐘到8分半鐘之間,如果每公里低于9分鐘,就屬于不能連續跑步。剛開始連續跑步配速盡量達到8分半鐘,這個時候,你運動40分鐘到60分鐘就可以跑出5到7公里的距離。等配速達到7分鐘時,運動40分鐘到60分鐘就可以跑出6到9公里左右。

          02.跑步為了健康,跑步時間盡量選擇空氣較好的時段,跑步線路要選擇道路平坦的路線。運動服裝需考慮速干材質,避免身體受濕著涼,跑步鞋最好是專用的跑鞋,可以保證穩定、減震和包裹性,盡可能保護腳裸和膝關節。跑起來也比較輕松。

          03.好的跑步姿勢需要開始就養成,身體盡量直立,雙眼平視前方,前臂自然抬起九十度,雙膝微微彎曲,小步向前跑動,呼吸輕松自然,慢慢適應跑步帶來的呼吸不暢和心率加快問題,開始可以走跑結合,逐步過渡到連續完成,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循序漸進。最后就是要長期堅持才能出效果。

          我是昆明山水,謝謝您的閱讀,謝謝關注,一起為健康加油!

          更多相關建議:
          為了保持身體健康,每周最低跑量應該是多少?配速合適強度適中,跑步過程中呼吸平穩,可以正常交談。沒有急促呼吸聲,身體不感覺到累。高步頻小步幅,高步頻跑步效率高,小步幅避免跑步步幅過大傷害到關節部位。一些膝關節傷痛跟步幅大有一定關系。跑修相結合。有跑步運動,也有休息放松。組合到一塊兒就是常說的勞逸結合。避免跑步過量帶來運動傷害。熱身拉伸。可以有效避免跑步中帶來的傷痛。保護,肌肉關節肌腱等等。預防運動傷疼發生。根據健康科學研究顯示。跑步能增加肌肉,提高心肺能力,降低血壓,還能幫助我們排除身體毒素,幫助我們有效塑身減肥,等等非常多對身體健康的優點。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選擇適合自己的跑步方式。堅持跑下去。補充一點,合適的跑鞋可以有效保護腳部關節部位,避免受傷。大家喜歡跑步運動的可以關注我。我們一起跑起來,歡迎留言交流,我是76老郭!

          更多相關建議:

          人類的普遍心理,總是希望抓住一個確切的東西,才覺得安穩。比如跑步這件事,最好有一個通用的、絕對的跑量標準,任何人只要按照這個“標準跑量”鍛煉,就能保證身體健康。然而,這樣的標準是不存在的!

          因為我們的身體足夠復雜,而每個人的情況又都不同。所以,想知道每周該跑多少,才能保持身體健康,只能找方法、找原則,然后加以應用,而不是去找一個“不存在的標準”。不過,我們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身體健康”。

          什么是“身體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在1948年就在其憲章中提出了“健康”的概念,后來幾經修正。到1984年,WHO在《保健大憲章》中說,“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而是包括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完好狀態”。1989年時,進一步完善這個概念,指出“健康”是“生理、心理、社會適應和道德方面的良好狀態”。

          如果按照WHO對于“健康”的定義,單單就跑步來說,是很難勝任“確保健康”這個重任的。因為,跑步只是可以促進生理層面、一定的心理層面的改善,而對于“社會適應和道德”則可能無能為力。

          所以,簡單一點:普通人想要的“健康”,一般是指保持良好的體形、抵抗力好、少生病、體能狀態良好。要達到這些目標,堅持跑步鍛煉基本上就夠了。問題是,每周該跑多少呢?

          每周跑量多少合適?

          無論鍛煉者是想減肥,還是想提升跑步水平,或只是想保持健康(沒有明確的目標),最基本的要求是每周至少進行三次跑步鍛煉(在不同的日期)。

          世界衛生組織在《有益健康的身體活動建議》中,對于不同年齡的人給出了不同的運動建議:

          從上述建議中可以看出,WHO并沒有規定人們每周具體應該跑多少公里,而是給出了“每周累計運動時長”。

          我們以“18至64歲成年人”為例,一周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假設鍛煉者一周中跑步5次,那么每次運動時長即為半小時。

          30分鐘能跑多遠呢?不同身體狀況、不同運動水平的人,能夠完成的跑量各不相同。通常而言,長期堅持跑步鍛煉的人(至少有一兩年的跑步鍛煉經驗),30分鐘大約可以跑完5公里。也就是說,按照WHO建議估算,如果一周跑步5次,每次跑5公里,每周累計25公里,就基本可以達到保持健康的目的。

          不同階段的鍛煉者,跑量各不相同

          御行者相信,現在已經有人在心里記下了“每周累計跑25公里”這個數值。千萬別如此教條、刻板地制訂自己的跑量!道理很簡單,如果你是運動新手,別說一次跑5公里,1公里可能都跑不下來。一句話,每周跑25公里,對于運動新手絕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鍛煉者必須根據自己所處的運動階段,制訂自己的跑步計劃。

          (1)運動新手

          每周至少跑3次,以“循序漸進”為第一原則,每次跑步距離以自己身體能夠承受為限。比如剛開始你只能用9分鐘跑完1公里,就跑不動了。那就跑1公里好了。當然,每次的運動時長也不能太短,最好達到30分鐘以上。

          在跑不動的時間段,做什么呢?改為走,且最好走得快些(快走),以保持身體持續微微出汗為宜。這就夠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運動能力的提升,每周累計跑量自然就上去了。

          (2)有一定跑步經驗和能力的跑者

          這類跑者就是前面所說“已經具備30分鐘跑5公里能力的人”,可以每周跑5次、一周累計完成25公里跑量。實際上,這類跑者的身體情況已經超過大多數同齡人,算是比較健康的人群。不過有三點要注意:

          一是注意飲食控制,有些長期堅持跑步的人,雖然跑步很賣力,但不控制飲食,仍舊可能體脂率偏高,在身體檢查時查出脂肪肝也并不奇怪。

          二是如果想提升跑步水平,比如有些人準備參加馬拉松賽,那么每周的跑量就需要提升到更高的水平,比如30公里、50公里甚至更多。當然,這要依據具體的訓練方案來進行。

          三是沒有任何一項運動可以保證身體的“全面健康”,跑步在保持心肺耐力水平、減脂、控制體重方面效果顯著,但卻無助于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韌性、靈敏度等指標保持或提升。因此跑步之外,還應多參加一些其他類型的運動。

          小結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每周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比如跑步)累計達到150分鐘,就可以基本保證身體健康了。

          對于新手而言,“循序漸進”是運動鍛煉的第一原則。每周跑量并不重要,在自己能力之內,能跑多少算多少就行。不追求跑步速度(運動強度),但要確保每次的有氧運動時長(比如改跑為快走)足夠。

          已經有一兩年跑步經驗的跑者,需要更加注意飲食控制,同時根據階段運動目標來確定自己的每周跑量。

          更多相關建議:
          每次跑步,都要注意跑量和跑速。國務院對人民群眾的運動量要求。

          前陣子,國務院出了關于普通人的日常運動量的政策,要求每一個人進行日常運動(6000~10000步)。一般折算下來,6000步差不多等于慢跑5公里。由于跑步的運動強度遠高于走路,所以慢跑5公里的強度=15000步,也就是說,每周跑步15~20公里,能夠達到國務院的要求。

          更多相關建議:

          僅從保持身體健康來說,每周最低跑量在24~32公里即可。即每周跑4次,中年以上每次跑6公里,中青年每次跑8公里,剛開始跑不要追求配速,跑累了跑走結合均可。待能連續跑完全程,再逐漸提高配速。

          從我們身邊跑了數年跑友的情況看,平時慢跑配速在7~8分,甚至還跑跑走走的,體重基本上變化不大,肚腩小得也不明顯。還有的是結伴走的老年人,邊走邊聊天,幾年過去了體形也幾乎不變,有些還胖了。所以,要達到鍛煉目的,使自己有個健康的身體,適當提高配速,加大消耗能量,對減脂健身還是有必要的。

          更多相關建議:

          為了保持身體健康,每周最低跑量應該是多少?保證最低跑量是必要的,不過,還是應根據身體的情況,循序漸進鍛煉。

          一. 最低跑量是跑步效果的保證。

          以保持身體健康為目的,每次慢跑半小時,或者半小時以上是可以的。比如慢跑半小時的距離為5公里,每周慢跑需3到4次,也就是在15到20公里的距離。

          (下圖:最低跑量是保持身體健康的基礎)

          二. 跑量的多少,應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

          不同的慢跑者,身體素質不一樣,有的慢跑者,一次10公里沒問題,有的慢跑者,一次5公里就出現問題了。慢跑的多少,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年齡、身體狀況和實時狀態等。體重過大者,不宜長時間慢跑,宜以快走為主,或者快走結合慢跑的方式進行鍛煉。

          (下圖:體重大者,不宜過多慢跑)

          三. 運動能力范圍內,跑量的多少,還應循序漸進提高。

          跑量的過度限制,不利于身體素質的進一步提升,跑步者需循序漸進鍛煉。比如一次跑半小時沒問題的情況下,可以嘗試跑35分鐘,再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之后,增加到40分鐘。

          (下圖:循序漸進提高跑量,同時也是在增強身體素質)

          四. 慢跑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

          1. 如果慢跑一小時不舒服,下次慢跑時,應該減量,比如控制在45或者50分鐘之內。

          2. 不要天天跑步,天天跑步,不利于身體的恢復,長時間還容易導致膝關節等部位損傷。

          3. 根據身體實時狀態跑步,狀態好的時候可以適量多跑一會兒,狀態不好的時候,應該減量,或者以快走代替慢跑。

          4. 注意休息的同時,還應注意飲食營養的補給和合理性。飲食營養方面,建議多攝取富含蛋白質食物;飲食方式上,建議少食多餐。

          (下圖:富含蛋白質食物的攝取有助于慢跑者身體的恢復)

          更多相關建議:

          我是山水之墨白,一位跑者,你的【關注】是對我最好的鼓勵哦!

          慢跑才能鍛煉身體,使我們的身體始終保持在健康的狀態。跑的太快,或者跑的太慢,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幫助都不會太大。

          慢跑時我們的心率應該始終維持在有氧區間內。而每個人的有氧心率區間是不盡相同的,這也就決定了大家在慢跑時的平均配速是不一樣的。

          根據慢跑時的平均配速,就可以算出每周的最低周跑量。

          所以,題主給出的這個問題并不太好回答哦,因為不知道題主在平時慢跑時的平均配速是多少。

          那就取一個平均數吧。

          大多數跑者有氧慢跑時的平均配速大約在6′30″左右,我們就把6′30″作為題主的平均配速。

          每次持續40~60分鐘的有氧慢跑,能夠讓我們得到更好的鍛煉效果。

          我們就按照下限40分鐘來算。

          6′30″的平均配速跑40分鐘,距離應該是6.2㎞。那么,每次跑步就是6.2㎞。

          而每周跑步4次對我們的鍛煉效果最好,就以4次來算,4次×6.2㎞=24.8㎞,約等于25㎞。

          這樣,就得出平均配速為6′30″的跑者保持身體健康最低的周跑量為25㎞。

          以此類推,平均配速為7′00″的跑者,他的最低周跑量為23㎞;而平均配速為6′00″的跑者,他的最低周跑量則為27㎞。

          距離差別不算太大,大家對號入座就可以啦。

          其實這也只是理論上的數據,給大家一個參考。真正跑步的時候周跑量最好超出這個理論數據,才能使我們的鍛煉效果最大化。既然那么辛苦地跑步了,為什么不去追求更好的鍛煉效果呢?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平時跑步一定要以有氧慢跑為主,做好跑前熱身跑后拉伸運動,跑步時以勻速跑完全程,跑休結合,連續休息時間不要超過三天,還要加強核心肌肉力量以及腿部肌肉力量的訓練。

          所以,就題主提出的問題,我的回答是:

          我是山水之墨白,幫我點個【關注】再走唄,讓我們一起跑起來,加油吧!

          更多相關建議:

          身體健康是個很模模糊糊的概念!身體健不健康?第一要看您的心理健不健康;第二要看您的生理健不健康;第三,要看您身體技能健不健康,如果這三方面都是健康的,也就是平衡而穩定的,那就說明您暫時性是個健康的人!

          為了保持身體健康,您通過慢跑的形式來健身,是個很好的選擇,但是您要把每周最低跑量數據來簡單的判斷與評估個人是否能夠讓身體保持健康,這個問題應該說是沒有準確答案的!為什么?因為每個人的運動基礎能力不一樣,每個人運動技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運動生理機能是不一樣的,因此沒有統一評價標準,只能夠說,相對的評價標準是,就是您選擇的運動方式和運動負荷是否適宜您,這個是關鍵。如果您每周總跑量達到100公里,但是您在常態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明顯感覺到,或者比較力不從心,那么說明這個跑量暫時不適合您,如果通過主動性調整每周跑量到80公里,但是您在常態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精力充沛,那說明很適合您,無疑,最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和運動負荷才能為自己生活、工作充電,才能給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帶來活力,才能給自己的外在形象帶來與眾不同的精氣神,這樣的心情,這樣的身心狀態才是健康的狀態!

          更多相關建議:

          人體的健康是大量的參數所組成,每個人的年齡段.身體狀況.鍛煉的年限和身體素質等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對這種提問只能提出相對的看法,供健身運動者參考。

          每周鍛煉的次數.負荷強度.持續時間及運動方法與起始的健康水平,有著重要的關系。

          1,初次練跑每周三次以上,每次超過30分鐘,可能引起踝.膝的損傷,應該采用不同的鍛煉內容交換練習;

          2,短期的鍛煉不能提高人體健康水平,最少需要10~20周才能獲得效果。每周跑不少于3次,保持持續不斷的.有節奏的.數十分鐘以上的運動時間與距離;

          3,根據自己的年齡段練習強度:達到自己最高心率的60%~80%,20~29歲心率60%135次,心率80%165次。30~39歲心率60%135次,心率80%160次。40~49歲心率60%130次,心率80%150次。50~59歲心率60%125次,心率80%145次。60歲以上心率60%120次,心率80%135次。

          4,每周鍛煉次數:每周3~6次,每次控制在15~60分鐘范圍內做選擇,持續時間的長短取決于負荷強度。對中年以上年齡段,以低負荷強度.時間或者距離長的運動為宜;

          5,持之以恒鍛煉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間歇鍛煉兩周,運動能力會顯著下降,停止10周至32周后,健康狀況就會回到鍛煉前的水平。停止運動4周至12周,巳提高的心臟.肺活量健康功能可下降50%。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香蕉| 日产精品卡一卡二卡三的概述| 亚洲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线视频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日韩精品高清在线| 国产亚洲蜜芽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v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尤物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妇女99|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午夜夜伦鲁鲁|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精品aⅴ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se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碰碰| 亚洲A∨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真人荷官无码|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蜜桃| 日韩亚洲变态另类中文| 日韩亚洲国产二区| 嘿嘿射久草日韩视频|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品| 国产日韩久久久精品影院首页| heyzo亚洲精品日韩| 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频道日韩|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观频|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一无码| 久久精品日韩一区国产二区 | 亚洲AV无码专区日韩|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站| 日韩免费电影网址| 日韩大片观看网址| 人妻少妇精品久久|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8精品 | 9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