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洋參是一味名貴的滋補藥材,能補氣養血、滋陰補腎,清熱生津,但是這么好的藥材怎樣服用效果才好呢?
西洋參大家肯定很熟悉,參類的藥材中,數西洋參和人參珍貴了。加拿大大西洋沿岸是西洋參的原產地,美國產的也叫花旗參,我國的都是引種栽培的,所以西洋參的價格頗高。
補氣類的藥材中,西洋參算是最廣泛作為保健品使用了,那么為什么不是人參呢?西洋參與人參的作用相似,為補氣佳品,但是西洋參補氣的作用比人參緩,一些虛弱的慢病可以用它來緩慢的調養,而人參補氣之力太俊猛,劑量使用不當容易出現陽盛陰虛的狀況。古語云:"西洋參性涼而補,凡欲用人參而不受人參之溫者皆可用之",故補而不燥是西洋參的特別之處。
除了補氣之力緩和以外,西洋參能清熱生津,對于糖尿病的多飲多尿證適用;此外具有提高體力和腦力勞動的能力,降低疲勞度和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等藥理作用;還可以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氧化,對高血壓、心肌營養性不良、冠心病、心絞痛等心臟病均有較好的療效,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西洋參。那么怎么服用才能發揮最大的藥效呢?
中藥很特別,用對方法才有效,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幾種西洋參的服用方法:
1、含化法
西洋參屬于根部入藥,質地堅硬,需要放在砂鍋中用水蒸一下,使其軟化,再切成薄片,用干凈的玻璃瓶裝好,于每天早餐前和晚飯后各含服2~4片,細細咀嚼咽下。因為西洋參屬于滋補藥材,需要在飯前服用,才能更好的消化吸收。
2、沖粉法
像三七粉就是打粉后沖服的,西洋參也可以如同三七粉一樣,有中藥打粉機的可以將西洋參打成粉末。如果沒有條件的,可以將西洋參稍微烘干,再研成細粉狀,每次服用的時候取出5g,用開水攪拌均勻沖服。
3、燉服法
煲過湯的人可能對這一方法比較熟悉,也有點像平時的燉雞蛋。將切好的西洋參片,每日取2~5g放入瓷碗中,加適量水浸泡3~5小時。碗口加蓋,再將碗置于鍋內,隔水蒸燉20~30分鐘,早飯前半小時服用。
4、煮湯法
平時我們煮湯的時候都喜歡加入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例如紅棗、枸杞等等,也可以將西洋參片,放進去一起煮湯,每次放入約10g左右就可以了。
5、煮服法
這一方法就是按照平時我們自己煎中藥的方法,將西洋參片3g左右放在砂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大水煮開,小火煮十分鐘左右,將參片與參湯一起服下。
以上就是我介紹的五種吃西洋參的方法,這樣吃不僅不浪費名貴的藥材,還能很好的消化吸收。有些人可能也有別的服用方法,比如拿來泡酒等等,其實含化法是最方便的,效果也非常好。因為西洋參是滋補藥材,所以需要在飯前服用,關于這一點我相信很多人都錯了,現在知道還不晚。
關于西洋參的服用方法你吃對了嗎?不妨轉給他人看看,一起學習。覺得本文不錯的話,記得給個贊。如需藥用,請向醫生咨詢。(圖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更多相關建議:
生活道公益健康認為,西洋參屬于補虛藥范圍的,補氣藥部分的,歸心、脾、肺、腎經,具有補氣養陰,清熱生津作用的。具體服用了有什么好處,就說真有氣陰兩虛癥狀時候含服、嚼服、代茶飲、水煎都可以的。
當身體出現了睡眠不好,心陰不足影響的;有點不愛吃飯了,脾胃陰不足引起的;當有點少氣懶言了,大便溏泄了等時候,都可以用點西洋參的。
最好是和山藥一起使用,能起到健脾益氣的作用,可能會感覺更好些的。
這個每天的使用量不要過多,國家藥典上是3到6克每天就可以的了。使用本品后,不能和藜蘆一起使用,這個是十八反里面的禁忌。
建議也不要經常服用,癥狀消失了就可以停一停的。
更多相關建議:
其實吃西洋參沒有那么復雜,也不要像哪些大師說的這樣吃那樣吃。
以本人7年的親身體會就是,將切片的西洋參泡水每次3-4片,水喝完了就加水,有西洋參的水不變質,本人都是1個多月才換一次切片的西洋參,換的時候把泡過的西洋參吃掉就可以啦。7年來本人基本就沒有感冒過,真的。本人認為任何補藥都應該慢補,吃多了不好,慢慢來。
另外在飲食中,特別是清燉的菜肴,放3-4片西洋參,味道特棒。
更多相關建議:
隨著朋友們對養生的關注與認識,對于中草藥保健也越來越感興趣,有的為自己,有的為老年人或者朋友贈送,以表達一份心意。但中藥都有自己的功效與主治,盲目使用與送人,有時會達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在這里為朋友們談一下西洋參。
一、先看一下歷代醫家對西洋參的認識:
以上文獻從《醫學衷中參西錄》中可以看出,西洋參是參類中唯一性寒的中藥,像人參性微溫,黨參、太子參性平。故西洋參適合氣虛兼有熱證的朋友,若氣虛兼有寒證的朋友就不太適合了,會更加寒涼。從 《本草從新》中可以看出西洋參具有補氣養陰,清火生津的功效。
二、再談一下西洋參的淵源:
西洋參始載于《本草從新》,原名為西洋人參,主產于美國、加拿大、法國,我國也有栽培,但主產于國外,古時又稱外國為西洋,故有西洋人參之說。
三、談一下西洋參的藥性與功效:
西洋參:甘、微苦、寒,歸心、肺、腎經。有補氣養陰,清火生津的功效。從性味上來看,甘能補氣,寒能清火,適合氣虛兼有熱證的人。歸心、肺、腎、脾經,具有滋補心、肺、腎、脾的功效。
四、再談一下西洋參具有哪些養生作用,怎么樣正確使用?
1 、用于肺氣陰兩虛證:西洋參養肺陰,清肺火,適用于干咳無痰,口干咽燥,氣短乏力,憋喘,或痰中帶血,可單品使用,也可以與滋補肺陰,清肺火的中藥使用,如麥冬、生地、沙參等。
2、用于心氣陰兩虛證:西洋參補益心氣,兼能養心陰,適用于氣陰兩虛心慌胸痛,失眠多夢,活動后心慌加重,健忘心煩,可以單品使用,也可以與梔子、生地、麥冬、蓮子心等合用治療心經虛熱證。
3、用于腎氣陰兩虛證:西洋參補腎氣,滋腎陰,適用于腰膝酸軟、遺精滑精、盜汗、月經量少、耳中蟬鳴。可配伍枸杞子、山茱萸、生地等。
4、用于脾氣陰兩虛證:西洋參健脾補氣,滋補脾陰,適用于不思飲食,口渴咽干,倦怠乏力,脘腹脹滿。可配伍石斛、谷芽、六曲等。
5、消渴病(相當于糖尿病):西洋參滋陰,適用于消渴病口干咽燥等癥。
6、熱病口渴:西洋參生津清熱止渴,用于熱病(高熱、或內火旺盛)后期,氣陰兩傷,如身熱汗多,口渴心煩,體倦乏力等。
7、用于氣陰兩脫證:適用于因大汗、大瀉、大失血、耗傷元氣陰津,出現神疲乏力,氣短聲低,心煩口渴,小便黃赤,大便干結等。
五、用法用量:本品比較貴重,一般另煎兌服,三至十克。也可以單品泡茶飲。
六、最后談一下西洋參禁忌癥:脾胃虛寒、或者脾虛有濕,或者氣郁化火(生氣后出現肝火)者均忌服。
以上為朋友們淺談西洋參,對于養生問題,要根據自己實實在在的情況再使用西洋參,切勿人云亦云,盲目使用。中醫上講“有其證用其藥,無證別用藥”,希望能幫助到朋友們!
(溫馨提示:文中方藥僅供學習與交流,切勿自行抓藥,責任自負,若喜歡中醫科普與養生,請關注此號,歡迎轉發幫助更多的朋友!)
更多相關建議:
西洋參怎么吃
西洋參可以煎汁內服,每日常規用量為3~6克;也可入丸散劑使用,具體用量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還可以泡酒使用。
西洋參煎汁內服或入丸散劑服用,具有補氣養陰、清熱生津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療氣虛陰虧、口燥咽干、虛熱頻倦、咳嗽痰血、內熱消渴等病癥。
西洋參泡酒,可以獨泡西洋參,也可以搭配其他藥物泡酒:①單獨泡西洋參,可益氣養陰、生津止渴,用于疲乏無力、少氣口干、肺虛久咳、聲音嘶啞、咯血等等。②搭配沙參、麥冬,可補氣養陰、清熱生津、潤肺止咳,用于津液不足、口千舌燥、煩熱口渴、肺虛燥咳、體倦神疲等。③搭配麥冬、百部,可滋陰潤肺、益氣生津、止咳殺蟲,用于肺結核久咳、痰中帶血等。
本內容由北京同仁醫院 傳統醫學科 副主任醫師 陳陸泉審核
更多相關建議:
西洋參原產于美國,加拿大,目前我國也有栽培,具有補氣養陰,清熱生津的作用,如果單獨服用西洋參,推薦泡水喝,并把西洋參片都吃掉。如果和其他中藥煎煮,則西洋參要單獨煎水,再和其他中藥煎的水一起混合吃,避免有效成分被其他藥材吸附有效成分造成損失。
另外,西洋參性平,人參性溫,兩者藥效相似,因此給老人吃時建議買西洋參,老年體質可耐受。
更多相關建議:
每個人都想知道正確的西洋參吃法,但是,實際上,西洋參在生活中并沒有那么普遍使用,就是因為價格太貴,一般人沒有條件堅持吃。
在生活中,一般是用西洋參泡水喝,這樣可以發揮補氣健脾,補肺氣作用。對于中老年人,如果平時脾胃虛弱,可以常喝促進機體免疫力的重建和恢復。
更多相關建議:
西洋參的吃法很多,泡煮蒸燉都可以放一些西洋參。但是西洋參的價格可不能和青菜蘿卜等一般食材相提并論哦,如此貴的東西怎樣才能利用到極致而且不浪費,并且還能完全發揮他的滋補生氣的作用呢?我認為最好而且最簡單的吃法要數含服了。含服吃法雖然簡單,但是它起的效果可不簡單。首先含服可以促進唾液的分泌,唾液對口腔有保護作用,同時唾液化為津液,津液再予咽下,能潤心,使心火免于過盛,水火相濟,陰平陽秘謂之“自飲長生酒”。因此,古人常以吞咽津液達到祛病強身、益壽延年之效。其次、唾液中含有多種生物酶,如溶菌酶、淀粉酶等,含服唾液能夠充分溶解西洋參,促進西洋參完全吸收。有此看,含服西洋參是一種最好的吃法。
更多相關建議:
一般來說,只要適合吃西洋參,怎么吃對身體都是有好處的。如果不適合吃西洋參,那就最好不要吃西洋參,如果堅持要吃,一定要搭配。
那么怎么才知道是否適合吃西洋參呢?不太合適的人,又應該怎么搭配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吧!
首先我們不管西洋參有什么作用,有一點需要明確的是,西洋參是寒涼的。那么對于體質寒涼的人,不管虛不虛,都不建議去服用西洋參。
那怎么知道自己的體質是寒涼的呢?如果以下這些癥狀,那么基本上就是寒涼體質。
一、平時容易出虛汗,怕風,易感冒,汗一般都是涼的,不是熱的;
二、平時喜歡喝溫水,不喜歡吃涼水或涼的食物,吃了涼的食物容易肚子不舒服或拉肚子;
三、平時手腳容易冰涼,容易胃涼或腹部涼;
四、小便清長,大便往往不成形或稀水便;
五、平時穿衣服比別人多,容易怕冷,不敢吹空調;
六、舌質淡,不紅,苔薄或薄白,或水水的。
以上癥狀有一條,說明有可能是寒涼體質;如果有兩條及以上,那么基本確定就是寒涼體質,就不適合服用西洋參。
我們說寒涼的人不適合服用西洋參,那么不是寒涼的人就可以服用了,尤其是陰虛火旺的體質,更適合服用西洋參了。那么西洋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西洋參是補氣藥,最明顯的作用自然是補氣,同時因為它是寒涼的,所以補氣的同時,還能降火,不過它是滋陰降火,因此對于陰虛火旺的人比較合適。
經常服用不僅能夠陽氣充足,說話有力,干活有勁;而且還不容易上火,口干,長痘之類的。
那可能有人會問,西洋參和黃芪有什么區別呢?
如果從補氣的效果來說,這兩個沒有太大的區別,補氣的效果都是非常的不錯。但是除了補氣外,黃芪還能夠健脾胃,固表止汗,它的藥性是溫熱的,對于體質虛寒的人是非常不錯的;而西洋參用的人群則是偏陰虛火旺類型。
如果陰虛不明顯,虛寒也不明顯,但就是氣不足的話,可以用西洋參和黃芪一起搭配,補氣的效果更好。
那么西洋參除了和黃芪搭配外,還和什么搭配呢?
一般來說西洋參都是含服或嚼服,甚至打粉吞服,所以相對來說單用是西洋參最常見的服用方法。
如果說搭配,則一般是泡水服用,比如和枸杞一起泡水,不僅補氣,還能養肝補血;
比如和當歸一起泡水,也是補氣補血,同時能佐制西洋參的寒涼,對于陰虛不明顯且氣血不足的比較合適;
比如和麥冬、石斛、沙參等一起泡水喝,能夠補氣滋陰,對于陰虛火旺明顯的比較合適;
那么對于平時身體不虛的,可以服用嗎?
如果是少量服用的話,是可以的,能夠增強免疫力。但是如果有感冒,或有濕熱的話,最好就不要服用西洋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