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邀!經常運動它是可以避免腦梗和心梗發生的,但是這個只是一方面的因素,導致腦梗和心梗發生的因素有很多,只有說是把所有的原因都解除了之后,才能有一個避免的過程。
經常運動也可以說是適度的運動,這個是非常好的,只有這樣才能夠改善自己不良的生活狀態,保持一個健康積極的生活態度,而且經常運動的人身體狀態都不會很差,哪怕是有的時候得病了也是一些小病,很快也能恢復,所以經常運動確實是非常好的。但是也一定要保持一個適當的度,因為有很多人出現了各種各樣的不良的反應,都是因為過度鍛煉而造成的。
崇尚于一種循序漸進的運動,比如說慢一點的運動,有散步,太極拳,游泳等等,那么快一點的運動有健步走,羽毛球,乒乓球等等,這些他都要循序漸進,而且在運動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方法,千萬不要因為一些運動而受傷,這樣反倒會加重自身的不良反應。
除了運動,還有一些其他各方面的要點都要注意,比如說控制血,壓穩定血糖,降低血脂,戒煙,戒酒,平常是以低鹽低脂高蛋白性質的飲食為主。
再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堅持任何的事物,只要有一定的堅持,那么才能有一個更好的緩解和改善的程度。所以運動是非常好的,但是一定要堅持運動。
更多相關建議:
青少年時代堅持運動,不抽煙、少吃動植物脂肪、糖類等碳水化合物,多吃動植物蛋白質和綠葉蔬菜和適量水果,保持男性腰圍在2.3-2.4尺那是有可能的。因為做到以上幾點可以防止80%以上的人進入中年后不患高血壓、高脂血癥和糖尿病,當然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發生概率大大下降,斑塊破裂是激活血小板形成冠脈和腦動脈閉塞性血栓導致心梗、腦梗的基礎。即使有三高家族史的人,發病年齡可以推后20年左右。
對于已患有高血壓病、高膽固醇血癥、糖尿病的中年人由于血液的壓力過高,脂質對動脈內膜的損害和糖毒性會使動脈血管內膜受損、破壞,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侵襲到受損的內膜下并被氧化,同時大量炎癥因子招來具有吞噬能力的巨噬細胞、單核細胞和白細胞,它們貪得無厭地大勢吞噬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形成體積厐大的泡沫細胞,無數泡沫細胞堆積成斑塊的核心脂質,所以三高控制不力,炎癥反應強,尤其占總膽固醇60%的LDL越高,斑塊長得越快、越大、外層纖維帽越薄就形成了不穩定易破裂的軟斑塊。
堅持每天運動加上嚴格控制體重,血壓和血糖肯定會降下來,但是不達標者還是要用藥物邦助達標。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往往與家族遺傳基因有關,運動和低膽固醇飲食有影響但力度不大,所以有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的人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并根據危險因素分層達標:危險因素包括家族中有心腦血管病史、嗜煙、高血壓、高脂血癥和糖尿病。
1.心梗、腦血栓形成、支架植入術后、確診發生過急性冠脈綜合征的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LDL應降到1.8mmoI/L
2.既有冠心病(造影確診)且有心絞痛癥狀,同時合并糖尿病并抽煙大于200-400年支以上(每天抽煙支數X抽煙年數)的患者LDL應降到2.1-2.6mmoI/L之間
3.有冠心病或有糖尿病或心血管危險因素大于等于三個以上,LDL應降到2.6-3.0mmoI/L以下。
4.有二個心血管危險因素并抽煙的人LDL應降到3.3mmoI/L以下。
5.沒有或僅有一個危險因素包括抽煙LDL應在3.6mmoI/L以下。
所以運動不能避免心梗、腦梗發生,但不同的人運動減少心梗腦梗的概率是不一樣的。關鍵還在于戒煙、嚴格控制體重、高血壓、糖尿病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分層達標。
最后強調一點:冠狀動脈內的斑塊隨心臟每天十萬次收縮、擴張,同時血流壓力也隨著心臟搏動而不斷在變化,斑塊并沒有破裂,只有強大的應力作用下如冠狀動脈痙攣時軟斑塊極易破裂。這已經寫入了新版的教課書,三十歲以上的醫生可能沒讀到過。所以情緒緊張、激動、暴怒、郁悶時體內分泌過多的兒茶酚胺是誘發冠狀動脈、腦動脈痙攣的始動因子。長壽的人都是好性格、好脾氣!
2019.3.27
更多相關建議:
總之,運動是可以預防血栓的,那是因為運動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能預防和控制三高,能控制體重,從而預防血管垃圾加重,預防斑塊加重,從而預防血栓。但一旦發生血栓,必須正規治療,而非運動!
【心血管王醫生版權】
更多相關建議:
運動可以降低血腦血管發生疾病的風險經常做有氧運動可以降低血壓,從而降低血壓經常進行腿部鍛煉有助于降低血脂所以說,運動對身體的好處是非常多的,哪怕不能改善已經堵塞的血管,但也可以延緩疾病發作的時間。
當然了,預防心梗腦梗光靠運動是不行的,還需要在生活方式上進行多種改變,如不抽煙,不喝酒,不吃高熱量的食物,不吃動物的內臟等等,早睡早起加上運動,腦梗和心梗可以99%的預防,還是很不錯的選擇。
喜歡請關注我,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識的文章給您!
更多相關建議:
說實話,這種類似問題,張大夫也常常在網上和診室里被大家問起。其實,世界上本來就沒有絕對的事情,即使是運動健將也有可能發生腦梗塞,更不用說平時經常運動的人了。但是,應該說平時注意運動的人,一定是是發生腦梗的機會,相對于平時疏于運動的人要低,或者說要低得多。
其實,對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中,增加運動只是減少其發生的預防手段之一。在心腦血管疾病的促發因素中,還有肥胖、高鹽高脂飲食、吸煙、飲酒等等諸多促發因素,不能說做好了其中一個環節就把疾病全部形成過程都控制住了。但是,不可否認,如果大家運動做得好,發生腦梗塞等腦血管疾病的機率會降低。
那么,作為普通人,平時應該如何運動呢?我還是推薦美國心臟協會的建議:中等強度運動每天30分鐘,每周5次,也就是一周保持中等強度運動150分鐘。而對于高強度運動,一般建議每天25分鐘,一周做3次就可以。
如果您平時有運動能力,并且能夠保持咱們所說的這種運動強度和頻率,我相信不光是腦梗塞會遠離你,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也會遠離你。希望大家都能動起來,為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一起努力。
更多相關建議:
運動的好處是公認的,法國一位著名的醫生曾說過,運動就其作用來說幾乎可以代替任何藥物,但是世界上的一切藥片并不能代替運動的作用。
經常運動是否可以避免腦梗或心梗的發生?
迄今為止,心腦血管疾病仍位居我國疾病死亡病因的首位,是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所以,人一旦上了年紀,最怕的就是血栓形成,堵塞血管而誘發腦梗、心梗等疾病。而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更多的中老人開始關注養生保健,試圖通過日常的干預措施來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其中運動就是有效的方式之一。
運動有助預防血栓形成!
可以肯定的是,有效的運動一定是對抗血栓有幫助的。運動的獲益主要有幾點。
1、首先,最直接的一點,運動有助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脂質代謝,防止血液凝集而形成血栓,預防血栓的很重要一點就是“動起來”,尤其是對靜脈血栓的預防。
2、其次,運動對血管的保護作用也是公認的,有效的運動可幫助改善血管彈性,結構,延緩血管老化、硬化,還可增強心肺功能,提高抗病力,這些對于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也是有很多好處的。
3、最后,運動對三高癥的防治也有明顯療效,一直以來,對于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治療,運動療法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項。有效的運動甚至比得上藥物的療效,可幫助更好地控制血壓、血脂和血糖,還能減輕體重,而這些都是預防心梗、腦梗的關鍵因素。
血栓出現時,是否可以通過運動改善?
血栓出現時,預示血管已經被堵,這時候可能腦梗、心梗說來就來。對于題目中所說的血栓出現后運動的改善效果,只能是發生在患者已經得到救治的基礎上。對于處于血栓急性期的患者來說,如腦梗、心梗患者最重要的是及時進行治療,包括進行必要的溶栓、支架術等治療手段,而不是想著靠運動來消除血栓,這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對于心梗后或腦梗后的患者來說,病情穩定,血栓得到控制,這時候是可以運動的,而且運動是預防復發的有效手段之一。這與前面說的運動抗血栓的效果一樣。只不過,心梗做過支架術后的患者如果出現嚴重的心功能不全,可能就沒辦法運動了或者只能進行低強度的活動。而腦梗后的患者,若伴有嚴重的后遺癥,也只能從簡單的活動開始,循序漸進,逐漸恢復正常的日常活動。
有效的運動方式一定是這樣的!
最后強調一點,并非所有的運動都是有助預防血栓形成的。目前認為,有效的運動必須是持之以恒,有規律的運動,絕對不能想動就動,不想動就停下來,要求每天至少30min,每周至少5次,堅持下去才能看到效果。
至于運動項目的選擇,也是有要求的,一般建議以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為主,如慢跑、快走、游泳、爬山、騎自行車、廣場舞等等,可以根據個人興趣選擇,注意千萬不要進行高強度的運動,尤其是已有心腦血管疾病、三高癥的患者,要量力而行。
我是黃志艷大夫,致力于用樸實無華的文字解釋復雜難懂的疾病知識,幫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體。您的點贊就是我最大的動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運動好處相關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給他們吧!
更多相關建議:
為了健康,讓我們趕快邁開腿,行動起來吧!
更多相關建議:
綜上,運動可改善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也可改善動脈內皮功能,可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具有預防心肌梗死與腦梗死的作用,但同時應改變其它不良生活方式,注意控制飲食、戒煙限酒、減輕體重等,必要時應啟動藥物預防。
感謝大家的閱讀!
若有不妥,敬請斧正!歡迎評論區咨詢與交流!
注: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更多相關建議:
我們在臨床中會經常遇到一些患者詢問類似的問題,比如運動是否真的有益于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等,其實這事是值得肯定的,運動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腦梗和心梗的發生,還可以促進梗死性疾病的盡快恢復。
不過,您在問題描述中所詢問的情況,卻需要好好解釋一番,首先,可以確定的是,運動確實可以對血栓造成一定的影響,但這種影響卻是多方面的:
1、對于尚未發生血栓性疾病但卻存在相關危險因素的人群,比如吸煙、肥胖以及患有高脂血癥或糖尿病的患者來說,合理的運動可以通過改善血液流變學特征而降低血栓形成的風險;
另外,值得一說的是,運動還可以從根源上遏制血栓的形成,這一點理解起來比較簡單,因為血栓的形成多源于動脈斑塊的破裂,所以只要減少斑塊的出現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血栓的形成,而要想達到這一目的,就必須延緩動脈粥樣硬化性病變的發展進程,而合理的運動就可以做到這一點;
2、對于血栓已經清除但卻留有相關后遺癥的患者來說,比如腦梗死后遺癥期的肢體運動障礙等癥,就可以通過合理的運動進行改善,其實這跟咱們常說的康復理療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其目的就是為了改善病變部位的血液循環,以增加其血氧供給,進而促進相關功能的盡快恢復。
還有一點需要單獨說明,就是題目描述中所問的關于血栓形成時是否可以通過運動改善的問題,其實,在急性血栓形成時,患者是需要盡量避免運動的,因為過多的運動會導致血栓在血管內發生游走,一旦其阻塞在較為重要的血管處,就可能會導致某些組織或器官發生梗死,甚至于危及生命,所以,無論是動脈血栓還是靜脈血栓,一旦形成,就必須減少活動。
更多相關建議:
生命在于運動是沒問題,但我們必須合理運動、適量運動,而非盲目進行。(我是羅民,三甲級醫院在職主任醫師,有著三十多年臨床一線工作經驗的“老”醫生,我的努力只為收獲大家的認同,如果我的回答可以幫助您,希望您能點贊、關注,如果有什么問題,可以評論或私信我,我會盡力幫助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