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點什么能讓血液順暢干凈?這是很多最普通老百姓想問的問題,問題提得淳樸,張大夫也想給大家用咱們老百姓的話大致說一說這個話題。
其實,如果你有心腦血管疾病,想通過簡單的吃點什么食物讓血液變得流暢干凈,以此來換取心腦血管疾病的不發生,這幾乎是不可能。大家想,無論是血管堵塞,還是血液中血脂升高,這幾乎都不是簡單吃點什么食物能解決的。恰恰相反,很多時候還是因為很多人平時某些美食吃多了鬧得。所以說,談到這個問題,我更多的是想跟大家說,咱們要注意少吃某些食物,比如說高脂、高鹽、高糖以及高嘌呤的食物。那么,如果是從醫療上講,我們應該如何讓血液順暢干凈,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更低呢?我給大家提3個建議。
1、注意口服抗血小板藥物
首先說,對于很多已經診斷了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來說,只要沒有禁忌癥,絕大多數需要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氯吡格雷或者替格瑞洛中的一個,也就是醫學上所說的抗血小板藥物。其實,除了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要吃,很多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只要沒有禁忌癥,抗血小板藥物也要吃。目的就是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以此來換取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的降低。按照普通大眾的思維,血小板聚集率降低這個角度可以認為是讓血液變得順暢,不粘稠的過程。
2、堅持口服降脂藥
對于很多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或者心腦血管疾病高危患者來說,他們之所以覺得自己的血液不順暢,有一個原因是他們的血液中血脂比較高,尤其是以低密度脂蛋白為代表的“壞血脂”比較高,這時候就容易發生心腦血管疾病。所以說,對于這一部分人群,需要長期使用降脂藥,比如說他汀類降脂藥、依折麥布、PCSK9抑制劑等藥物。使用這些降脂藥物,一方面讓血脂降低,另外一方面通過血脂的降低來讓動脈斑塊停止生長。所以說,從降低血脂這個家角度講,降脂藥也算是通過降血脂實現了讓血液通暢,斑塊停止生長的效果。
3、堅持健康生活方式
其實對于很多已經在吃上面兩種藥物的人群來說,還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那就是要注意有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生活方式說來簡單,可是做起來并不簡單,涉及的問題也會比較多,比如說要把煙酒戒掉、要注意運動、要合理飲食、要控制好體重,甚至還要好好治療你的“打呼嚕”。只有這些生活方式健康了,才能讓血液更加通暢,才能讓心腦血管疾病少發生、不發生。
以上就是我對于這個問題的認識,簡單跟大家說說,希望能幫到更多那些抱著吃點什么血液就通暢了想法的人,讓大家對于心腦血管疾病有一個更深的認識。
更多相關建議:
血液的順暢干凈對我們健康的機體是一個有力的保障,血液一旦出現問題,百病叢生。吃什么能讓血液干凈順暢呢?有的時候,我們可以見到這種情況,一個高血脂的病人,堅持清淡飲食半年,終于將血脂控制的還算可以,但是逢著節假日,親朋好友一聚,大吃大喝幾頓,血脂就又變的很高了。所以,對于血液來說,不良的飲食習慣所產生的危害更快、更顯而易見,也更值得注意。所以在說吃什么能讓血液順暢干凈之前,很有必要了解哪些飲食會對血液產生危害,避開這些雷區,也是對血液的一種清潔和保護。
很多人都認為血脂就是健康血液的敵人,其實這種認識不對,只有血脂異常的情況下,才對血液產生危害,既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高油鹽、高脂肪的飲食方式雖然滿足了嘴巴,但是對身體是不利的。燒烤、肥肉等應限制,炒菜也應少放油。此外,煙酒對血液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視的。
那么應該吃些什么呢?我們的機體具有自我調節的機能,從而保持一個平衡的狀態。所以我們的飲食,也應該是均衡的,才能讓血液保持在良好的狀態。可以參照如下的比例:谷物類和谷類制品、面食、米飯等所占比例為全天飲食的60%左右,水果蔬菜類所占比例為20%左右,其他包括脂類肉類等所占比例為20%左右。另外,脂肪、油、糖也一定要嚴格控制攝入。
另外不僅要吃的均衡,還要適量運動,增強機體新陳代謝的能力,這對血液的干凈和順暢也大有裨益。
本期答主:郭繼臻,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更多相關建議:
吃點什么能通血管呢?民以食為天,老祖宗一直有“藥食同源”的傳承,現在這個社會,各種心腦血管疾病多發,吃什么可以凈化血液、通暢血管呢?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話題。
我們先來說答案,如果患有心腦血管疾病,想通過簡單的吃點什么食物讓血液變得流暢干凈,這幾乎不可能。雖然很多時候,這些疾病是因為很多人平時某些美食吃多吃出來的,但吃出來的病想要吃回去卻是幾乎不可能的。
但是,放棄原先的生活方式,選擇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對健康有益,可以減緩病情進展。
健康飲食包括哪些呢?首先要注意少吃高脂、高鹽、高糖的食物,高脂和高鹽食物大家都容易掌握,但這個高糖除了大家通常認為的“加糖”之外,白米飯、白面條、白饅頭、白米粉等等精細主糧做的食物,雖然不甜,但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吸收后與白糖的意義的一樣的,其實在醫學上碳水化合物就叫糖。所以,健康飲食原則要求:主食粗細糧搭配:肉類要適量,以去皮的瘦肉、魚、蛋、奶等為主,多吃蔬菜水果等,烹調原則是少鹽、少油,少煎炸,主要以蒸、煮、燉、鹵等方法為主。另外,健康生活方式除了飲食,還需要作息有度,勞逸結合,戒煙戒酒,保持規律運動,保持正常體重等等。
健康生活方式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很難,要管住嘴,要邁開腿,對某些人來說,無異于苦行僧生活,即便如此,要完全逆轉高血脂,血管堵塞還是不夠的。
那大麥茶,螺旋藻、苦丁茶等等一些保健品和飲品有通暢血管作用嗎?老實說,也沒有,因為這些食品中有效成分太微弱了,起不到效果。
從醫療上講,我們要讓血液順暢干凈,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更低,除了健康生活方式,還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1、需要口服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腸溶片、氯吡格雷及替格瑞洛。
抗血小板藥物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減少血小板聚集,減緩血管硬化,降低血栓形成,是動脈硬化性心腦血管病的基石用藥。對于很多已經診斷了心腦血管疾病或有心腦血管的高危人群來說,只要沒有禁忌癥,絕大多數需要口服抗血小板藥物,以減少心腦血管意外事件的發生。
2、堅持口服降脂藥
高血脂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病理基礎,各種心腦血管疾病,如心梗、腦梗、腦出血等主要的病因就是動脈粥樣硬化,直接的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班塊游走或破裂出血。所以,降血脂及穩定斑塊很重要,需要長期使用降脂藥。服用降脂藥有兩大作用,一方面讓血脂降低,尤其是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這是引起血管粥樣硬化的元兇。另一方面,降脂藥可以穩定斑塊停止生長,讓它不易破裂脫落。常用的降脂藥有:他汀類降脂藥、依折麥布、PCSK9抑制劑等藥物。
總而言之,要使血液通暢干凈,想要靠食療去達到目的是不現實的,還是必須從健康生活方式基礎上,再加上藥物治療綜合干預,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更多相關建議:
“心血管”是人體的生命之河。在過去30年間,人們的飲食習慣和膳食結構發生了很大改變,由此帶來的最顯著效應就是“河水”中“雜質”變多,“河水”變得粘稠、流速變緩,雜質沉淀于“河床”,“河床”逐漸升高……
我們聽過許多血液中的“雜質”,比如血脂、膽固醇、尿素、尿酸、肌酐,它們當中有些天生就是代謝廢物,而有些物質本身具有一定的生理意義,但如果過多存在于血液系統則會給身體帶來負面影響。
血液中的那些“雜質”
1.過量的血脂
血脂是血漿中的中性脂肪[三酰甘油(甘油三酯)]和類脂(磷脂、糖脂、固醇、類固醇)的總稱,廣泛存在于人體中,它們是生命細胞基礎代謝的必需物質。在正常情況下,它們是血液中必不可少的成分,發揮著極其重要的生理功能。
因行為因素(包括飲食不合理、長期吸煙、緊張、飲酒、飲咖啡、作息不規律、缺乏體育鍛煉和攝入過多的高熱能食物等)或臨床因素(包括內分泌或代謝性疾病、腎臟疾病、肝臟疾病、儲存性疾病、急性或暫時性疾病等及抗高血壓藥、免疫抑制藥和性激素等藥物誘導)導致血中的脂類含量超過正常濃度,就會發生高脂血癥。
它呈漸變、流行性的進程,可以對機體多個器官產生損害,常以心、腦及外周血管性疾病如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為結局。
2.過量的血糖
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稱之為血糖。我們都知道,碳水化合物是人體三大供能物質的主力,而葡萄糖可以直接被人體吸收利用,其余碳水化合物要在體內轉化為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
血糖的轉換過程受一系列內分泌激素的調控,以上任意環節發生變化,如葡萄糖的來源過多、去路減少,或調節糖代謝的激素變化,都有可能造成人體血糖的升高。
當血糖升高超過正常水平,說明機體自身不能利用能量,而能量攝入不足會導致體重和體力下降,抵抗力也隨之下降,這樣就給了病菌可乘之機。同時,豐富的碳水化合物供給,使病菌迅速繁衍,所以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出現皮膚、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統等各類感染。
并且血糖高所帶來的血管、神經損傷危害更大。大血管受損時引起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腦血管病、腎動脈硬化、肢體動脈硬化等,并可引起腦卒中、心肌梗死等嚴重危及生命的并發癥;微血管病變時,可累及全身各組織器官,主要表現在視網膜、腎、神經和心肌組織,其中以糖尿病并發腎病及視網膜病變尤為嚴重;神經受損時,可引起感覺異常、感覺過敏、肌肉萎縮、面神經病變等。
3.尿酸
尿酸是嘌呤代謝的產物,作為遺傳物質的核酸,也需要新陳代謝,經過各種復雜代謝過程,大分子物質轉變為小分子物質,嘌呤分解代謝為三氧嘌呤,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尿酸。
大多數哺乳動物和禽類體內有尿酸酶可將尿酸分解成尿囊素,進一步再分解為NH3、CO2和H2O。但人和猿類體內缺乏尿酸酶,因此人體內尿酸是嘌呤代謝的終末產物,直接排出體外。雖然尿酸在刺激神經系統發育,增加體內抗感染、抗氧化的能力,維護眼睛視網膜的功能,防止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凋亡,防止血管內皮細胞過氧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大部分尿酸對于人體來講仍算是廢物。
長期尿酸過高,在特定條件下可以發作痛風;還能促發或加重動脈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腎臟病、泌尿系結石等。
過量的血脂、血糖、尿酸是血液中最常出現的“雜質”,所引發的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癥也是人們最常聽說的“四高”之三,也是高居代謝類疾病榜首的疾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
多吃什么可以使血液變得順暢、干凈、健康?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保持平衡膳食模式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代謝綜合征、乳腺癌、冠心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病風險,并可降低人群的全因死亡風險。
《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18歲及以上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27.5%,糖尿病患病率為11.9%,高膽固醇血癥患病率為8.2%。《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顯示,我國15歲及以上人群冠心病患病率為10.2%,60歲及以上人群冠心病患病率為27.8%,18歲及以上居民血脂異常率顯著升高(2002年18.6%,2012年40.4%)。2013年40歲以上人群腦卒中患病率為2.1%,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均呈上升的態勢。這些慢性病與長期膳食不平衡和油鹽攝入過多密切相關。而全球疾病負擔研究顯示,不合理的膳食是中國人疾病發生和死亡的最主要因素。
所以,改變不合理的飲食習慣是能夠一定程度上獲得健康的,當然也包括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的血液健康與血管健康。
1. 降低油、鹽攝取量,減少糖類攝入
食用油以植物油為主,每人每日用量以25-30g為宜;在動物性食物的結構中,選擇含脂肪較低而蛋白質較高的動物性食物,如魚、禽、瘦肉等,減少陸生動物脂肪,最終使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入量占每日蛋白質總攝人量的20% ,每日總脂肪供熱量不超過總熱量的30%。
控制糖的攝入量。因為糖類在體內能轉變為脂肪,故老年人及高血脂病人應控制飲食,每餐不要吃得過飽,尤其是晚餐,因為夜間睡眠時能量消耗低,多余糖易于轉化為脂肪而使血脂升高。
鹽攝入量一般控制在每日2~5克,不超過6克為宜。
2. 增加全谷物、深色蔬菜、水果、奶類、魚蝦類和大豆類的攝入
我國居民膳食結構以谷物為主,但谷物以精制米面為主,全谷物及雜糧攝入不足,只有20%左右的成人能達到日均50g 以上;品種多為小米和玉米,還需更為豐富;蔬菜以淺色蔬菜為主,深色蔬菜約占蔬菜總量的30%,未達到推薦的50%以上的水平。
人均水果攝入量仍然較低,攝入量較高的城市人群僅為55.7g/d。與合理膳食要求相比,有較大差距。我國居民奶類平均攝入量一直處于較低的水平,各人群奶類及其制品消費率均較低,兒童青少年消費率高于成人,各人群消費量均低于推薦攝入量水平,奶類攝入不足是我國居民鈣攝入不足比例較高的主要原因。
魚蝦類平均攝入量為24.3g/d,多年來沒有明顯增加,不足三分之一的成年人能夠達到平均每天攝入魚蝦類40g以上。大豆類食品是中國傳統的健康食品,但目前消費率低,消費量不足,約有40%左右的成人不常吃大豆類制品。
3. 減少酒精攝入,多喝水
減少酒精飲料的攝入,酒精會嚴重干擾體內代謝環境。
多喝水。足量的水才能作為媒介將各種代謝廢物以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
更多相關建議:
所以為了讓血流順暢,血液干凈就是預防高脂血癥。甘油三酯,膽固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和心腦血管疾病緊密相關,都和飲食有著一定的關系。也有一些總結,不容易形成血管垃圾:魚類,新鮮蔬菜,大蒜、洋蔥,燕麥片、蕎麥等粗糧,以及海帶、魔芋和新鮮蔬菜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還有:豆類、番茄、乳品、海帶、鮮蘑。各種水果:橘子、蘋果、香蕉、梨、菠蘿、獼猴桃、核桃、山楂、西瓜;奶制品、豆制品、花生、紅棗、海帶、黑木耳、核桃、魚等。容易形成垃圾少吃一些:蛋黃和動物內臟如肝、腦、腰等含膽固醇相當高,應盡量少用或不用。避免油炸的食物,少吃動物脂肪。動物脂肪膽固醇含量高,可加速動脈硬化。少吃甜食,甜食含糖量高,可在體內轉化成脂肪,容易促進肥胖和動脈硬化。除此之外,還需要 以植物食品為基礎,食物加工簡單,避免微量元素和抗氧化成分的損失烹飪時多用植物油,少用或不用動物油,尤其提倡橄欖油;適量吃一些酸奶類的乳制品, 每周吃兩次魚;低鹽,每天少于6g鹽,即一啤酒蓋。高鉀,即多吃蔬菜水果。
如果膽固醇高通過飲食控制不下了,一定要吃他汀,因為高膽固醇一個主要原因是代謝引起,不僅僅和飲食有關。
為了保持血液順暢,血液干凈,這種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功夫,并不是一次兩次,并不是一頓飯兩頓飯能夠改變的,需要我們長期的健康合理的飲食。
我是心血管王醫生
目標:健康宣教,降低三高及心腦血管的發病率。 心血管王醫生任重而道遠!
請伸出您的援助之手,讓我們攜手,普及三高及心腦血管疾病的知識,讓更多的朋友減少疾病的折磨!
請您點擊右上方關注。
心血管王醫生謝謝您!
更多相關建議:
吃什么能讓血液通暢干凈?老百姓所說的血液流通不暢,一般是泛指血液黏稠,流通不暢,血流量變慢等等,事實上,血液流暢與飲食有關,但是當血液流通不暢時,想通過某一種食物起到流暢并不可能,因為造成血液流通不暢,除了血稠、還有血管硬化、堵塞等問題,而影響這些問題的是血脂,血管里的臟東西就是脂質類東西。而血脂就不單單只是靠吃某一種食品可以解決的。
(一)血液黏稠
如果是血液黏稠,很簡單,可以通過這幾招進行稀釋:多喝水(白開水就可以)、多吃蔬菜,少吃動物內臟,減輕壓力,增強體育鍛煉,戒煙酒。
(二)血脂異常
調整飲食和改善生活方式是各種高血脂治療的基礎,即便是藥物治療,也是需要飲食作為基礎,調整飲食包括食物多樣化,谷類粗細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常吃奶類、豆類或其制品,經常吃適量的魚、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混油,還要保持能量攝入,增加運動。避免超重和肥胖,吃清淡少鹽的食物等。
大家所說的多吃洋蔥、喝茶可以讓血管干凈順暢,是真的嗎?
洋蔥是建議大家多吃的、喝茶也是,因為吃洋蔥,洋蔥中的硫化物成分可以起到輔助降低血清TC以及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但是,大家也要明白,最重要的還是一個整體的飲食結構的合理化。還有喝綠茶,是因為茶中的茶多酚等活性成分,雖然有益于心血管健康,但一定不能為了血液通暢而強行讓自己學會喝茶,這樣的做法是沒有必要的,即便是不喜歡喝茶的朋友,只要通過飲食調整和改變生活方式以及藥物也是能把血脂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定期輸液能“沖血管”?
有些老人認為,定期輸液可以“沖沖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其實,這不但無效,反而更傷身。
更多相關建議:
想要血管通暢,飲食就要多攝入以下三類食物
(1)不飽和脂肪酸:膽固醇無法自主溶入血液,須與不飽和脂肪酸等結合才能隨血液流動。若缺乏不飽和脂肪酸,膽固醇就易與飽和脂肪酸結合。膽固醇與其結合后,流動性變差易沉積在血管壁,形成脂質斑塊。
(2)抗氧化劑:氧化過程是損傷血管的重要因素。不飽和脂肪酸容易被氧化成飽和脂肪酸,加速膽固醇沉積。抗氧化劑,說白了就是具有抑制體內氧化過程的物質。
(3)膳食纖維:膳食纖維不能被消化,是糞便的骨架,可以吸附大量脂質,從而減少入血的脂質。
往簡單說,多吃“黑色食物”就能補充上述三類物質
(1)黑大豆
黑大豆含有16%左右的脂肪、35%以上的蛋白質,此外也富含多酚類化合物,可以作為肉的優質替代品。
(2)黑木耳、黑香菇
黑木耳中特有活性成分木耳多糖,是不錯的可溶性膳食纖維。對于預防三高、控制食欲、促進排便大有裨益。
(3)黑米
粗加工的黑米,膳食纖維、多酚類物質含量很高,可作為日常精制米面等主食的替代品。
(4)黑芝麻
黑芝麻,富含油酸、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也含有相當數量的多酚類物質。不過“黑芝麻+其他堅果類”不宜吃太多,否則容易胖。
這些黑色食物富含上述3類物質,具有預防動脈血栓形成的作用。因為大多數黑色食物的顏色由多酚類物質所賦予,花青素、花色苷、黃酮等都屬于“多酚”類物質,其本身是一種抗氧化劑。
雖然也是“黑色食物”,但這兩種益處不大,別吃錯了
(1)黑枸杞
黑枸杞只比紅枸杞多了點花青素,但價格被商家炒的很高,沒必要買。
(2)黑蒜
鮮大蒜經過發酵后可變成黑蒜,其蒜氨酸和多酚化合物的含量會略微增加。此外,黑蒜口感變甜、軟糯,產生蒜臭味的揮發性有機硫化物會減少。但并沒有很好抗癌除三高效果。
想要血管通透順暢,這篇專欄已有全面攻略:《拆掉血管里的炸彈--血栓》
更多相關建議:
這個問題看似復雜也簡單,說它簡單也復雜。對我們老百姓來說,只要平時身體無異常,家族沒血液方面的遺傳病癥,堅持清淡飲食,堅持鍛煉身體,有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血液應該沒問題。但對醫生來說就要進行檢查分析才出結果。所以說既簡單又復雜。總之平時多吃綠色蔬菜低糖水果少食動物內臟肥肉,注意環境衛生,在不同年齡段堅持適當的運動,不但對血液而且對人的各方面都有益無害。愿我們每一個人都將惜身體好好生活!
更多相關建議:
定期獻一次血, 保持愉快的心情,多吃一些清淡的瓜果蔬菜(木耳、芹菜、胡蘿卜)……少吃一些油膩的東西(肥肉、雞鴨鵝內臟),此外,少吃一些摧殘我們壽命的垃圾保健藥品,多運動,多鍛煉。
更多相關建議:
吃點什么能通血管呢?民以食為天,老祖宗一直有“藥食同源”的傳承,現在這個社會,各種心腦血管疾病多發,吃什么可以凈化血液、通暢血管呢?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話題。
我們先來說答案,如果患有心腦血管疾病,想通過簡單的吃點什么食物讓血液變得流暢干凈,這幾乎不可能。雖然很多時候,這些疾病是因為很多人平時某些美食吃多吃出來的,但吃出來的病想要吃回去卻是幾乎不可能的。但是,放棄原先的生活方式,選擇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對健康有益,可以減緩病情進展。健康飲食包括哪些呢?首先要注意少吃高脂、高鹽、高糖的食物,高脂和高鹽食物大家都容易掌握,但這個高糖除了大家通常認為的“加糖”之外,白米飯、白面條、白饅頭、白米粉等等精細主糧做的食物,雖然不甜,但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吸收后與白糖的意義的一樣的,其實在醫學上碳水化合物就叫糖。所以,健康飲食原則要求:主食粗細糧搭配:肉類要適量,以去皮的瘦肉、魚、蛋、奶等為主,多吃蔬菜水果等,烹調原則是少鹽、少油,少煎炸,主要以蒸、煮、燉、鹵等方法為主。另外,健康生活方式除了飲食,還需要作息有度,勞逸結合,戒煙戒酒,保持規律運動,保持正常體重等等。健康生活方式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很難,要管住嘴,要邁開腿,對某些人來說,無異于苦行僧生活,即便如此,要完全逆轉高血脂,血管堵塞還是不夠的。
那大麥茶,螺旋藻、苦丁茶等等一些保健品和飲品有通暢血管作用嗎?老實說,也沒有,因為這些食品中有效成分太微弱了,起不到效果。從醫療上講,我們要讓血液順暢干凈,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更低,除了健康生活方式,還需要注意以下兩點。1、需要口服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腸溶片、氯吡格雷及替格瑞洛。抗血小板藥物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減少血小板聚集,減緩血管硬化,降低血栓形成,是動脈硬化性心腦血管病的基石用藥。對于很多已經診斷了心腦血管疾病或有心腦血管的高危人群來說,只要沒有禁忌癥,絕大多數需要口服抗血小板藥物,以減少心腦血管意外事件的發生。
2、堅持口服降脂藥高血脂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病理基礎,各種心腦血管疾病,如心梗、腦梗、腦出血等主要的病因就是動脈粥樣硬化,直接的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游走或破裂出血。所以,降血脂及穩定斑塊很重要,需要長期使用降脂藥。服用降脂藥有兩大作用,一方面讓血脂降低,尤其是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這是引起血管粥樣硬化的元兇。另一方面,降脂藥可以穩定斑塊停止生長,讓它不易破裂脫落。常用的降脂藥有:他汀類降脂藥、依折麥布、PCSK9抑制劑等藥物。
總而言之,要使血液通暢干凈,想要靠食療去達到目的是不現實的,還是必須從健康生活方式基礎上,再加上藥物治療綜合干預,才能取得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