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人腎虛可謂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是男同胞極其關注的話題,腎好才能體現男人的尊嚴,最怕腎虛,力不從心,老婆的抱怨,往往是男人心中難以言說的痛。有的人從此一蹶不振、郁郁寡歡,對生活失去了興趣;有的人胡亂吃藥、各種打聽偏方,甚至出現生吃泥鰍的案例,不僅沒把腎氣補起來,反而生出了其他疾病,那么有什么辦法能有效改善腎氣虛嗎?要想改善腎虛,我們首先得判斷是不是真的腎虛,中醫(yī)認為腎有這幾個作用:1、腎主生長發(fā)育、主骨生髓,比如老年人骨質疏松、牙齒松動脫落、青少年發(fā)育遲緩等都是腎虛的表現;2、腎主水液代謝,尿液的生成和排泄都得依賴腎氣的作用,如果出現排尿不暢、小便清長等癥狀那提示可能存在腎虛了;3、腎藏精主生殖,這也是男同胞最關心的,包含房事能力和生育能力兩大塊,如陽痿、早泄、少弱精子癥等大多都從腎虛論治。所以腎虛常見的癥狀有:腰膝酸軟、耳鳴耳聾、齒動脫發(fā)、陽痿遺精、水腫、小便失調等。中醫(yī)講究辨證論治,腎虛也分為腎氣不固、腎陽虛、腎陰虛、腎精不足這四型,畏冷肢涼、腰膝冷痛多是腎陽虛的表現,頭暈耳鳴、潮熱盜汗多是腎陰虛的表現,發(fā)育遲緩、成人早衰多是腎精不足的表現,今天著重說一下腎氣不固的表現,主要有:神疲乏力、腰膝酸軟、早泄滑精、小便頻數或尿不盡等。對于改善腎氣虧虛的方法,主要從這幾方面入手:一、生活調理:房事要有節(jié)制,不可縱欲,也無需禁欲,保持規(guī)律就好;不可熬夜、久坐、劇烈運動,也容易耗傷腎氣,每天進行適當的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跳繩等,可以激發(fā)人體的腎氣。二、飲食調理:適當選擇一些補氣血的食材,如山藥、黃芪、黨參、枸杞子等放入瓦罐中與瘦肉、排骨、鱸魚等燉湯,可以起到補腎、健脾、養(yǎng)氣血的作用。三、針藥調理:對于腎氣虧虛的朋友可以在公立中醫(yī)院男科大夫的指導下服用湯藥調理,這也是改善腎虛最有效的辦法,根據不同的癥狀選擇金匱腎氣丸、金鎖固精丸等名方加減。同時還可以選擇腎虛、關元、氣海等穴位進行針刺、艾灸、按摩等方法進行補養(yǎng)腎氣。(本文作者: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男科 邱俊峰碩士研究生;指導專家:郭軍主任醫(yī)師)
更多相關建議:
腎虧虛按照“虛則補之”的原則,以補腎為主。但需辨別腎陽虛和腎陰虛,分別采用溫腎補陽或滋養(yǎng)腎陰的治法。而陽虛又包括腎氣虛弱、腎陽不振、腎不納氣這幾個證型。
1.腎氣虛弱
主要表現為腰膝酸軟,鳴,眩暈,小便頻數或失禁,女性帶下稀白,面色晚白,氣短乏力等。此類型以補腎益氣為治法,可以用大補元煎加減,常用人參、山藥、杜仲、白術、黃芪等。
2.腎陽不振
主要表現為腰膝酸冷,尿少,肢體浮腫,或夜尿頻多,小便清長,畏寒肢冷,陽痿遺精,黎明腹瀉,大便稀溏。此類以溫補腎陽為治法,可用金匱腎氣執(zhí),或右歸丸加減,常用附子、肉桂、熟地黃、仙靈脾等。
3.腎不納氣
主要表現為氣少而短,動則喘甚,或喘而汗出,小便不禁等。此類以補腎納氣為治法,可用參蛤散加減,常用人參、蛤蚧、五味子、冬蟲夏草等。
4.腎陰虧虛
主要表現為形體消瘦,心煩失眠,耳鳴耳聾,腰膝酸軟,男子精少,女性經閉,低熱等。此類型以滋養(yǎng)腎陰為法,可用六味地黃丸或左歸丸加減,常用熟地黃、山萸肉、枸杞子、菟絲子等。
腎虧氣虛患者飲食上可多食用補氣的食物,比如:山藥、蓮子、粳米等。日常可以適度鍛煉,比如散步、打太極拳、慢跑等,逐步加大運動量。保持心情舒暢,可按摩足三里、氣海、關元等穴位,增補陽氣。同時根據辯證可以服用補中益氣的中藥,必要時就醫(yī)。
更多相關建議:
《延禧攻略》里面提到的鹿茸!
鹿茸可養(yǎng)血壯陽之功效。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上稱鹿茸“善于補腎壯陽、生精益血、補髓健骨”
[主治]腎虛、頭暈、耳聾、目暗、陽痿、滑精、宮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腰脊冷痛、筋骨痿軟、崩漏帶下、陰疽不斂及久病虛損等癥。
鹿茸的功效和作用具體概括為以下5點:
1、鹿茸具有較強的保健作用,可以強身健體。鹿茸含有比人參更豐富的氨基酸、卵磷脂、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鹿茸性溫而不燥,對全身虛弱、久病之后患者,有較好的保健作用。 改善睡眠和飲食,減少疲勞。
2、對心血管的作用。 鹿茸精大劑量可使血壓下降,心率減慢,外周血管擴張;中等劑量可使心收縮力加強,心率加快,心搏出量增加,對衰弱的心臟有明顯的強心作用。對心律不齊有調節(jié)作用,并使心臟收縮加強。
3、有性激素樣作用。 動物試驗證實,用鹿茸酊作皮下注射,幾天后即見前列腺、精囊重量增加。
4、它能興奮離體腸管及子宮,增強腎臟的利尿功能。
5、鹿茸可以提高機體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促進淋巴細胞的轉化,具有免疫促進劑的作用。它能增加機體對外界的防御能力,調節(jié)體內的免疫平衡而避免疾病發(fā)生和促進創(chuàng)傷愈合、病體康復,從而起到強壯身體、抗衰老的作用。
更多相關建議:
不同嚴重程度的腎虧氣虛,應該通過不同的方式治療。氣虛是一種常見的癥狀,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身體素質較差、體力勞動較強、精神壓力過大、晝夜顛倒都會導致患者出現氣虛癥狀。部分患者由于過度肥胖,導致氣無法在體內中流通,也會產生氣虛癥狀。因此,想要改善氣虛,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高身體素質。建議患者補充營養(yǎng),增強體育運動,可以有效改善腎虛癥狀。腎虧分為很多種類型,建議患者及時就醫(yī),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通常陽虛患者可以采用金匱腎氣丸治療,腎陰虛患者可以借助六味地黃丸治療,但是藥物的使用一定要遵循醫(yī)囑。
更多相關建議:
現今有不少年輕人回到家就直接窩在沙發(fā)上,或是直接來個“葛優(yōu)躺”,不僅對什么事情都提不起興趣,還氣短,說話都費勁。這類人往往都會被身邊的人念叨,你怎么這么懶!實際上,中醫(yī)對此有專門的定義,那就是氣虛,氣虛的人精氣神不足,才會看起來如此乏力。
《黃帝內經》中早就指出:“百病生于氣”,意思是許多疾病的發(fā)生都與人體氣的運行有關。中醫(yī)講的氣虛,其實是指人一身之氣不足,以氣息低弱、臟腑功能狀態(tài)低下為主要特征。
氣虛主要分為腎氣虛、脾氣虛以及肺氣虛。其中脾是氣血的源泉,不斷地消化吸收食物的水谷精微,然后轉化成氣。但是如果長期食用寒涼、過于油膩的食物,都會傷了脾胃,脾氣虛的人會出現腹瀉、四肢無力、不易消化等癥狀。
腎氣虛的人多是身體透支了,熬夜,疲勞工作都是引起腎氣不足的原因,會出現腰酸、周身乏力、手腳不溫,尤其是隨著人的年紀越來越大,腎氣不足的現象也更加明顯。
而肺氣虛的人多缺乏運動,通常會出現氣短、語言低微、自汗、易感冒等癥狀,根據氣虛的部位不同癥狀也有所差別。
根據氣虛的部位不同,在選擇食療方法時也有所側重。對于肺氣虛的病人,用黃芪是最好的。黃芪又稱小人參,與人參的作用相似,都是補氣的佳品,不同的是人參是大補元氣,作用十分迅猛,一般人不能輕易用,而黃芪補氣更為溫和一些,而且固表作用比人參更強。做法上建議以湯和粥為主,這類食物即使是氣虛的人吸收起來也不費力。把黃芪和百合一起做成粥,還可以在煮雞湯時放上一些,都是補氣的好方式。
對于腎氣虛的人,肉蓯蓉更適合,肉蓯蓉生長在我國西北的沙漠地區(qū),被稱作“沙漠人參”,因其味咸,咸能入腎,補腎作用明顯。而對于脾氣虛的人,則可以選擇黨參、山藥做粥,也可以加上一些大棗、白術、蓮子和茯苓,這些都是補氣的好材料。
另外,中醫(yī)講五老七傷百病生,久坐和久立都可能引起氣虛,對于長時間久坐在辦公室里的人來說,多到戶外進行鍛煉更有利于改善氣虛,尤其是肺氣虛的人可以多做一些有氧運動。當然若是從事體力勞動,運動過多的人來說,氣虛就是要適度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