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正常,這樣的空腹血糖值已經很高了。建議平時控制飲食,適當做一些有氧運動鍛煉身體,可以考慮食療吃昌弘辣木籽調理,可幫助人體促進胰島素分泌和調節血糖,這樣血糖就不會出現波動。
更多相關建議:
您問的是不是,73歲糖尿病人血糖應該控制到多少?一般對老年人血糖要放寬,空腹7左右,餐后11左右即可,原則上不出現低血糖。如果是問健康老年人血糖范圍,那這個跟普通成年人標準一樣,診斷糖尿病的標準沒有年齡區別。
更多相關建議: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首先從血糖的正常值來說,無論年齡大小都是同一個標準,即空腹血糖3.9-6.1mmol/L,餐后2小時血糖4.4-7.8mmol/L,因為高血糖對身體的損害并不會因年齡的不同有什么差別,所以70多歲人的正常血糖也要參照這個標準。
但是由于老年人身體發生了老化,大多都會發生某些疾病,因此在對血糖的控制上應當個性化對待。比如,發生了腦梗塞的人,由于腦血管病變的存在容易導致血流量減少,在血壓的控制上要有所放寬才能保證有足夠的血流供應,同樣的道理血糖也不宜過低,否則會造成能量供應的不足而加重腦梗塞;比如身體虛弱、消瘦的人,機體利用營養物質的能力下降,如果血糖過低則更加不利于正常生理活動的進行,也不宜對血糖過于苛刻。
更為重要的是,老個的一旦發生低血糖,本已衰老的細胞會因得不到足夠的能量供應而受損甚至傷亡,進而危及生命;加之老年人胃腸功能下降,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力下降,刻意控制血糖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的發生。此外,高血糖對機體的損害有一個逐漸漸進的過程,而老年人預期壽命有限,確保有生之年有高質量的生活水準更為重要,也不必對血糖有過于苛刻的要求。
因此,對于老年人來說,能將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圍是最理想的,如能將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餐后2小時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下也是可以接受的。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并留言,一起學習了解更多健康知識】
更多相關建議:
糖尿病人來說,血糖的控制可以說也是一門學問。既要將自己的血糖控制好,又要注意預防低血糖的發生,這就要求我們要有一個合理的血糖控制目標,這樣才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而血糖的控制目標又需要綜合病人的年齡、合并癥、并發癥等情況,這樣才能使生活得更加健康。下面就結合上面的問題來跟大家聊一聊。
首先要跟大家明確我們的血糖正常值是多少
我們一般通過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來評估我們的血糖是否正常。除開懷孕這個特殊時期,正常的血糖、糖尿病的診斷標準都是一樣的,與年齡是沒有關系的。
按照目前的標準,正常的空腹血糖是3.9~6.1mmol/L,餐后2小時的血糖不高于7.8mmol/L,糖化血紅蛋白在4.3%~5.9%(糖化血紅蛋白測定由于檢測系統的差異可能存在誤差)。
但如果高于這些正常值,不能說就是糖尿病了,因為疾病的發展是有一個過程的。正常人發展成糖尿病需要經過糖尿病前期這個階段,如果能在這個階段通過生活方式改善我們的血糖水平就可以避免發展成糖尿病,可遺憾的是很多人不知道是不是出于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可分為空腹血糖受損和糖耐量異常
空腹血糖受損指的是餐后2小時血糖在正常范圍,空腹血糖異常升高(6.1~7.0mmol/L);
糖耐量異常指的是空腹血糖正常,餐后2小時血糖異常升高(7.8~11.1mmol/L)。
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就是要么空腹血糖≥7.0mmol/L,要么餐后2小時≥11.1mmol/L。但是請注意,如果沒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煩渴多飲、多尿、多食、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需要改日再次復查血糖,如果仍然高于這兩個數值才能確診為糖尿病。
確診為糖尿病了,我們再來看看血糖應該控制在多少比較合適
前面已經提到,血糖的控制目標需要綜合病人的年齡、合并癥、并發癥等情況。對一般的糖尿病人來說,我們的空腹血糖通常需要控制在4.4~7.0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糖化血紅蛋白控制7%以下。而如果發生低血糖風險較高,比如曾經有發生過嚴重的低血糖、有明顯的微血管或大血管病變、有嚴重的合并癥或糖尿病病程已經很長、預期壽命壽命較短等情況,那么我們可以適當放寬血糖的控制目標,空腹血糖不超過8.0mmol/L、餐后血糖不超過11.0mmol/L、糖化血紅蛋白不超過8%都是可以接受的。
但這也只是我們血糖管理的一個原則,具體到個人還是需要根據病人自身的情況。有的人73歲,身體狀況非常好,活得像50歲的人就可以按照一般糖尿病人的目標來進行嚴格控制血糖;而有的人雖然只有50歲但多病纏身,有嚴重的并發癥,就可以適當放松血糖控制目標。
說了這么多,我想大家應該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我是醫師楊浩,專注常見病、多發病診治,慢性病管理,健康科普。歡迎點贊、轉發、留言,關注本,讓您活得更健康
更多相關建議:
血糖一般指靜脈血糖,是維持我們機體正常生理活動和能量代謝的主要物質,對于正常人群而言,無論我們年齡的大小,我們機體正常的血糖范圍都是一樣的。
換句話說,無論我們是20多歲的青年人,還是50多歲的中年人,或者是730多歲的老年人,大家的血糖正常范圍都是一致,超過此正常范圍即為血糖升高。正常情況下,我們機體空腹靜脈血糖應<6.1mmol/L、餐后兩小時靜脈血糖應<7.8mmol/L。隨著我們年齡的增加,我們機體的平均血糖水平也會相應的增加,但無論血糖水平如何增加,都應在上述正常范圍內波動。
對于存在多食、多飲、多尿和消瘦等糖尿病典型癥狀,且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兩小時血糖(或隨機血糖)≥11.1mmol/L,應考慮為糖尿病;如果沒有典型的糖尿病癥狀,則應非同日兩次測得血糖超過上述范圍,方可診斷糖尿病。而如果我們當血糖超過正常范圍,但尚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時,為糖尿病前期。
對于已有糖尿病的患者,大家應積極就醫診治,聽從專業醫生指導,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做到合理飲食,適當運動,同時要合理用藥,并注意監測血糖水平變化和定期復查,以穩定控制病情,減少并發癥發生,提高生活質量,改善預后。
更多相關建議:
人體正常空腹血糖為3.9mmol/L-6.1mmol/L,餐后血糖正常值是:1、餐后1小時血糖6.7mmol/L-9.5mmol/L,最多也不能超過11.1mmol/L;2、餐后兩小時血糖低于7.8mmol/L;3、餐后3小時血糖恢復正常,并且每次尿糖均為陰性。一般血糖在正常值范圍的中間部分為最標準。
更多相關建議:
這兩個指標是一樣的。為會因為年紀大而降低標的,所以正常就是正常的一個水平,空腹血糖在三點九到五點九之間,達到六點一就是糖尿病不管你是七十二還是七十三的。然后餐后一小時的不要大于十一,兩小時的不要大于八就可以了。而不是以為老年人,血糖可以將就一些可以高一些算正常,相反隨著年紀越大
身體功能就會下降,不能穩定在正常值中,就只會越來越嚴重加重疾病的現象,所以不是說年青人五點幾還行,老年人七點幾也還行不是這樣的,而是健康人和人血糖問題的差別,相反年紀越大血糖高一點傷害都加重一些,是一個惡性的循環,比如年青人的血糖一時間高一點,還真沒什么事一會兒就消耗掉了,
但是老年人的只高一點都是大問題,就像青壯年提五十斤和老年人提五十斤一樣的,老年人增加一點都承受不了,所以看指標就按正常的規范來看,不用以為這個要求會下降,相反年紀越大,越不能承受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