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一看了一個患者47歲,霍先生,去年發現高血壓,當時血壓180/110;他媳婦叫他去醫院看看,他咋都不愿意,他說:去醫院做一堆檢查,最后還開一堆藥,到時候血壓降不下來,再把肝了,腎了吃壞了,劃不來。
結果周一來看病了,被我收住院了。
一個高血壓值得在抗疫期間跑出來去醫院,還給收住院了,到底怎么回事?
霍先生是去年發現的高血壓,不假,但是什么時候發生的高血壓,現在無從查起;因為大部分高血壓都是沒有癥狀,加之大部分人都不愿主動的測量血壓,導致很多人都是已經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自己血壓高。我國3億高血壓,有50%都不知道自己是高血壓,這是實情。
霍先生一年前,在朋友家玩的時候,順便測了一個血壓,發現180/110;說不定早就高血壓。因為他就算180,他也沒有不舒服。
后來決定運動鍛煉降壓,于是開始擼鐵,開始長跑,按理說運動應該利于血壓正常呀?可是最近霍先生一動就喘,晚上躺不下,一躺下就憋氣;今天我一問我就說八九不離十心衰了,他還不信,結果一做心臟彩超:高血壓性心臟病,心功能EF35%。正常人應該高于55%。
這屬于嚴重的心衰,不得不收住院進一步診治。
心衰簡單立即就是心臟病中的癌癥,5年死亡率和肺癌一樣,住院死亡率6%;您說霍先生這么年輕,就心衰了,以后怎么辦?
那么高血壓最怕什么運動?
第一、血壓高沒有降到安全水平就運動
高血壓鼓勵運動,沒錯。運動在一定程度上確實能夠降壓,甚至對于輕度高血壓來說,運動能替代降壓藥。可是并不是所有的高血壓都鼓勵運動,或者說都鼓勵馬上運動。
如果血壓高于160/100,那么肯定不建議馬上運動,必須通過降壓藥先把血壓降到160/100以下,同時沒有頭疼頭暈等等癥狀的前提下才建議運動。而不是像霍先生血壓都180/110了,都是3級高血壓了,還去通過運動來降壓,那血壓能降下來嗎?
第二、合并疾病,不吃藥,只運動
如果發現高血壓的同時,已經合并了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心絞痛、心衰、腦梗死;腎病等等問題;那么也不建議馬上運動,必須先把血壓降到130/80以下;再根據個人情況,評估其他疾病后,決定能不能運動。就拿霍先生說,他自己1年前發現高血壓,可能那時候心臟已經擴大了;這時候必須馬上降壓,需要做個彩超看看有沒有心臟擴大,如果有心臟擴大,還得治療心衰。如果那樣就不會像現在這么嚴重,心功能只有35%。可是霍先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道運動能降壓,根本不知道不是所有高血壓,都必須馬上運動降壓,像他本身血壓高,不建議馬上運動,且可可能已經合并心臟擴大,那么這時候運動,無疑雪上加霜,加之的心衰進程。
第三、無氧運動為主
就算滿足上述條件,高血壓人開始運動,也不建議無氧運動。
簡單理解就是負荷強度高、瞬間性強的運動,當我們從事的運動非常劇烈,或者是急速爆發,例如舉重、百米沖刺、摔跤等,此時機體在瞬間需要大量的能量,而在正常情況下,有氧代謝是不能滿足身體此時的需求的,于是糖就進行無氧代謝,以迅速產生大量能量。這種狀態下的運動就是無氧運動。這種運動會在體內產生過多的乳酸,導致肌肉疲勞不能持久,運動后感到肌肉酸痛,呼吸急促。其實是酵解時產生大量丙酮酸、乳酸等中間代謝產物,不能通過呼吸排除。這些酸性產物堆積在細胞和血液中,就成了“疲勞毒素”,會讓人感到疲乏無力、肌肉酸痛,還會出現呼吸、心跳加快和心律失常,嚴重時會出現酸中毒和增加肝腎負擔。研究發現,通過無氧運動可以提高機體的肌肉力量、爆發力、增加肌肉體積,提高運動速度。霍先生平時雖然也堅持長跑,但也擼鐵這種無氧運動,不利于血壓控制。
對于高血壓來說,這種運動本身就有危險,而且這種運動也不利于血壓控制;簡單說無氧運動并不利于高血壓人。
也就說高血壓人運動最怕3點,結果霍先生全部都占了......
高血壓人應該如何運動呢?
在血壓降到160/100以下;或者合并了心腦腎血管疾病,血壓降到130/80以下;根據個人能力,在個人基礎允許前提下,建議堅持長期的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是指人體在氧氣充分供應的情況下進行的體育鍛煉。即在運動過程中,人體吸入的氧氣與需求相等,達到生理上的平衡狀態。
簡單來說,有氧運動是指強度低且富韻律性的運動,運動時間較長,約30分鐘或以上,運動強度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率值的60%至80%。特點是強度低、有節奏、持續時間較長。要求每次鍛煉的時間不少于30分鐘,每周堅持3到5次。這種鍛煉,氧氣能充分燃燒(即氧化)體內的糖分,還可消耗體內脂肪,增強和改善心肺功能,預防骨質疏松,調節心理和精神狀態,是健身的主要運動方式。
簡單說就是:堅持每周3-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的快走、跑步、游泳、騎車、登山、跳操、打羽毛球等等類似的運動。心率控制在170-自己的年齡這個水平。這樣的運動利于血壓控制,利于心肺鍛煉。
但一定要堅持!
所以高血壓人運動有3怕1注意!您記住了嗎?
【心血管王醫生版權】
更多相關建議:
盡管現在的醫療水平十分發達,但是高血壓作為最重要的心血管危險因素之一,仍然給不少醫生帶來巨大的挑戰。無可厚非,控制住高血壓就可以明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因此臨床上的醫生們都會往采取降壓藥物、飲食調整、運動三大措施進行干預。
雖然降壓藥物和飲食調整對于血壓的控制非常重要,但是運動也絕不是可以忽略的一環。實際上,臨床上的大多數醫生都會建議,高血壓朋友在接受降壓藥物治療和飲食調整之后,也一定要增強運動,以徹底防止高血壓向我們伸出“惡魔之手”。 接下來,借著這篇文章給大家詳細說一說高血壓最怕的運動是什么?在運動期間,我們又該注意什么事情?
高血壓到底會有哪些危害?
總體而言,絕大多數患有高血壓的人都是慢性高血壓(收縮壓> 140mmHg或舒張壓> 90mmHg),而且沒有任何癥狀。往往很多人發現自己患有高血壓,都是在偶然的體檢中檢查出來的。有時候,我們會感到頭暈、呼吸急促、頭痛等癥狀,這則表明我們的血壓比較高。 此外,高血壓的癥狀可能隨時發生,不會持續很長時間,并且可能會復發。頭暈
與慢性高血壓相比,突然發生的極度高血壓更有可能產生明顯的癥狀。但是,重要的是我們要知道血壓很高與癥狀之間并不存在相互關聯。當我們發現高血壓時,我們從來就沒有治療。長期以往,高血壓會引起嚴重的并發癥, 甚至會危及我們的生命。
高血壓會增加以血管硬化和動脈狹窄為特征的血管疾病的風險,可累及我們的心臟、大腦、腎臟和眼睛的血管,從而導致一系列致殘或危及生命的并發癥,比如腎臟衰竭、心臟猝死等等。此外,高血壓會促進動脈瘤的形成,血壓的突然升高會增加動脈瘤破裂的風險,這會導致腦出血而危及生命。
在上面所述的危害之中,無論是哪一個并發癥,對我們以后的生活都會帶來沉重的負擔。所以,當我們知曉自己患有高血壓之后,我們沒有理由不去控制它。而且,在自己血壓還是剛剛升高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和增強運動等措施,將自己的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之內,我們又何必等到難以控制了再進行改變呢?
高血壓最怕的運動是什么?
運動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控制高血壓,還可以幫助我們控制體重、增強心臟和降低壓力水平。健康的體重、康健的心臟和一般的心理健康都對我們的血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漸提升,在我們的認識中,進行鍛煉可能只是“偶爾發生”。但是,我們需要明白的是,運動和藥物治療、飲食調整一樣重要,這一點幾乎沒有爭論。
在現在這個社會壓力巨大的今天,我們為了養家糊口,買車買房, 不得不擠出任何一點可以休息的時間,去拼命地工作。為了賺錢,我們錯失了參加體育運動的機會,即使是明知自己患有高血壓。實際上,運動是無時無刻不在的,更不需要走進健身館才能進行。因此,我認為高血壓最佳的運動是間歇性快走。這項運動無論是我們有沒有時間,還是其他干擾因素,我們都是能夠付諸行動的。
所謂間歇性快走,其實就是快走和慢走交互進行。間歇性快走是由捷克奧運冠軍艾米爾·扎托貝克在間歇性訓練的基礎上所構想出來的。在一項論文綜述中表明:參與者在進行間歇性快走一段時間后,無論是體重,還是血壓、膽固醇等等都獲得了重要改善,而且肌力也有所增加。而只是快走的參與者雖然也能獲得血壓和膽固醇的改善,但是肌力沒有獲得改變。
此時有人要問了,我們該怎么進行間歇性快走呢?其實很簡單,我們在快走的時候,只要堅持3/3原則即可,也就是快走3分鐘,我們感覺到有些喘氣的時候,然后開始調整自己的呼吸,慢走3分鐘,如此重復就可以了。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間歇性快走不僅僅實踐起來非常簡單,而且還不需要任何場地。
在間歇性快走期間,我們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在運動前,一定要先熱身,這將有助于我們的心臟逐漸從靜止狀態轉為活動狀態,還可以減少受傷或肌肉酸痛的風險。建議熱身至少應持續10分鐘,如果是年紀大或長時間不活動的人群,則熱身時間會更長。我們在一開始熱身時,應該先慢走15分鐘,等到脈率達到100-115時,我們就加快步伐快走。
此外,停止運動不要太快,否則血壓可能會急劇下降。在運動期間,我們應該注意水分的補充,建議在運動前先飲用200-250ml的水分,相隔半小時再補充50ml,運動結束不要一口氣飲下大量的水,應該等到小口小口地飲用。再就是,我們所穿的運動鞋的鞋底要夠厚,而且含有氣墊。當然,如果我們身體不舒服、天氣不好或太熱時,那就一定不要勉強自己了。
一般而言,1級高血壓和高血壓前期的朋友都可以安全地進行間歇性快走。但是,如果50歲以上,存在可疑的心血管疾病的輕度高血壓朋友,又或者50歲以上的二級高血壓朋友,建議運動前進行醫學評估。
在大多數情況下,雖然高血壓朋友需要服用2-3種降壓藥物,將血壓維持在目標范圍之內,所以我們即降低血壓,應該是不能完全將希望寄托于運動。因此我們需要明白的是,運動能夠給我們在服用降壓藥的同時,促使我們的高血壓治療的道路上收獲更大的益處。實際上,對于沒有高血壓的朋友而言,積極的運動也是可以預防高血壓的。
結束語:
我知道,即便我在本文中不斷宣傳運動對高血壓的好處,但是還是有很多高血壓朋友難以定期運動。或許,培養好的運動習慣總是非常困難的,但是我們為了自己的健康,應該丟掉那些所謂的困難,將運動作為一件感興趣的事情來做,這不僅可以降低高血壓,還能讓我們獲得舒暢和快速。這樣一個兩全其美的事情,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更多相關建議:
高血壓是指以體循環動脈血壓(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為主要特征(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征。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正常人的血壓隨內外環境變化在一定范圍內波動。在整體人群,血壓水平隨年齡逐漸升高,以收縮壓更為明顯,但50歲后舒張壓呈現下降趨勢,脈壓也隨之加大。近年來,人們對心血管病多重危險因素的作用以及心、腦、腎靶器官保護的認識不斷深入,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也在不斷調整,目前認為同一血壓水平的患者發生心血管病的危險不同,因此有了血壓分層的概念,即發生心血管病危險度不同的患者,適宜血壓水平應有不同。
一直以來我們都支持高血壓患者進行運動,因為合理運動可以有效控制血壓,但是運動和血壓究竟有怎樣的聯系呢?
1、運動療法是指運用體育運動的各種形式以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它又稱體育療法和醫療體育。運動療法的最大特點,就是患者自我積極主動地參與治療過程,它充分調動患者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其內在的積極因素,通過機體局部或全身的運動,以消除或緩解其病理狀態,恢復或促進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
2、“生命在于運動”,這句名言同樣適用于高血壓病的防治。研究和觀察均證明,適當的體育運動,不僅有助于降低血壓、改善自覺癥狀、減少高血壓病并發癥、減少降壓藥物用量、鞏固治療效果等,而且還可預防或減少高血壓病的發生。所以,運動療法是一種輔助治療高血壓病的、被群眾廣泛接受的自然療法。
3、無論在人群調查研究還是動物試驗均表明:體力活動是獨立的降壓因素,有規律地體力活動或運動,可作為防治高血壓病的非藥物性措施之一。國外有人研究發現,人群中那些久坐少動、缺乏運動者血壓偏高,而體力活動多者血壓值均偏低且高血壓病患病率也低:發現體力活動少者發生高血壓病的危險性,是體力活動多者7.5倍。
4、運動療法的降壓機制:①堅持運動治療,可使高血壓患者的情緒安定,心情舒暢,使工作和生活中出現的緊張、焦慮和激動的情緒得到緩解,從而可改善大腦皮質、中樞神經系統及血管運動中樞的功能失調,能加強大腦皮質對皮質下血管運動中樞的調節功能,使全身處于緊張狀態的小動脈得以舒張,促進了血壓的下降。②長期堅持體育療法的高血壓患者,通過全身肌肉運動,可使肌肉血管纖維逐漸增大增粗,使冠狀動脈的側枝血管增多,血流量增加,管腔增大,管壁彈性增強,以上改變均有利于血壓下降。③運動療法,可使血漿兒茶酚胺水平降低,使纖維蛋白溶解素、前列腺素E等水平增高,它們進入血液后,能使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并有利于血液中膽固醇等物質的清除,使血管保持應有的彈性,故可有效地延緩動脈硬化的發生和發展,并防止高血壓病的加重。④長期堅持運動,可調整自主神經功能,可降低交感神經的興奮性,而可提高迷走神經的興奮性,可改善血管的反應性,從而引起外圍血管的擴張和血壓的下降。
知道了高血壓的確可以通過運動進行有效的控制,那么高血壓適宜的運動是什么呢?也就是所謂最怕的運動是什么?
1、運動有有氧及無氧運動之分,而只有影響血液動力學改變的大肌肉群參與的有氧運動,才有明顯的降壓效果。有研究報道,通過有規律地有氧運動,使收縮壓平均降低6.4mmHg(0.85 千帕);使舒張壓 平均下降6.9mmHg(0. 92 千帕);在臨界和中度高血壓患者中,有規律地體力活動或 運動,可使收縮壓、舒張壓分別降低6-10mmHg(0.80~1.33千帕);一般講,通過中等強度的體力活動或運動,就能有效地降低高fu壓患者的收縮壓。有研究指出,體力活動極少者,當運動量增加到中等程度時,例如每星期3次、每次30分鐘的運動,其血壓下降最明顯。 國外有人報道,對于缺乏體力活動的正常人和高血壓患者,參加每星期3次、每次30分鐘的踏自行車訓練(即達60%~70%最大運動耐量的訓練),可使血壓下降7-10mmHg(0.93~1.33千帕);而每周7次的同樣踏自行車訓練,可使血壓下降7-12mmHg(0. 93~1. 60千帕),雖血壓下降幅度沒有再明顯增高,但體力耐受性的增加,每周7次訓練的明顯高于3次訓練的。
2、臨床觀察發現:絕大多數高血壓患者,尤其是一期、二期高血壓患者,經過一個階段的運動療法鍛煉后,頭暈、頭痛、頭脹、目眩、失眠、心悸等癥狀便會減輕,甚至完全消失,同時血壓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國內有學者調查研究指出:堅持體育鍛煉或堅持體力勞動的人,與同年齡組不堅持體育鍛煉或很少參加體力勞動的人相比,后者高血壓病的發病率為前者的3倍。有學者報道,對50例確診為高血壓患者,進行有規律地散步、慢跑3-4個月后,觀察到85%的患者血壓恢復到正常,其中38例患者還完全停用了各種中西藥降壓藥物,并完全依賴體育療法來鞏固療效。
運動雖然對高血壓患者有效,但是畢竟是高血壓患者,所以在運動時一定要注意一下事項。
1、高血壓患者體育運動項目很多,如散步、慢跑、體操、乒乓球、羽毛球、門球、爬山、游泳、太極拳、氣功等,患者可根據自己的病情、年齡、體力、愛好等情況不同選擇合適的項目鍛煉。一般講,宜選擇體力負擔不大、動作簡單易學、不過分低頭彎腰、動作緩慢有節奏、競爭性不激烈的項目為主進行鍛煉。
2、一般,運動療法適用于一期、二期高血壓患者;嚴重高血壓伴有明顯頭暈、目眩者,暫時不宜參加體育鍛煉;高血壓病已發生心腦腎并發癥者,應停止使用運動療法。
3、高血壓病采用運動療法者,應掌握好運動量,運動量太小,則達不到預期的鍛煉目的;而運動量太大,會發生不良反應,甚至反使血壓升高。合適的運動量的指標,是患者的自我感覺和運動時的心率。正常人的心率為每分鐘60~90次心跳,運動時的適宜心率可用170減年齡的得數來計算。如65歲的高血壓患者,在運動時的適宜心率為每分鐘170--65=105次左右,最多不宜再超過20次,即每分鐘最多不宜超過125次,否則可判為運動量過大。
4、多數高血壓患者為中老年人,平時又沒有體育運動鍛煉的習慣,故在進行運動鍛煉時,開始的運動量要小,鍛煉的時間不宜過長,應循序漸進,應根據病情和體力逐漸增加運動量。高血壓患者的體育療法,務必持之以恒、循序漸進,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結語:高血壓患者的運動主要遺有氧運動為主,動作幅度較小,運動強度適中,運動量適中,循序漸進的運動是比較適合高血壓患者的。以安全為主,不能說為了降壓的運動卻把自己弄傷了,這樣就得不償失了,所以盡可能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可以從散步、跑步、太極拳、八段錦等輕柔運動中慢慢尋找。
更多相關建議:
血壓單純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指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力,但是物理學上對于單位面積的壓力稱之為壓強,所以血壓其實從本質上來說是指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強。提到血壓的時候,是有一個前提的,那就是人處于活著的狀態,這個時候血液無時無刻不在流動,流動的血液本身就有動能。
生活中大家經常說血壓的高壓和低壓,其實這個在醫學上對應的是收縮壓和舒張壓。心臟在活動的時候,有收縮和舒張的狀態,當左心室舒張的時候,大動脈的壓力最低,被稱之為低壓(舒張壓);當心臟收縮的時候,大動脈內的壓力最高,被稱之為高壓(收縮壓)。
由于時代的發展,使得我們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比如吃的太咸、體重超標、熬夜等,這些都使得高血壓的發病率有了明顯的增加,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很多人在開始得高血壓的時候,想通過改變自身的不良習慣來治愈高血壓,其中就包括運動。現在專業的角度,我來聊一聊關于高血壓患者運動的相關知識。
1.適當的運動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有什么好處?高血壓最怕的運動是什么?
俗語說生命在于運動,這句話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同樣適用。估計很多高血壓患者也曾多次被醫生告知要適當運動吧,其實這個說法是很有道理的。如果高血壓患者能堅持長期運動,可以使肌肉更加發達,也使肌肉內的血管增大、增粗,而且心臟的冠脈也會得到鍛煉,會促使其血管增多,這個就相當于擴大了血管的容量,而血液的量幾乎是不變的,這樣的話就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這句話可能理解起來不太容易,舉個例子吧,一個充滿氣的氣球,如果擴大氣球的容積而氣體的量不變,那氣球內壁的壓力和原來比也是減小的。
人在適當運動的時候,其實可以使其放松,舒緩精神性壓力,這樣的話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的作用。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是相對應的神經,在白天的時候交感神經興奮為主,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為了讓人白天更好地活動。當交感神經興奮的時候,會使外周的血管收縮,從而使血壓升高。
另外,運動可以使人保持合適的體重,要知道肥胖本身就是高血壓的一個危險因素。現在大街小巷隨處都能見到不少人的體重超標,這個其實和飲食以及運動量的減少有很大的關系。如果一個人肥胖的話就會存在一定程度的胰島素抵抗,也就是說胰島素受體對胰島素不敏感了,但是人體要維持正常的血糖,就不得不分泌大量的胰島素,但是胰島素多了并不好,會造成水鈉潴留,血管中有太多的液體,那肯定會造成血壓升高的。
除此之外,長期的運動可以增強血管的功能,讓血管保持年輕,血管年輕的話它的彈性肯定會比較好,血壓就不容易升高。通俗地說血管就類似于我們的牛仔褲,雖然可能自己胖了點,但是由于牛仔褲有彈性,所以穿在身上并不會覺得緊,血管如果彈性好的話,自然對血壓也能有更好的緩沖。運動也能增加糖類、脂肪的消耗,這樣的話在一定程度也能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的概率。
要說高血壓最怕的運動是什么,其實并沒有準確的答案,因為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具體的應該結合自身狀況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
2.運動雖然好,但是高血壓患者依然有很多的注意事項:
之前我在心內科輪轉的時候,聽帶教老師說曾經有一個他的熟人因為在劇烈運動的時候誘發腦出血死亡了,當時我還是不太理解為什么,后來隨著對醫學知識了解的深入也終于弄清楚了。
人在劇烈活動的時候,心跳肯定是加快的,這其實是心臟加快收縮的結果。心臟收縮增加的時候,血壓肯定是升高的,而很多高血壓患者在長期的高血壓的作用下使腦動脈出現了粥樣斑塊,這個時候特別容易引起腦出血。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血管就類似于老化的水管,稍微用一下外力它就破碎了。
所以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千萬不能劇烈運動,應該選擇舒緩一點的,比如散步、快走慢跑、打太極等,如果血壓>180/100mmHg的時候,盡量避免活動。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運動強度其實是有一個標準的,運動的時候不感覺到難受,而且還能和身邊的人平靜交流。
在運動的時候也要有注意飲水,因為在運動的時候可能會有汗液流出,這個時候可造成體內的液體丟失,血液處于相對濃縮的狀態,這個情況在夏天特別尤為明顯。如果血液濃縮了,就會造成血液的粘稠度增加,從而會使栓塞性疾病的發生率增加。
運動需要長期堅持,每天的運動時間可以控制在30分鐘左右,每周的次數控制在不低于5次,否則運動的次數太少起不到鍛煉身體的作用,運動的時間太久了身體又會感覺勞累。
需要注意,吃飯后不可立即運動,應該在飯后1小時以后再運動,也不宜空腹運動,否則可能會引發低血糖反應。如果運動的過程中出現了不舒服,應該立刻停止運動,在運動的時候為了保證安全,身邊應該有人陪同。
純屬手打,實屬不易,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贊、點個關注唄,如有疑問可在下方留言……
更多相關建議:
2)血壓未控制時的高強度運動
很多高血壓患者因為各種各樣原因,未能堅持服用降壓藥,這就容易導致自己有高血壓而不知情,導致高血壓狀態下仍然劇烈運動,這樣非常容易讓自己處于心腦血管事件突發的危險之中。因此需要提醒高血壓朋友,經常監測自己血壓是否正常,同時堅持規范服用降壓藥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做到這一點,進行高強度運動是很危險的。
高血壓患者運動需要注意哪些?
(1)選擇有氧運動
為什么給高血壓患者推薦做有氧運動,這當然是有原因的。所謂有氧運動,正如其名所示,是指在氧氣充分供應的情況下開展的運動。我們在活動身體之時,會通過呼吸將氧氣吸入體內。慢跑、健步走、瑜伽、太極拳、騎自行車等運動,都是有氧運動。有氧運動是一種邊呼吸邊活動身體的運動,不會導致血壓突然升高。長期有規律的有氧運動對高血壓患者而言有助于降低血壓。
(2)選擇合適的運動時間
很多人喜歡早起晨練,但是高血壓患者的晨練時間最好是在10點以后,因為早上的6點到10點是血壓的高峰期,也是心肌梗死、腦卒中的高發時間段,因此建議高血壓患者在上午10點之后再進行運動。此外,建議高血壓患者晚上的運動時間為7點以后,也就是晚飯后的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之后再運動。
(3)不空腹運動
患有高血壓的患者千萬不能空腹運動,因為在空腹的情況下,是沒有營養來源的,會導致身體的能量降低、體力不支,而運動又是非常消耗能力的。因此,不建議高血壓患者空腹進行運動。
結語
總之,高血壓患者也是可以運動的。適當的運動是可以有效穩定自身血壓的。建議高血壓患者聽取醫生的專業意見,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更多相關建議:
高血壓一般是原發性高血壓的簡稱,高血壓被人們稱之為隱形的殺手,主要是因為緩慢靜悄悄的起病,大部分不會出現特殊的臨床表現,不像冠心病會出現典型的心絞痛表現。
而有癥狀的高血壓可以出現頭暈眼花頭痛、容易出現疲勞、視力模糊、鼻出血、脖頸一側會出現輕微的拉緊的感覺。
在現實生活中或者臨床上,高血壓主要依靠體檢或者因為其他原因看病或者住院測血壓或者因為并發心腦血管意外或者腎臟受損等疾病而通過測量血壓而得以發現并確診。
引起高血壓的原因可能包括家族聚集遺傳、超重肥胖、抽煙喝酒、腦力勞動過度、長期處于精神緊張狀態、高脂肪飲食高鹽飲食高蛋白飲食、長期服用激素類藥物、阿司匹林類藥物、避孕藥等。
高血壓的治療主要從建立和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入手,并根據自身病情在專業醫生指導下決定是否需要配合降壓藥物治療。
建立和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主要如下:
1、自我調節,自我減壓,保持積極樂觀向上及良好平衡的心態,學會自我放松,不要把自己長期過得很緊張不開心。
2、限制動物肥肉、動物內臟、動物油的攝入,減少進食各種腌制品,減少烹調用鹽的攝入,增加新鮮蔬菜水果的進食。
3、注意減肥減重,不要長期過量進食,以免導致超重肥胖。
4、生活作息規律,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勞和情緒激動。
5、戒煙限制飲酒,尤其是需要限制烈性酒。
6、適當的有氧活動或者有氧體育鍛煉,具體如下:
①輕微的高血壓患者可以選擇慢慢的跑步或者適當的長跑,長跑速度也要慢。
②打小球,如打乒乓球、羽毛球、臺球等,但是運動不要過強,時間也不要太長。
③每天堅持打一打太極拳,因為太極拳有協調性和平衡性動作,長期堅持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喜歡八段錦的高血壓患者也可以做。
④公園里或者森林里散步,適應的范圍非常廣泛,高血壓患者只要可以運動的都適用,而且散步不受場所的限制。另外喜歡登山或者騎自行車高血壓患者也是不錯的選擇。
⑤喜歡游泳或者跳舞的高血壓患者如果沒有禁忌也可以進行跳舞或者游泳,但需要注意時間不要過長,游泳還需要注意水的溫度。
高血壓患者比較適合做有氧等張運動,但是對于劇烈運動,如快跑、長跑、健身時的力量訓練、踢足球、打籃球等并不適合高血壓患者,因為會導致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血流加速,加重心臟負擔和導致人們出現過度疲勞,可能引發心腦血管意外,輕微高血壓患者或者高血壓初期血壓不是很高的人群可以自行運動,如果高血壓已經到達中度甚至重度則需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運動,以免造成不良后果。做一定的熱身運動如活動一下全身四肢各個部位的關節在運動之前是必要的。
更多相關建議:
謝邀
我覺得高血壓最怕劇烈運動,比如爬山這種運動就是第一個不能參加的,還有就是踢足球也不適合。劇烈運動有可能會喪命,而且在生活中要特別注意,一般醫生都會建議做一些有氧運動,比如慢跑,運動自己的臂膀,還有就是打小類球運動,比如乒乓球和羽毛球。
我的爺爺醫生就給了一個建議,如果是血壓控制在穩定的范圍之內就可以去打打籃球,還可以去游泳,當然這需要醫生和自己身體健康來定,一般如果血壓高,最好不要猛烈的做大動作,這樣很危險的。因為高強度或者是劇烈運動會引起血壓的上升。
我覺得有時間可以在廣場上打太極,練習一下劍術,這些動作都是比較緩慢的,而且可以疏通經絡的,有的時候出點小汗也是可以的。
總而言之,有高血壓的人還是以簡單的活動為主,不要長時間的勞累,運動要選擇自己能夠完成的,不要太過于猛烈,否則會有生命危險的。
- 你們覺得啥不能干?
更多相關建議:
高血壓最怕什么運動?這個問題總是能讓人理解出兩重含義:
1. 高血壓最怕什么運動:什么運動對于控制血壓有益?
2. 高血壓最怕什么運動:高血壓患者運動要注意什么, 要避免什么運動,才能減少心血管健康風險?
對于這兩個問題,其實答案也很簡單,我們可以一并回答,想要控制好高血壓,在保證運動安全的情況下,堅持合理的運動鍛煉,是非常重要的生活調理方式,但堅持運動一定要注意強度控制和運動安全,才是科學合理的運動方式。關于高血壓患者運動的那些事兒,今天就來為大家簡單的分享一下。
高血壓患者需要進行合理運動
高血壓患者還能運動嗎?運動會不會讓血壓進一步升高?對于這樣的問題,實際上是對高血壓生活調理的一個誤區。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如果原來沒有運動習慣的朋友,加強運動,是做好高血壓生活調理干預的重要方面,對于輔助控制降血壓來說,加強運動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有些中青年朋友單純低壓高或者輕度高血壓問題的情況,通過加強生活干預,加強運動鍛煉的方式,就能夠有效的降低血壓,改善低壓高或輕度高血壓的問題,而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適度的運動鍛煉,同樣也能夠更有利于血壓的平穩控制,降低心腦血管風險。
運動鍛煉不但能夠有助于血壓的調控,運動鍛煉還可以增強人的心肺功能,改善心肌耗氧量,增強心肌力量,減緩心率,改善脂質代謝和血糖代謝,因此,合理科學的運動鍛煉對于高血壓患者的健康獲益是多方面的,多數情況下,高血壓患者都應該堅持適當的運動鍛煉。
什么運動最適合高血壓患者
通常說來,對于高血壓患者,在保障運動安全的情況下,更推薦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與抗阻運動相結合的方式,這樣的運動方式,不會對心臟造成太大的負荷,也不會造成運動過程中心率的急劇升高引發心血管風險,通過長期堅持的合理的有氧運動鍛煉,特別是原來沒有運動習慣的高血壓患者,通過加強運動鍛煉,能夠使血壓值有所下降,并有助于血壓的穩定控制,同時對于改善心血管健康,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是非常重要的。
很難說哪種運動最適合高血壓患者,高血壓患者如何運動,運動強度選擇多大,還是要遵循個性化的原則,比如一個中青年人,身體素質比較好,心臟也沒有什么問題,血壓輕度偏高,在這樣的情況下,通過慢跑、游泳等運動進行鍛煉,都是很好的方式;而如果是一個老年高血壓朋友,有心血管疾病,血管硬化程度比較嚴重,身體也比較衰弱的情況下,每天外出走一走,活動活動,能夠達到微微氣喘微微出汗的程度,既不會對心臟造成太大負擔,也能達到活動鍛煉的效果,也是很好的,不同的個體結合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中等強度運動”,就是很好的。
很多時候,運動有沒有效果,運動的堅持性有很大關系,如果說想起來就活動活動,運動運動,想不起來又一兩個月下去了,這樣的“運動鍛煉”,是不會對高血壓和心血管健康有益的,只有堅持不懈的進行運動鍛煉,才能夠更好的達到真正的健康獲益,雖然不一定每天都進行運動,但對于高血壓患者的指南建議一般是,建議每周進行不少于5天,每次不少于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鍛煉,這樣才能夠真正起到有益身體健康和血壓控制的效果。
高血壓患者運動鍛煉要注意運動安全
高血壓患者,是屬于有基礎慢性疾病的情況,對于這樣的情況,在運動鍛煉時,就除了注意強度控制和堅持運動以外,更多也要注意運動方面的安全問題。
首先,如果您的血壓水平比較高,比如屬于二級三級重度高血壓的情況下,在血壓得到一定的控制之前,建議先不著急加強運動鍛煉,即使運動,也一定要注意控制好強度,如果能夠把血壓控制到150/90以下這樣的水平,再去運動鍛煉,則更好,這樣的情況下進行運動鍛煉,能夠減少運動過程中心跳加速而導致的血壓一過性升高導致的健康風險,更加安全。
其次,運動方式的選擇上,雖然我們建議采取個性化選擇,但要注意的是,高血壓患者,特別是血壓控制的不太好的朋友,運動鍛煉要注意盡量不要進行比如舉重等一次性猛然用力的運動,這樣的運動,會使血壓出現短暫的驟然升高,對于本來血壓就偏高的朋友來說,會增加出現急性心腦血管事件的風險。
另外,很多高血壓患者還合并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疾病,或者是存在一定的高血壓并發癥的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更要注意從自己綜合健康狀況方面來注意運動鍛煉的安全保護,比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問題的朋友,如果經常出現低血糖癥狀的,在運動過程中,就要特別注意低血糖風險,注意不要空腹運動,運動時最好也能隨時緩解低血糖的食物,出現低血糖能夠及時補充;比如有高血壓合并視網膜病變的朋友,運動鍛煉的方式上,盡量選擇減少震動的方式,跳繩、跑步等運動就要注意盡量避免了,以免因診斷造成視網膜出現更嚴重的病變。
高血壓患者運動鍛煉后,補水也有講究,一般不建議一次性的大量喝水來補充運動后的缺水,而是建議在運動前適量補水,運動后也要慢慢補水,少量多次的補水,一次性大量補水會造成血容量的升高,不利于高血壓的穩定控制。
能運動適量運動,有些高血壓患者,屬于運動禁忌的情況也值得注意,比如有些嚴重心衰、血糖嚴重升高,有重大感染疾病,有重度動脈狹窄以及需要外科手術治療的瓣膜病的情況下,都是不適合運動的。
更多相關建議:
提到高血壓,相信很多朋友都為之頭疼,特別是中老年朋友。
據不完全統計,現今我國目前高血壓患病人數高達3.5億,也就是說每4個人,就有一個人是高血壓,這是多么龐大的基數。現如今,隨著社會壓力的不斷加大,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陋習的養成,導致越來越多的人患上的高血壓,并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
很多朋友,因為有高血壓,又肥胖,因此想通過運動減肥,但是,高血壓并不是所有的運動都能進行的,像以下幾種運動,是高血壓患者謹慎進行或者堅決不能進行的,聽我來說一說。
一、仰臥起坐
我們都知道,現在很多人想瘦掉肚子,于是就通過仰臥起坐來練習腹部的肌肉。但是,高血壓患者是不能做仰臥起坐的,因為仰臥起坐本身就是一個高強度的運動,伴隨著頸部的抬起,大腦的血壓忽高忽低,很容易造成腦血管的意外。
二、舉重
舉重是一個十分劇烈的運動,在運動員將杠鈴抓在手里,然后發力,一下子舉過頭頂,這個時候,全身的力氣全部集中在了雙臂,大腦供血短時間內急劇減少,極易造成大腦缺氧,正是因為高血壓患者血管彈性降低,短時間內恢復供血很難,易造成意想不到的損害。
三、快跑
快跑是一項鐵人運動,伴隨著劇烈運動,心臟的運動負荷大大增加,舒張期大大縮短,回心血量減少,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導致血壓急劇升高,容易造成心腦血管意外。其實不僅僅是快跑,其他類型的劇烈無氧運動,高血壓患者都應該謹慎進行,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和身體情況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
高血壓患者,適合的運動主要有太極拳、慢跑、散步、慢騎車等。運動能夠使人心情愉悅,血管擴張,有利于降低血壓。
我是全科周大夫,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科普健康知識!分享健康故事!
純手工打字,如果您覺得我的文章不錯,感謝您的點贊!
如果您有什么健康方面的疑問,歡迎關注我,我將努力為您解答疑惑!
最后,感謝您的閱讀,祝您幸福安康!
更多相關建議:
高血壓運動不當反成傷害,合理運動控壓降壓。
高血壓通過運動來增加血管彈性,從而可以有效的將血壓維持在較好的范圍,所以越來越多的高血壓開始運動,但是有許多點是應該注意的,否則很危險。
注意事項主要為以下幾點:
1.運動強度不宜過大
高血壓不需要進行很大強度 (≥60%心率儲備) 的有氧運動, 而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 (40%~60% 心率儲備)可以取得最佳風險收益比。所以高血壓采用中等強度運動就好,并且遵循循序漸進的的原則,尤其是以前沒有運動習慣的人,開始運動之前應該進行專業的運動風險檢測,再從簡單運動開始。
2.應在血壓控制良好的情況下運動
如果在使用降壓的藥物, 如β受體阻滯劑、 鈣通道阻滯劑、以及血管擴張劑等藥物,會引起運動后血壓突然下降,這類人群需要延長整理放松活動的時間,并且密切觀察身體癥狀。同樣,血壓過高且沒有降到安全水平的時候不建議運動,應該在血壓控制良好的情況下進行運動。
如果有其他的合并疾病,避免不吃藥只運動,應該在合并疾病控制良好的情況下再運動。
3.避免血壓劇烈變化的運動種類、運動姿勢,以及時間段
有晨練習慣的高血壓人群,冬天早晨出門鍛煉應該等到太陽升起來后,稍微暖和再開始運動,而且運動量要比夏天小,還需要充分熱身。
運動的時候避免腳高頭低的動作,且平躺后應該緩慢起身,避免起身過急過猛。避免做大強度的抗阻運動,并且在做抗阻運動的時候避免憋氣,有氧運動的時候也不能憋氣。
4.運動方案和強度的制定與調整
運動方案制定前應該由專業檢測評估后進行,從小強度運動開始,運動3周后可增加運動時間和強度,或評估是否繼續運動,或是調整下一階段的訓練。運動初期以及運動一段時間后應該復診血壓情況。
建議高血壓這樣運動:
運動鍛煉方案:
一次運動鍛煉的組成包括準備活動 (也叫熱身)、有氧運動/功能訓練/抗阻運動、 整理放松和拉伸運動4部分 。運 動量要達到中等強度以上才會產生健康效應 。中等強度運動, 就是心率為達到心率儲 備的 40%~60%, 如快走、 騎自行車、舞蹈等。較大強度運動, 即心率達 到心率儲備的60%~80%, 如跑步、 游泳、 騎自行車、 跳繩、 高強度間歇訓練、 健美操等。每周建議150~300 min的中等強度運動或75~ 150 min的較大強度運動, 每周建議有2天進行肌肉強化鍛煉。
執行運動方案還需要注意:
循序漸進: 之前沒有規律運動的人, 以小至中等強度的運動開始, 開始時,每次運動時間5~10 min, 循序漸進逐步過渡到中至大強度運動, 每次運動時間≥30 min。運動強度和運動量不是越大越好,適量,漸進的強度就好。
避免肌肉骨骼損傷: 運動前需熱身, 運動后需進行整理和拉伸, 以及遵循循序漸進、 因人而宜的原則通常可有效避免肌肉骨骼損傷。
運動監控: 需要及時觀察身體對運動的反應, 可通過監測心率、 血壓、 心電圖等進行運動監控。日常運動中可通過自我感覺來判斷運動強度是否適宜, 如運動后睡眠良好、 次日晨起脈搏 基本恢復為日常水平、 無明顯疲勞感覺、 情緒正常 或更好則提示強度適宜,也可以通過監控心率來控制運動量。
運動終止的指征: 如果出現下列情況, 需要立即終止運動, 并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1) 胸部、 頸 部、 肩部或手臂有疼痛和壓迫感。 (2) 出現面色蒼 白、 大汗, 感到頭暈、 惡心。(3) 肌肉痙攣, 關節、 足踝 和下肢發生急性疼痛。(4) 嚴重疲勞、 嚴重下肢痛或 間歇跛行。 (5) 嚴重呼吸困難、 發紺。 (6) 運動測試 中, 負荷增加時出現收縮壓≥250 mmHg和/或舒張壓≥115mmHg或收縮壓下降>10mmHg。
最后叮囑高血壓人群在運動前應該經過專業測評,運動中最后監控心率,運動前還應充分熱身,運動后應充分拉伸。因人而異,循序漸進,合理搭配,才能健康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