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臟,是我們人體中體積最大,功能最復雜的一個器官。
要想知道自己的肝有沒有問題,首先我們得知道肝臟到底有什么作用!
第一,參與糖、蛋白質以及脂類三大營養物質代謝;
第二,分泌膽汁,這點大家要記住。雖然我們人體有一個叫做膽囊的臟器,但是膽汁并不是由我們的膽囊分泌的,而是由我們肝臟分泌的,膽囊只是負責儲存、濃縮以及需要消化食物時排出膽汁作用;
第三,代謝作用,參與體內很多物質代謝;
第四,解毒、排出一些代謝產物等生物轉化作用。
所以,檢查肝功能并不是大家平時看到那個樣子,只是看看轉氨酶那么簡單。
我們醫生之所以會給大家開肝功能的檢查,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原因:
第一個,大家經常想要了解的,看有沒有肝的損傷,傷的有多嚴重;
第二個,看有無感染;
第三個,就是健康體檢,看肝臟目前情況等等。
但是這里面說的肝功能檢查不是大家體檢時候抽個血那么簡單,其實臨床上肝臟的檢查方式有很多種,不同的檢查項目,它的作用是不一樣的!
所以,你說你想檢查自己肝有沒有問題,最好得清楚自己到底想了解肝臟哪方面問題,不然把所有的檢查項目都做一篇,那不僅需要一筆不小的開支,而且還折騰了自己。
下面,陳醫生給大家講講各種肝臟檢查的作用,以便于大家平時有針對性選擇。
第一種,最常見,乙肝兩對半檢查,出來的報告是這樣的,如下圖:
當然,大家還可能看到自己的乙肝兩對半檢查報告單是下圖這樣的,
其實這都是乙肝兩對半檢查,只不過上面那個是定性檢查,而下面那一個是定量檢查,區別就是比如我查出自己有乙肝表面抗體,即報告中的第2項,定性檢查就只能告訴大家你有乙肝抗體,但是量有多少,那就只能看下面那個定量檢查。
乙肝兩對半檢查的作用,很簡單,就是可以判斷我們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或者說打了疫苗以后自己是否有抗體,能分辨出自己是大三陽還是小三陽,但具體乙肝病情如何,這個檢查不能夠說明。因此,查出患有乙肝,還得再做進一步檢查。
第二種,大家經常做的,抽血化驗查肝功能,即肝生化檢查。
檢查報告單長這樣
大家可以看到它包括有很多指標,比如血清膽紅素、血清酶學等,也就是老百姓經常說的籠統的肝功能檢查。
做這個檢查有什么作用?它實際上最能體現當下我們肝的狀態,有沒有損害,有沒有肝炎,包括有酶學檢查(轉氨酶)、蛋白檢查、膽紅素,看黃疸、凝血指標以及肝臟腫瘤標志物檢查等。
第三種,肝臟的影像學檢查比如CT、核磁共振,這種檢查可以進一步讓我們看清楚肝臟的形態,同時對于肝臟過往的損傷也是能看出來的,因此,CT查出來的結果異常,反映的未必是現在傷害!
第四種,肝臟B超。B超就像一個“雷達”,它能通過超聲成像,看出我們的肝臟形態是否有異常,肝臟損傷的程度及有無實質性病變(脂肪肝、肝硬化等)等,可起到輔助診斷的作用。
第五種,肝臟彈性檢查。主要看肝臟損害后肝纖維化、肝硬化程度等。
第六種,肝臟穿刺。注意,這是一個有創性檢查,并不適合于所有人,通常只有醫生在發現肝臟病變后,覺得有必要做肝穿,評估病人情況,可以做才能做。這肝臟穿刺病理學檢查是肝癌診斷的金標準!
所以,想知道自己肝臟到底有沒有問題,大家可以根據我說的那些,進行一些有針對性選擇,當然,最終還是要以醫生指導下進行。
更多相關建議:
看到你這個問題,我就想到我曾經接診過的一個肝癌患者,是一個40多歲的中年男性,是個地道的農民,說實話查出了肝癌對他和家人來說都是晴天霹靂,但是由于很早期就查出來了,也算是一個不錯的情況。而且他該慶幸的是,當地醫院有一個下鄉義診活動,為農民免費查肝膽的彩超,他想著不查白不查,反正是免費的,這一查不要緊,還真查出了肝癌,但是這個肝癌很小,只有不到2cm,住院后切掉了一部分肝臟就痊愈回家了,到現在有5年了,也沒有復發過,這就是體檢的重要性。
小崔醫生告訴你,肝臟是疾病多的器官,因為肝臟是人體的“污水處理廠”,人體內的很多毒素都是在肝臟代謝的,因此肝臟好發的疾病有很多,如脂肪肝、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等,因此,定期做肝臟的體檢就尤為重要,這樣可以及早發現肝臟有無病變,避免嚴重后果的發生。肝臟的檢查項目有很多,如肝膽彩超、CT以及肝功能等檢查,都可以一定判斷肝臟有無問題。下面我從4方面給大家講一下要查肝臟有沒有問題,應該做哪些檢查:
1、年齡小于45歲的健康人群的肝臟檢查項目;
2、年齡大于45歲的健康人群的肝臟檢查項目;
3、篩查肝癌時還可以做哪些檢查;
4、篩查肝癌除了做這些檢查外,還可以從哪些方面看出。
作為醫生,我是建議25歲以上的人群都是要進行肝臟的體檢的,最少每年進行一次檢查,這樣就可以及早的發現肝臟疾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但是針對不同的人群,可以選擇不同的檢查項目,如年齡不同或者存在遺傳病史的人群都是不同的,那么該如何選擇肝臟的檢查項目呢。
一、年齡小于45歲的健康人群的肝臟檢查項目
(1)肝臟彩超檢查
-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肝臟的彩超檢查,這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體檢項目,由于花費較低、辨識度高等優點,廣受大家的好評,尤其是性價比超高。肝臟的彩超可以清楚的發現肝臟血管瘤、肝囊腫以及脂肪肝等疾病,還可以根據影像判斷疾病的分期以及嚴重程度等。此外,肝臟的彩超對膽囊結石、肝內膽管結石以及膽總管結石疾病的準確度以及靈敏度較高,具有較高的優勢。
- 我建小于45歲的健康人群每年都要進行一次肝臟的彩超檢查,至于什么時候檢查自己決定就好,但是檢查前記得不能吃飯,此外,有人問可不可以一年檢查2次呢?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的經濟條件允許你1年進行2次肝臟彩超檢查的話,這樣是是極好不過了,畢竟縮短檢查的周期,就可以更加早期的發現肝臟的病變,有利于疾病的早期發現與治療。
- 此外,肝臟彩超也可以對人體沒有傷害,即便頻繁檢查也不會產生輻射等危險,這也是肝臟彩超的優勢之一。
(2)肝臟CT檢查
- 對于年齡小于45歲的健康人群,我并不建議首選肝臟CT檢查,原因有二,其一是肝臟的CT價格相對昂貴,一次檢查是肝臟彩超價格的2倍多;其二,肝臟CT的輻射量較大,因為肝臟CT是斷層掃大每0.5cm就會掃一次,這樣一來就相當于很多次X現的輻射量,有專家認為,每個人1年僅能接受1次的全身CT檢查,這樣才是健康范圍內的。
- 但是肝臟CT檢查也是有優勢的,畢竟可以完整的顯示出肝臟的結構與病變,這是肝臟彩超無可比擬的,就拿肝臟的腫瘤來說,肝臟CT可以清晰的顯示出病變所在的位置、大小與形態,對疾病的診斷與治療都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此外,肝臟的增強CT對肝臟腫瘤疾病的鑒別診斷有極高的使用價值,可區分肝癌、肝血管瘤以及肝囊腫等疾病。
(3)肝功能檢查
- 肝功能檢查,顧名思義,就是檢查肝臟的功能的檢查手段,肝功能檢查可以反映出很多肝臟的問題,如肝功能中的轉氨酶升高的話,提示著肝臟有損傷,很可能是肝炎或者急慢性肝損傷等,這里的轉氨酶包括谷丙轉氨酶還有谷草轉氨酶。這也是我們最常關注的項目之一。
- 在肝功能的檢查中,還有一項比較重要,那就是膽紅素,包括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以及總膽紅素,這幾項更能表現出肝臟的受損,尤其是急性肝炎、急性肝臟衰竭或者膽管梗阻疾病等,因此,這也是很好的肝臟疾病“風向標”。
- 此外,肝功能檢查中還有白蛋白以及總蛋白等項目,可以反映出機體的營養水平以及血漿滲透壓等變化,如果白蛋白較低的話,一般都是有相關的肝臟功能受損。
- 肝功能檢查也很方便,僅需抽血檢查即可,但是要記住的是,在抽血前不能吃飯哦,而且抽血檢查前兩天我也不建議進行大吃大喝等行為,這會一定程度影響肝臟功能的正常表達,給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帶來誤導。
- 以上就是我對45歲以下的健康人群所建議的肝臟檢查,這類人群經過肝臟的彩超以及肝功能檢查已經可以發現大部分肝臟疾病,如果不放心的話,還可以進行肝臟的CT檢查沒進一步篩查有無肝臟疾病。
年齡大于45歲的健康人群的肝臟檢查項目
- 對于45歲以上的健康人群,我仍然建議進行肝臟的彩超以及肝功能檢查,但是檢查的頻率要縮短,我建議9-12個月進行一次肝臟彩超檢查為宜,畢竟年齡的增長也是肝病發生的誘因之一。
- 如果患者對自己健康問題非常的擔憂,我建議這類人群可以每年進行一次肝臟的CT檢查,這樣就可以極大程度提高肝病的診出率,而且打消自己的疑慮,但是就要承受一定的經濟負擔與健康負擔,畢竟肝臟CT的輻射量較大。
- 最后,如果家庭條件很不錯的話,可以選擇進行肝臟的磁共振檢查,磁共振檢查對身體不會產生明顯的輻射傷害,而且檢查的準確率也極高,肯定比肝臟彩超及肝臟CT高出不少,尤其是對于肝臟的腫瘤疾病,有很好的診斷及預測作用,但是每次需要幾百元的費用,檢查也是需要預約的。
篩查肝癌時還可以做哪些檢查;
- 對于肝癌的篩查,除了以上肝臟彩超以及肝臟CT檢查以外,還可以進行甲胎蛋白(AFP)的檢查,甲胎蛋白是原發性肝癌的腫瘤標記物,絕大多數肝癌患者都伴有AFP的升高,因此,對肝癌的診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此外,如果肝臟彩超也提示肝臟腫瘤存在,那么就更加明確可能存在肝癌。
-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甲胎蛋白升高都代表著肝癌的發生,這兩者之間并沒有必然關系。而且很多人都會有甲胎蛋白輕度升高的表現。如果你發現甲胎蛋白有輕度的升高,但是肝臟的彩超以及肝臟的CT檢查并未提示肝臟有異常表現,也不用過于擔心,只需要定期復查就好了,比較好多良性疾病也會造成甲胎蛋白的升高,如肝臟良性腫瘤或者妊娠期女性等。
- 此外還有一項檢查也可以一定程度增加肝癌的檢出率,那就是肝癌鐵蛋白檢查,但是臨床上這項檢查并不常見,因此很少有人采用,也是通過抽血的檢查。
篩查肝癌除了做這些檢查外,還可以從哪些方面看出
- 肝癌患者早期還會表現出現一些臨床癥狀,對疾病的診斷也會起到指導作用。首先,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肝癌早期患者會出現肝區的疼痛,這也是早期肝癌最常見的表現。當然這種肝區疼痛不止會局限于右上,畢竟肝臟在腹腔內占據的位置很廣,也包上腹以及左上腹,這種癌的疼痛一般較為輕微,僅表現為隱痛或者脹疼等。
- 但是有一點對肝癌的診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即肝區的這種疼痛可能在夜間睡眠會診干活后有一定的加重。此外,如果肝癌進展的話,這種疼痛的范圍也會增大,很可能會放射右側肩膀以及腰背部。此外還會表現出腹部的飽脹感。
總結
肝臟的疾病比較多,而且總體發病率也比較高,如肝臟的血管瘤以及囊腫等疾病,此外,肝癌也是比較常見的。因此,做好肝臟疾病的篩查極為重要,對于肝臟疾病的檢查有很多,比如肝臟彩超、肝臟CT或者肝功能等,都可以指導疾病的檢出與診斷,此外,對于肝癌的篩查來說,還可以檢查甲胎蛋白的含量,增加肝癌診斷的準確率。不僅如此,也可以根據肝癌早期的臨床表現來判斷是否有肝癌的發生。
更多相關建議:
肝的毛病很多,可以分為良性和惡性,基本上做以下4種檢查就可以明確診斷。
1.驗血
驗血是一個很寬泛的檢查,具體到肝臟,主要是看肝功能的變化。具體到疾病,可以針對肝炎和肝癌來驗血。
肝功能的檢驗項目主要看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升高提示肝臟功能的損害。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的升高主要與肝內外膽管的堵塞、溶血、肝細胞的損害等有關。
肝炎包括甲、乙、丙、丁、戊型肝炎,共5種,都可以驗血去檢測。我國是乙肝的高發區,主要和飲食習慣有關,共餐文化促進了病毒的傳播。一般來說,做乙肝兩對半和乙肝DNA檢查,就可以確定乙肝的感染。
肝癌的血液學檢查主要是腫瘤標志物中的甲胎蛋白(AFP)。并不是說一查出AFP高就可以診斷肝癌了,一般需要數值大于400,還要結合B超等影像學檢查確診。
我見過一個年輕的姑娘,20出點頭,因為AFP偏高來門診看病。體檢查的肝臟B超、肝功能、肝炎指標都是好的。不放心,又做了一個上腹部的增強CT,肝臟還是沒問題。考慮到AFP可能和生殖系統疾病有關,就做了一個婦科B超,居然查到了卵巢的畸胎瘤,已經不小了。趕緊住院做了腹腔鏡的切除手術,幸虧手術后的病理是良性的,現在還每年復查B超的。
2.B超
要說檢查肝臟最經濟方便的檢查,就是B超了。不管是脂肪肝、肝囊腫、肝血管瘤、肝膿腫、肝內膽管結石、肝硬化,還是肝癌,統統能看出來。
現在醫院的體檢套餐里,基本上都有肝臟的B超。肝囊腫、肝血管瘤和脂肪肝是最多見的診斷結果。脂肪肝也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是如果引起肝功能的變化,就要治療啦。肝囊腫一般大于5cm,并且有癥狀需要處理。當然,大于10cm,沒有癥狀也要治療啦。肝血管瘤也是良性疾病,治療標準和肝囊腫差不多,也是看大小和癥狀。
體檢查肝臟最怕的就是發現不明性質的腫塊,或者說占位,一個意思。這就代表著這個腫塊B超不能確診,有可能是惡性的東西,需要去做進一步的檢查,如CT和MR。
3.腹部CT
因為基層醫院的閱片水平和設備條件,相比于核磁共振(MR),腹部的CT做的比較多。對于肝臟來說,平掃的CT(不打造影劑)只能看看肝囊腫、肝膿腫、肝內結石等毛病。要想進一步去判斷肝臟腫塊的性質,必須要做增強CT。什么是增強CT?為什么要做呢?很簡單,增強CT就是把造影劑從手臂的血管打進去,造影劑通過動脈和靜脈到達肝臟來顯影成像的檢查。掃描出的片子可以和平掃的片子做對比,在大部分情況下,能看出肝臟腫塊的性質。
增強CT的費用較大,卻還是不能100%確定肝臟腫塊的性質,還有什么辦法嗎?下面繼續介紹一種檢查。
4.肝臟MRI
在肝癌治療的臨床指南里,肝臟MR是首選的檢查。但并不是說肝臟MR只能檢查肝癌,它和CT一樣,也是可以檢查其他肝臟良性疾病的。
肝臟MR檢查對技師的能力、醫生閱片的水平都有較高的要求,所以大醫院做的MR片子質量好,出的報告準確性也高。
如果出現一種特殊情況,這四個檢查都做了,還是不能確定肝臟腫塊的性質,怎么辦?還有辦法,就是去做B超或CT引導下的肝臟穿刺,通過穿刺出的腫塊標本來做病理檢查。病理是明確腫塊性質的金標準。但這種操作是有創傷的,要冒一定風險,臨床上做的比較少。
綜上所述,肝臟檢查的這“四板斧”,基本能夠命中目標,找出病魔。
我是普外科鄭醫生,如果我的回答有幫助,可以點贊。了解更多醫學知識,點擊關注我。
更多相關建議:
要知道肝有沒有問題,我們就要對肝臟進行全面而細致的檢查,具體有以下方面:
一是從影像學進檢查。
超聲檢查是臨床最常用的肝臟影像檢查方法,可用來明確肝臟形態是否異常,是否存在硬化及判斷肝硬化的程度、肝臟是否存在脂肪變或有占位性病變;肝內外膽道系統是否存在異常;肝臟的血流動力學方面是否有異常;膽囊功能是否正常,等。一般來說,超過5mm以上的占位,有經驗的超聲醫生可以發現病灶。當然經濟許可,也可以做CT或磁共振檢查。
肝動脈介入造影也是一種臨床常見的肝臟影像學檢查,常用肝癌患者的診斷與治療。
膽道造影與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及經皮肝穿刺膽道造影檢查是明確肝膽道疾病的常用手段。其中ERCP在膽源性重癥胰腺炎治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是肝臟實驗室檢測。
主要了解肝各種代謝功能是否正常,肝細胞損害程度、膽道梗阻情況、肝纖維情況。
1、肝臟代謝功能檢查:
- 蛋白質代謝檢測:總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PAB)、血漿因子測定(PT、APTT、TT、HPT、AT-3)和血氨、血清a1-抗胰蛋白酶(AAT)、銅藍蛋白(Cp)、血清蛋白電泳。
- 脂類代謝功能檢查:血清膽固醇和膽固醇酯測定、阻塞性脂蛋白X測定。
- 膽紅素代謝檢查:總膽紅素(STB)、直接膽紅素(CB)、間接膽紅素(UCB )、尿液膽紅素檢查、尿中尿膽原檢查。
- 膽汁酸代謝檢查:總膽汁酸(BA)。
2、肝臟攝取和排泄功能的檢查:靛氰綠滯留率試驗(ICCR)、利多卡因試驗等。
3、肝臟酶學檢查: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堿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轉肽酶(GGT)、乳酸脫氫酶、a-L-巖藻糖苷酶(AFU)、5-核苷酸酶(5-NT)、單胺氧化酶、脯氨酰羥化酶測定(PH)。
4、其他:III型前膠原氨基末端肽測定、IV型膠原(CIV)、血清銅測定。
三是病原微生物檢查,了解肝臟及膽道致病因素。
包括各種肝炎病毒檢查及病毒定量檢測,比如,乙肝病毒DNA定量,以及肝吸蟲及華支睪吸蟲檢查、膽汁細菌培養等等。
四是腫瘤標志物檢查,排除癌癥因素。
主要是甲胎蛋白(AFP)和甲胎蛋白異質體(AFP-L3)是最重要的腫瘤標志物檢查,其他的標志物包括脫-γ-羧基凝血酶原、α-巖藻糖苷酶、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等等。
總之,到醫院檢查,主要要從肝臟影像學檢查、肝臟實驗室檢測、肝病原學檢查與腫瘤標志物檢查等四方面進行。常見肝臟檢查項目選擇原則建議如下:
1、健康體檢:超聲檢查+ALT、AST、GGT、A/G比值及肝炎病毒標志物。必要時可增加ALP、STP及血清蛋白電泳。超40歲加查AFP。
2、懷疑無黃疸性肝病:超聲檢查+以下檢查
- 對急性病人可查ALT、膽汁酸、尿酸、尿膽原與膽紅素及肝炎病毒標志物。
- 對慢性病病人加查AST、ALP、GGT、STP、A/G比值及血清蛋白電泳。
3、對黃疸病人的診斷與鑒別診斷時:應行超聲檢查+抽血化驗STB、CB、ALP、GGT、LP-X、膽汁酸及檢驗尿膽原與尿膽紅素。對膽道梗阻的手術病人加行CT或磁共振檢查,以利手術評估定位。
4、懷疑為原發性肝癌時,超聲檢查+一般肝功能(如ALT、AST、STB、CB)外,應加查AFP、GGT及其同工酶、ALP及其同工酶。常常加行肝臟CT或磁共振檢查。
5、懷疑為肝纖維化或肝硬化時,超聲檢查+ALT、AST、STB、A/G、ICCR為篩查,此外應查MAO、PH、PⅢP等。
6、療效判斷及病情隨訪:
- 急性肝炎可查ALT、AST、前清蛋白、ICG、STB、CB、尿液尿膽原及尿膽紅素,
- 慢性肝病可觀察ALT、AST、STB、CB、PT、血清總蛋白、A/G比值及蛋白電泳等,必要時查單胺氧化酶(MAO)、PH、PⅢP。
- 原發性肝癌應隨訪:超聲檢查+AFP、GGT、ALP及其同工酶。必要時,行肝臟CT或磁共振檢查。
更多相關建議: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肝病大國,每天都有成千上萬人死于肝病,因為肝病發病隱匿,早期癥狀往往不太典型,很多患者有了明顯癥狀往往已經進入到了肝硬化、肝癌等嚴重階段,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所以早期發現對于肝病患者的治療和預后至關重要,那么想檢查一下肝臟有沒有問題,什么檢查合適?
1.肝生化檢查
最簡單也是最方便的就是肝功能生化檢查。因為抽血是非常方便的,并且現在儀器出結果也很快,檢測精度也很高。很快你就能對自己肝功能有大致了解。
那么肝功能生化主要看那幾個指標?
第一,就是反映各種肝臟實質損害的指標,比如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它的異常程度反映了肝實質細胞受損的程度,有時肝臟嚴重受損的時候,這兩個酶不一定增高,甚至降低,所以有不懂得及時咨詢醫生。
第二,主要是反映肝臟合成蛋白功能的指標,包括白蛋白、總蛋白這兩個指標,如果低,說明病人營養狀態不好。
第三,觀察膽紅素水平,包括總膽紅素水平、直接膽紅素水平和間接膽紅素水平,它的異常代表了肝臟對膽紅素代謝異常有關的的疾病。
第四,主要是包括肝臟凝血功能的反應,包括反映凝血指標的,如凝血酶原時間、凝血時間,太高說明凝血時間太長,一旦病人出血就很難止住。
2.肝臟超聲檢查
目前肝臟超聲可以發現你是否有脂肪肝,以及肝臟是否破裂,當然還可以發現你的肝臟是否長了不該長得東西,做這個檢查花費時間也不長,價格也就一兩百,性價比很高,是不少單位首選項目。
3.乙肝五項
要看自己有沒有乙肝表面抗體,如果呈陽性,通常標志著帶有乙肝病毒抗體,也說明檢查者打過乙肝疫苗,或者說檢查者本身就有了抗體。如果抗體弱陽性,提示需要補種乙肝疫苗,維持人體免疫狀態。醫生會根據各項檢查結果的陰性或是陽性結果進行判斷你是否有乙肝,如果有乙肝要看病毒復制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4.其他檢查(肝臟CT檢查、肝臟核磁共振檢查、肝炎病毒定量檢測、肝纖四項檢查、肝組織病理學檢查、肝穿刺檢查等)
如果前面三種檢查確實發現了問題,那么就要進一步檢查,如肝臟CT檢查、肝臟核磁共振檢查、肝炎病毒定量檢測、肝纖四項檢查、肝組織病理學檢查、肝穿刺檢查等,能夠幫助醫生更加確診你的病情,幫助你對這種疾病的預后進行評估。
最后,想對大家說的是,重視健康很重要,及時體檢,早期篩查才是最好的辦法。跟肝臟有關的檢查項目很多,要全部都檢查完,完全沒有必要,這是因為一是浪費,二是增加病患的痛楚。因此希望大家看了之后,能知道那些是體檢需要去查的,這就是這篇文章的意義,至于后續檢查確實發現了問題,醫生會根據你的病情來補充檢查。
關注醫人醫心,有什么健康問題可以隨時咨詢!
更多相關建議:
放眼全身,肝臟可以說是人體之內最大的化工廠,也是人體內最大的實質性的具有分泌功能的器官.肝臟具有生物轉化、排泄、分泌、解毒以及參與膽紅素代謝,同時肝臟還參加物質三大營養物質(糖、脂肪乳、蛋白質)、維生素、激素等的代謝.
臨床上除了常規詢問病史、循規蹈矩的進行望觸叩聽等查體,還可以有選擇的有目的進行相關檢驗(抽血查肝功能)和影像檢查(沒有輻射的肝臟B超、肝臟核磁共振檢查和有輻射腹部CT 平掃,必要的腹部增強CT 檢查)等等,這些抽血化驗和影像檢查總共加起來不下一百種,想看一下肝臟也沒有問題,要全部都檢查完,以現有的技術可以做到,但完全沒有必要,為什么這么說,一是造成極大的浪費,而是間接的增加患者的痛苦.
像了解一下肝臟有沒有問題,那該如何選擇相關檢查呢?
如果沒有肝炎的家族史,本人沒有任何肝臟病變以及相關癥狀和體征的表現,只是出于對自己的身體負責,放下心里的石頭,只想通過檢查看看肝臟也沒有病變,建議做以下的這些檢查:
①抽血查肝功能:具體包括血清轉氨酶及同工酶檢查血清各種種膽紅素檢查、血清各種蛋白的檢查,40歲以上的患者可以加測血脂,這個檢查可以了解肝臟細胞也沒有受損、肝臟代謝功能正常與否、蛋白儲備功能以及患者的營養狀態好不好 、缺不缺蛋白、血脂也沒有異常情況,此項檢查被廣泛的使用.
②各種病毒性肝炎的篩查,但重點篩查乙肝和丙肝,可以行乙肝兩對半和丙肝抗體檢查,另外還可以順帶排查以下有沒有梅毒(查梅毒抗體)和艾滋病(查HIV抗體)
③肝臟B超,目前大部分醫院都可以進行肝臟彩超檢查。
如果以上檢查有問題,可以進一步根據患者的病情行腫瘤標志物、CT 平掃或者增強CT 或者磁共振檢查等明確診斷。
(圖片來源于網絡,不作為商業用途!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和用藥的依據,不能代替醫生和其他醫務人員的診斷和治療以及建議,如有身體不舒服,請及時就醫。)
更多相關建議: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肝臟是我們身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既是中醫理論中的五臟之重;又我們體內最大的消化腺,所以肝臟的健康對于我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當然,臨床檢查肝臟是否健康的方法很多,主要分為肝臟的生化檢測和影像檢查,最為常見的有肝功能檢測、乙肝五項檢測,肝臟B超檢查。下面就這3項檢查,分述如下,僅供參考。
肝功能檢測
1.檢測內容:肝功能檢測,主要包括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總膽紅素等。
2.檢測目的:判斷肝細胞是否受損,或者是否存在急慢性肝炎、脂肪肝等可能。
乙肝五項檢測
1.檢測內容:乙肝五項是目前臨床最常用的乙肝病毒感染檢測血清標志物,具體包括:
(1)表面抗原(HBsAg):判斷體內是否存在乙肝病毒;
(2)表面抗體(抗-HBs):判斷抗體是否具有保護性;
(3)е抗原(HBeAg):判斷病毒是否可復制以及是否具有傳染性;
(4)е抗體(抗-HBe):判斷病毒復制是否受到抑制;
(5)核心抗體(抗-HBc):判斷抗體是否感染過乙肝病毒。
2.檢測目的:判斷體內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同時初步評估病毒的復制水平。
肝臟B超檢查
1.檢查內容:通過B型超聲的顯像,觀察肝臟切面輪廓,胸腹壁以及實質回聲等情況;肝實質內管狀結構,走行等情況;肝靜及門靜脈以及肝內膽管及肝動脈等情況。
2.檢查目的:借助B型超聲的顯像所轉換成的檢查報告中的各種數據,醫生可以判斷肝臟正常與否,或是否存在肝臟疾患。
總結:肝臟常規檢查,主要有3大檢查:肝功五項檢測、乙肝五項檢測、肝臟B超檢查。
你同意我的觀點嗎?
每天更新健康熱點,醫療痛點;如果我說的,正是你所想的,那么,請點贊、轉發、關注朱蕭俊說健康!
更多相關建議:
現代人們生活太難了,房子車子票子導致工作、生活壓力山大,熬夜喝酒又不可避免,都是傷肝的事。肝臟是人體的解毒器官,是最大的消化腺體和實質器官,很重要。但肝臟又是個老實人,就算只剩下30%的功能,都不會表現出癥狀,還像個沒事人一樣,只有檢查才能發現問題。懷疑肝不好,需要做哪些檢查呢? 我們先從肝臟有哪些功能說起。
肝臟功能以代謝為主,是人體化工廠,外來毒素及代謝廢物都在肝臟分解,還參與糖、蛋白質、脂類等物質代謝,同時還擁有免疫、凝血等等功能。
有關肝臟功能的檢查有哪些呢?
1.生化檢查,需要靜脈抽血檢測。
這已經作為一種常規檢查,查肝功必做檢查,主要包括肝膽代謝、肝酶定量等。
- 肝膽代謝項目一般被組合為6項,稱為“肝膽代謝六項” ,也稱“肝功六項”,具體項目有: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例、總膽汁酸、前白蛋白。這些項目都是很常見的項目,反映肝臟代謝功能。
- 肝酶測定項目一般組合8項,稱為“肝酶8項”,具體項目有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谷草比谷丙、r-谷氨酰轉肽酶、堿性磷酸酶、腺苷脫氨酶、巖藻糖苷酶、膽脂酯酶。
2.其他血液檢查項目。
- 凝血功能、血常規反映肝臟凝血功能。
- 血脂檢查與肝臟合成和分泌功能有關。
- 肝炎病毒標志物檢查排除肝臟病毒感染。
- 甲胎蛋白,簡稱AFP,對診斷肝癌有意義。
3.影像學檢查。
最常用的篩查項目是B超檢查,通過超聲波和計算機成像技術,可以看到肝臟形態是否有異常,肝臟損傷的程度,有無實質性改變。可以初步診斷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癌等病變。一般體檢,肝臟B超就可以達到目的,有可疑或陽性發現時,進一步可以做CT和核磁共振檢查。
4.有關肝臟好不好的撿查有那么多,應該怎么選擇呢?
要分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的組合。
- 平素身體健康,無肝病史,單純做個體檢看看,B超+肝臟生化檢查就可以了。
- 年齡大于40歲或有肝癌高危因素,如有肝癌家族史、喝酒等,需要B超+肝臟生化+甲胎蛋白。
- 有乙肝病史,需要B超+肝臟生化+甲胎蛋白+肝炎病毒檢測。
- CT和磁共振定位準確,細微病變檢測率高,但價格昂貴,醫生只在有必要時才會建議選擇這兩項檢查。
我是營養醫師小麥姐,同時具有執業 養師執業資格,目前在醫院從事臨床營養工作,感謝您閱讀我的文章?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更多相關建議:
大家好,我是一名腎內科醫生,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內科系統的各個學科也是不斷精細化,而多學科的合作救治在急、危、重癥病人的搶救上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像很多急性肝衰竭患者通過“人工肝”的治療效果非常明顯,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做一期“肝臟”體檢項目解讀。對“肝臟”進行一個大體的介紹,肝臟它是人體最大的“化學工廠”,擔負著機體生物物質的合成、轉化、分泌及排泄等任務,具有十分復雜的結構和功能。1154-1447g左右,女性1029-1379g左右,它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區和腹上區,也就是大概在右上腹的位置,一般正常人是摸不到的,如果摸得到,則需要考慮病理性肝臟腫大,這也是為什么去醫院就診醫生要讓你躺在床上為你體格檢查。中樞”,幾乎影響全身所有的臟器與功能,具體如下:①糖類代謝:碳水化合物(糖)是機體主要作為燃燒功能的營養物質,維持血糖處于一定的生理濃度范圍是保證全身重要臟器生理功能的基本條件,而血糖之所以能穩定好就是在于肝臟對血糖的動態調節作用。②蛋白質的代謝:它的另一個功能就是以氨基酸為基本原料合成與分泌血漿蛋白質,幾乎所有的血漿蛋白質都來源于肝臟,如白蛋白、纖維蛋白原、凝血因子等,在肝臟功能受損時,會引起白蛋白的合成減少,那么血漿蛋白濃度就會降低,這種變化也可以間接的作為肝臟疾病的輔助診斷以及判斷治療效果和預后情況,這是其一,其二,肝臟功能受損,它合成凝血因子減少,維生素K吸收障礙,還會出現凝血異常。③脂類代謝及解毒功能:大家可別小看脂類物質(脂肪、類脂),它可是人體重要的營養物質,它主要是發揮著儲能及功能作用,而肝臟在脂類物質的代謝中又起著中心作用,所以很多罹患肝臟疾病患者容易出現脂類物質的紊亂,這是其一;其二,肝臟是多種外源性藥物、毒素以及激素等內源性物質進行生物轉化的主要部位,由此可能涉及的生化反應難以計數,所以肝臟功能受損,也將直接影響到它發揮解毒的功能。④膽紅素代謝:開篇我也提到,患有肝臟疾病的患者有的會出現皮膚、眼睛黃的情況,這正是我們體內的膽紅素代謝發生了障礙的表現,我們用專業的名稱稱之為“黃疸”,注意了,膽紅素的產生、轉運、結合、代謝都離不開肝臟的中心作用。想檢查一下肝臟有沒有問題,該做哪些檢查?生化全套、肝炎病毒標志物檢測、肝臟彩超已經足夠并且合理的進行一個常規的篩查。①反映肝臟排泄功能試驗:血清總膽紅素、血清直接膽紅素、血清間接膽紅素。②反映肝臟貯備功能的試驗:血總白蛋白、白蛋白、白球比情況。③反應肝細胞損傷試驗:主要是那幾個重要的酶,如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等。④反映脂類物質情況:甘油三酯、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載脂蛋白等。⑤看看是否有病毒性肝炎存在:很多醫療單位都可以做“肝炎病毒全套檢測”,里面包含有甲、乙、丙、丁、戊等肝炎抗體抗原情況,像乙型病毒性肝炎看看活動情況怎么樣,復制情況如何,可以再進一步做一個乙肝DNA。⑥肝臟彩超:這個檢查也不貴,而且沒有輻射沒有創傷,可以大致了解肝臟血管以及分布情況、血流量如何、動靜脈內徑如何、肝臟大小、回聲如何、膽管有沒有擴張、包膜情況、有無囊腫、有無占位、有無脂肪肝、有無肝硬化都可以很直觀的進行檢查。需要進一步治療或處理時就需要住院進行更為詳細的篩查,如CT、磁共振、自身免疫性肝病檢測、肝臟彈性纖維檢查等等。總結如果僅僅是常規的對“肝臟”的體檢篩查以上六大項目即可,如果已經有臨床癥狀了,如黃疸、肝硬化、腫瘤等那就需要根據個人情況來具體分析,這時候可沒有什么套路可言,而且肝臟的再生代償能力非常強,功能復雜,也許也會因為其它臟器疾病引起,所以還是要臨床醫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最為妥當。作者寄語:每天都會為大家分享科普內容,關注我,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如果有幫助,麻煩幫我點個贊支持一下,謝謝大家!
更多相關建議:
肝臟是一個化工廠,直接關系到我們身體營養物質、激素、膽紅素等代謝,它的作用可想而知
經常擔心肝臟會出現什么問題,在醫院主要會檢查哪些項目呢?
目前針對肝臟的檢查主要分為三類,
- 傳統的影像學檢查
有B超 、CT、核磁共振,其中以B超檢查肝臟最為多見。
- 血液學的檢查
一般會進行血常規,肝功能檢測,血脂,血糖等血液檢查
- 肝臟活檢
直接進行侵入性的采集一些干組織進行病理學分析
脂肪肝檢查為例
(1)當肝臟脂肪大于30%的時候,B超是可以檢查出來的,當超過了50%以上B超確診可以達到90%;
(2)當通過b超檢查提示脂肪肝的時候,需要進行血常規,肝功能,血脂,血糖等檢查
如果出現血清轉氨酶升高的情況,還需要抽血檢測乙肝兩對半、抗丙肝抗體等等;
其他的血液學檢查主要是判斷是不是合并有其他的身體健康問題。
(3)而肝活檢作為脂肪肝的“金標準”,一般是在最后才進行使用的
全面的檢查是否存在惡性腫瘤,或者判斷重癥肝炎,那么這時候就需要活檢來確診。
基本上的檢測就是這些,多數情況下身體沒有不適感,一般就是進行前面兩種檢測
不管檢查出來是不是有健康風險,都是建議日常生活需要調整
更多健康方面知識,可以關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