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生屬于堅果,它是我們日常餐桌上常見的配菜,味道香酥可口,生吃、熟吃均可,水煮花生、油炸花生、花生豆漿、花生杏仁餅等食物頗受大眾喜愛,花生雖其貌不揚,但其味美、可榨油、價格便宜、人見人愛,可謂好處多多。此外,花生還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其富含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膳食纖維和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也相當可觀,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腹感,減慢消化速度,從而減少其他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可有助于減肥。不飽和脂肪酸則可調節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胃痛是臨床上常見的消化道癥狀,我們在進食后,胃會分泌大量的胃酸和胃蛋白酶來幫助消化食物,大量的胃酸會不斷攻擊胃黏膜,胃黏膜有自我修復功能,同時我們的機體也會分泌前列腺素和一些肽類物質保護胃黏膜,胃酸的分泌與胃黏膜的保護機制時刻保持著平衡,這樣既保證了食物的消化,又不會出現胃黏膜損傷,一旦一些外來刺激因素,如吸煙、飲酒、藥物、幽門螺桿菌等破壞了胃黏膜的保護機制,使胃黏膜暴露于胃酸的酸性環境中,無法得到及時修復,就會出現反酸、胃痛等癥狀。
臨床上的確有一些人在胃痛時吃了把花生便感覺有所緩解,這是為什么呢?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花生中含有一些堿性成分,如蛋白質,可與胃酸發生中和反應,使胃內酸度降低,從而減輕了對胃黏膜的損傷,緩解了胃痛癥狀;第二,花生在消化過程中變成了糊狀物質,從而使胃黏膜隔離了胃酸,緩解了胃痛癥狀。但是,無論是中和還是隔離,作用都非常短暫,隨著胃腸排空,胃酸會持續分泌,這些作用會很快消失,因此,吃花生雖能暫時緩解胃痛癥狀,但無法從根本上治愈胃痛。
總之,花生是一種既美味又有營養的堅果,它具有中和胃酸,保護胃黏膜的作用,胃疼時吃一把花生可暫時緩解疼痛,但是作用非常短暫,也不能治愈胃痛,因此,治療胃痛,一要避免接觸導致胃痛的刺激因素,二要找到胃痛的原因,針對病因治療,才能真正治愈胃痛。此外,花生脂肪含量不低,熱量也不低,常吃花生必然會導致肥胖,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建議每天攝入花生等堅果類25~35克,約合20粒花生。
參考文獻: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
更多相關建議:
胃疼的時候如果吃花生可以緩解疼痛,這個情況下大部分還是由于長期沒有得到及時胃酸分泌過多,或者是吃了過酸過甜的食物以后出現胃酸刺激胃黏膜的癥狀,這個時候如果進食花生米,可能會起到這種食物消化的作用,綜合胃酸從而能緩解疼痛,但是胃疼真的能用花生米來治療嗎?這個還是有待依據的,因為胃疼需要明確一下以下病因。
●花生米是一種比較堅硬的食物,吃完以后可能會加重胃黏膜的刺激作用,而不是能夠達到治療胃疼的作用,但是這種堅硬的食物就可能會引起負面的損傷,包括對胃黏膜的刺激作用以及消化吸收代謝不良。
●具有胃疼需要考慮有沒有不規律進食,消化不良,吸收代謝紊亂,包括胃酸分泌過多這種情況一定要檢查一下有沒有胃炎,胃潰瘍,胃糜爛,需要及時的抗幽門螺桿菌治療,必要的時候可以用來保護胃黏膜的藥物。
●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同時需要抗幽門螺桿菌,需要定期的復查胃鏡,以防癌前病變的發生,比如說胃潰瘍,胃糜爛,胃息肉,這些都會加重胃腸道的負擔。
●胃疼只是一種典型的癥狀,還有很多人可能用來保護胃黏膜的藥物,癥狀也沒有緩解,這個時候也需要排除有沒有膽囊炎,膽囊結石,消化不良,肝硬化,肝癌也可以誘發胃疼的癥狀,所以說胃疼只是一個典型的癥狀,需要根據具體的癥狀以及伴隨癥狀治療原發病,才能緩解癥狀。
進食的速度一定要放慢,不要暴飲暴食,即使速度過快以后就會增加胃腸道的負擔,從而會出現消化不良,特別是一些過硬過酸過辣的食物,對胃粘膜的刺激作用就可以引起胃酸的分泌過多。
更多相關建議:
胃痛按照部位,分為胃部的疼痛和十二指腸部位的疼痛。疼痛的位置都是差不多的,不過特點有差別。問題所表現的正好是十二指腸部位的疼痛。比如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特點是空腹覺得胃痛,吃東西就會好轉,這和常見的胃潰瘍疼痛熱點正好相反(敲黑板)。因為常見的胃潰瘍或者胃炎,胃痛是空腹的時候好一點,吃了東西還會加重。因為如果胃有了潰瘍,吃東西,尤其是生花生米這種固體狀的東西,是會物理刺激這些潰瘍部位,引發疼痛加重。這正如口腔潰瘍的時候,生怕什么東西去碰了潰瘍的地方,引起哇哇叫。
所以,問題中的生花生米,并不是必要的,而只要是吃了東西都能緩解這種十二指腸部位的疼痛。所以那些生花生米如何比熟花生米優秀,那些花生米有哪些養胃的特殊功效,我都不會跟你分析,因為這種沒有循證醫學證據的言論,沒有研究數據的支持,都沒有說服力。
這和中彩票的人當天穿了紅色的內褲一樣,紅色內褲只是碰巧穿了,并非它有什么神奇的玄學效果,以至于讓你每次買彩票都穿紅色內褲。
十二指腸潰瘍是我國人群中常見病、多發病之一,是消化性潰瘍的常見類型。好發于氣候變化較大的冬春兩季。男性發病率明顯高于女性。與胃酸分泌異常、幽門螺桿菌感染、非甾體抗炎藥、生活及飲食不規律、工作及外界壓力、吸煙、飲酒以及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關。十二指腸潰瘍多發生在十二指腸球部(95%),以前壁居多,其次為后壁、下壁、上壁。
如果你出現了題目類型的“胃痛”,那么建議你去做以下的檢查:
1.內鏡(胃鏡)檢查:對十二指腸黏膜直接觀察、攝像,還可在直視下取活組織作病理學檢查。是診斷十二指腸潰瘍的最主要方法。
2.X線鋇餐檢查:對心腦血管疾病或因其他原因而無法耐受內鏡(胃鏡)檢查的患者可進行鋇餐檢查,可發現龕影;正面觀龕影呈圓形或橢圓形,邊緣整齊。因潰瘍周圍的炎性水腫而形成環形透亮區。
3.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常見的叫做碳13或者碳14吹氣試驗。和酒駕的時候交警要求吹的那個儀器的檢查方法類似。
4.胃液分析:打特定的藥之后,檢查胃酸分泌超出閾值,就提示十二指腸潰瘍。對潰瘍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有參考價值。
對于十二指腸潰瘍的病人,建議用藥治療,來控制癥狀,促進潰瘍愈合,預防復發及避免并發癥。目前最常用的藥物分為以下幾類:
(1)抑制胃酸分泌藥 目前臨床上主要有H2受體拮抗劑(比如西咪替丁)及質子泵抑制劑(比如奧美拉唑)。可以促進潰瘍愈合的速度較快、愈合率較高,是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首選用藥。
(2)黏膜保護劑 與抑制胃酸藥聯用可提高潰瘍愈合質量,減少潰瘍復發。比如鋁碳酸鎂。
(3)促胃腸動力藥 主要用于出現惡心、嘔吐、腹脹等癥狀的患者以促進胃腸排空,緩解癥狀。比如莫沙必利。
(4)根除幽門螺桿菌。有專門的方案,不過建議檢測了出幽門螺桿菌的患者,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2.手術治療 主要用于治療并發癥(穿孔、出血、梗阻)。
預防方面,建議戒除不良生活習慣,減少煙、酒、辛辣、濃茶、咖啡及某些藥物的刺激,對潰瘍的愈合及預防復發有重要意義。
我是墨大夫Moores,歡迎在下方評論、提問。如果你也對健康、醫學類話題感興趣,歡迎關注我。
更多相關建議:
花生有抑制胃酸的作用,如果是因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痛吃花生可能有效,但引起胃痛的原因很多,辨證論治,對癥下藥,效果最好,不要盲目亂吃藥,如果癥狀反復發作,可以到正規醫院做相關檢查,明確病因后,就知道了以后生活中如何治療,避免癥狀再發或反復。
更多相關建議:
好像沒有 不要盲目吃 到正規醫院咨詢
更多相關建議:
胃痛的時候,吃一點花生米確實能起到一點止痛的效果,這是因為吃花生米可以很快地消耗胃酸,緩解胃痛。
雖然吃花生米確實有這樣的效果,但是我們要明白,花生米只能起到暫時的緩解作用,如果胃酸的問題不及時處理,胃痛的情況就還會再次發生。而之所以會因為胃酸過多產生胃痛,多半都是由于幽門螺桿菌的存在。
經常胃痛的人最好能去醫院做個檢查,查清病因,如果因幽門螺桿菌引起最好及時做清楚幽門螺桿菌的治療。
為了避免幽門螺桿菌感染,我們平時應該多注意規律飲食,飲食有節,避免暴飲暴食,注意餐具的衛生,吃飯前洗凈雙手,盡量多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
健康界面向1300萬醫療從業人員和更廣泛的大健康人群,每天提供醫健熱點、政策、認知、觀點和趣味科普內容,期待你的每一次分享和互動。
更多相關建議:
臨床常見的一種胃痛是饑餓痛,餓的時候會兩眼冒金星、站立不穩、冷汗、胃部空心痛。但只要吃點東西就立馬緩解了。女孩子比較多見。這是生理現象。不是病。
還有一種是病理的饑餓痛,是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的典型表現。表現為空腹時疼痛,飯后緩解。
當然憑經驗猜都是不可靠的,最簡單的就是做個胃鏡就可以了。有病及時看,不要拖太久。盲目自信,后患無窮!
更多相關建議:
本人經驗,胃痛主要是胃酸分泌過多,尤其是在空腹時,吃些東西可中和一下胃酸,胃痛就緩解了,有些胃潰病人,半夜里胃疼痛,起來吃個小面包就緩解了,我曾經就有這種情況,所以胃痛吃些東西可以緩解,不僅僅是吃花生,吃點其它東西也一樣,當然不能吃刺激性的食物。
更多相關建議:
我也經常胃難受的時候吃把花生米,家中常備不達標的癟小的花生米,用水沖洗滋潤一會,吃起來有甜味軟軟的,可不要太軟了。
更多相關建議:
說明你是太餓了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