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雖然是一種致殘致死率都很高的疾病,但說是“必死之癥”有些夸張。華子認識一個COPD第四期的患者,急性發作最嚴重的時候,他的肺換氣能力僅余正常人的10%,曾經被醫生預估僅有兩年的壽命,但到現在七八年過去了,仍然存活。而且情況較穩定,在藥物以及吸氧設備支持下,還可以繼續長期生存下去。
一、長期吸煙惹的禍
那位患者從十幾歲就開始吸煙,到發病的時候已經有了30年的煙齡。從確診的那一天,醫生就告訴他一定要戒煙,結果拖了五六年他也沒戒成。直到有一次他犯病再去醫院,醫生冷冷地告訴他,以后可以隨便吸煙了,因為他的病已經進展到最重的第四期,吸煙也不會加重病情了,因為再進展就是死。
醫生也是“恨鐵不成鋼”啊,不過從那次之后,他倒真的把煙戒掉了。倒不是醫生的“恐嚇”發揮了作用,而是他呼吸困難,吸煙后就會產生窒息感,憋得難受。醫生也是那個時候告訴他,如果不治療,他最多只能再活兩年。
二、成為“藥罐子”
醫生告訴他,慢阻肺沒法徹底治愈,目前想根治只有肺移植的路可以走。但一則費用不菲,二則術后抗排斥反應也是個難關,所以他選擇了保守治療。
保守治療主要有三個方面:
1、藥物維持:他需要終生使用長效激素抑制呼吸道的炎性反應,以及終生使用氣管擴張劑維持氣道的通暢。兩種藥都是吸入劑,最初的時候沒有國產,只能使用進口藥,每月藥費差不多一千元。他自嘲的說,以前天天吸煙,現在升級了,天天吸進口的“白面”了。
2、長期氧療:醫生告訴他,他身體其他部位沒事,只是肺部的換氣功能衰竭了。所以想維持生存,就需要長期吸入高純度的氧氣才可以。每天至少15小時,如果可以維持24小時更好。他最初使用氧氣鋼瓶,但灌氧氣太麻煩,后來買了家庭制氧機,氧氣管的長度就成了他生活的全部范圍。
3、預防感染:普通感冒對于健康人只會病幾天,但對于慢阻肺病人就會產生致命的威脅。所以預防感冒和呼吸道感染,就成了他生活里的重中之重。每年定期注射流感疫苗,盡量避免與外界接觸,稍有頭疼腦熱,就要吃大把的抗生素預防并發感染。
三、雖不容易,但還活著
從醫生預估他還有兩年壽命的時候開始,他終于聽醫生的話了。到現在有七八年的時間,他天天吸氧,天天用藥,期間也有幾次感冒,嚴重的時候也打了幾次“120”電話,住了幾次院,好在都是有驚無險,頑強的堅持下來了。
后來醫生再次對他評估的時候,以新的慢阻病評估標準,把他重新評估到了第三期。也就是說,他從最嚴重的第四期,有了很大了進步,離死神又遠了一步。當然這是與他一直在堅持用藥,不間斷吸氧,預防感染,加強營養和適度鍛煉分不開的。
后來有人問他,后不后悔沒早點聽醫生的話。他長嘆一聲,說怎么不后悔,早幾年戒煙就不必如現在活得這么憋屈了。但是讓他最后悔的是,十幾歲時點燃的第一根煙。
我是藥師華子,歡迎大家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
更多相關建議:
慢阻肺,全稱慢性阻塞性肺病,是肺氣道受阻,通氣不暢,影響呼吸,波及全身的,不可逆的慢性病。臨床癥狀,咳嗽,咳痰,胸悶,氣促(稍活動就喘息)等。
慢阻肺的發病原因主要有:內因,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長期大量吸煙,這是由自身吸煙對肺部造成損傷逐漸形成氣道的阻塞。外因,與職業環境有關,如長期在高粉塵的環境作業,防護條件差,吸入粉塵所致。還有接觸有毒污染氣體,如煤煙,北方焚燒節桿時的煙霾等。
是不是慢阻肺主要進行肺功能檢查,一經確診為慢阻肺,就要及時配合醫生進行治療。雖然慢阻肺不能徹底逆轉治愈,但也不是不能治的絕癥,不是說得了慢阻肺就是等死,從發生到出現嚴重癥狀是一個緩慢發展過程,治療及時(早期治療),治療效果不錯,可以同正常人一樣生活。這期間,通過治療可以減輕癥狀,提高生活質量,控制病情發展,延長壽命。
就慢阻肺的防治意義看,預防獲益遠大于治療。如吸煙者盡早戒煙,對工作場所的粉塵做好勞動保護,其他環境空氣污染的盡量避開,每兩年進行慢阻肺的相關檢查,一經發現及時治療。患慢阻肺的冬天注保暖,特別呼系統的保暖,防止感冒,加強鍛煉,減少發作的機會。
謝謝邀請。
更多相關建議:
慢阻肺是否是老年人必死之癥?
老年慢阻肺作為呼吸科中最常見也是最具危害性的一種進展性疾病,一般病情到達中期或者晚期,患者的活動能力將會受到限制,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將會失去基礎的行動能力,加重了患者自身以及家庭的負擔。若患者的病情屬于早期,很容易被忽視,同時,此病在治療的過程中比較繁瑣,從而導致許多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便放棄治療錯過最佳的救治機會,嚴重威脅到患者的身體健康。
如何治療老年慢阻肺?
治療老年慢阻肺疾病的治療方式可分為兩種:藥物治療以及非藥物治療。治療患者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患者病情選擇最適合的方式進行治療。
非藥物治療主要是針對患者給予手術治療以及日常生活方面入手,手術治療主要針對病情極為嚴重的患者,分別為肺移植術、肺大皰切除術以及肺減容術等。
而生活方面分別包括:患者所處的環境,需要保證空氣的流通,同時根據患者的個人經濟狀況以及病情狀況安裝空氣過濾裝置,凈化空氣,保證室內不會出現帶有毛織類的物品;找到引發患者發病的誘因,通常引起老年患者出現慢阻肺疾病的因素分別為精神、病毒、吸入變應原、細菌、有害粉塵或者是受寒等。而最主要的致病原因則是外來細菌感染、變應原以及病毒感染。因此,若患者出現感冒跡象,則應該立即得到重視,到院進行檢查治療,生活中避免接觸帶毛的動物;飲食上,則盡量以清淡食物為主,戒煙酒,禁食太甜或者太咸的食物;在日常進行耐寒鍛煉的時候,需要慢慢來,不可運動過量,需要得到一個適應期,例如洗冷水澡或者是游泳;盡量避免去人多的地方,出門可以戴口罩,同時出門前需要選好時間,因為中午以及晚上空氣中會出現大量的汽車尾氣和工業污染氣,同時還存在霉菌以及花粉等,避免病情加重。
藥物治療則根據患者病情的輕重程度給予針對的治療,通常呼吸科采用的藥物為支氣管舒張劑,使患者氣流受限、擴張支氣管炎,也是治療老年慢阻肺的重要選擇之一。此藥物與口服的藥物相比,不良反應偏小,同時短期服用能夠緩解患者的癥狀,長期服用能夠起到預防作用,同時增加患者的運動耐力。
其次便是糖皮質激素,長期服用此藥能夠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并且能夠有效抑制病情反復發作,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治療老年慢阻肺疾病藥物還有許多,分別為免疫調節劑、祛痰藥以及抗氧化劑等,都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若患者家庭經濟情況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為患者提供氧療,此類治療方式主要針對極重度的慢阻肺患者,治療后能夠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存率,保證周圍組織的氧氣充足。
免疫介入治療是目前新興的治療方式,其常見于呼吸道疾病的有效治療之中,并不是單純類似中醫或西醫的殺菌治療,而是根據“微創穴位介入技術”將藥物傳送是病灶周端,致使藥物能夠直接起效,進行更加深層次的殺菌處理,做到內外兼治。具有較強的治療效果并且副作用極小,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于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
老年慢阻肺雖然實質是一種較為嚴重的疾病,但是可以通過有效的治療進行病癥控制和治愈的,因此當老年患者出現疾病后便應當及時就醫根據自身病癥情況,開展不同的治療方式,達到早日恢復健康的肌體的有效目的。
更多相關建議:
肺病的道理都是一樣的,都是局部細胞蠕動減慢導致血液流速減慢,破壞了血液循環系統的正常運作,也就破壞了肺的正常運化,所以肺不能夠產生津液。沒有津液帶不走細菌與病毒,所以病情惡化。正常的治療是強壯細胞暢通毛細血管,能夠吃飯者,是可以治愈的。
更多相關建議:
一般是中老年慢性肺炎發展到后期,器質性改變,肺功能異常所引發的疾病。屬于慢性病,不能根治,但用藥后可改善,好轉后注意保暖,避免受涼感冒可減少發作。
更多相關建議:
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是中老年人非常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如果這兩種疾病同時存在,那么我們一般稱之為慢阻肺。慢阻肺如果不進行控制和治療,到晚期的時候會導致患者呼吸困難,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最后還可能會讓患者出現呼吸衰竭,進而危及生命。
更多相關建議:
\n
更多相關建議:
這個慢性病的結局——是不可治愈的!
與所有的慢性病的規律一樣?——這是地球村里的“健康鐵律”?
明白之后?遠離霧霾?遠離吸煙?……
更多相關建議:
慢阻肺是呼吸道常見疾病,它是全球疾病中第三大死亡原因。這種病史以持續呼吸癥狀和氣流受限為特征,引起慢阻肺的原因很多,通常是由于明顯暴露于有毒顆粒或氣體引起的氣道和肺泡異常,比如長期吸煙,吸入有害氣體,從事粉塵工作等都是慢阻肺的高危因素。
慢阻肺隨著病程的進展,如果不加控制,肺功能會很快逐漸下降。但是慢阻肺是可以控制和治療的疾病,比如識別和減少接觸致病因素,避免職業性粉塵、煙霧和有害氣體,以及室內外的空氣污染對于防治慢阻肺至關重要。
慢肺阻中醫稱咆哮病,是由支氣管炎,哮喘病久治不愈所生成的肺虛,心衰,脾濕,肝郁等內臟不能正常護衛。西醫藥只能緩解其癥狀,從根本源頭上無藥,無法醫愈。簡單的說從主治主沒多少種藥類同用。而中醫就不同,醫者明藥性,可變換使用幾十種或幾百種中藥調理人體內臟。可用中藥外敷,內服,熏洗,穴位炙法,針炙等方法同醫。非嚴重 五臟衰弱者,均可得到有效醫療或根治。
夏季是治療人體寒癥的最佳時節,有體寒引起的慢性病,建議采用中醫治療。以藥,食,養,調為綜合性的施治,咆哮病治愈率可達百分六十以上。所以說慢阻肺并不是不治之癥,患者不要過于擔心
除了藥物之外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預防呼吸道感染,加強鍛煉,增強機體抵抗力也是有力措施。比如長期登樓訓練,可以鍛煉肺功能,注意保暖,避免受涼,預防感冒,每天堅持一定的運動鍛煉,養腎保元使五臟保持平衡運作避免過度勞累,家庭長期氧療注意個人衛生,減少細菌和病毒感染,在流感季節接種流感疫苗,老年人接種肺炎球菌疫苗等。
大氣污染和室內空氣污染是慢阻肺的常見高危因素之一,建議要注意更換炊具、安裝換氣設、備烹煮方式等減少室內油污污染,盡量避免在通風不好的地方使用生物燃料。也要減少到室外車流量大的地方活動,空氣中的煙塵和二氧化硫會使慢阻肺急性發作顯著增加。